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弗与也。 巧言令色,能小行而笃,难于仁矣。嗜酤酒,好讴歌巷游,而乡居者 乎?吾无望焉耳! 出入不时,言语不序,安易而乐暴,惧之而不恐,说之而不听,虽有 圣人,亦无若何矣。 临事而不敬,居丧而不哀,祭祀而不畏,朝廷而不恭,则吾无由知之 矣 三十、四十之闲而无蓺,即无蓺矣;五十而不以善闻矣;七十而无德, 虽有微过,亦可以勉矣。 其少不讽诵,其壮不论议,其老不教诲,亦可谓无业之人矣。 少称不弟焉,耻也;壮称无德焉,辱也;老称无礼焉,罪也。 过而不能改,倦也。行而不能遂,耻也;慕善人而不与焉,辱也;弗 知而不问焉,固也;说而不能,穷也;喜怒异虑,惑也;不能行而言之,诬 也;非其事而居之,矫也;道言而饰其辞,虚也;无益而食厚禄,窃也;好 道烦言,乱也;杀人而不戚焉,贼也。 人言不善而不违,近于说其言;说其言,殆于以身近之也;殆于以身 近之,殆于身之矣。 人言善而色葸焉,近于不说其言;不说其言,殆于以身近之也;殆于 以身近之,殆于身之矣。 故目者,心之浮也;言者,行之指也;作于中,则播于外也。故曰 以其见者占其隐者。故曰:听其言也,可以知其所好矣。 观说之流,可以知其术也;久而复之,可以知其信矣;观其所爱亲, 可以知其人矣。 临惧之,而观其不恐也;怒之,而观其不桰也;喜之,而观其不诬也; 近诸色,而观其不瑜也;饮食之,而观其有常也;利之,而观其能让也;居 哀,而观其贞也;居约,而观其不营也;勤劳之,而观其不扰人也。 君子之于不善也,身勿为,能也;色勿为,不可能也。色也勿为,可 能也;心思勿为,不可能也。 太上乐善,其次安之,其下亦能自强 仁者乐道,智者利道,愚者从,弱者畏。不愚不弱,执诬以强,亦可 谓弃民矣。 太上不生恶,其次而能夙绝之也,其下复而能改也。复而不改,殒身 覆家,大者倾覆社稷。是故君子出言以鄂鄂,行身以战战,亦殆勉于罪矣。 是故君子为小由为大也,居由仕也,备则未为备也,而勿虑存焉?事 父可以事君,事兄可以事师长,使子犹使臣也,使弟犹使承嗣也;能取朋友 者,亦能取所予从政者矣;赐与其宫室,亦由庆赏于国也;忿怒其臣妾,亦 犹用刑罚于万民也。 是故为善必自内始也。内人怨之,虽外人亦不能立也。 居上位而不淫,临事而栗者,鲜不济矣,先忧事者,后乐事;先乐事 者,后忧事。昔者天子日旦思其四海之内,战战唯恐不能●;诸侯日旦失其 四封之内,战战唯恐失损之;大夫士日旦思其官,战战唯恐不能胜;庶人日 旦思其事,战战唯恐刑罚之至也。是故临事而栗者,鲜不济矣。 君子之于子也,爱而勿面也,使而勿貌也,导之以道而勿强也。 宫中雍雍,外焉肃肃,兄弟僖僖,朋友切切,远者以貌,近者以情
君子弗与也。 巧言令色,能小行而笃,难于仁矣。嗜酤酒,好讴歌巷游,而乡居者 乎?吾无望焉耳! 出入不时,言语不序,安易而乐暴,惧之而不恐,说之而不听,虽有 圣人,亦无若何矣。 临事而不敬,居丧而不哀,祭祀而不畏,朝廷而不恭,则吾无由知之 矣。 三十、四十之闲而无蓺,即无蓺矣;五十而不以善闻矣;七十而无德, 虽有微过,亦可以勉矣。 其少不讽诵,其壮不论议,其老不教诲,亦可谓无业之人矣。 少称不弟焉,耻也;壮称无德焉,辱也;老称无礼焉,罪也。 过而不能改,倦也。行而不能遂,耻也;慕善人而不与焉,辱也;弗 知而不问焉,固也;说而不能,穷也;喜怒异虑,惑也;不能行而言之,诬 也;非其事而居之,矫也;道言而饰其辞,虚也;无益而食厚禄,窃也;好 道烦言,乱也;杀人而不戚焉,贼也。 人言不善而不违,近于说其言;说其言,殆于以身近之也;殆于以身 近之,殆于身之矣。 人言善而色葸焉,近于不说其言;不说其言,殆于以身近之也;殆于 以身近之,殆于身之矣。 故目者,心之浮也;言者,行之指也;作于中,则播于外也。故曰: 以其见者占其隐者。故曰:听其言也,可以知其所好矣。 观说之流,可以知其术也;久而复之,可以知其信矣;观其所爱亲, 可以知其人矣。 临惧之,而观其不恐也;怒之,而观其不惛也;喜之,而观其不诬也; 近诸色,而观其不踰也;饮食之,而观其有常也;利之,而观其能让也;居 哀,而观其贞也;居约,而观其不营也;勤劳之,而观其不扰人也。 君子之于不善也,身勿为,能也;色勿为,不可能也。色也勿为,可 能也;心思勿为,不可能也。 太上乐善,其次安之,其下亦能自强。 仁者乐道,智者利道,愚者从,弱者畏。不愚不弱,执诬以强,亦可 谓弃民矣。 太上不生恶,其次而能夙绝之也,其下复而能改也。复而不改,殒身 覆家,大者倾覆社稷。是故君子出言以鄂鄂,行身以战战,亦殆勉于罪矣。 是故君子为小由为大也,居由仕也,备则未为备也,而勿虑存焉?事 父可以事君,事兄可以事师长,使子犹使臣也,使弟犹使承嗣也;能取朋友 者,亦能取所予从政者矣;赐与其宫室,亦由庆赏于国也;忿怒其臣妾,亦 犹用刑罚于万民也。 是故为善必自内始也。内人怨之,虽外人亦不能立也。 居上位而不淫,临事而栗者,鲜不济矣,先忧事者,后乐事;先乐事 者,后忧事。昔者天子日旦思其四海之内,战战唯恐不能●;诸侯日旦失其 四封之内,战战唯恐失损之;大夫士日旦思其官,战战唯恐不能胜;庶人日 旦思其事,战战唯恐刑罚之至也。是故临事而栗者,鲜不济矣。 君子之于子也,爱而勿面也,使而勿貌也,导之以道而勿强也。 宫中雍雍,外焉肃肃,兄弟僖僖,朋友切切,远者以貌,近者以情
友以立其所能,而远其所不能,苟无失其所守,亦可与终身矣。” 曾子本孝第五十 曾子曰:“忠者,其孝之本与?孝子不登高,不履危,痹亦弗凭;不苟 笑,不苟訾,隐不命,临不指。故不在尤之中也。 孝子恶言死焉,流言止焉,美言兴焉,故恶言不出于口,烦言不及于 故孝子之事亲也,居易以俟命,不兴险行以徼幸;孝子游之,暴人违 之;出门而使,不以或为父母忧也;险涂隘巷,不求先焉,以爱其身,以不 敢忘其亲也。 孝子之使人也不敢肆,行不敢自专也;父死三年,不敢改父之道;又 能事父之朋友,又能率朋友以助敬也。 君子之孝也,以正致谏;士之孝也,以德从命;庶人之孝也,以力恶 食;任善,不敢臣三德。 故孝之于亲也,生则有义以辅之,死者哀以莅焉,祭祀则莅之以敬; 如此,而成于孝子也。 曾子立孝第五十 曾子曰:“君子立孝,其忠之用,礼之贵。 故为人子而不能孝其父者,不敢言人父不畜其子者;为人弟而不能承 其兄者,不敢言人兄不能顺其弟者;为人臣而不能事其君者,不敢言人君不 能使其臣者也。故与父言,言畜子;与子言,言孝父;与兄言,言顺弟;与 弟言,言承兄;与君言,言使臣;与臣言,言事君。 君子之孝也,忠爱以敬;反是,乱也。尽力而有礼,庄敬而安之;微 谏不倦,听从而不怠,欢欣忠信,咎故不生,可谓孝矣。 尽力无礼,则小人也;致敬而不忠,则不入也。是故礼以将其力,敬 以入其忠;饮食移味,居处温愉,着心于此,济其志也。 子曰:‘可人也,吾任其过;不可人也,吾辞其罪’诗云:‘有子七人, 莫慰母心。’子之辞也。夙兴夜寐,无忝尔所生。言不自舍也。不耻其亲, 君子之孝也。 是故未有君,而忠臣可知者,孝子之谓也;未有长,而顺下可知者, 弟弟之谓也;未有治,而能仕可知者,先修之谓也。 故曰:孝子善事君,弟弟善事长,君子一孝一弟,可谓知终矣。 曾子大孝第五十二 曾子曰:“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不辱,其下能养。” 公明仪问于曾子曰:“夫子可谓孝乎?”曾子曰:“是何言与?是何言 与?君子之所谓孝者,先意承志,谕父母以道。参直养者也,安能为孝乎? 身者,亲之遗体也。行亲之遗体,敢不敬乎?故居处不庄,非孝也;事君不 忠,非孝也;莅官不敬,非孝也;朋友不信,非孝也;战陈无勇,非孝也 五者不遂,灾及乎身,敢不敬乎?故烹熟鲜香,尝而进之,非孝也,养也
友以立其所能,而远其所不能,苟无失其所守,亦可与终身矣。” 曾子本孝第五十 曾子曰:“忠者,其孝之本与?孝子不登高,不履危,痹亦弗凭;不苟 笑,不苟訾,隐不命,临不指。故不在尤之中也。 孝子恶言死焉,流言止焉,美言兴焉,故恶言不出于口,烦言不及于 己。 故孝子之事亲也,居易以俟命,不兴险行以徼幸;孝子游之,暴人违 之;出门而使,不以或为父母忧也;险涂隘巷,不求先焉,以爱其身,以不 敢忘其亲也。 孝子之使人也不敢肆,行不敢自专也;父死三年,不敢改父之道;又 能事父之朋友,又能率朋友以助敬也。 君子之孝也,以正致谏;士之孝也,以德从命;庶人之孝也,以力恶 食;任善,不敢臣三德。 故孝之于亲也,生则有义以辅之,死者哀以莅焉,祭祀则莅之以敬; 如此,而成于孝子也。” 曾子立孝第五十一 曾子曰:“君子立孝,其忠之用,礼之贵。 故为人子而不能孝其父者,不敢言人父不畜其子者;为人弟而不能承 其兄者,不敢言人兄不能顺其弟者;为人臣而不能事其君者,不敢言人君不 能使其臣者也。故与父言,言畜子;与子言,言孝父;与兄言,言顺弟;与 弟言,言承兄;与君言,言使臣;与臣言,言事君。 君子之孝也,忠爱以敬;反是,乱也。尽力而有礼,庄敬而安之;微 谏不倦,听从而不怠,欢欣忠信,咎故不生,可谓孝矣。 尽力无礼,则小人也;致敬而不忠,则不入也。是故礼以将其力,敬 以入其忠;饮食移味,居处温愉,着心于此,济其志也。 子曰:‘可人也,吾任其过;不可人也,吾辞其罪’诗云:‘有子七人, 莫慰母心。’子之辞也。‘夙兴夜寐,无忝尔所生。’言不自舍也。不耻其亲, 君子之孝也。 是故未有君,而忠臣可知者,孝子之谓也;未有长,而顺下可知者, 弟弟之谓也;未有治,而能仕可知者,先修之谓也。 故曰:孝子善事君,弟弟善事长,君子一孝一弟,可谓知终矣。” 曾子大孝第五十二 曾子曰:“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不辱,其下能养。” 公明仪问于曾子曰:“夫子可谓孝乎?”曾子曰:“是何言与?是何言 与?君子之所谓孝者,先意承志,谕父母以道。参直养者也,安能为孝乎? 身者,亲之遗体也。行亲之遗体,敢不敬乎?故居处不庄,非孝也;事君不 忠,非孝也;莅官不敬,非孝也;朋友不信,非孝也;战陈无勇,非孝也。 五者不遂,灾及乎身,敢不敬乎?故烹熟鲜香,尝而进之,非孝也,养也
君子之所谓孝者,国人皆称愿焉,曰:‘幸哉!有子如此!所谓孝也。民之 本教曰孝,其行之曰养。养,可能也;敬,为难。敬,可能也;安,为难。 安,可能也;久,为难。久,可能也;卒,为难。父母既殁,慎行其身,不 遗父母恶名,可谓能终也。 夫仁者,仁此者也;义者,宣此者也;忠者,中此者也;信者,信此 者也;礼者,体此者也;行者,行此者也;强者,强此者也;乐自顺此生, 刑自反此作。 夫孝者,天下之大经也。夫孝置之而塞于天地,衡之而衡于四海,施 诸后世而无朝夕,推而放诸东海而准,推而放诸西海而准,推而放诸南海而 准,推而放诸北海而准。诗云:‘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此之谓 也 孝有三:大孝不匮,中孝用劳,小孝用力。博施备物,可谓不匮矣。 尊仁安义,可谓用劳矣。慈爱忘劳,可谓用力矣。 父母爱之,喜而不忘;父母恶之,惧而无怨;父母有过,谏而不逆; 父母既殁,以哀,祀之加之;如此,谓礼终矣。” 乐正子春,下堂而伤其足,伤瘳,数月不出,犹有忧色。门弟子问曰 夫子伤足,瘳矣,数月不出,犹有忧色,何也?”乐正子春曰:“善!如 尔之问也。吾闻之曾子,曾子闻诸夫子曰:‘天之所生,地之所养,人为大 矣。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归之,可谓孝矣;不亏其体,可谓全矣。故君子 顷步之不敢忘也。今予忘夫孝之道矣,予是以有忧色。故君子一举足不敢 忘父母,一出言不敢忘父母。一举足不敢忘父母,故道而不径,舟而不游 不敢以先父母之遗体行殆也。一出言不敢忘父母,是故恶言不出于口,忿言 不及于己,然后不辱其身,不忧其亲,则可谓孝矣。草木以时伐焉,禽兽以 时杀焉。夫子曰:‘伐一木,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 曾子事父母第五十三 单居离问于曾子曰:“事父母有道乎?”曾子曰:“有。爱而敬。父母 之行若中道,则从;若不中道,则谏;谏而不用,行之如由己。从而不谏, 非孝也;谏而不从,亦非孝也。孝子之谏,达善而不敢争辨;争辨者,作乱 之所由兴也。由己为无咎,则蜜;由己为贤人,则乱。孝子无私乐,父母所 忧忧之,父母所乐乐之。孝子唯巧变,故父母安之。若夫坐如尸,立如齐, 弗讯不言,言必齐色,此成人之善者也,未得为人子之道也。” 单居离问曰:“事兄有道乎?”曾子曰:“有。尊事之,以为己望也 兄事之,不遗其言。兄之行若中道,则兄事之;兄之行若不中道,则养之; 养之内,不养于外,则是越之也;养之外,不养于内,则是疏之也;是故君 子内外养之也。” 单居离问曰:“使弟有道乎?”曾子曰:“有。嘉事不失时也。弟之行 若中道,则正以使之;弟之行若不中道,则兄事之,诎事兄之道若不可,然 后舍之矣。” 曾子曰:“夫礼,大之由也,不与小之自也。饮食以齿,力事不让,辱 事不齿,执觞觚杯豆而不醉,和歌而不哀,夫弟者,不衡坐,不苟越,不干 逆色,趋翔周旋,傀仰从命,不见于颜色,未成于弟也
君子之所谓孝者,国人皆称愿焉,曰:‘幸哉!有子如此!’所谓孝也。民之 本教曰孝,其行之曰养。养,可能也;敬,为难。敬,可能也;安,为难。 安,可能也;久,为难。久,可能也;卒,为难。父母既殁,慎行其身,不 遗父母恶名,可谓能终也。 夫仁者,仁此者也;义者,宣此者也;忠者,中此者也;信者,信此 者也;礼者,体此者也;行者,行此者也;强者,强此者也;乐自顺此生, 刑自反此作。 夫孝者,天下之大经也。夫孝置之而塞于天地,衡之而衡于四海,施 诸后世而无朝夕,推而放诸东海而准,推而放诸西海而准,推而放诸南海而 准,推而放诸北海而准。诗云:‘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此之谓 也。 孝有三:大孝不匮,中孝用劳,小孝用力。博施备物,可谓不匮矣。 尊仁安义,可谓用劳矣。慈爱忘劳,可谓用力矣。 父母爱之,喜而不忘;父母恶之,惧而无怨;父母有过,谏而不逆; 父母既殁,以哀,祀之加之;如此,谓礼终矣。” 乐正子春,下堂而伤其足,伤瘳,数月不出,犹有忧色。门弟子问曰: “夫子伤足,瘳矣,数月不出,犹有忧色,何也?”乐正子春曰:“善!如 尔之问也。吾闻之曾子,曾子闻诸夫子曰:‘天之所生,地之所养,人为大 矣。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归之,可谓孝矣;不亏其体,可谓全矣。故君子 顷步之不敢忘也。’今予忘夫孝之道矣,予是以有忧色。故君子一举足不敢 忘父母,一出言不敢忘父母。一举足不敢忘父母,故道而不径,舟而不游, 不敢以先父母之遗体行殆也。一出言不敢忘父母,是故恶言不出于口,忿言 不及于己,然后不辱其身,不忧其亲,则可谓孝矣。草木以时伐焉,禽兽以 时杀焉。夫子曰:‘伐一木,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 曾子事父母第五十三 单居离问于曾子曰:“事父母有道乎?”曾子曰:“有。爱而敬。父母 之行若中道,则从;若不中道,则谏;谏而不用,行之如由己。从而不谏, 非孝也;谏而不从,亦非孝也。孝子之谏,达善而不敢争辨;争辨者,作乱 之所由兴也。由己为无咎,则寍;由己为贤人,则乱。孝子无私乐,父母所 忧忧之,父母所乐乐之。孝子唯巧变,故父母安之。若夫坐如尸,立如齐, 弗讯不言,言必齐色,此成人之善者也,未得为人子之道也。” 单居离问曰:“事兄有道乎?”曾子曰:“有。尊事之,以为己望也; 兄事之,不遗其言。兄之行若中道,则兄事之;兄之行若不中道,则养之; 养之内,不养于外,则是越之也;养之外,不养于内,则是疏之也;是故君 子内外养之也。” 单居离问曰:“使弟有道乎?”曾子曰:“有。嘉事不失时也。弟之行 若中道,则正以使之;弟之行若不中道,则兄事之,诎事兄之道若不可,然 后舍之矣。” 曾子曰:“夫礼,大之由也,不与小之自也。饮食以齿,力事不让,辱 事不齿,执觞觚杯豆而不醉,和歌而不哀,夫弟者,不衡坐,不苟越,不干 逆色,趋翔周旋,俛仰从命,不见于颜色,未成于弟也
曾子制言上第五十四 曾子曰:“夫行也者,行礼之谓也。夫礼,贵者敬焉,老者孝焉,幼者 慈焉,少者友焉,贱者惠焉。此礼也,行之则行也,立之则义也。今之所谓 行者,犯其上,危其下,衡道而强立之,天下无道,故若天下有道,则有司 之所求也。 故君子不贵兴道之士,而贵有耻之士也;若由富贵兴道者与?贫贱, 吾恐其或失也;若由贫贱兴道者与?富贵,吾恐其赢骄也。夫有耻之士,富 而不以道则耻之,贫而不以道则耻之。 弟子!无曰不我知也,鄙夫鄙妇相会于穡阴,可谓密矣,明日则或扬 其言矣;故士执仁与义而明行之,未笃故也,胡为其莫之闻也。杀六畜不当, 及亲,吾信之矣;使民不时,失国,吾信之矣。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泥,与之皆黑;是故人之相与也,譬如 舟车然,相济达也,己先则援之,彼先则推之;是故,人非人不济,马非马 不走,土非土不高,水非水不流。 君子之为弟也,行则为人负,无席则寝其趾,使之为夫人则否。近世 无贾,在田无野,行无据旅,苟若此,则夫杖可因笃焉。 富以苟,不如贫以誉;生以辱,不如死以荣。辱可避,避之而已矣 及其不可避也,君子视死若归。父母之雠,不与同生;兄弟之雠,不与聚国, 朋友之雠,不与聚乡,族人之雠,不与聚邻;良贾深藏若虚,君子有盛教如 无。” 弟子问于曾子曰:“夫士,何如则可以为达矣?”曾子曰:“不能则学 疑则问,欲行则比贤,虽有险道,循行达矣。今之弟子,病下人不知事贤, 耻不知而又不问,欲作则其知不足,是以惑誾,惑閤,终其世而已矣,是谓 穷民也。” 曾子门弟子或将之晋,曰:“吾无知焉。”曾子曰:“何必然,往矣!有 皆为兄弟,苟是之不为,则虽汝亲,庸孰能亲汝平?先行后言,干里 曾子制言中第五十五 曾子曰:“君子进则能达,退则能静。岂贵其能达哉?贵其有功也。岂 贵其能静哉?贵其能守也。夫唯进之何功?退之何守?是故君子进退,有 观焉。故君子进则能益上之誉,而损下之忧;不得志,不安贵位,不怀厚禄 负耜而行道,冻饿而守仁,则君子之义也,有知之,则愿也;莫之知,苟无 自知也。 吾不仁其人,虽独也,吾弗亲也;故君子不假贵而取宠,不比誉而取 食。直行而取礼,比说而取友;有说我则愿也;莫我说,苟吾自说也。 故君子无悒悒于贫,无勿勿于贱,无惮惮于不闻;布衣不完,疏食不 饱,蓬户穴牖,日孜孜,上仁;知我,吾无欣欣,不知我,吾无悒悒。 是以君子直言直行,不宛言而取富,不屈行而取位;仁之见逐,智之 见杀,固不难;诎身而为不仁,宛言而为不智,则君子弗为也。君子虽言不 受,必忠,曰道;虽行不受,必忠,曰仁;虽谏不受,必忠,曰智。天下无 道,循道而行,衡涂而偾,手足不擤,四支不被,此则非士之罪也,有士者
曾子制言上第五十四 曾子曰:“夫行也者,行礼之谓也。夫礼,贵者敬焉,老者孝焉,幼者 慈焉,少者友焉,贱者惠焉。此礼也,行之则行也,立之则义也。今之所谓 行者,犯其上,危其下,衡道而强立之,天下无道,故若天下有道,则有司 之所求也。 故君子不贵兴道之士,而贵有耻之士也;若由富贵兴道者与?贫贱, 吾恐其或失也;若由贫贱兴道者与?富贵,吾恐其赢骄也。夫有耻之士,富 而不以道则耻之,贫而不以道则耻之。 弟子!无曰不我知也,鄙夫鄙妇相会于廧阴,可谓密矣,明日则或扬 其言矣;故士执仁与义而明行之,未笃故也,胡为其莫之闻也。杀六畜不当, 及亲,吾信之矣;使民不时,失国,吾信之矣。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泥,与之皆黑;是故人之相与也,譬如 舟车然,相济达也,己先则援之,彼先则推之;是故,人非人不济,马非马 不走,土非土不高,水非水不流。 君子之为弟也,行则为人负,无席则寝其趾,使之为夫人则否。近世 无贾,在田无野,行无据旅,苟若此,则夫杖可因笃焉。 富以苟,不如贫以誉;生以辱,不如死以荣。辱可避,避之而已矣; 及其不可避也,君子视死若归。父母之雠,不与同生;兄弟之雠,不与聚国, 朋友之雠,不与聚乡,族人之雠,不与聚邻;良贾深藏若虚,君子有盛教如 无。” 弟子问于曾子曰:“夫士,何如则可以为达矣?”曾子曰:“不能则学, 疑则问,欲行则比贤,虽有险道,循行达矣。今之弟子,病下人不知事贤, 耻不知而又不问,欲作则其知不足,是以惑闇,惑闇,终其世而已矣,是谓 穷民也。” 曾子门弟子或将之晋,曰:“吾无知焉。”曾子曰:“何必然,往矣!有 知焉,谓之友;无知焉,谓之主。且夫君子执仁立志,先行后言,千里之外, 皆为兄弟,苟是之不为,则虽汝亲,庸孰能亲汝乎?” 曾子制言中第五十五 曾子曰:“君子进则能达,退则能静。岂贵其能达哉?贵其有功也。岂 贵其能静哉?贵其能守也。夫唯进之何功?退之何守?是故君子进退,有二 观焉。故君子进则能益上之誉,而损下之忧;不得志,不安贵位,不怀厚禄, 负耜而行道,冻饿而守仁,则君子之义也,有知之,则愿也;莫之知,苟无 自知也。 吾不仁其人,虽独也,吾弗亲也;故君子不假贵而取宠,不比誉而取 食。直行而取礼,比说而取友;有说我则愿也;莫我说,苟吾自说也。 故君子无悒悒于贫,无勿勿于贱,无惮惮于不闻;布衣不完,疏食不 饱,蓬户穴牖,日孜孜,上仁;知我,吾无欣欣,不知我,吾无悒悒。 是以君子直言直行,不宛言而取富,不屈行而取位;仁之见逐,智之 见杀,固不难;诎身而为不仁,宛言而为不智,则君子弗为也。君子虽言不 受,必忠,曰道;虽行不受,必忠,曰仁;虽谏不受,必忠,曰智。天下无 道,循道而行,衡涂而偾,手足不揜,四支不被,此则非士之罪也,有士者
之羞也。 是故君子以仁为尊;天下之为富,何为富?则仁为富也;天下之为贵, 何为贵?则仁为贵也。昔者,舜匹夫也,土地之厚,则得而有之,人徒之众 则得而使之,舜唯以仁得之也;是故君子将说富贵,必勉于仁也。昔者,伯 夷、叔齐,仁者也,死于沟浍之间,其仁成名于天下;夫二子者,居河济之 间,非有土地之厚、货粟之富也,言为文章、行为表缀于天下。是故君子思 仁义,昼则忘食,夜则忘寐,日旦就业,夕而自省,以殁其身,亦可谓守业 矣。 曾子制言下第五十六 曾子曰:“天下有道,则君子欣然以交同;天下无道,则衡言不革;诸 侯不听,则不干其土;听而不贤,则不践其朝;是以君子不犯禁而入人境, 不通患而出危邑,则秉德之士不矣。 故君子不富贵以为己说,不乘贫贱以居己尊。凡行不义,则吾不事 不仁,则吾不长。奉相仁义,则吾与之聚群;向尔寇盗,则吾与虑。国有道, 则突若入焉;国无道,则突若出焉,如此之谓义。 夫有世,义者哉,曰仁者殆,恭者不入,愤者不见使,正直者则迩于 刑,弗违则殆于罪;是故君子错在高山之上,深泽之污,聚橡栗藜藿而食之, 生耕稼以老十室之邑;是故昔者禹见耕者五耦而式,过十室之邑则下,为秉 德之士存焉。” 曾子疾病第五十七 曾子疾病,曾元抑首,曾华抱足。曾子曰:“微乎!吾无夫颜氏之言 吾何以语汝哉!然而君子之务,尽有之矣;夫华繁而实寡者天也,言多而行 寡者人也;鹰●以山为卑,而曾巢其上,鱼、鳖、鼋、■以渊为浅,而蹶穴 其中,卒其所以得之者,饵也;是故君子苟无以利害义,则辱何由至哉? 亲戚不悦,不敢外交;近者不亲,不敢求远;小者不审,不敢言大 故人之生也,百岁之中,有疾病焉,有老幼焉,故君子思其不可复者而先施 焉。亲戚既殁,虽欲孝,谁为孝?老年耆艾,虽欲弟,谁为弟?故孝有不及, 弟有不时,其此之谓与? 言不远身,言之主也;行不远身,行之本也;言有主,行有本,谓之 有闻矣。君子尊其所闻,则高明矣;行其所闻,则广大矣,高明广大,不在 于他,在加之志而已矣。 与君子游,苾乎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则与之化矣;与小人游, 贷乎如入鲍鱼之次,则与之化矣;是故,君子慎其所去就。 与君子游,如长日加益,而不自知也;与小人游,如履薄冰,每履而 下,几何而不陷乎哉?吾不见好学盛而不衰者矣,吾不见好教如食疾子者矣 吾不见日省而月考之其友者矣!吾不见孜孜而与来而改者矣! 曾子天圆第五十八 单居离问于曾子曰:“天圆而地方者,诚有之乎?”曾子曰:“离!而
之羞也。 是故君子以仁为尊;天下之为富,何为富?则仁为富也;天下之为贵, 何为贵?则仁为贵也。昔者,舜匹夫也,土地之厚,则得而有之,人徒之众, 则得而使之,舜唯以仁得之也;是故君子将说富贵,必勉于仁也。昔者,伯 夷、叔齐,仁者也,死于沟浍之间,其仁成名于天下;夫二子者,居河济之 间,非有土地之厚、货粟之富也,言为文章、行为表缀于天下。是故君子思 仁义,昼则忘食,夜则忘寐,日旦就业,夕而自省,以殁其身,亦可谓守业 矣。” 曾子制言下第五十六 曾子曰:“天下有道,则君子欣然以交同;天下无道,则衡言不革;诸 侯不听,则不干其土;听而不贤,则不践其朝;是以君子不犯禁而入人境, 不通患而出危邑,则秉德之士不 矣。 故君子不 富贵以为己说,不乘贫贱以居己尊。凡行不义,则吾不事; 不仁,则吾不长。奉相仁义,则吾与之聚群;向尔寇盗,则吾与虑。国有道, 则突若入焉;国无道,则突若出焉,如此之谓义。 夫有世,义者哉,曰仁者殆,恭者不入,愤者不见使,正直者则迩于 刑,弗违则殆于罪;是故君子错在高山之上,深泽之污,聚橡栗藜藿而食之, 生耕稼以老十室之邑;是故昔者禹见耕者五耦而式,过十室之邑则下,为秉 德之士存焉。” 曾子疾病第五十七 曾子疾病,曾元抑首,曾华抱足。曾子曰:“微乎!吾无夫颜氏之言, 吾何以语汝哉!然而君子之务,尽有之矣;夫华繁而实寡者天也,言多而行 寡者人也;鹰●以山为卑,而曾巢其上,鱼、鳖、鼋、■以渊为浅,而蹶穴 其中,卒其所以得之者,饵也;是故君子苟无以利害义,则辱何由至哉? 亲戚不悦,不敢外交;近者不亲,不敢求远;小者不审,不敢言大; 故人之生也,百岁之中,有疾病焉,有老幼焉,故君子思其不可复者而先施 焉。亲戚既殁,虽欲孝,谁为孝?老年耆艾,虽欲弟,谁为弟?故孝有不及, 弟有不时,其此之谓与? 言不远身,言之主也;行不远身,行之本也;言有主,行有本,谓之 有闻矣。君子尊其所闻,则高明矣;行其所闻,则广大矣,高明广大,不在 于他,在加之志而已矣。 与君子游,苾乎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则与之化矣;与小人游, 贷乎如入鲍鱼之次,则与之化矣;是故,君子慎其所去就。 与君子游,如长日加益,而不自知也;与小人游,如履薄冰,每履而 下,几何而不陷乎哉?吾不见好学盛而不衰者矣,吾不见好教如食疾子者矣, 吾不见日省而月考之其友者矣!吾不见孜孜而与来而改者矣!” 曾子天圆第五十八 单居离问于曾子曰:“天圆而地方者,诚有之乎?”曾子曰:“离!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