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南充市高中语文第二册新课程教学评价 第五单元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评价要点 了解汉魏六朝散文的巨大成就和多样化风格 了解史传、史论、文序、辞赋等多种文体的一般特点。 3.继续积累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重点是一词多义。 第|卷(选择题,共42分) 、语文知识及其应用(20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A.锋镝(di) 犒(gao)劳会晤(w) 轻飏(yang) B.眄视(mian)氓(meng)隶丰腴( 藩(fan)篱 C.鲰(zhou)生瞋(chen)目覆轍(zhe) 修禊(xie) D.管弦(xudn)翁牖(you)流觞( shong)万乘( sheng) 2.下列汉字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尊贤重士秋毫无犯良将劲弩深谋远虑 B.揭竿为旗趣舍万殊情随事迁亡矢遗镞 C.放浪形骸慧风和畅赢粮景从度长挈大 D.清流激湍崇山峻岭约从离衡游目骋怀 3.对下列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过秦论》(过程);蒙故业(承接);急击勿失(指失去时机) B.毋内诸侯(接纳);倔起于阡陌(田野):恨晨光之熹微(微明天未大亮) C.乃瞻衡宇(简陋的房子):弯弓报怨(报复驱逐他的怨恨):不能喻之于怀(明白) D.序八州而朝同列(引、招致):感慨系之(附着):善万物之得时(及时生长繁荣)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1 四川省南充市高中语文第二册新课程教学评价 第 五 单 元 (考试时间 120 分钟,满分 150 分) 第 I 卷(选择题,共 42 分) 一、语文知识及其应用(20 分,每小题 2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锋镝.(dí) 犒.(gào)劳 会晤.(wǜ) 轻飏.(yáng) B.眄.视(miàn) 氓.(méng)隶 丰腴.(yú) 藩.(fān)篱 C.鲰.(zhōu)生 瞋.(chēn)目 覆轍.(zhé) 修禊.(xiè) D.管弦.(xuán) 翁牖.(yǒu) 流觞.(shōng) 万乘.(shèng) 2.下列汉字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 A.尊贤重士 秋毫无犯 良将劲弩 深谋远虑 B.揭竿为旗 趣舍万殊 情随事迁 亡矢遗镞 C.放浪形骸 慧风和畅 赢粮景从 度长挈大 D.清流激湍 崇山峻岭 约从离衡 游目骋怀 3.对下列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过.秦论》(过程); 蒙.故业 (承接); 急击勿失. (指失去时机) B.毋内.诸侯 (接纳); 倔起于阡陌.. (田野); 恨晨光之熹微.. (微明 天未大亮) C.乃瞻衡宇.. (简陋的房子); 弯弓报怨..(报复驱逐他的怨恨);不能喻.之于怀(明白) D.序.八州而朝同列(引、 招致);感慨系.之(附着); 善万物之得时..(及时生长繁荣)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 评 价 要 点 1. 了解汉魏六朝散文的巨大成就和多样化风格。 2. 了解史传、史论、文序、辞赋等多种文体的一般特点。 3. 继续积累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重点是一词多义
A.不爱珍器重宝之地 抚孤松而盘桓 B.约为婚姻 北收要害之郡 C.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D.秋毫不敢有所近 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C A.事故的隐患越来越明显,厂领导还是认为不足为训,以致酿成了8.19大火。 B.他的演说不仅内容充实,而且闪烁其辞,全场观众无不为之动容。 C.各级领导都要关心非党员干部,不能把他们置之度外 D.成绩暂时较差的同学,不应该妄自菲薄,甘居下游,应奋起直追。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B A.澳门漂离祖国400年,难道能否认澳门回归祖国不是每一个炎黄子孙的共同愿望吗? B.调查显示,我国有近90%左右的青少年认为“诚实守信”、“助人为乐”是优秀的传统美德。 C.电脑工业能不能迅速发展,能不能在各行各业得到广泛应用,关键在于能否加速培养技术人才 D.上海团干部认识到青少年的社会生存靠什么健康的人格,全面的素质 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1)南取汉中; (2)却匈奴七百余里 (3)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4)吾得兄事之 (5)道芷阳间行; (6)沛公欲王关中 (7)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不恐胜; (8)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9)君安与项伯有故 ⑩0极视听之娱 D善万物之得时 02园日涉以成趣 03或棹孤舟 040常以身翼蔽沛公 ①5范增数目项王 0会盟而谋弱秦 ①拔剑撞而破之 8外连衡而斗诸侯 A.(1)(4)(3(5/(2)60708/(3)(7)/(5)(6)(8)/(9)①D/0200 B.(1)(4)0204/0D050a7/(3)(9)/(5)(6)0003/(8)aD/(7)08 C.(1)(4)2/(2)04(6a708/(3)(7)(8)/(5)(6)0305/(9)0/0D D.(1)(4)①D0/(2)60708/(3)(7)/(5)(6)000305/⑨/(8)D 8.下列文言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1)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2)若属皆且为所虏 (3)余威震于殊俗 (4)复驾言兮焉求 (5)既自以心为形役 (6)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 (7)寓形宇内复几时 (8)将有事于西畴 A.(1)(4)/(2)(6)/(3)(8)/(5)(⑦7) B.(1)(3)/(2)(5)/(4)(8)/(6)(7)
2 A.不爱.珍器重宝之地 抚孤松而盘桓.. B.约为婚姻.. 北收要害..之郡 C.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D.秋毫..不敢有所近 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C A.事故的隐患越来越明显,厂领导还是认为不足为训,以致酿成了 8. 19 大火。 B.他的演说不仅内容充实,而且闪烁其辞,全场观众无不为之动容。 C.各级领导都要关心非党员干部,不能把他们置之度外。 D.成绩暂时较差的同学,不应该妄自菲薄,甘居下游,应奋起直追。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B A.澳门漂离祖国 400 年,难道能否认澳门回归祖国不是每一个炎黄子孙的共同愿望吗? B.调查显示,我国有近 90%左右的青少年认为“诚实守信”、“助人为乐”是优秀的传统美德。 C.电脑工业能不能迅速发展,能不能在各行各业得到广泛应用,关键在于能否加速培养技术人才。 D.上海团干部认识到青少年的社会生存靠什么健康的人格,全面的素质。 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⑴南.取汉中; ⑵却.匈奴七百余里; ⑶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⑷吾得兄.事之; ⑸道.芷阳间行; ⑹沛公欲王.关中; ⑺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不恐胜.; ⑻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⑼君安与项伯有故.; ⑽极.视听之娱; ⑾善.万物之得时; ⑿园日.涉以成趣; ⒀或棹.孤舟; ⒁常以身翼.蔽沛公; ⒂范增数目.项王; ⒃会盟而谋弱.秦; ⒄拔剑撞而破.之; ⒅外连衡而斗.诸侯。 A.⑴ ⑷ ⒀ ⒂/⑵ ⒃ ⒄ ⒅/⑶ ⑺/⑸ ⑹ ⑻/⑼ ⑾/⑽ ⑿ ⒁ B.⑴ ⑷ ⑿ ⒁/⑾ ⒂ ⒃ ⒄/⑶ ⑼/⑸ ⑹ ⑽ ⒀/⑻ ⑾/⑺ ⒅ C.⑴ ⑷ ⑿/⑵ ⒁ ⒃ ⒄ ⒅/⑶ ⑺ ⑻/⑸ ⑹ ⒀ ⒂/⑼ ⑽/⑾ D.⑴ ⑷ ⑿ ⒁/⑵ ⒃ ⒄ ⒅/⑶ ⑺/⑸ ⑹ ⑽ ⒀ ⒂/⑨/⑻ ⑾ 8.下列文言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⑴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⑵若属皆且为所虏 ⑶余威震于殊俗 ⑷复驾言兮焉求 ⑸既自以心为形役 ⑹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 ⑺寓形宇内复几时 ⑻将有事于西畴 A.⑴ ⑷/⑵ ⑹/⑶ ⑻/⑸ ⑺ B.⑴ ⑶/⑵ ⑸/⑷ ⑻/⑹ ⑺
C.(1)(4)/(2)(5)/(3)(8)/(6)(7) C.(1)(6)/(2)(3)/(4)(7)/(5)(8) 9对下列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译文:可靠的大臣精锐的士卒携带着锋利的兵器盘问过往的行人。 B.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冠 译文:沛公第二天跟从一百多骑兵来拜见项王 C.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译文:人与人相互交往很快就度过一生 D.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译文:感悟到过去不该屡次向皇帝进谏,知道将来的事 情该怎样补救 10.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过秦论》分上中下三篇,其作者是西汉贾谊,课文选的是中篇,作者从大量史实中提炼出的中 心论点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B.《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共 百三十篇,被鲁迅先生称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C.王羲之,字遗少,西晋琅邪临沂人,他善书法,有“书圣”之称,又因他作过右军将军,世称 王右军,《兰亭集序》是其代表作 D.陶渊明,东晋大诗人,一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他所作的《归去来兮辞》和《桃花 源记》一向被视为姊妹篇。 、(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完成题11-14题 房乔,字玄龄,齐州临淄人。幼聪敏,博览经史,工草隶,善属文。年十八,本州举进士,授羽骑 尉。父病绵历十旬,玄龄尽心药膳,未尝解衣交睫。太宗徇地渭北,玄龄杖策谒于军门,太宗一见,便 如旧识,署渭北道行军记室参军。玄龄既遇知己,罄竭心力,知无不为。贼寇每平,众人竞求珍玩,玄 龄独先收人物,致之幕府。及有谋臣猛将,皆与之潜相申结,各尽其死力。玄龄在秦府十余年,常典管 记,每军书表奏,驻马立成,文约理赡,初无稿草。高祖尝谓侍臣曰:“此人深识机宜,足堪委仼。每 为我儿陈事,必会人心,千里之外,犹对面语耳。”隐太子以玄龄、如晦为太宗所亲礼,甚恶之,谮之 于高祖,由是与如晦并被驱斥。隐太子将有变也,太宗令长孙无忌召玄龄及如晦,令衣道士服,潜引入 阁计事。及太宗入春宫,擢拜太子右庶子,赐绢五千匹。贞观元年,代萧瑀为中书令。论功行赏,以玄 龄及长孙无忌、杜如晦、尉迟敬德、侯君集五人为第一,进爵邢国公,赐实封千三百户。三年,拜太子 少师,固让不受,摄太子詹事,兼礼部尚书。明年,代长孙无忌为尚书左仆射,改封魏国公,监修国史。 既任总百司,虔恭夙夜,尽心竭节,不欲一物失所。闻人有善,若己有之。明达吏事,饰以文学,审定 法令,意在宽平。不以求备取人,不以己长格物,随能收叙,无隔卑贱。论者称为良相焉。高宗居春宫, 加玄龄太子太傅,仍知门下省事,监修国史如故。寻以撰《高祖、太宗实录》成,降玺书褒美,赐物一 千五百段。其年,玄龄丁继母忧去职,特敕赐以昭陵葬地。未几,起复本官。太宗亲征辽东,命玄龄京 城留守,手诏曰:“公当萧何之任,朕无西顾之忧矣。”军戎器械,战士粮廪,并委令处分发遣。玄龄
3 C.⑴ ⑷/⑵ ⑸/⑶ ⑻/⑹ ⑺ C.⑴ ⑹/⑵ ⑶/⑷ ⑺/⑸ ⑻ 9.对下列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译文:可靠的大臣精锐的士卒携带着锋利的兵器盘问过往的行人。 B.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冠 译文:沛公第二天跟从一百多骑兵来拜见项王 C.夫人之相与, 俯仰一世 译文:人与人相互交往 很快就度过一生 D.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译文:感悟到过去不该屡次向皇帝进谏,知道将来的事 情该怎样补救 10.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过秦论》分上中下三篇,其作者是西汉贾谊,课文选的是中篇,作者从大量史实中提炼出的中 心论点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B.《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 、八书,共 一百三十篇,被鲁迅先生称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C.王羲之,字遗少,西晋琅邪临沂人,他善书法,有“书圣”之称,又因他作过右军将军,世称 王右军,《兰亭集序》是其代表作。 D.陶渊明,东晋大诗人,一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他所作的《归去来兮辞》和《桃花 源记》一向被视为姊妹篇。 二、(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完成题 11-14 题 房乔,字玄龄,齐州临淄人。幼聪敏,博览经史,工草隶,善属.文。年十八,本州举进士,授羽骑 尉。父病绵历十旬,玄龄尽心药膳,未尝解衣交睫。太宗徇.地渭北,玄龄杖策谒于军门,太宗一见,便 如旧识,署渭北道行军记室参军。玄龄既遇知己,罄竭心力,知无不为。贼寇每平,众人竞求珍玩,玄 龄独先收人物,致之幕府。及有谋臣猛将,皆与之潜相申结,各尽其死力。玄龄在秦府十余年,常典管 记,每军书表奏,驻马立成,文约理赡.,初无稿草。高祖尝谓侍臣曰:“此人深识机宜,足堪委任。每 为我儿陈事,必会人心,千里之外,犹对面语耳。”隐太子以玄龄、如晦为太宗所亲礼,甚恶之,谮之 于高祖,由是与如晦并被驱斥。隐太子将有变也,太宗令长孙无忌召玄龄及如晦,令衣道士服,潜.引入 阁计事。及太宗入春宫,擢拜太子右庶子,赐绢五千匹。贞观元年,代萧瑀为中书令。论功行赏,以玄 龄及长孙无忌、杜如晦、尉迟敬德、侯君集五人为第一,进爵邢国公,赐实封千三百户。三年,拜太子 少师,固让不受,摄太子詹事,兼礼部尚书。明年,代长孙无忌为尚书左仆射,改封魏国公,监修国史。 既任总百司,虔恭夙夜,尽心竭节,不欲一物失所。闻人有善,若己有之。明达吏事,饰以文学,审定 法令,意在宽平。不以求备取人,不以己长格物,随能收叙,无隔卑贱。论者称为良相焉。高宗居春宫, 加玄龄太子太傅,仍知门下省事,监修国史如故。寻以撰《高祖、太宗实录》成,降玺书褒美,赐物一 千五百段。其年,玄龄丁继母忧去职,特敕赐以昭陵葬地。未几,起复本官。太宗亲征辽东,命玄龄京 城留守,手诏曰:“公当萧何之任,朕无西顾之忧矣。”军戎器械,战士粮廪,并委令处分发遣。玄龄
屡上言敌不可轻,尤宜诚慎。寻与中书侍郎褚遂良受诏重撰《晋书》。二十三年,驾幸玉华宫,时玄龄 旧疾发,诏令卧总留台。及渐笃,追赴宫所,乘担舆入殿,将至御座乃下。太宗对之流涕,玄龄亦感咽 不能自胜。敕遣名医救疗,尚食每日供御膳。若微得减损,太宗即喜见颜色;如闻增剧,便为改容凄怆 后疾增剧,遂凿苑墙开门,累遣中使候问。上又亲临,握手叙别,悲不自胜。皇太子亦就之与之诀。寻 薨,年七十。废朝三日。 (《旧唐书·房玄龄传》)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工草隶,善属文写作 B.太宗徇地渭北曲从、偏私 C.文约理赡 足够 D.潜引入阁计事偷偷地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①隐太子以玄龄、如晦为太宗所亲礼 ②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B.①将至御座乃下 ②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兵乃出 C.①谮之于高祖 ②作师说以贻之 D.①由是与如晦并被驱斥 ②刘备天下枭雄,与操有隙 13.下列各组句子中,不能表明房玄龄贤能和君王倚重的一组是() A.①罄竭心力,知无不为 ②朕无西顾之忧矣 B.①玄龄独先收人物,致之幕府 ②擢拜太子右庶子 C.①玄龄屡上言敌不可轻,尤宜诫慎 ②并委令处分发遣 D.①敕遣名医救疗,尚食每日供御膳 ②上又亲临,握手叙别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房玄龄从小就很聪明,书法、文章具佳。父亲生病时间很长,他尽心服侍。 B.房玄龄与唐太宗李世民一见如故。房玄龄尽心尽力为李世民出谋划策,延揽人才 C.房玄龄一度因为人中伤,被李世民驱斥。后又被召回 D.李世民将房玄龄比之于汉高祖的萧何。房玄龄病重之际,得到了皇帝厚待。 第‖部分(非选择题,共108分) 三、(18分) 15.把下列向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8分) ①不以求备取人,不以己长格物,随能收叙,无隔卑贱。论者称为良相焉。(3分) ②若微得减损,太宗即喜见颜色:如闻增剧,便为改容凄怆。(2分)
4 屡上言敌不可轻,尤宜诫慎。寻与中书侍郎褚遂良受诏重撰《晋书》。二十三年,驾幸玉华宫,时玄龄 旧疾发,诏令卧总留台。及渐笃,追赴宫所,乘担舆入殿,将至御座乃下。太宗对之流涕,玄龄亦感咽 不能自胜。敕遣名医救疗,尚食每日供御膳。若微得减损,太宗即喜见颜色;如闻增剧,便为改容凄怆。 后疾增剧,遂凿苑墙开门,累遣中使候问。上又亲临,握手叙别,悲不自胜。皇太子亦就之与之诀。寻 薨,年七十。废朝三日。 (《旧唐书·房玄龄传》)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工草隶,善属.文 写作 B. 太宗徇.地渭北 曲从、偏私 C. 文约理赡. 足够 D. 潜.引入阁计事 偷偷地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 ①隐太子以.玄龄、如晦为太宗所亲礼 ②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B. ①将至御座乃.下 ②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兵乃.出 C. ①谮之.于高祖 ②作师说以贻之. D. ①由是与.如晦并被驱斥 ②刘备天下枭雄,与.操有隙 13.下列各组句子中,不能表明房玄龄贤能和君王倚重的一组是 ( ) A. ①罄竭心力,知无不为 ②朕无西顾之忧矣 B. ①玄龄独先收人物,致之幕府 ②擢拜太子右庶子 C. ①玄龄屡上言敌不可轻,尤宜诫慎 ②并委令处分发遣 D. ①敕遣名医救疗,尚食每日供御膳 ②上又亲临,握手叙别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房玄龄从小就很聪明,书法、文章具佳。父亲生病时间很长,他尽心服侍。 B. 房玄龄与唐太宗李世民一见如故。房玄龄尽心尽力为李世民出谋划策,延揽人才。 C. 房玄龄一度因为人中伤,被李世民驱斥。后又被召回。 D. 李世民将房玄龄比之于汉高祖的萧何。房玄龄病重之际,得到了皇帝厚待。 第Ⅱ部分(非选择题,共 108 分) 三、(18 分) 1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 8 分) ①不以求备取人,不以己长格物,随能收叙,无隔卑贱。论者称为良相焉。(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微得减损,太宗即喜见颜色;如闻增剧,便为改容凄怆。(2 分)
③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谏太宗十思疏》(3分) 16.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过香积寺 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注]。 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欲念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 这首诗第三联两句诗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17.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只选两小题)(4分) (1)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2)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杜牧《阿房宫赋》 (3)欲加之罪 五、(18分) 阅读《畏惧美丽》,完成18-21题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 ③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谏太宗十思疏》(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16.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 分) 过 香 积 寺 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注]。 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欲念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 这首诗第三联两句诗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只选两小题)(4 分) (1)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 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2)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____ ____ __,__ ____ ______。(杜牧《阿房宫赋》 (3) 欲加之罪 __________ _______。 五、 (18 分) 阅读《畏惧美丽》,完成 18-21 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