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河子大学教案 2012至2013学年第1学期 课程:水土保持学 班级:农水2010-1、2 教师:范文波
石 河 子 大 学 教 案 2012 至 2013 学年第 1 学期 课 程:水土保持学 班 级:农水 2010-1、2 教 师:范 文 波
日期:2012.8 姓名 范文波职称 副教授 总学时40 使用教材 水土保持学 教学课型 理论课程 《水土保持学》是农业水利工程专业的必修课程。基本任务是应用 水土保持原理指导水土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要求学生掌握 土壤侵蚀基本原理、水土保持原理及其主要措施和效益评价与监测的 课程教学目的 基本方法。 章 章 学时 第一章绪论 2学时 2第二章土壤侵蚀原理 8学时 3 第三章水士保持工程措施 6学时 4第四章水土保持林草措施 4学时 学 5 第五章水土保持农业措施 4学时 6第六章旱作农业节水技术 4学时 盆 7第七章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 2学时 8 第八章水土保持效益估算与评价 2学时 9 第九章水士保持管理及信息系统 4学时 10 第十章水土保持动态监测 2学时 作业 2学时 12
1 日 期:2012. 8 姓名 范文波 职称 副教授 总学时 40 使用教材 水土保持学 教学课型 理论课程 课 程 教 学 目 的 《水土保持学》是农业水利工程专业的必修课程。基本任务是应用 水土保持原理指导水土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要求学生掌握 土壤侵蚀基本原理、水土保持原理及其主要措施和效益评价与监测的 基本方法。 学 时 分 配 章 次 章 名 学时 1 第一章 绪论 2 学时 2 第二章 土壤侵蚀原理 8 学时 3 第三章 水土保持工程措施 6 学时 4 第四章 水土保持林草措施 4 学时 5 第五章 水土保持农业措施 4 学时 6 第六章 旱作农业节水技术 4 学时 7 第七章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 2 学时 8 第八章 水土保持效益估算与评价 2 学时 9 第九章 水土保持管理及信息系统 4 学时 10 第十章 水土保持动态监测 2 学时 11 作业 2 学时 12 13
合 40学时 计 年月日 掌握士壤侵蚀、水土流失和水土保持三个基本概念的内涵和水土保持的意义:熟 教学 悉水土保持的研究内容、中国土壤侵蚀的研究特点和中国水土保持应重视的几个 目的 问题:了解我国、我省水土流失的现状及其危害、国内外水土保持的发展历史 水土保持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水土保持学及其研究内容 二、水土保持的意义 1、水土流失现状:我国和新疆水土流失现状。 2、水土流失的危害 3、水土保持的意义* 教 三、水土保持学的发展历史 学 1、国外水土保持的发展史(美国土壤侵蚀的研究概况) 内 2、我国水土保持的发展史 容 3、中国土壤侵蚀研究的特点 4、中因水土保持应重视的几个问题 四、水土保持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1、与基础性自然科学的关系 2、与应用科学的关系 教学重 重点:水土保持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内容 点、难 我国水土保持事业及其发展方向 点及教 难点: 学方法 教学方法:结合图片讲叙
2 合 计 40 学时 年 月 日 教 学 目 的 掌握土壤侵蚀、水土流失和水土保持三个基本概念的内涵和水土保持的意义;熟 悉水土保持的研究内容、中国土壤侵蚀的研究特点和中国水土保持应重视的几个 问题;了解我国、我省水土流失的现状及其危害、国内外水土保持的发展历史、 水土保持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教 学 内 容 一、水土保持学及其研究内容 二、水土保持的意义 1、水土流失现状:我国和新疆水土流失现状。 2、水土流失的危害 3、水土保持的意义* 三、水土保持学的发展历史 1、国外水土保持的发展史(美国土壤侵蚀的研究概况) 2、我国水土保持的发展史 3、中国土壤侵蚀研究的特点 4、中国水土保持应重视的几个问题 四、水土保持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1、与基础性自然科学的关系 2、与应用科学的关系 教学重 点、难 点及教 学方法 重点:水土保持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内容 我国水土保持事业及其发展方向 难点: 教学方法:结合图片讲叙
作业、 思考题(讨 阅读绪论,了解本学科的研究内容 论题)、阅 读材料 题 后 记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年 月日 教学 掌握土壤侵蚀基本概念、水力侵蚀的主要形式和特征,特别注意面状侵 目的 蚀、细沟和浅沟、切沟的基本特征与危害。 第一节土壤侵蚀 一、土壤侵蚀的概念 二、分类依据 第二节水力侵蚀* 教 一、面蚀 学 1、溅蚀 内 2、片蚀 容 3、细沟侵蚀# 二、沟蚀 1、浅沟# 2、切沟 3、冲沟 难点: 教学重 水力侵蚀的机理:面状侵蚀:沟谷侵蚀特点 点、难 点及教 重点:水力侵蚀的机理 学方法 教学方法:结合多媒体讲叙
3 作业、 思考题(讨 论题)、阅 读材料 阅读绪论,了解本学科的研究内容 题 后 记 注 : 课 后记包括 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 况及教学体会等。 年 月 日 教 学 目 的 掌握土壤侵蚀基本概念、水力侵蚀的主要形式和特征,特别注意面状侵 蚀、细沟和浅沟、切沟的基本特征与危害。 教 学 内 容 第一节 土壤侵蚀 一、土壤侵蚀的概念 二、分类依据 第二节 水力侵蚀* 一、面蚀 1、溅蚀 2、片蚀 3、细沟侵蚀# 二、沟蚀 1、浅沟# 2、切沟 3、冲沟 教学重 点、难 点及教 学方法 难点: 水力侵蚀的机理;面状侵蚀;沟谷侵蚀特点 重点:水力侵蚀的机理 教学方法:结合多媒体讲叙
作业、 复习本节所学内容完成课后作业。 思考题(讨 论题)、阅 读材料 题 后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年 月日 教学 掌握风力侵蚀产生原因、发生过程、影响因素。在我国的分布情况,了 目的 解不同区域产生风力侵蚀的自然原因、人为原因 、沙漠与沙地区别 二、风力侵蚀原理 1、起动风速 教 2、摩阻风速 学 3、输沙能力 内 三、风蚀强度分级及影响因素 容 四、沙尘暴的产生与危害 难点: 教学重 起动风速;摩阻风速;输沙能力 点、难 点及教 重点:不同高度风沙流中含沙量的分布 学方法 教学方法:结合多媒体讲叙 作业 复习本节所学内容完成课后作业
4 作业、 思考题(讨 论题)、阅 读材料 复习本节所学内容完成课后作业。 题 后 记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年 月 日 教 学 目 的 掌握风力侵蚀产生原因、发生过程、影响因素。在我国的分布情况,了 解不同区域产生风力侵蚀的自然原因、人为原因 教 学 内 容 一、沙漠与沙地区别 二、风力侵蚀原理 1、起动风速 2、摩阻风速 3、输沙能力 三、风蚀强度分级及影响因素 四、沙尘暴的产生与危害 教学重 点、难 点及教 学方法 难点: 起动风速;摩阻风速;输沙能力 重点:不同高度风沙流中含沙量的分布 教学方法:结合多媒体讲叙 作业、 复习本节所学内容完成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