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 logH仅仅是[H]的函数,所以溶液中[H]的大小直接决 定了Y的络合能力,[H]大,[Y]小,[H]小,[Y大。 2. 副反应系数显然是分布系数的倒数: [Y'] 1 QY(H) [Y] =Y& 3. 由此可以得到EDTA 的log ay表值和 EDTA的酸效应曲线。 \-Ca Fe 0 第五章络合滴定法 11
第五章 络合滴定法 1. 仅仅是 的函数,所以溶液中 的大小直接决 定了Y的络合能力, 大, 小, 小, 大。 log Y(H) [H ] + [H ] + [H ] + [Y] [H ] + [Y] 2. 副反应系数显然是分布系数的倒数: Y H Y Y Y Y Y ( ) [ '] [ ] [ ] [ '] = = = 1 1 3. 由此可以得到EDTA 的 表值和 EDTA的酸效应曲线。 log Y(H)
2. 金属离子的副反应系数 定义: [M'] [M] [M]表示没有参加主反应的金属离子的各型体的总浓度: [M)表示游离的金属离子浓度。 推导 [M+[ML+[ML2]++[ML.] &M(L)= [MI =1+[ML]+[ML2I+ [ML] [M[M] [M] 所以 必Mu=1+k[L]+kk2[L]+.+kk2k[L]" =1+B[L]+B2[L]+.+B[L]P 第五章络合滴定法 12
第五章 络合滴定法 定义: 表示没有参加主反应的金属离子的各型体的总浓度; 表示游离的金属离子浓度。 M L M M ( ) [ '] [ ] = [M'] [M] M L M ML ML MLn M ( ) [ ] [ ] [ ] [ ] [ ] = + + 2 ++ = 1+ + + + 2 [ ] [ ] [ ] [ ] [ ] [ ] ML M ML M ML M n M L n n ( ) = 1+ k [L]+ k k [L] + +k k k [L] 1 1 2 2 1 2 = 1+ 1 + 2 + + 2 [L] [L] [L] n n
说明: 1)在ML表达式中[L]是络合剂L的平衡浓度,不是分析浓度或起始浓 度: 2) 可以通过&求溶液中游离的金属离子浓度: [M'] aM(L) [M] 所以 [M]= [M] 6M[M'] M(L) 3) M(L) 的大小直接决定了M的络合能力的大小,如果aM心越大, 表示M与Y络合得越不完全,副反应越严重,反之。 4) 溶液中除Y以外的络合剂L大多数是碱,能H]发生质子反应, 因此其平衡浓度必然要受到溶液中的酸度影响,此时应该用有关分 布系数的知识求出在一定的酸度条件下的。 第五章络合滴定法 13
第五章 络合滴定法 1) 在 表达式中 是络合剂L的平衡浓度,不是分析浓度或起始浓 度; 2) 可以通过 求溶液中游离的金属离子浓度: 所以 3) 的大小直接决定了M的络合能力的大小,如果 越大, 表示M与Y络合得越不完全,副反应越严重,反之。 4) 溶液中除Y以外的络合剂L大多数是碱,能与 发生质子反应, 因此其平衡浓度必然要受到溶液中的酸度影响,此时应该用有关分 布系数的知识求出在一定的酸度条件下的。 M(L) [L] M(L) M L M M ( ) [ '] [ ] = [ ] [ '] [ '] ( ) M M M M L = = M M(L) M(L) [H ] +
3. 络合物的副反应系数 MY在较高酸度时,可能生成MHY,加强了EDTA对M的络合能力,这 种副反应有利于主反应进行,此时 [M]+MHY] MY(H) [M] =1+[MHY]=1+KMy[H"] [M] 其中Kv [MHY] [H+][MY] 同理,在较高碱度时有 MY(OH)=1+KOH[OH-] 第五章络合滴定法 14
第五章 络合滴定法 3. MY在较高酸度时,可能生成MHY ,加强了EDTA对M的络合能力,这 种副反应有利于主反应进行,此时 MY H M MHY M ( ) [ ] [ ] [ ] = + = + = + + 1 1 [ ] [ ] [ ] MHY M KMHY H H K MHY H MY MHY H = + [ ] [ ][ ] MY OH MHY OH ( ) = + K [OH ] − 1 其中 同理,在较高碱度时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