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绪论 对流通风 风力通风 位置 朝向 图15空气流动示意图 建筑物必须为人们提供生活和工作所需的最低限度的室内环境要求。这一要求称为室 内基本的热环境要求,例如,室内的温度、湿度、气流和环境热辐射应在允许范围之内, 冬季采暖房屋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不应低于室内空气露点温度,夏季自然通风房屋围护结 构内表面最高温度不应高于当地夏季室外计算温度最高值等。在这些基本的热环境要求得 到保证的情况下,建筑物的使用质量才能得到保证。 3.植物 植物对于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建筑环境的重要组成部 分之一,它不仅可以美化建筑环境、降低噪声、遮阳、避风,同时也更有利于建筑物与周 围环境的融合,树木对环境的作用如图16所示 树木的结构和形状,树叶的季节密度,纹理和色泽,生长速度,对土、水、阳光和温 差的要求,根系的深度和广度等是我们利用植物时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第 1 章 绪论 ·5· ·5· 图 1.5 空气流动示意图 建筑物必须为人们提供生活和工作所需的最低限度的室内环境要求。这一要求称为室 内基本的热环境要求,例如,室内的温度、湿度、气流和环境热辐射应在允许范围之内, 冬季采暖房屋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不应低于室内空气露点温度,夏季自然通风房屋围护结 构内表面最高温度不应高于当地夏季室外计算温度最高值等。在这些基本的热环境要求得 到保证的情况下,建筑物的使用质量才能得到保证。 3. 植物 植物对于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建筑环境的重要组成部 分之一,它不仅可以美化建筑环境、降低噪声、遮阳、避风,同时也更有利于建筑物与周 围环境的融合,树木对环境的作用如图 1.6 所示。 树木的结构和形状,树叶的季节密度,纹理和色泽,生长速度,对土、水、阳光和温 差的要求,根系的深度和广度等是我们利用植物时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对流通风 风力通风 位置 朝向
房屋建筑学 图1.6树木对环境的作用示意图 草地和其他植被能够通过吸收太阳辐射和蒸发降低气温,提高土壤的透气性和透水 性。藤本植物能够遮阳并通过蒸发降低周围环境的温度,从而减少阳光照射墙面引起的热 量传播。 4.地形 地形是指一块场地的表观特征,它影响建筑物的布置方位与形式,同时也影响到建 筑物的建造方式与发展规模。通常以画有等高线的地形图研究地形对建筑物的影响(如 图1.7所示)。等高线是连接相同标高点的假想线,每条等高线的轨迹都显示出其所对应高 度的地形资料
·6· 房屋建筑学 ·6· 图 1.6 树木对环境的作用示意图 草地和其他植被能够通过吸收太阳辐射和蒸发降低气温,提高土壤的透气性和透水 性。藤本植物能够遮阳并通过蒸发降低周围环境的温度,从而减少阳光照射墙面引起的热 量传播。 4. 地形 地形是指一块场地的表观特征,它影响建筑物的布置方位与形式,同时也影响到建 筑物的建造方式与发展规模。通常以画有等高线的地形图研究地形对建筑物的影响(如 图 1.7 所示)。等高线是连接相同标高点的假想线,每条等高线的轨迹都显示出其所对应高 度的地形资料
第1章绪论 剑邮 图17建筑等高线示意图 11.2人为环境 对于一幢拟建建筑物,除了自然环境外,已建成的建筑物和道路及其他设施对拟建建 筑物来说是必须要考虑的一种人为环境,如图18所示 图1.8建筑与人为环境
第 1 章 绪论 ·7· ·7· 图 1.7 建筑等高线示意图 1.1.2 人为环境 对于一幢拟建建筑物,除了自然环境外,已建成的建筑物和道路及其他设施对拟建建 筑物来说是必须要考虑的一种人为环境,如图 1.8 所示。 图 1.8 建筑与人为环境
房屋建筑学 1.2建筑的组成 建筑物由结构体系、围护体系和设备体系组成,如图19所示。 偏 會 图19建筑物的组成示意图 1.21结构体系 结构体系承受竖向荷载和侧向荷载,并将这些荷载安全地传至地基,一般将其分为上 部结构和地下结构。上部结构是指基础以上部分的建筑结构,包括墙、柱、梁、屋顶等, 地下结构指建筑物的基础结构 122围护体系 建筑物的围护体系由屋面、外墙、门、窗等组成,屋面、外墙围护成内部空间,能够 遮蔽外界恶劣气候的侵袭,同时也起到隔声的作用,从而保证使用人群的安全性和私密 性。门是连接内外的通道,窗户可以透光、通气和开放视野,内墙将建筑物内部划分为 不同的单元
·8· 房屋建筑学 ·8· 1.2 建筑的组成 建筑物由结构体系、围护体系和设备体系组成,如图 1.9 所示。 图 1.9 建筑物的组成示意图 1.2.1 结构体系 结构体系承受竖向荷载和侧向荷载,并将这些荷载安全地传至地基,一般将其分为上 部结构和地下结构。上部结构是指基础以上部分的建筑结构,包括墙、柱、梁、屋顶等, 地下结构指建筑物的基础结构。 1.2.2 围护体系 建筑物的围护体系由屋面、外墙、门、窗等组成,屋面、外墙围护成内部空间,能够 遮蔽外界恶劣气候的侵袭,同时也起到隔声的作用,从而保证使用人群的安全性和私密 性。门是连接内外的通道,窗户可以透光、通气和开放视野,内墙将建筑物内部划分为 不同的单元
第1章绪论 12.3设备体系 依据建筑物的重要性和使用性质的不同,设备体系的配置情况也不尽相同,通常包括 给排水系统、供电系统和供热通风系统。其中供电系统分为强电系统和弱电系统两部分, 强电系统指供电、照明等,弱电系统指通信、信息、探测、报警等。 供水系统为建筑物的使用人群提供饮用水和生活用水,排水系统排走建筑物内的污水。 供电系统为建筑物提供电力供应,供热通风系统为建筑物内的使用人群提供舒适的环境, 建筑物的给排水系统如图1.10所示,根据需要还有防盗报警,灾害探测,自动灭火等智能 房顶 清理塞 连接到下水道 图1.10建筑物的给排水系统 13建筑的分类和等级 13.1建筑的分类 建筑物通常按其使用性质分为民用建筑和工业建筑两大类。工业建筑是供生产使用的 建筑物,民用建筑是供人们从事非生产性活动使用的建筑物,民用建筑又分为居住建筑和 公共建筑两类,居住建筑包括住宅、公寓、宿舍等,公共建筑是供人们进行各类社会、文 化、经济、政治等活动的建筑物,如图书馆、车站、办公楼、电影院、宾馆、医院等
第 1 章 绪论 ·9· ·9· 1.2.3 设备体系 依据建筑物的重要性和使用性质的不同,设备体系的配置情况也不尽相同,通常包括 给排水系统、供电系统和供热通风系统。其中供电系统分为强电系统和弱电系统两部分, 强电系统指供电、照明等,弱电系统指通信、信息、探测、报警等。 供水系统为建筑物的使用人群提供饮用水和生活用水,排水系统排走建筑物内的污水。 供电系统为建筑物提供电力供应,供热通风系统为建筑物内的使用人群提供舒适的环境, 建筑物的给排水系统如图 1.10 所示,根据需要还有防盗报警,灾害探测,自动灭火等智能 系统。 图 1.10 建筑物的给排水系统 1.3 建筑的分类和等级 1.3.1 建筑的分类 建筑物通常按其使用性质分为民用建筑和工业建筑两大类。工业建筑是供生产使用的 建筑物,民用建筑是供人们从事非生产性活动使用的建筑物,民用建筑又分为居住建筑和 公共建筑两类,居住建筑包括住宅、公寓、宿舍等,公共建筑是供人们进行各类社会、文 化、经济、政治等活动的建筑物,如图书馆、车站、办公楼、电影院、宾馆、医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