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习题 一、思考题 第一章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 1.学习财政学为什么要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说起? 2.什么是市场失灵? 3.参考图11思考政府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经济作用 4.试述政府干预手段,为什么会出现政府干预失效 5.试述区分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的基本标志。 6.试述公共需要的历史性与特殊性。 7.如何理解财政的特殊性? 8.试述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基本知道思想和原则。 9.试述研究财政职能的基本思路。 10.试述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的目标及实现这一目标的机制和手段。 11.试述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的目标及实现这一目标的机制和手段 12.试述经济稳定和发展的含义及财政实现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的手 段。 第二章财政支出的基本理论 1.试用曲线表示说明公共物品的市场均衡问题。 2.一般来说,纯公共物品只能有政府来提供,试解释其理由。 3.试述准公共物品的提供方式及其选择。 4.简述公共定价。 5.试述财政支出的配置效率。 6.试述完善我国财政支出效益的评价方式和评价体系。 7,.试述公共选择理论的基本内涵及其对我国财政法制化和民主化的借鉴 意义。 8.试述“成本一效益”分析法。 9.如何完善我国财政决策的法制化和民主化。 10.试述财政监督的内涵、作用及其构成要素
《财政学》习题 一、思考题 第一章 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 1. 学习财政学为什么要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说起? 2. 什么是市场失灵? 3. 参考图 1-1 思考政府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经济作用。 4. 试述政府干预手段,为什么会出现政府干预失效? 5. 试述区分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的基本标志。 6. 试述公共需要的历史性与特殊性。 7. 如何理解财政的特殊性? 8. 试述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基本知道思想和原则。 9. 试述研究财政职能的基本思路。 10. 试述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的目标及实现这一目标的机制和手段。 11. 试述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的目标及实现这一目标的机制和手段。 12. 试述经济稳定和发展的含义及财政实现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的手 段。 第二章 财政支出的基本理论 1. 试用曲线表示说明公共物品的市场均衡问题。 2. 一般来说,纯公共物品只能有政府来提供,试解释其理由。 3. 试述准公共物品的提供方式及其选择。 4. 简述公共定价。 5. 试述财政支出的配置效率。 6. 试述完善我国财政支出效益的评价方式和评价体系。 7. 试述公共选择理论的基本内涵及其对我国财政法制化和民主化的借鉴 意义。 8. 试述“成本—效益”分析法。 9. 如何完善我国财政决策的法制化和民主化。 10. 试述财政监督的内涵、作用及其构成要素
第三章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分析 1.试述财政支出按经济性质分类及其对经济分析的意义。 2.试述“瓦格纳法则阐述的基本原理。 3试述我国财政支出规模发展变化的特殊性及其原因分析 4.试述影响财政支出的宏观原因。 5.试述“内生增长理论”对我国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的借鉴意义。 6根据个人的理解,阐述我国当前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应采取的政策和措 施。 第四章社会消费性支出购买性支出之 1.试述社会消费性支出的性质。 2.试述行政管理和国防费的性质, 3.试分析我国行政管理费的增长变化原因,并思考控制行政管理费的思 路和措施。 4.简要分析文科卫支出的经济性质。 5.简要分析目前我国教育支出的规模和结构,简述教育支出的提供方式。 6.试述政府必须介入和干预卫生医疗费用的理论依据。 7.思考和讨论如何对文科卫支出加强管理,提供效率? 第五章财政投资性支出 —购买性支出之二 1.试述政府财政投资的特点和范围 2.试述政府投资的决策标准。 3.试述基础设施投资的属性。 4.试述基础设施投资的提供方式, 5.试述财政对“三农”投入的特点。 6.试述财政对“三农”投入的基本政策和财政采取的措施。 7.试述什么是财政投融资?监视财政投融资的基本特征, 8.试述我国政策性银行的职能和特点。 第六章转移性支出 1.简述社会保障支出与社会保障制度 2.简述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保障制度的经济意义
第三章 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分析 1.试述财政支出按经济性质分类及其对经济分析的意义。 2.试述“瓦格纳法则”阐述的基本原理。 3.试述我国财政支出规模发展变化的特殊性及其原因分析。 4.试述影响财政支出的宏观原因。 5.试述“内生增长理论”对我国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的借鉴意义。 6.根据个人的理解,阐述我国当前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应采取的政策和措 施。 第四章 社会消费性支出——购买性支出之一 1. 试述社会消费性支出的性质。 2. 试述行政管理和国防费的性质。 3. 试分析我国行政管理费的增长变化原因,并思考控制行政管理费的思 路和措施。 4. 简要分析文科卫支出的经济性质。 5. 简要分析目前我国教育支出的规模和结构,简述教育支出的提供方式。 6. 试述政府必须介入和干预卫生医疗费用的理论依据。 7. 思考和讨论如何对文科卫支出加强管理,提供效率? 第五章 财政投资性支出——购买性支出之二 1. 试述政府财政投资的特点和范围 2. 试述政府投资的决策标准。 3. 试述基础设施投资的属性。 4. 试述基础设施投资的提供方式。 5. 试述财政对“三农”投入的特点。 6. 试述财政对“三农”投入的基本政策和财政采取的措施。 7. 试述什么是财政投融资?监视财政投融资的基本特征。 8. 试述我国政策性银行的职能和特点。 第六章 转移性支出 1. 简述社会保障支出与社会保障制度 2. 简述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保障制度的经济意义
3.监简述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 4.试述我国目前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的基本内容。 5.试述政策补贴的性质和分类。 6.试述财政补贴经济影响的机理 7.试述财政补贴的经济效应。 8.试述我国财政补贴制度进一步完善的思路。 9.试述税收支出概念一级提出这一概念的意义。 10.如何控制税收支出。 第七章财政收入规模与构成分析 1.试分析我国财政收入增长变化的趋势。 2.试分析和评估我国当前财政收入规模水平。 3.试述合理调节财政收入规模的基本思路。 4.为什么说经济发展水平和技术进步对财政收入规模起决定作用。 5.如何判断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分配格局变化对财政收入的增长趋势的影 响。 6.如何分析价格与财政收入的关系。 7.试述收费额不同于税收的特殊作用。 8.试述我国预算外资金的现状及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的措施。 第八章税收原理 1.简述税收的三性”。 2.简述税收的分类。 3.简述税收的效率类原则 4.简述税收的公平类原则。 5.简述税收中性和超额负担。 6.试分析税负专家与归宿的一般规律 7.试述研究税负转嫁的现实意义。 第九章税收的经济效应 1.试述税收的收入效应。 2.试述税收的替代效应
3. 监简述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 4. 试述我国目前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的基本内容。 5. 试述政策补贴的性质和分类。 6. 试述财政补贴经济影响的机理。 7. 试述财政补贴的经济效应。 8. 试述我国财政补贴制度进一步完善的思路。 9. 试述税收支出概念一级提出这一概念的意义。 10. 如何控制税收支出。 第七章 财政收入规模与构成分析 1. 试分析我国财政收入增长变化的趋势。 2. 试分析和评估我国当前财政收入规模水平。 3. 试述合理调节财政收入规模的基本思路。 4. 为什么说经济发展水平和技术进步对财政收入规模起决定作用。 5. 如何判断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分配格局变化对财政收入的增长趋势的影 响。 6. 如何分析价格与财政收入的关系。 7. 试述收费额不同于税收的特殊作用。 8. 试述我国预算外资金的现状及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的措施。 第八章 税收原理 1. 简述税收的“三性”。 2. 简述税收的分类。 3. 简述税收的效率类原则。 4. 简述税收的公平类原则。 5. 简述税收中性和超额负担。 6. 试分析税负专家与归宿的一般规律。 7. 试述研究税负转嫁的现实意义。 第九章 税收的经济效应 1. 试述税收的收入效应。 2. 试述税收的替代效应
3.试述税收对劳动供给的影响。 4.试述税收对居民储蓄的影响。 5.试述供给学派的税收观点。 6.试述说明拉夫曲线”及其说明的原理 7.试述评析减税政策。 第十章税收制度 1.试述税收制度的一般发展过程 2.试述我国1994年工商水质改革的指导思想和主要内容。 3.试述商品课税的一般特征和功能。 4.试述增值税的三种类型。 5.试述增值税的三种计税方法 6.综述我国现行的增值税。 7.试述所得税的一般特征和功能。 8.综述我国现行的内资和外资企业所得税 第十一章税收制度和税收管理制度改革 1.简述公平课税论。 2.简述税收最适论。 3.简述财政交换论。 4.简述世界税制改革的实践。 5.简述开征绿色税收的社会经济意义。 6.简述我国工商税制改革的方向和内容 7.简述我国农村税制改革的方向和内容 8.简述税收管理与管理学。 9.简述税收管理与法学。 10.简述税收管理与心理学。 11,简述新《税收征管法》体现的新理念。 第十二章国债和国债市场 1.简述并评价李嘉图等价定理。 2.简述国债的政策功能
3. 试述税收对劳动供给的影响。 4. 试述税收对居民储蓄的影响。 5. 试述供给学派的税收观点。 6. 试述说明“拉夫曲线”及其说明的原理。 7. 试述评析减税政策。 第十章 税收制度 1. 试述税收制度的一般发展过程。 2. 试述我国 1994 年工商水质改革的指导思想和主要内容。 3. 试述商品课税的一般特征和功能。 4. 试述增值税的三种类型。 5. 试述增值税的三种计税方法。 6. 综述我国现行的增值税。 7. 试述所得税的一般特征和功能。 8. 综述我国现行的内资和外资企业所得税。 第十一章 税收制度和税收管理制度改革 1. 简述公平课税论。 2. 简述税收最适论。 3. 简述财政交换论。 4. 简述世界税制改革的实践。 5. 简述开征绿色税收的社会经济意义。 6. 简述我国工商税制改革的方向和内容。 7. 简述我国农村税制改革的方向和内容。 8. 简述税收管理与管理学。 9. 简述税收管理与法学。 10. 简述税收管理与心理学。 11. 简述新《税收征管法》体现的新理念。 第十二章 国债和国债市场 1. 简述并评价李嘉图等价定理。 2. 简述国债的政策功能
3.简述分析我国近年来国债负担率升降的情况和原因 4.试述比较衡量国债依存度的不同方法,并分析我国当前国债依存度的 情况。 5.试述分析我国国债市场的现状及其有待完善的问题 6.试述说明国债余额管理制度的基本做法及其完善国债管理的意义。 7.试述说明世界银行债务的分类,我国当前直接隐形债务和或有债务的 现状及其防范和化解的对策。 第十三章国家预算和预算管理体制 1.何谓国家预算,国家预算有哪些类别? 2.试述国家预算的主要原则。 3.试述编制政府部门预算的意义及其基本内容。 4.试述何谓政府部门采购制度,我国政府采购的基本内容。 5.试述国库集中支付的基本内容。 6.试述收支两条线”管理的基本内容。 7.试述分级分水预算管理体制的要点 8.试述政府间收支划分的理论依据。 9.试述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的功能 10.何谓粘蝇纸效应。 1L.简述我国分税制改革的指导思想。 12.简述分税制改革的内容和基本内容。 13.讨论我国分税制有待完善的问题及完善的措施。 第十四章财政平衡和财政赤字 1.如何理解财政收支平衡 2.试分析我国当前财政赤字的状况。 3.闸述财政平衡与总量平衡的关系 4.阐述财政赤字债务化的经济效应 5.阐述财政赤字货币化的经济效应 6.运用1S-LM模型说明财政赤字的排挤效应。 7.运用S-LM模型说明财政赤字的长期效应
3. 简述分析我国近年来国债负担率升降的情况和原因。 4. 试述比较衡量国债依存度的不同方法,并分析我国当前国债依存度的 情况。 5. 试述分析我国国债市场的现状及其有待完善的问题。 6. 试述说明国债余额管理制度的基本做法及其完善国债管理的意义。 7. 试述说明世界银行债务的分类,我国当前直接隐形债务和或有债务的 现状及其防范和化解的对策。 第十三章 国家预算和预算管理体制 1. 何谓国家预算,国家预算有哪些类别? 2. 试述国家预算的主要原则。 3. 试述编制政府部门预算的意义及其基本内容。 4. 试述何谓政府部门采购制度,我国政府采购的基本内容。 5. 试述国库集中支付的基本内容。 6. 试述“收支两条线”管理的基本内容。 7. 试述分级分水预算管理体制的要点。 8. 试述政府间收支划分的理论依据。 9. 试述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的功能。 10. 何谓粘蝇纸效应。 11. 简述我国分税制改革的指导思想。 12. 简述分税制改革的内容和基本内容。 13. 讨论我国分税制有待完善的问题及完善的措施。 第十四章 财政平衡和财政赤字 1. 如何理解财政收支平衡? 2. 试分析我国当前财政赤字的状况。 3. 阐述财政平衡与总量平衡的关系。 4. 阐述财政赤字债务化的经济效应。 5. 阐述财政赤字货币化的经济效应。 6. 运用 IS-LM 模型说明财政赤字的排挤效应。 7. 运用 IS-LM 模型说明财政赤字的长期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