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市2016年九年级调研测试卷(一) 语文 考生注意 1.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本试卷为试题卷,不允许作为答题卷使用,答题部分请在答题卡上作答,否则无效。 3.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点、考场、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同时填写 在试卷上。 4.选择题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 涂其他答案标号)。非选择题用0.5毫来的黑色字迹签字笔答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字体工 整、笔迹清楚。 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共25分) (请将以下第1-6小题的答案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酝酿( niang) 滑稽(j) 冗杂(mn) 忍俊不禁(j) B.褶皱(zh6) 绮丽(q) 扶掖(ye 惟妙惟肖(xio) C.黝黑(you) 符猎(shou) 孕育(yong) 锲而不舍(qe) D.清吟(ymn) 倒坍(ta) 沉(midn) 迥乎不同(j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骇人听闻 相得益张 各得其所 运既往 B.语无论次 在动难选 因地制宣 长途跋涉 C.诚惶诚恐 千山万壑 不言而喻 吹毛求疵 D.眼花缭乱 中流抵柱 有例可援 唾眼惺忪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营销专家告诚说,“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进一个篮于”,否则一且市场突然发生变化,企 业就可能因产品销而元气大伤 B.真实的月球与传说中的美丽月亮大相径庭,它其实是块冰冷的“大石头”。 C.被贬后的苏东坡依然有赏清风皓月、饮美酒佳若的闲情逸致,足见他心胸的开朗、达 D.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沓无音信了。 语文试卷·第1页(共8页)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深受青海人喜受的“环湖赛”虽然延长了赛段,依旧热情不减 B.是否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是考试取得好成绩的条件之一。 C.探险,既是人类对未知的探寻,也是人类对自身的挑战。 D.随着电脑文字录入技术的应用,使人们逐渐不喜欢用笔写字了。 5.下列新闻的主要内容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本报讯(记者樊娅)为推动我省科技事业发展实现新跨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省政 府决定对我省科学技术进步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的科学技术人员和组织给予奖 励。3月26日,在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中,共有30项科技攻关项目获得奖励,项目涉及新 能源、新材料、生物产业、资源勘探开发、湖化工等特色优势产业领域,授权专利达到120 其中,“藏药安全与质量控制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青藏铁路沙窨形成机理及防治 技术研究”等5项成果荣2014年度青海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青海铁路西格二线高 海拔(3600米)电气化工程技术研究”、“高原环境严重烧伤特点分析及蘧迟复苏对脏器损 害特化医学研完”等10项成果荣获2014年废青海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A.省政府对我省科技人员和组织给予奖励。 B.在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中30项特色优势产业科技攻关项目获奖励 C.省政府对我省做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和组织给予奖励 D.在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中30项攻关项目获奖动。 6.下列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海底两万里》是凡尔纳三部曲的第二部(第一部是《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第三部是《神 秘岛》),凡尔纳被公认为是“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 B.朱自清,字佩弦,中国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作品收在《朱自清全集》里。 C.《红楼梦》是清代小说家曹雪芹所著。小说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描写了 以贾家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广同的社会现实。 D《核舟记》中的“记”是指我国古代一种记叙体热。它可以记人叙事,可以记山川名胜, 可以记器物建筑,故又称“杂记”。在写法上通篇记述,没有议论、抒情成分。 请将以下试题的答案书写在答题卡相对应的位置,答在本试卷上的无效 7.诗文默写(10分) 。牛背上的笛声何处去了,那满流着夏夜的香与 语文试卷·第2页(共8页)
热的笛孔?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何其芳《秋天》) (2)“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王安石《登 飞来峰》) (3)范中淹的《渔家做·秋思》中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相同意境的词句 (4)李白在《行路难(其一)》中表现诗人坚定的理想和信念及乐观情怀的诗句是: (5)以平淡的心态看待功名利禄,正像五柳先生引黔娄之妻所言: 8.综合性学习(3分) (1)《西海都市报》日前就有关双体日的安排问题,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我市三所小学的 五、六年级的300名学生进行了调查。根据下列两组数据,你能从人中得出哪两个主要结 论? 300名孩子中上补习班的达215人,比例达71.6%;不上补习班的占85人比例为28 3%。300名孩子中头完成老师及家长外布重的家庭作业的达300名,比例达100%。去 社区劳动炎帮父母洗衣、微饭、抱地等家务活的有45人,比例是15%。另外,偶尔上网、看 课外书、看动画片以及打游戏的比例分别为7%、27.5%、14.7%和17%。 【第二组】 300名学生中上补习班且至少报了一个补习的学生有215人,比例达71.6%:不上 的有85人,比例为28.3%;报了两个补习班的有186人,比例达的2%:报了3个非习班的有 93人,比例达3%;报四个补习班的有60人,比例达20%。出人意科的是,在215名学生 中,除68名学生是自己上扑习班或兴趣班外,其合的147名学生均为”被”上补习班,占 上补习班学生的68%。 (1)结论一 结论二 (2)请你提出一条能够纠正或遏制这种现象的意见或者建议。(1分) 二、口语交际(3分) 9.猴年春节的关键词非“抢红包”莫属。有人觉得它给春节增添了趣味,有人认为冲淡了年 语文试卷·第3页(共8页)
律,让亲人们感到受冷落。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 三、古诗文阅读(12分) 10.阅读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回答问题。(3分)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魔下美,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声飞快,弓如常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从词中 。”这两个细节可以看出词人对恢复中原念念不 忘。 (2)“可怜白发生”一句将词的感情基调由雄壮变为 ,同时又表达了词人怎样 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 阅读《三峡》,回答问题。(9分) 三峡道元 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至于夏水泉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 风,不以疾也。 ③春冬之时,则素端绿潭,回清倒影,绝娘多生怪柏,悬浪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④每至睛初霜旦,林寒洞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 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2分) (1)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2)至于夏水襄酸,沿阻绝。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2分) (( (1)其间千二百里 (2)虽乘奔御风 语文试卷·第4页(共8页)
13.用现代汉语翻译“重岩叠锦,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一句。(2分) 译文: 14.课文第①段总写三峡的什么特点?(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1分) 答 15.文章结尾处引用渔者的歌词有什么作用?(2分) 答 四、现代文阅读(共30分) )阅读《孔乙己》选段,回答问题。(15分) 孔乙己鲁迅 ①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问时常夹些伤痕 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义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他对人 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国为他娃孔,别人便从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已”这 半懂不懂的话里,替他取下一个婷号,叫作孔乙己。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 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球香。”使排 出九文大钱。他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偷人家的东西了!孔乙己睁大眼晴说,“你怎么 这样凭变污人清白一“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币着打。孔乙已便跟红了 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接连使 是难懂的活,什么“君子固穷”,什么“者乎”之类,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满了快活的空气。 ②有一天,大约是中秋前的两三天,掌柜正在慢的站帐,取下粉板,忽然说,孔乙己长久没 有来了。还火十九个钱呢!”我才觉得他的确长久没有来了。一个喝酒的人说道,“他怎么会来? 他打折了腿了。”掌说,“哦!”“他总仍旧是偷。这一,是自己发昏,竞偷到了举人家里去 了。他家的东西,偷得的么?”“后来怎么样?“怎么样?先写服辩,后来是打,打了大半夜,再打折 了腿。“后来呢?“后来打折了腿了”“打折了怎样呢?”怎样?谁晓得?许是死了”掌柜也 不再问,仍然慢慢的算他的帐 ③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一天的 下半天,没有一个顾容,我正合了眼坐着。忽然间听得一个声音,温一晚酒。这声音虽然极低,却 语文试卷·第5页(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