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本次课题 第一章总论(2课时) 口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2.讲授新课 3.总结及布置练习 □讲授内容: E 写引音:通过清同学们说说每年政府工作报告的特点 引入新课。 导入新课: 首先请同学们来看一组数据:朱容基总理在《政府工作 报告》中谈到1998年我国DNP比上年增长7.8%,全社会固 定资产投资增长14.1%,历史罕见的洪涝灾害直接经济损失 2000亿元。全年共有600多万下岗职工实现了再就业。 以上示例中涉及了一些具体数字,毫无疑问,总理是利 用这些数据来说明98年政府的基本情况,那么,这些数据是 怎么得来的呢?其中,既有百分数(7.8%,14.1%),又有基 数2000亿,6000万。这些数字在运用上有什么不同,如何 应用?我们本学期的新课《统计学原理》主要就是回答这些 问题的。首先,我们来对这门课程做一个的系统了解,今天, 我们学习第一章《统计总论》:
1 本次课题: 第一章 总论(2 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2.讲授新课 3.总结及布置练习 讲授内容: 引言:通过请同学们说说每年政府工作报告的特点 引入新课。 导入新课: 首先请同学们来看一组数据:朱容基总理在《政府工作 报告》中谈到 1998 年我国 DNP 比上年增长 7.8%,全社会固 定资产投资增长 14.1%,历史罕见的洪涝灾害直接经济损失 2000 亿元。全年共有 600 多万下岗职工实现了再就业。 以上示例中涉及了一些具体数字,毫无疑问,总理是利 用这些数据来说明 98 年政府的基本情况,那么,这些数据是 怎么得来的呢?其中,既有百分数(7.8%,14.1%),又有基 数 2000 亿,6000 万。这些数字在运用上有什么不同,如何 应用?我们本学期的新课《统计学原理》主要就是回答这些 问题的。首先,我们来对这门课程做一个的系统了解,今天, 我们学习第一章《统计总论》;
讲授新课: 一、统计的含义 统计在不同的场合下,有不同的含义,如:现将本年度 的情况统计(动词)一下:根据会计科的统计(名词), 大学专业中的统计专业(名词)。 1、统计工作:即统计实践,它是对社会自然现象客观存 在的现实数量方面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 2、统计:即统计资料,是指统计实践活动过程所取 得的各项数字资料以及与之相关的其它实际资料的 总称。 3、统计:统计学(理论),是指关于认识客观现象总 体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的科学。 4、三种含义的联系: 1.统计工作与统计资料的关系是统计活动与统 计成果的关系 ii.统计工作与统计学是实践与理论的关系(见 教材,请同学们在教材上做记号) 二、统计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 (一)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 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 注意关键词(见划线)一一题型:填选判 2
2 讲授新课: 一、 统计的含义 统计在不同的场合下,有不同的含义,如:现将本年度 的情况统计(动词)一下;根据会计科的统计(名词), 大学专业中的统计专业(名词)。 1、统计工作:即统计实践,它是对社会自然现象客观存 在的现实数量方面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 2、统计 :即统计资料,是指统计实践活动过程所取 得的各项数字资料以及与之相关的其它实际资料的 总称。 3、统计 :统计学(理论),是指关于认识客观现象总 体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的科学。 4、三种含义的联系: i. 统计工作与统计资料的关系是统计活动与统 计成果的关系 ii. 统计工作与统计学是实践与理论的关系(见 教材,请同学们在教材上做记号) 二、 统计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 (一)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 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 注意关键词(见划线)——题型:填选判
*其对象的特点是:〔社会性:与人类社会生产活动相联系的 数量 总体性:有许多单独数量组成 变异性:总体各单位,总体数量两方面的 注意多选题 (二)统计学的研究方法 统计学的研究方法,即统计在调查,整理,分析各阶段使 用各种专门的研究方法,包括五种: 1.大量观察法:统计研究社会经济现象和过程,要从总体加 以考察,就总体而言,调查全部或足够多的单位,并加以 综合研究的方法。 2.统计分组法:根据事物内在的性质和统计研究任务的要 求,将总体各单位按照某种标志划分若干组成部分的一种 研究方法。(第三章) 3.综合指标:运用各种统计综合指标来反映和研究社会经 济现象总体的方法。(第四、八、九章) 4.统计模型法:根据一定的经济理论和假设条件,用数学 方程去模拟现实经济现象相互关系的一种方法。(第七章) 5.归纳推断法:从观察总体各单位特征,由此得出关于总体 的某种信息,即事实的个别到一般,从局部到全部。(第 五章)
3 *其对象的特点是: 社会性:与人类社会生产活动相联系的 数量 总体性:有许多单独数量组成 变异性:总体各单位,总体数量两方面的 注意多选题 (二) 统计学的研究方法 统计学的研究方法,即统计在调查,整理,分析各阶段使 用各种专门的研究方法,包括五种: 1. 大量观察法:统计研究社会经济现象和过程,要从总体加 以考察,就总体而言,调查全部或足够多的单位,并加以 综合研究的方法。 2. 统计分组法:根据事物内在的性质和统计研究任务的要 求,将总体各单位按照某种标志划分若干组成部分的一种 研究方法。(第三章) 3. 综合指标: 运用各种统计综合指标来反映和研究社会经 济现象总体的方法。(第四、八、九章) 4. 统计模型法: 根据一定的经济理论和假设条件,用数学 方程去模拟现实经济现象相互关系的一种方法。(第七章) 5. 归纳推断法:从观察总体各单位特征,由此得出关于总体 的某种信息,即事实的个别到一般,从局部到全部。(第 五章)
**特别强過: 关于研究方法的题型「多选:要求掌握五种方法的名称 单选:要求同学根据题设,判断为 具体的方法。 根据统计学的研究方法对照目录,将教材体系与此联系 起来 三、统计学的基本范畴 (一)统计总体与总体单位 1,(统计)总体:根据一定的目的与要求所确定的研究 事物的全体。它是由客观存在的,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许多 个别事物所构成的整体。 示例:假如我想了解某厂的企业设备,我的目的导致了 该厂的企业设备成了一个全体,它是由该企业的每一台设备 所构成的。这时该厂所有设备就成了一个统计总体。 1)总体的性质:大量性,同质性,变异性(与研究对 象的区别,注意多项选择题) 2)确定总体的步骤:定出现象同性质的标准,对照具体 单位是否符合所规定的标准,确定总体的范围
4 ***特别强调: 关于研究方法的题型 多选:要求掌握五种方法的名称 单选:要求同学根据题设,判断为 具体的方法。 根据统计学的研究方法对照目录,将教材体系与此联系 起来 三、 统计学的基本范畴 (一)统计总体与总体单位 1.(统计)总体:根据一定的目的与要求所确定的研究 事物的全体。它是由客观存在的,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许多 个别事物所构成的整体。 示例:假如我想了解某厂的企业设备,我的目的导致了 该厂的企业设备成了一个全体,它是由该企业的每一台设备 所构成的。这时该厂所有设备就成了一个统计总体。 1)总体的性质:大量性,同质性,变异性 (与研究对 象的区别,注意多项选择题) 2)确定总体的步骤:定出现象同性质的标准,对照具体 单位是否符合所规定的标准,确定总体的范围
2.(总体)单位:构成总体的个别事物(个体单位),是 总体的基本单位,构成基础。 总体单位的表示方法:自然单位,物理单位 3.总体和单位的区别与联系 1)联系:互相依存,密不可分。单位是形成总体的 基本个体,同时单位也只有依赖于总体才存在, 另外,当研究的目的发生变化时,总体与单位还 可以互相转化。 2)区别:含义上的区别、总体是指标的载体,单位 是标志的载体 (二)单位标志和标志表现 1,单位标志:简称标志,只总体中各单位所共同具 有的属性和特征。是说明总体单位属性和特征的 名称。 2.标志表现:表明标志特征在各个单位的具体表现 (用来回答标志的文字或数字) 3. 示例: 设要了解某班学员的基本情况,班主任从招生办公室得 到一张本班学员情况登记表,如图: 5
5 2.(总体)单位:构成总体的个别事物(个体单位),是 总体的基本单位,构成基础。 总体单位的表示方法:自然单位,物理单位 3.总体和单位的区别与联系 1) 联系:互相依存,密不可分。单位是形成总体的 基本个体,同时单位也只有依赖于总体才存在, 另外,当研究的目的发生变化时,总体与单位还 可以互相转化。 2) 区别:含义上的区别、总体是指标的载体,单位 是标志的载体。 (二)单位标志和标志表现 1. 单位标志:简称标志,只总体中各单位所共同具 有的属性和特征。是说明总体单位属性和特征的 名称。 2. 标志表现:表明标志特征在各个单位的具体表现 (用来回答标志的文字或数字) 3. 示例: 设要了解某班学员的基本情况,班主任从招生办公室得 到一张本班学员情况登记表,如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