其工作过程为:在行管VT断开时,电感L上产生较大的上 正下负感应电动势,该电感电动势对电容C充电时,充电电 流不经过二极管。充电结束后,电容C对电感L放电,阻尼二 极管使电容C上的电压被钳位在0.6V,阻止LC自由振荡的进 行。这样就能提供给彩电行输出线圈所需的锯齿波电流。如 果没有阻尼二极管,LC充放电回路一样,回路中就只能得到 正弦波,而不是锯齿波。 L VD VT E 图7.1.11
17 其工作过程为:在行管VT断开时,电感L上产生较大的上 正下负感应电动势,该电感电动势对电容C充电时,充电电 流不经过二极管。充电结束后,电容C对电感L放电,阻尼二 极管使电容C上的电压被钳位在0.6V,阻止LC自由振荡的进 行。这样就能提供给彩电行输出线圈所需的锯齿波电流。如 果没有阻尼二极管,LC充放电回路一样,回路中就只能得到 正弦波,而不是锯齿波。 VD VT E C L 图7.1.11
6.发光二极管(LED) 发光二极管是一种能将电信号转变为光信号的二极管。当 有正向电流流过时,发光二极管发出一定波长范围内的光, 目前的发光管能发出从红外光到可见范围内的光。为保证发 光二极管正向工作电流大小,使用时要给它串入适当阻值的 限流保护电阻,其阻值大小为(lc-)/F,其中l为正向管 压降,一般为2V左右,l为正向工作电流,一般为5至15mA 电路符号如图7.1.12所示。某发光二极管实物如下图。 图7.1.12 某发光二极管实物图 18
18 6.发光二极管(LED) 发光二极管是一种能将电信号转变为光信号的二极管。当 有正向电流流过时,发光二极管发出一定波长范围内的光, 目前的发光管能发出从红外光到可见范围内的光。为保证发 光二极管正向工作电流大小,使用时要给它串入适当阻值的 限流保护电阻,其阻值大小为(UCC-UF)/IF ,其中UF为正向管 压降,一般为2V左右,IF为正向工作电流,一般为5至15mA。 电路符号如图7.1.12所示。某发光二极管实物如下图。 图7.1.12 某发光二极管实物图
7.双向二极管 双向二极管是双向触发二极管的简称。它是三层、对称性质的 端半导体器件,等效于基极开路,发射极与集电极对称的NPN 晶体管,其正反伏安特性完全对称。其电路符号、结构及等效电 路如图7.1.13所示,特性曲线如图71.14所示。当器件两端的电压 U小于正向转折电压UB时,呈高阻状态,当U>U0时进入负阻 区。同样当U超过反向转折电压Uμ时,管子也能进入负阻区。 NPN BR 某双向二 极管实物 图7.1.13 图图 图71.14 19
19 7.双向二极管 双向二极管是双向触发二极管的简称。它是三层、对称性质的 二端半导体器件,等效于基极开路,发射极与集电极对称的NPN 晶体管,其正反伏安特性完全对称。其电路符号、结构及等效电 路如图7.1.13所示,特性曲线如图7.1.14所示。当器件两端的电压 U小于正向转折电压UB0时,呈高阻状态,当 U> UB0时进入负阻 区。同样当U超过反向转折电压 UBR时,管子也能进入负阻区。 图7.1.13 图7.1.14 某双向二 极管实物 图图
7.14二极管主要应用 1.整流 利用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将交流电变成直流电称为整流。 整流电路有半波、全波、桥式等形式。图7.1.15为半波整流 电路及波形。 分析:正半周内,≈,负半周内,l=0。 VD 十 L04 a 图7.1.15
20 7.1.4 二极管主要应用 1.整流 利用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将交流电变成直流电称为整流。 整流电路有半波、全波、桥式等形式。图7.1.15为半波整流 电路及波形。 分析:正半周内,U0≈U2 ,负半周内,U0=0。 1 2 RL 0 + VD + + - - - u u u u 2 u 0 0 0 t t (a) (b) 图7.1.15
2.箝位电路 箝位电路是利用二极管正向压降低的特性,使输出电位 箝制在某一数值上保持不变的电路。如图71.16所示,设二极 管为理想元件(忽略正向压降)。当输入UA=UB=3V时,二 极管VD1,VD2正偏导通,输出被箝制在UA和UB上,即UF 3V;当U=0V,UB=3V,则ⅴD1导通,输出被箝制在UF= U=0V,VD2反偏截止 +12V D 输入端VD2 输出端 B 图71.16
21 2.箝位电路 箝位电路是利用二极管正向压降低的特性,使输出电位 箝制在某一数值上保持不变的电路。如图7.1.16所示,设二极 管为理想元件(忽略正向压降)。当输入UA =UB =3V时,二 极管VD1,VD2正偏导通,输出被箝制在UA和 UB上,即UF = 3V;当UA =0V,UB =3V,则VD1导通,输出被箝制在UF = UA =0V,VD2反偏截止。 1 2 R VD + VD A B F 12 输入端 输出端 V 图7.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