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 NaHco NH.HCO (C) NaCl(a) NH CI(6) 羽3---℃CNa+、NH4+‖cl-、HCO:-+H2O的四棱柱立体相图
4,2.1氮碱珐的生产原理 立体相图虽然能全面表示体系平衡状况,但读数较麻烦, 生产上通常使用其投影图即平面相图来表示。带水的平面 相图如下图左部,将水视为定数时相图如下图右边。由于 生产中往往控制水量变化不大,所以经常应用的实际是干 盐相图。 NaHcO, NH,HcO () N NaCl 图3-315℃时Na’、NH4‖Cl-、HCO,+H2O你系的水图和干盐图 15計Na*NH.·‖cHC.+H.∩体系的妈晷图加图??所示缸础汁讨陧 顶胡种大半 12
12 立体相图虽然能全面表示体系平衡状况,但读数较麻烦, 生产上通常使用其投影图即平面相图来表示。带水的平面 相图如下图左部,将水视为定数时相图如下图右边。由于 生产中往往控制水量变化不大,所以经常应用的实际是干 盐相图。 4.2.1 氨碱法的生产原理
4,2.1氮碱珐的生产原理 予盐粗囝的法 ☆座标:下横座标表示CNHC1CNH4+ 左纵座标表示 CHaLco3CHco3 然后由正离子浓度等于负离子浓度易得其它两种离子浓度。再由对应 水图得出水含量与总盐量之比,然后就可计算出各种物质浓度。 NaHco I NH,HCC HCO3 NH, CI (A) P NH4+Na+ 15℃C时Na’、NH.‖Cl、HCO,+H/O体系的水图和干盐图 《里种数半 13
13 ❖干盐相图的读法 ❖ 座标:下横座标表示CNH4Cl CNH4+ ❖ 左纵座标表示CNaHCO3 CHCO3- 然后由正离子浓度等于负离子浓度易得其它两种离子浓度。再由对应 水图得出水含量与总盐量之比,然后就可计算出各种物质浓度。 CClCHCO3- CNH4+ CNa+ 4.2.1 氨碱法的生产原理
4,2.1氮碱珐的生产原理 NaHCO, (D) NH, HCO, (C) 令原料配比和产1003#°" 品析出 ◆总组成在AC线上 只析出 NahCo3时 又必须在其饱和面 上。所以在RS线 60 内。 令RP1,P1NP1M为 饱和线。1区为 40 NaHco3析出区,2 区为NH4HCO3析 出区,3区为 NaC,NHCl析出区。 P NaCI(A) NHT NH CI(B) 图41瓤碱法中的原料配比和原料利用率 《里种数半 14
14 ❖ 原料配比和产 品析出 ❖ 总组成在AC线上, 只析出NaHCO3时, 又必须在其饱和面 上。所以在RS线 内。 ❖ RP1 , P1N,P1M 为 饱和线 。 1 区 为 NaHCO3析出区,2 区 为 NH4HCO3 析 出 区 , 3 区 为 NaCl,NH4Cl析出区。 1 3 2 图 4.1 原料利用率 4.2.1 氨碱法的生产原理
4,2.1氮碱珐的生产原理 ◆料彩用率 ☆Na利用率 U=生成 NaHco的量Cax-CM=1- 原始NaC量 ◆氨利用率 生成MC量CMm:-Cmos=1-ga Hi NH 原始NHC的量 NH 令从图中可看出,操作点在P1点时最小,a 角较小,因此两种利用率都较高。利用P1点 浓度数据可计算出 UNa=(6.79-144)6.79=788% UNH3=(6.28-0.93)/628-852% Nsd(A) NHG 图3·6孤碱法中物料利用率的图解 《里种数半 15
15 ❖原料利用率 ❖ Na利用率 ❖ 氨利用率 ❖ 从图中可看出,操作点在P1点时角最小, 角较小,因此两种利用率都较高。利用P1点 浓度数据可计算出 ❖ UNa= (6.79-1.44)/6.79=78.8% ❖ UNH3=(6.28-0.93)/6.28=85.2% t g C C C NaCl NaHCO U Cl Cl N a N a = − − = = − − + 1 3 原 始 的 量 生 成 的 量 t g C C C NH Cl NH Cl U NH NH HCO NH = − − = = + + − 1 4 4 3 3 4 4 原 始 的 量 生 成 的 量 4.2.1 氨碱法的生产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