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大学研究性教学示范课程 《金融学》课程教学案例 经济学院 二0一三年
安徽大学研究性教学示范课程 《金融学》课程教学案例 经济学院 二 O 一三年
第一章绪论 一、基本理论 ()金融的内涵。“金”指资金,“融”指融通,“金融”是社会资金融通的总称。 资金主要以货币形式存在,而银行则是资金融通的主渠道。如果把金融体系比作人体 的循环系统,那么,货币就是血液,银行就是主动脉。金融就是现代经济的血液循环 系统。 (2)研究金融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研究货币,信用和银行,以及研究三者之间 的联系。 (3)现代金融业的战略地位显著提升:金融与经济相互渗透,互为因果:金融 体系日益庞大、复杂;金融创新层出不穷,金融监管难度加大。 (4)现代金融业是一个服务型产业:现代金融业是优化资源配置的产业:现代 金融业是风险性产业:现代金融业是一个先导性产业:现代金融业是知识密集型产业。 (5)金融重要性:“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是社会资源配置的重要工具: 金融是经济宏观调控的重要杠杆;金融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保证。 (6)经济与金融的关系。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 二、案例内容 【案例1.1】格林斯潘效应 1987年,美联储主席沃尔克退休,格林斯潘出人意料地应声而起,被里根总统任 命为继任者。在美联储的历史上,格林斯潘的出现之所以显得突冗,是因为美联储主 席向来从内部产生,而格林斯潘以前从来没有在美联储任过职。 格林斯潘在1988年1月的股灾前夕受命于危难之际,上任伊始就遇上了1987年 美国股市的“黑色星期一,许多投资者甚至绝望自杀。格林斯潘冷静出招,他当时开 出的药方是放松银根,中止股市继续恶性发展,稳稳地拨正美国这艘大船的航向,” 令许多原先对他能力表示怀疑的美因人大喜过望,并从此就与美联储主席一职结下了 不解之缘。 从此后格林斯潘“怪招”频频,1994年他一次接一次地提高利率,被人视为“简
第一章 绪论 一、基本理论 (1)金融的内涵。“金”指资金,“融”指融通,“金融”是社会资金融通的总称。 资金主要以货币形式存在,而银行则是资金融通的主渠道。如果把金融体系比作人体 的循环系统,那么,货币就是血液,银行就是主动脉。金融就是现代经济的血液循环 系统。 (2)研究金融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研究货币,信用和银行,以及研究三者之间 的联系。 (3)现代金融业的战略地位显著提升;金融与经济相互渗透,互为因果;金融 体系日益庞大、复杂;金融创新层出不穷,金融监管难度加大。 (4)现代金融业是一个服务型产业;现代金融业是优化资源配置的产业;现代 金融业是风险性产业;现代金融业是一个先导性产业;现代金融业是知识密集型产业。 (5)金融重要性:“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是社会资源配置的重要工具; 金融是经济宏观调控的重要杠杆;金融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保证。 (6)经济与金融的关系。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 二、案例内容 【案例 1.1】 格林斯潘效应 1987 年,美联储主席沃尔克退休,格林斯潘出人意料地应声而起,被里根总统任 命为继任者。在美联储的历史上,格林斯潘的出现之所以显得突冗,是因为美联储主 席向来从内部产生,而格林斯潘以前从来没有在美联储任过职。 格林斯潘在 1988 年 1 月的股灾前夕受命于危难之际,上任伊始就遇上了 1987 年 美国股市的“黑色星期一,许多投资者甚至绝望自杀。格林斯潘冷静出招,他当时开 出的药方是放松银根,中止股市继续恶性发展,稳稳地拨正美国这艘大船的航向,” 令许多原先对他能力表示怀疑的美国人大喜过望,并从此就与美联储主席一职结下了 不解之缘。 从此后格林斯潘“怪招”频频,1994 年他一次接一次地提高利率,被人视为“简
直疯狂”:199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中沉着应战,三次削减利率,从而使美国免受金融 危机的波及,并且最终遏制住那次危机蔓延的势头。这一次次的辉煌使他被煤体称为 “金融之神”。格林斯潘坚持反通货膨胀主义,勇于突破经济理论的束缚。传统理论 认为,失业率高于百分之六将导致经济菱缩,低于百分之五将触发通货膨胀。而美国 的失业率仅仅百分之四,经济仍在稳定增长。传统理论的另一个论点是经济过热必将 引发通货膨胀,但他注意到大规模的高科技投资在提高生产率的同时降低了生产成 本,因此在推动新技术革命方面不遗余力。国际经济研究所长伯格斯坦称这是格林斯 潘“最了不起的历史性贡献”,他“不仅改变了金融政策,也改变了我们的经济和未 来”。结果美国经济得以平安“软着陆”。 格林斯潘总是对美国经济过热保持着一种警觉,只要一出现过热的迹象,他就会 采取措施把温度降下来。他指挥者美国经济巨轮驶过了暗礁从生的80年代,使美国 在20世纪90年代经历了前所未有的经济繁荣。对于这一点,就连苛刻的批评者们也 不得不承认,从格林斯潘任美联储主席的前25年来没有人比格林斯潘更胜任美联 储主席这个职位。据统计,在全美四百多资深高级主管中,对格林斯潘的支持率是百 分之九十七。《国家观察》杂志则说,经济如同军事,在这个战场上谁也不是无所不 能、无往不胜的神明,但格林斯潘却是一个高明的统帅,他的判断对的多、错的少, 这实在很难得了。不少美国人说,格林斯潘是影响力仅次于总统克林顿的"美国第二 大有影响的人物”。全球金融界人士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格林斯潘一开口,全球投 资人就要竖起耳朵”,“格林斯潘打个喷嚏,全球投资人都要伤风”,因为他所处的位 置实在太敏感,这就注定了他必然要成为各种风暴的中心。而格林斯潘巨大影响力的 背后也说明了在现在经济发展中,谁能够灵活的运用金融的杠杆作用,谁能正确的把 握金融的重要性,谁就能左右或者推动经济的发展。 (来源:财经人物百科:格林斯潘http://monev.163.com1312117/9FR3SQJ300254UP2htm 【案例1.2】我国的金融改革 材料1从1979年开始构建基本金融体系,到1994年以来市场化改革提速,再 到2002年至今10年间,国有金融机构的改革逐步推进,金融对外开放与合作日益扩 大,利率市场化和汇率形成机制开始起步。在改革开放以来35年的进程中,中国金 融改革成就显著。不再像在计划经济时代,承担的只是“会计“与“出纳”的角色,现代 金融业既推动了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又较好地抵挡了金融危机的侵袭。 放眼未来,中国金融改革的目标就是要成为提振改革信心、支撑经济增长的重要
直疯狂”;1998 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中沉着应战,三次削减利率,从而使美国免受金融 危机的波及,并且最终遏制住那次危机蔓延的势头。这一次次的辉煌使他被煤体称为 “金融之神”。格林斯潘坚持反通货膨胀主义,勇于突破经济理论的束缚。传统理论 认为,失业率高于百分之六将导致经济萎缩,低于百分之五将触发通货膨胀。而美国 的失业率仅仅百分之四,经济仍在稳定增长。传统理论的另一个论点是经济过热必将 引发通货膨胀,但他注意到大规模的高科技投资在提高生产率的同时降低了生产成 本,因此在推动新技术革命方面不遗余力。国际经济研究所长伯格斯坦称这是格林斯 潘“最了不起的历史性贡献”,他“不仅改变了金融政策,也改变了我们的经济和未 来”。结果美国经济得以平安“软着陆”。 格林斯潘总是对美国经济过热保持着一种警觉,只要一出现过热的迹象,他就会 采取措施把温度降下来。他指挥着美国经济巨轮驶过了暗礁丛生的 80 年代,使美国 在 20 世纪 90 年代经历了前所未有的经济繁荣。对于这一点,就连苛刻的批评者们也 不得不承认, 从格林斯潘任美联储主席的前 25 年来没有人比格林斯潘更胜任美联 储主席这个职位。据统计,在全美四百多资深高级主管中,对格林斯潘的支持率是百 分之九十七。《国家观察》杂志则说,经济如同军事,在这个战场上谁也不是无所不 能、无往不胜的神明,但格林斯潘却是一个高明的统帅,他的判断对的多、错的少, 这实在很难得了。不少美国人说,格林斯潘是影响力仅次于总统克林顿的"美国第二 大有影响的人物"。全球金融界人士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格林斯潘一开口,全球投 资人就要竖起耳朵”,“格林斯潘打个喷嚏,全球投资人都要伤风”,因为他所处的位 置实在太敏感,这就注定了他必然要成为各种风暴的中心。而格林斯潘巨大影响力的 背后也说明了在现在经济发展中,谁能够灵活的运用金融的杠杆作用,谁能正确的把 握金融的重要性,谁就能左右或者推动经济的发展。 (来源:财经人物百科:格林斯潘 http://money.163.com/13/1211/17/9FR3SQJ300254UP2.html) 【案例 1.2】 我国的金融改革 材料 1 从 1979 年开始构建基本金融体系,到 1994 年以来市场化改革提速,再 到 2002 年至今 10 年间,国有金融机构的改革逐步推进,金融对外开放与合作日益扩 大,利率市场化和汇率形成机制开始起步。在改革开放以来 35 年的进程中,中国金 融改革成就显著。不再像在计划经济时代,承担的只是“会计”与“出纳”的角色,现代 金融业既推动了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又较好地抵挡了金融危机的侵袭。 放眼未来,中国金融改革的目标就是要成为提振改革信心、支撑经济增长的重要
杠杆和助推器。 材料2近一个时期,在实体经济发展步履蹒跚之时,金融业却一花独放。这 方面得益于金融业不断的开拓创新,但更重要的原因或在于,目前金融业的运作思路 似乎有更多把自己当作一个盈利主体而非中介服务的倾向。 “从美国金融危机的教训来看,作为金融产品,它的功能截复杂,衍生的层次截 多,经常会导致两个问题,第一是内在的风险性越大,第二是偏离实体经济的距离会 更远。”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说。因此,要保持金融服务实 体经济,就要防止金融业出现创新过度而形成自弹自唱的情况。 “要让金融有效地服务中国的实体经济,当务之急是深化金融改革,一是推动利 率市场化改革,二是降低金融机构的准入门槛,进一步开放市场。”国务院发展研究 中心宏观部副部长魏加宁说,当前存在的房地产泡沫、地方融资平台问题、民间借贷 问题,实际上都和利率没有市场化有很大的关系。 “只有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银行等金融机构才能把资金配置到最需 要、效益最好、最有发展前景的企业上来,而只有通过利率市场化才能实现这样的目 标。”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郑新立说。 材料3发端于2013年5月下旬,在银行间市场持续近一个月的“钱荒”,吸 引了各方的密切关注。让很多人想不明白的是,“钱荒”现象,居然是在全球货币供 应量最多的国家里上演。事实上,中国的金融市场其实并不缺钱。“在中国这样一个 储蓄率如此高的国家,银行居然缺钱,只能说这并不是总量上的‘钱荒’。”在中央 财经大学金融学教授郭田勇看来,中国的资金在总量上并不荒,“钱荒”是个结构性 问题。“之所以出现银行缺钱现象,核心问题是越来越多的资金在空转,并到了监管 层不能容忍的程度。”金融专家赵庆明认为,今年以来,贷款投放量和社会融资规模 都出现显著增长,但是经济反而不温不火,体现出实体经济明显缺血的状况。这表明 相当数量的资金在金融机构间打转,没有进入实体经济。 央行面对“钱荒”采取按兵不动的态度,最终指向的是银行间市场盛行的“资金 空转”问题。针对近期在银行间市场上演的“钱荒”现象,中国人民银行2013年06 月24日对外表示,当前我国银行体系流动性总体处于合理水平。央行提醒各金融机 构要强化流动性管理,促进货币环境稳定。 “钱荒”现象的背后,折射的是金融的“异化”:原本是从金融业到制造业的信 贷业务,在通过一系列加杠杆的金融运作后,变味为从金融业到金融业的资金业务: 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变成了“钱生钱”的虚拟游戏:在银行体系到处蔓延的“钱 荒”表象之下,是实体经济不断失血的恐慌。“钱荒”表象之下暴露出的是当前我国 银行体系资金空转问题,背后折射出的是让资金进入实体经济的政策意图
杠杆和助推器。 材料 2 近一个时期,在实体经济发展步履蹒跚之时,金融业却一花独放。这一 方面得益于金融业不断的开拓创新,但更重要的原因或在于,目前金融业的运作思路 似乎有更多把自己当作一个盈利主体而非中介服务的倾向。 “从美国金融危机的教训来看,作为金融产品,它的功能越复杂,衍生的层次越 多,经常会导致两个问题,第一是内在的风险性越大,第二是偏离实体经济的距离会 更远。”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说。因此,要保持金融服务实 体经济,就要防止金融业出现创新过度而形成自弹自唱的情况。 “要让金融有效地服务中国的实体经济,当务之急是深化金融改革,一是推动利 率市场化改革,二是降低金融机构的准入门槛,进一步开放市场。”国务院发展研究 中心宏观部副部长魏加宁说,当前存在的房地产泡沫、地方融资平台问题、民间借贷 问题,实际上都和利率没有市场化有很大的关系。 “只有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银行等金融机构才能把资金配置到最需 要、效益最好、最有发展前景的企业上来,而只有通过利率市场化才能实现这样的目 标。”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郑新立说。 材料 3 发端于 2013 年 5 月下旬,在银行间市场持续近一个月的“钱荒”,吸 引了各方的密切关注。让很多人想不明白的是,“钱荒”现象,居然是在全球货币供 应量最多的国家里上演。事实上,中国的金融市场其实并不缺钱。“在中国这样一个 储蓄率如此高的国家,银行居然缺钱,只能说这并不是总量上的‘钱荒’。”在中央 财经大学金融学教授郭田勇看来,中国的资金在总量上并不荒,“钱荒”是个结构性 问题。“之所以出现银行缺钱现象,核心问题是越来越多的资金在空转,并到了监管 层不能容忍的程度。”金融专家赵庆明认为,今年以来,贷款投放量和社会融资规模 都出现显著增长,但是经济反而不温不火,体现出实体经济明显缺血的状况。这表明 相当数量的资金在金融机构间打转,没有进入实体经济。 央行面对“钱荒”采取按兵不动的态度,最终指向的是银行间市场盛行的“资金 空转”问题。针对近期在银行间市场上演的“钱荒”现象,中国人民银行 2013 年 06 月 24 日对外表示,当前我国银行体系流动性总体处于合理水平。央行提醒各金融机 构要强化流动性管理,促进货币环境稳定。 “钱荒”现象的背后,折射的是金融的“异化”:原本是从金融业到制造业的信 贷业务,在通过一系列加杠杆的金融运作后,变味为从金融业到金融业的资金业务; 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变成了“钱生钱”的虚拟游戏;在银行体系到处蔓延的“钱 荒”表象之下,是实体经济不断失血的恐慌。“钱荒”表象之下暴露出的是当前我国 银行体系资金空转问题,背后折射出的是让资金进入实体经济的政策意图
材料42012年01月6日~7日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温家宝指出,要 做好新时期的金融工作,必须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牢牢把握发展实体 经济这一坚实基础,从多方面采取措施,确保资金投向实体经济,有效解决实体经济 融资难、融资贵问愿,坚决抑制社会资本脱实向虚、以钱炒钱,防止虚拟经济过度自 我循环和膨胀,防止出现产业空心化现象。 2012年02月04日李克强在中国银行成立100周年大会强调,国民经济发展和实 现现代化的基础还在企业,需要进一步提升金融行业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李克强 指出,实体经济和金融持续发展相辅相依,百业兴则经济兴,希望金融系统不断提高 服务转型发展、服务民生改善的水平,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基础,加大对三农 和小型微型企业的支持力度,完善金融市场体系。 十八大报告指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健全促进宏观经济稳定、支持实体经济发 展的现代金融体系。 2012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切实降低实体经济发展的融资成本”。 2013年06月19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因务院常务会议,会议要求“引 导信贷资金支持实体经济,把稳健的货币政策坚持住、发挥好,合理保持货币总量”。 这样一来,近期高企的货币政策松动预期被彻底浇灭了。 2013年07月习近平在武汉考察工作时强调,工业化对于国家强大至关重要,国 家强大要靠实体经济,不能泡沫化。 问题1上述材料共同指向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问题2请联系中国实际,谈谈金融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三、案例评析 (1)从《格林斯潘效应》的例子可以看出,作为美联储的主席,美国经济的统 帅,应对美国经济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保持着一种警觉,只要一出现过热或过冷的迹象, 就应及时采取措施稳定经济,促进发展。格林斯潘所处的位置实在太敏感,这就注定 了他必然要成为各种风暴的中心。而他巨大影响力的背后也说明了在现在经济发展 中,谁能够灵活的运用金融的杠杆作用,谁能正确的把握金融的重要性,谁就能左右 或者推动经济的发展。 (2)金融保障生产要素在各经济主体间畅通流转:金融反映经济运行的整体状 况:金融波动会给经济带来巨大冲击:金融对经济运行有自我调节作用:金融是国家 宏观调控的重要途径:金融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现代金融业是一个服务型产业: 现代金融业是优化资源配置的产业:现代金融业是风险性产业:现代金融业是一个先 导性产业:现代金融业是知识密集型产业。现代金融业的战略地位显著提升;金融与
材料 4 2012 年 01 月 6 日~7 日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温家宝指出,要 做好新时期的金融工作,必须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牢牢把握发展实体 经济这一坚实基础,从多方面采取措施,确保资金投向实体经济,有效解决实体经济 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坚决抑制社会资本脱实向虚、以钱炒钱,防止虚拟经济过度自 我循环和膨胀,防止出现产业空心化现象。 2012 年 02 月 04 日李克强在中国银行成立 100 周年大会强调,国民经济发展和实 现现代化的基础还在企业,需要进一步提升金融行业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李克强 指出,实体经济和金融持续发展相辅相依,百业兴则经济兴,希望金融系统不断提高 服务转型发展、服务民生改善的水平,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基础,加大对三农 和小型微型企业的支持力度,完善金融市场体系。 十八大报告指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健全促进宏观经济稳定、支持实体经济发 展的现代金融体系。 2012 年 12 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切实降低实体经济发展的融资成本”。 2013 年 06 月 19 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要求“引 导信贷资金支持实体经济,把稳健的货币政策坚持住、发挥好,合理保持货币总量”。 这样一来,近期高企的货币政策松动预期被彻底浇灭了。 2013 年 07 月习近平在武汉考察工作时强调,工业化对于国家强大至关重要,国 家强大要靠实体经济,不能泡沫化。 问题 1 上述材料共同指向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问题 2 请联系中国实际,谈谈金融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三、案例评析 (1)从《格林斯潘效应》的例子可以看出,作为美联储的主席,美国经济的统 帅,应对美国经济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保持着一种警觉,只要一出现过热或过冷的迹象, 就应及时采取措施稳定经济,促进发展。格林斯潘所处的位置实在太敏感,这就注定 了他必然要成为各种风暴的中心。而他巨大影响力的背后也说明了在现在经济发展 中,谁能够灵活的运用金融的杠杆作用,谁能正确的把握金融的重要性,谁就能左右 或者推动经济的发展。 (2)金融保障生产要素在各经济主体间畅通流转;金融反映经济运行的整体状 况;金融波动会给经济带来巨大冲击;金融对经济运行有自我调节作用;金融是国家 宏观调控的重要途径;金融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现代金融业是一个服务型产业; 现代金融业是优化资源配置的产业;现代金融业是风险性产业;现代金融业是一个先 导性产业;现代金融业是知识密集型产业。现代金融业的战略地位显著提升;金融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