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4、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被列宁称为“俄 国革命的镜子”。★代表作:《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 娜》、《复活》。 5、贝多芬:第三《英雄交响曲》是贝多芬第一部反映重大社会 题材的作品,标志着贝多芬在思想性和艺术性的成熟。 6、梵高:《向日葵》、《夜间的咖啡馆》 ●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7—1918.11)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形成了英、法、俄的三国协约和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的 三国同盟两大军事集团 二、导火线:1914年6月的萨拉热窝事件(巴尔干半岛被称为欧 洲的“火药桶”) 、交战双方:同盟国集团和协约国集团(意大利战时加入协约 国集团) 四、经过 1、开始:1914年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一战爆发。 2、重大战役:1916年的凡尔登战役,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 3、1917年4月美国加入协约国参战,大大增强了协约国的力量 1917年俄国爆发十月革命,退出一战。 4、结束:1918年11月德国宜布无条件投降,一战以同盟国的失 败而告终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4、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被列宁称为“俄 国革命的镜子”。★代表作:《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 娜》、《复活》。 5、贝多芬:第三《英雄交响曲》是贝多芬第一部反映重大社会 题材的作品,标志着贝多芬在思想性和艺术性的成熟。 6、梵高:《向日葵》、《夜间的咖啡馆》 ●●第 8 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7—1918.11) 一、根本原因: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形成了英、法、俄的三国协约和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的 三国同盟两大军事集团。 二、导火线:1914 年 6 月的萨拉热窝事件(巴尔干半岛被称为欧 洲的“火药桶”) 三、交战双方:同盟国集团和协约国集团(意大利战时加入协约 国集团) 四、经过: 1、开始:1914 年 7 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一战爆发。 2、重大战役:1916 年的凡尔登战役,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 3、1917 年 4 月美国加入协约国参战,大大增强了协约国的力量; 1917 年俄国爆发十月革命,退出一战。 4、结束:1918 年 11 月德国宣布无条件投降,一战以同盟国的失 败而告终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五、影响:规模空前,先后有30多个国家和15亿人口卷入战争, 战争中使用了新式武器,如坦克、潜艇等,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 参战各国共死伤3000多万人。大大削弱了欧洲的力量,美俄两个 大国开始崛起。大战还削弱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力量,进一步促进 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 六、正确认识一战: 1、原因:是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必然结果。 2、性质:帝国主义战争。 3、目的: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 ●●第9课 列宁与十月革命 背景和原因 1、一次大战激化了俄国的社会矛盾 2、1917年3月(俄历二月)“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后, 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经过 1、1917年11月7日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建立了世界上 第一个苏维埃政府,列宁当选为人民委员会主席。起义总指挥部 斯莫尔尼宫 2、开辟新时代。 ①建立苏维埃政府。②颁布《和平法令》,没收地主和寺院土地, 分给农民耕种;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集中力量取得卫国战争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五、影响:规模空前,先后有 30 多个国家和 15 亿人口卷入战争, 战争中使用了新式武器,如坦克、潜艇等,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 参战各国共死伤 3000 多万人。大大削弱了欧洲的力量,美俄两个 大国开始崛起。大战还削弱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力量,进一步促进 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 六、正确认识一战: 1、原因:是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必然结果。 2、性质:帝国主义战争。 3、目的: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 ●●第 9 课 列宁与十月革命 一、背景和原因 1、一次大战激化了俄国的社会矛盾。 2、1917 年 3 月(俄历二月)“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后, 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二、经过 1、1917 年 11 月 7 日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建立了世界上 第一个苏维埃政府,列宁当选为人民委员会主席。起义总指挥部 ——斯莫尔尼宫 2、开辟新时代。 ①建立苏维埃政府。②颁布《和平法令》,没收地主和寺院土地, 分给农民耕种;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集中力量取得卫国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