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量的5%。只要按照规范施工,厌氧、好氧菌可在规定范围正 常启动。 (4)启动时间:应特别说明,菌种、水温及水质条件,是影响 启动周期长短的重要条件。一般来讲,低于20℃的条件下,接 种和启动均有一定的困难,特别是冬季运行时更是如此。因此 建议冬季运行时污泥分两次投加,以每天6000m为例,建议第 一期,在水解和好氧池中各投加12t活性污泥(注意应采取措 施防止无机物污泥进入),投加后按正常水位条件,连续闷曝(曝 气期间不进水)3-7d后,检查处理效果,在确定微生物生化条 件正常时,方可小水量连续进水20-30d,待生化效果明显或气 温明显回升时,再次向两池分别投加10-20t活性污泥,生化工 艺才能正常启动。 (5)菌种来源,厌氧污泥主要来源于已有的厌氧工程,如汉斯 啤酒厌氧发酵工程、农村沼气池、鱼塘、泥塘、护城河清淤污 泥;好氧污泥主要来自城市污水处理厂,应拉取当日脱水的活 性污泥作为好氧菌种 8、驯化培养 (1)驯化条件:一般来讲,微生物生长条件不能发生骤然的突 出变化,常规讲要有一个适应过程,驯化过程应当与原生长条 件尽量一致,当做不到时,一般用常规生活污水作为培养水源, 果汁废水因浓度较高不能作为直接培养水,需要加以稀释, 般控制COD负荷不高于1000-1500mg/L为宜,这样需要按1:1
水量的 5%。只要按照规范施工,厌氧、好氧菌可在规定范围正 常启动。 (4) 启动时间:应特别说明,菌种、水温及水质条件,是影响 启动周期长短的重要条件。一般来讲,低于 20℃的条件下,接 种和启动均有一定的困难,特别是冬季运行时更是如此。因此, 建议冬季运行时污泥分两次投加,以每天 6000m3为例,建议第 一期,在水解和好氧池中各投加 12t 活性污泥(注意应采取措 施防止无机物污泥进入),投加后按正常水位条件,连续闷曝(曝 气期间不进水)3-7d 后,检查处理效果,在确定微生物生化条 件正常时,方可小水量连续进水 20-30d,待生化效果明显或气 温明显回升时,再次向两池分别投加 10-20t 活性污泥,生化工 艺才能正常启动。 (5) 菌种来源,厌氧污泥主要来源于已有的厌氧工程,如汉斯 啤酒厌氧发酵工程、农村沼气池、鱼塘、泥塘、护城河清淤污 泥;好氧污泥主要来自城市污水处理厂,应拉取当日脱水的活 性污泥作为好氧菌种。 8、驯化培养 (1) 驯化条件:一般来讲,微生物生长条件不能发生骤然的突 出变化,常规讲要有一个适应过程,驯化过程应当与原生长条 件尽量一致,当做不到时,一般用常规生活污水作为培养水源, 果汁废水因浓度较高不能作为直接培养水,需要加以稀释,一 般控制 COD 负荷不高于 1000-1500mg/L 为宜,这样需要按 1:1
(生活污水:果汁废水)或2:1配制作为原始驯化水,驯化时 温度不低于20℃,驯化采取连续闷曝3-7d,并在显微镜下检查 微生物生长状况,或者依据长期实践经验,按照不同的工艺方 法(活性污泥、生物膜等),观察微生物生长状况,也可用检査 进出水COD大小来判断生化作用的效果 (2)驯化方式:驯化条件具备后,连续运行已见到效果的情况 下,采用递增污水进水量的方式,使微生物逐步适应新的生活 条件,递增幅度的大小按厌氧、好氧工艺及现场条件有所不同。 一般来讲,好氧正常启动可在10-20d内完成,递增比例为 5-10%;而厌氧进水递增比例则要小的很多,一般应控制挥发酸 (VFA)浓度不大于1000mg/L,且厌氧池中P值应保持在6.5-7.5 范围内,不要产生太大的波动,在这种情况下水量才可慢慢递 增。一般来讲,厌氧从启动到转入正常运行(满负荷量进水) 需要3-6个月才能完成。 (3)厌氧、好氧、水解等生化工艺是个复杂的过程,每个工程 都会有自己的特点,需要根据现场条件加以调整。 9、全线调试 (1)当上述工艺单元调试完成后,污水处理工艺全线贯通,污 水处理系统处于正常条件下,即可进行全线连调 (2)按工艺单元顺序,从第一单元开始检测每个单元的PH值 (用试纸)、SS(经验目测)、COD(仪器检测),确定全线运行 的问题所在
(生活污水:果汁废水)或 2:1 配制作为原始驯化水,驯化时 温度不低于 20℃,驯化采取连续闷曝 3-7d,并在显微镜下检查 微生物生长状况,或者依据长期实践经验,按照不同的工艺方 法(活性污泥、生物膜等),观察微生物生长状况,也可用检查 进出水 COD 大小来判断生化作用的效果。 (2) 驯化方式:驯化条件具备后,连续运行已见到效果的情况 下,采用递增污水进水量的方式,使微生物逐步适应新的生活 条件,递增幅度的大小按厌氧、好氧工艺及现场条件有所不同。 一般来讲,好氧正常启动可在 10-20d 内完成,递增比例为 5-10%;而厌氧进水递增比例则要小的很多,一般应控制挥发酸 (VFA)浓度不大于1000mg/L,且厌氧池中PH 值应保持在6.5-7.5 范围内,不要产生太大的波动,在这种情况下水量才可慢慢递 增。一般来讲,厌氧从启动到转入正常运行(满负荷量进水) 需要 3-6 个月才能完成。 (3) 厌氧、好氧、水解等生化工艺是个复杂的过程,每个工程 都会有自己的特点,需要根据现场条件加以调整。 9、全线调试 (1) 当上述工艺单元调试完成后,污水处理工艺全线贯通,污 水处理系统处于正常条件下,即可进行全线连调。 (2) 按工艺单元顺序,从第一单元开始检测每个单元的 PH 值 (用试纸)、SS(经验目测)、COD(仪器检测),确定全线运行 的问题所在
(3)对不能达到设计要求的工艺的单元,全面进行检测调试, 直至达到要求为止。 (4)各单元均正常后,全线连调结束。 10、抓住重点检测分析 (1)全线连调中,按检测结果即可确定调试重点,一般来讲, 重点都是生化单元。 (2)生化单元调试的主要问题 a、要认真检查核对该单元进出水口的位置、布水、收水方式是 否符合工艺设计要求。 b、正式通水前,先进行通气检测,即通气前先将风机启动后 开启风量的1/4-1/3送至生化池的曝气管道中,检査管道所 有节点的焊接安装质量,不能有漏气现象发生,不易检查时, 应涂抹肥皂水进行检查,发现问题立即修复至要求 c、检査管道所有固定处及固定方式,必须牢固可靠,防止产生 通水后管道产生松动现象。 d、检査曝气管、曝气头的安装质量,不仅要求牢固可靠,而且 处于同一水平面上,高低误差不大于±1mm,检查无误后方 可通水。 e、首次通水深度为淹没曝气头、曝气管深度0.5m左右,开动 风杋进行曝气,检査各曝气头曝气管是否均衡曝气。否则, 应排水进行重新安装,直至达到要求为止 f、继续充水,直到达到正常工作状态,再次启动曝气应能正常
(3) 对不能达到设计要求的工艺的单元,全面进行检测调试, 直至达到要求为止。 (4) 各单元均正常后,全线连调结束。 10、抓住重点检测分析 (1) 全线连调中,按检测结果即可确定调试重点,一般来讲, 重点都是生化单元。 (2) 生化单元调试的主要问题 a、要认真检查核对该单元进出水口的位置、布水、收水方式是 否符合工艺设计要求。 b、正式通水前,先进行通气检测,即通气前先将风机启动后, 开启风量的 1/4-1/3 送至生化池的曝气管道中,检查管道所 有节点的焊接安装质量,不能有漏气现象发生,不易检查时, 应涂抹肥皂水进行检查,发现问题立即修复至要求。 c、检查管道所有固定处及固定方式,必须牢固可靠,防止产生 通水后管道产生松动现象。 d、检查曝气管、曝气头的安装质量,不仅要求牢固可靠,而且 处于同一水平面上,高低误差不大于±1 ㎜,检查无误后方 可通水。 e、首次通水深度为淹没曝气头、曝气管深度 0.5m 左右,开动 风机进行曝气,检查各曝气头曝气管是否均衡曝气。否则, 应排水进行重新安装,直至达到要求为止。 f、继续充水,直到达到正常工作状态,再次启动曝气应能正常
工作,气量大、气泡细、翻滚均匀为最佳状态 g、对不同生化方式要严格控制溶解氧(D0量。厌氧工艺不允 许有D0进入;水解工艺,可在10-12h,用弱空气搅拌 3-5min;缺氧工艺DO应控制在小于0.5mg/L范围内;氧化 工艺则应保证D0不小于2--4mg/L。超过上述规定将可能破 环系统正常运行。 11、改善缺陷、补充完善 (1)连续调试后发生的问题,应慎重研究后,采取相应补救措 施予以完善,保证达到设计要求。 (2)一般来讲,改进措施可与正常调试同步进行,直到系统完 成验收为止。 12、试运行 (1)系统调试结束后应及时转入试运行。 (2)试运行开始,则应要求建设方正式派人参与,并在试运行 中对建设方人员进行系统培训,使其掌握运行操作 (3)试运行时间一般为10-15天。试运行结束后,则应与建设 方进行系统交接,即试运行前期污水站全部设施、设备、装置 的保管及运行责任由工程施工承包方自行承担;试运行期,则 由施工方、建设方共同承担,以施工方为主;试运行交接后则 以建设方为主,施工方协助;竣工验收后则全权由建设方负责。 13、自验检测 (1)由施工方制定自验检测方案,并做好相应记录
工作,气量大、气泡细、翻滚均匀为最佳状态。 g、对不同生化方式要严格控制溶解氧(DO)量。厌氧工艺不允 许有 DO 进入;水解工艺,可在 10—12h,用弱空气搅拌 3--5min;缺氧工艺 DO 应控制在小于 0.5mg/L 范围内;氧化 工艺则应保证 DO 不小于 2--4mg/L。超过上述规定将可能破 环系统正常运行。 11、改善缺陷、补充完善 (1)连续调试后发生的问题,应慎重研究后,采取相应补救措 施予以完善,保证达到设计要求。 (2) 一般来讲,改进措施可与正常调试同步进行,直到系统完 成验收为止。 12、试运行 (1) 系统调试结束后应及时转入试运行。 (2) 试运行开始,则应要求建设方正式派人参与,并在试运行 中对建设方人员进行系统培训,使其掌握运行操作。 (3)试运行时间一般为 10--15 天。试运行结束后,则应与建设 方进行系统交接,即试运行前期污水站全部设施、设备、装置 的保管及运行责任由工程施工承包方自行承担;试运行期,则 由施工方、建设方共同承担,以施工方为主;试运行交接后则 以建设方为主,施工方协助;竣工验收后则全权由建设方负责。 13、 自验检测 (1) 由施工方制定自验检测方案,并做好相应记录
(2)连续三天,按规定取水样(每2h一次,24h为一个混合 样),分别在进出水口连续抽取,每天进行检测(主要为COD、PH SS),合格后即认定自检合格。 14、交验检测 (1)由施工方将自检结果向建设方汇报,建设方认同后,由建 设方寄出交验书面申请报告,报请当地环保监测主管部门前来 检测。 (2)施工方,建设方共同准备条件,配合环保主管部门进行检 测 (3)检测报告完成后,工程技术验收完成 15、竣工验收 (1)由施工方向建设方提交竣工验收申请,并向建设方提供竣 工资料 (2)由建设方组织,并正式起草竣工验收报告,报请主管部门 组织验收。 (3)正式办理竣工验收手续
(2) 连续三天,按规定取水样(每 2h 一次,24h 为一个混合 样),分别在进出水口连续抽取,每天进行检测(主要为 COD、PH、 SS),合格后即认定自检合格。 14、交验检测 (1)由施工方将自检结果向建设方汇报,建设方认同后,由建 设方寄出交验书面申请报告,报请当地环保监测主管部门前来 检测。 (2)施工方,建设方共同准备条件,配合环保主管部门进行检 测。 (3)检测报告完成后,工程技术验收完成。 15、竣工验收 (1)由施工方向建设方提交竣工验收申请,并向建设方提供竣 工资料。 (2)由建设方组织,并正式起草竣工验收报告,报请主管部门 组织验收。 (3)正式办理竣工验收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