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台州地区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七年级语文试卷 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 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30分) 1.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刹那(sha) 黄晕(yin) 莽莽榛榛(zhen) B.跛脚(b6) 饶头(yao) 龈 剔透(t) C.匿笑(ni) 啮齿(nie) 风驰电掣(che) D.搔扰(su) 飞鸢(yuan) 禅心(dha) 水藻(z0) 2.下列词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3分) A.伫立镰刀分岐瘦骨嶙峋 B.寥廓隐秘感慨鸦雀无声 C.澄清摒息蓑衣整妆待发D.轮番聒噪朗润浑为一谈 3.下面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方法与例句不同的是(3分) 例句:有许多鸟唤我的名字,有许多露珠与我交换眼神。 A.幽谷里传出几声犬吠,云岭上掠过一群归鸟 B.长眠地下刚醒的化石啊,请向我一一讲述那奇幻的神话 C.蚊子吹着喇叭冲过去,专咬狮子鼻子周围没有毛的地方 D.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 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圣施威降大圣》节选自淸代小说家吴承恩的《西游记》,选段描述的打斗经过,紧 张中透着诙谐,妙趣横生,引人入胜 B.《皇帝的新装》作者是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安徒生著有《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 儿》《拇指姑娘》《蚂蚁和蝉》等大量优秀的童话作品。 C.《济南的冬天》作者老舍,这篇小说表达了老舍先生对济南山山水水的无限情深 D.《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纂,记录了孔子 及其弟子的言行。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5.下列有关课文内容及文学常识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伊索寓言》的作者是伊索,古希腊人,《伊索寓言》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最成熟
浙江省台州地区 2014-2015 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七年级语文试卷 满分:120 分 时间:120 分钟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30 分) 1.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刹.那 (shà) 黄晕. (yùn) 莽莽榛.榛 (zhēn) B.跛脚(bǒ) 饶头(yáo) 牙龈(yīn) 剔透(tī) C.匿.笑 (nì) 啮齿(niè) 风驰电掣. (chè) D.搔扰(sū) 飞鸢(yuān) 禅心(chá) 水藻(zǎo) 2.下列词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 )(3 分) A.伫立 镰刀 分岐 瘦骨嶙峋 B.寥廓 隐秘 感慨 鸦雀无声 C.澄清 摒息 蓑衣 整妆待发 D.轮番 聒噪 朗润 浑为一谈 3.下面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方法与例句不同的是( )(3 分) 例句:有许多鸟唤我的名字,有许多露珠与我交换眼神。 A.幽谷里传出几声犬吠,云岭上掠过一群归鸟。 B.长眠地下刚醒的化石啊,请向我一一讲述那奇幻的神话。 C.蚊子吹着喇叭冲过去,专咬狮子鼻子周围没有毛的地方。 D.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 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小圣施威降大圣》节选自清代小说家吴承恩的《西游记》,选段描述的打斗经过,紧 张中透着诙谐,妙趣横生,引人入胜。 B.《皇帝的新装》作者是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安徒生著有《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 儿》《拇指姑娘》《蚂蚁和蝉》等大量优秀的童话作品。 C.《济南的冬天》作者老舍,这篇小说表达了老舍先生对济南山山水水的无限情深。 D.《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纂,记录了孔子 及其弟子的言行。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5. 下列有关课文内容及文学常识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伊索寓言》的作者是伊索,古希腊人,《伊索寓言》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最成熟
最完备的寓言集。 B.《皇帝的新装》的作者是丹麦的安徒生,代表作有《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灰 姑娘》。《皇帝的新装》这篇童话,通过一个昏庸无能而又穷奢极欲的皇帝受骗上当的故 事,揭露和讽刺了皇帝和大臣们的虚伪、愚蠢和自欺欺人的丑行。 C.《紫藤萝瀑布》选自《铁箫人语》,作者是宗璞,文章写景状物,意在表达对生命的 思考和领悟。 D.《赫耳墨斯和雕像者》刻画了一个被人们误解、怀才不遇的神灵形象。 6.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7分) (1)曲径通幽处,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3)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 (4)三军可夺帅也, 。(《论语》) (5)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虽有嘉肴》) (6)《次北固山下》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时光流逝,蕴含自然理趣的诗句是: 7.名著阅读(5分 (1)“冰雪里的梅花啊!你占了春的先了。看遍地的小花随着你零星开放。”《春水·一 八》在描绘自然之美时,表现了诗人_(人名)独特的审美情趣,表现了诗人对 珍爱。(2分) (2)《西游记》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大闹 三借。(2分) (3)“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 心;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令人想着所曾触 过的最嫩的皮肤:她又不杂些儿尘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一一但你却看 不透她!”选自朱自清描写梅雨潭的散文 (篇名)(1分) 8.综合性学习(3分) “生活处处有语文”。现在很多广告宣传语借用或改动成语,以达到吸引消费者的目
最完备的寓言集。 B. 《皇帝的新装》的作者是丹麦的安徒生,代表作有《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灰 姑娘》。《皇帝的新装》这篇童话,通过一个昏庸无能而又穷奢极欲的皇帝受骗上当的故 事,揭露和讽刺了皇帝和大臣们的虚伪、愚蠢和自欺欺人的丑行。 C.《紫藤萝瀑布》选自《铁箫人语》,作者是宗璞, 文章写景状物,意在表达对生命的 思考和领悟。 D.《赫耳墨斯和雕像者》刻画了一个被人们误解、怀才不遇的神灵形象。 6.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7 分) ⑴曲径通幽处,__________▲__________。(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⑵__________▲_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⑶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_____。(晏殊《浣溪沙》) ⑷三军可夺帅也,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 ⑸是故学然后知不足,__________▲__________。(《虽有嘉肴》) ⑹《次北固山下》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时光流逝,蕴含自然理趣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名著阅读(5分) (1)“冰雪里的梅花啊!你占了春的先了。看遍地的小花 随着你零星开放。”《春水·一 八》在描绘自然之美时,表现了诗人 (人名)独特的审美情趣,表现了诗人对 的 珍爱。(2分) (2)《西游记》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大闹 、三借 。(2 分) (3) “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 心;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令人想着所曾触 过的最嫩的皮肤;她又不杂些儿尘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 不透她!”选自朱自清描写梅雨潭的散文 。(篇名)(1分) 8. 综合性学习(3 分) “生活处处有语文”。现在很多广告宣传语借用或改动成语,以达到吸引消费者的目
的。如:某饮料广告语为“饮以为荣”,某蚊香广告语为“默默无蚊”,某银行卡广告语为 “钱途无量”。 (1)上面三则广告语任选其一,将它还原为原来的成语。(1分) 我选择“ ,它原来的成语为( (2)你如何评价这种现象?简要谈谈你的看法。(2分) 二、现代文阅读(30分) (一)钓虾 鲁彦① 每年一到夏天,河水渐渐浅了,清了,从岸上可以透澈地看到近处的河底。早晨的太 从东边射过来,石洞口的虾便开始活泼地爬行。伏在岸上往下望,连一根一根的虾须也 地看得见 这时和其他的孩子们一样,我也开始忙碌了。从柴堆里选了一根最直的小竹竿,砍去 了旁枝和丫杈,在煤油灯上把弯曲的竹节炙直了,拴上一截线。从屋角里找出鸡毛来,扯 去了管旁的细毛,把鸡毛管剪成几分长的五截,穿在线上,加上小小的锡块,用铜丝捻成 小钩,钓竿就成功了。然后在水缸旁阴湿的泥地,掘出许多黑色的小蚯蚓,用竹管或破碗 装了,拿着一只小水桶,就到墙外的河岸上去。 “又要忙啦!钓来了给谁吃呀!”母亲每次总是这样的说 但我早已笑嘻嘻地跑出了大门 把钩子沉在岸边的水里,让虾儿们自己来上钩,是很慢的,我不爱这样。我爱伏在岸 上,把钓竿放下,不看浮子,单提着线,对着一个一个的石洞口,上下左右地牵动那串着 蚯蚓的钩子。这样,洞内洞外的虾儿立刻就被引来了。它颇聪明,并不立刻就把串着蚯蚓 钩子往嘴里送,它只是先用大钳拨动着,作一次试验。倘若这时浮子在水面,就现出微 微的抖动,把线提起来,它便立刻放松了。但我只把线微微地牵动,引起它舍不得的欲望 它反用大钳钩紧了,扯到嘴边去。但这时它也还并不往嘴里送,似在作第二次试验,把钩
的。如:某饮料广告语为“饮以为荣”,某蚊香广告语为“默默无蚊”,某银行卡广告语为 “钱途无量”。 ⑴上面三则广告语任选其一,将它还原为原来的成语。(1 分) 我选择“ ”,它原来的成语为( ▲ )。 ⑵你如何评价这种现象?简要谈谈你的看法。(2 分) 二、现代文阅读(30 分) (一)钓 虾 鲁彦① 每年一到夏天,河水渐渐浅了,清了,从岸上可以透澈地看到近处的河底。早晨的太 阳从东边射过来,石洞口的虾便开始活泼地爬行。伏在岸上往下望,连一根一根的虾须也 清晰 地看得见。 这时和其他的孩子们一样,我也开始忙碌了。从柴堆里选了一根最直的小竹竿,砍去 了旁枝和丫杈,在煤油灯上把弯曲的竹节炙直了,拴上一截线。从屋角里找出鸡毛来,扯 去了管旁的细毛,把鸡毛管剪成几分长的五截,穿在线上,加上小小的锡块,用铜丝捻成 小钩,钓竿就成功了。然后在水缸旁阴湿的泥地,掘出许多黑色的小蚯蚓,用竹管或破碗 装了,拿着一只小水桶,就到墙外的河岸上去。 “又要忙啦!钓来了给谁吃呀!”母亲每次总是这样的说。 但我早已笑嘻嘻地跑出了大门。 把钩子沉在岸边的水里,让虾儿们自己来上钩,是很慢的,我不爱这样。我爱伏在岸 上,把钓竿放下,不看浮子,单提着线,对着一个一个的石洞口,上下左右地牵动那串着 蚯蚓的钩子。这样,洞内洞外的虾儿立刻就被引来了。它颇聪明,并不立刻就把串着蚯蚓 的钩子往嘴里送,它只是先用大钳拨动着,作一次试验。倘若这时浮子在水面,就现出微 微的抖动,把线提起来,它便立刻放松了。但我只把线微微地牵动,引起它舍不得的欲望, 它反用大钳钩紧了,扯到嘴边去。但这时它也还并不往嘴里送,似在作第二次试验,把钩
子一推一拉地动着。我便把线搓动着,一紧一松地牵扯,使钩尖正对着它的嘴巴。看见它 仿佛吞进去了,但也还不能立刻提起线来,有时还须把线轻轻地牵到它的反面,让钩子扎 住它的嘴角,然后用力一提,它才嘶嘶嘶地弹着水,到了岸上。 把钩子从虾嘴里拿出来,把虾儿养在小水桶里,取了一条新鲜的小蚯蚓,放在左手心 上,轻轻地用右手拍了两下,拍死了,便把旧的去掉,换上新的,放下水里,第二只虾子 又很快地上钩了… “你这孩子真会钓,这许多!”大人们望了一望我的小水桶,都这样称赞说 到了中午,我的小水桶里已经装满了。 “看你怎样吃得了!……”母亲又欢喜又埋怨地说。 她给我在饭锅里蒸了五六只,但我照例地只勉强吃了一半,有时甚至咬了半只就停筷 到了第二天早晨,水桶里的虾儿呆的呆了,白的白了,很少能够养得活。母亲只好把 它们煮熟了,送给隔壁的人家吃 “你只是给人家钓,还要我赔柴赔盐赔油葱!”她老是这样地埋怨我。“算了吧,大热 天,坐在房子里不好吗?你看你面孔,你头颈,全晒黑啦!” 但我又早已拿着钓竿、蚯蚓,提着小水桶,悄悄地走到河边去了 夏天一到,没有什么比这更快乐,空水桶出去,满水桶回来 直至秋天来到,天气转凉了,河水大了,虾儿们躲进石洞里,不大出来,我也就把钓 竿藏了起来。但这时母亲却恶狠狠地把我的钓竿折成了两三段,当柴烧了 “还留到明年吗?一年比一年大啦,明年还要钓虾吗?明年再钓虾不给你读书啦,把你 送给渔翁,一生捕鱼过活……” 待下一年的夏天到时,我的新钓竿又做成了:比上年的长,比上年的直,比上年的美 丽,钓来的虾也比上年的多。母亲老是说着照样的话,老是把虾儿煮熟了送给人家吃 (选自散文《钓鱼》,题目有改动,文章有删改) 【注释】①鲁彦(1901~194),浙江镇海人。著名乡土小说家、翻译家 读完全文,请你简要写出“我”一到夏天就去河边钓虾的原因有哪些。(4分)
子一推一拉地动着。我便把线搓动着,一紧一松地牵扯,使钩尖正对着它的嘴巴。看见它 仿佛吞进去了,但也还不能立刻提起线来,有时还须把线轻轻地牵到它的反面,让钩子扎 住它的嘴角,然后用力一提,它才嘶嘶嘶地弹着水,到了岸上。 把钩子从虾嘴里拿出来,把虾儿养在小水桶里,取了一条新鲜的小蚯蚓,放在左手心 上,轻轻地用右手拍了两下,拍死了,便把旧的去掉,换上新的,放下水里,第二只虾子 又很快地上钩了…… “你这孩子真会钓,这许多!”大人们望了一望我的小水桶,都这样称赞说。 到了中午,我的小水桶里已经装满了。 “看你怎样吃得了!……”母亲又欢喜又埋怨地说。 她给我在饭锅里蒸了五六只,但我照例地只勉强吃了一半,有时甚至咬了半只就停筷 了。 到了第二天早晨,水桶里的虾儿呆的呆了,白的白了,很少能够养得活。母亲只好把 它们煮熟了,送给隔壁的人家吃。 “你只是给人家钓,还要我赔柴赔盐赔油葱!”她老是这样地埋怨我。“算了吧,大热 天,坐在房子里不好吗?你看你面孔,你头颈,全晒黑啦!” 但我又早已拿着钓竿、蚯蚓,提着小水桶,悄悄地走到河边去了。 夏天一到,没有什么比这更快乐,空水桶出去,满水桶回来。 直至秋天来到,天气转凉了,河水大了,虾儿们躲进石洞里,不大出来,我也就把钓 竿藏了起来。但这时母亲却恶狠狠地把我的钓竿折成了两三段,当柴烧了。 “还留到明年吗?一年比一年大啦,明年还要钓虾吗?明年再钓虾不给你读书啦,把你 送给渔翁,一生捕鱼过活……” 待下一年的夏天到时,我的新钓竿又做成了:比上年的长,比上年的直,比上年的美 丽,钓来的虾也比上年的多。母亲老是说着照样的话,老是把虾儿煮熟了送给人家吃。 (选自散文《钓鱼》,题目有改动,文章有删改) 【注释】①鲁彦(1901~1944),浙江镇海人。著名乡土小说家、翻译家。 9.读完全文,请你简要写出“我”一到夏天就去河边钓虾的原因有哪些。(4 分)
10.文章第二段中连续使用了一系列动词,请你说说这些动词有什么作用。(4分) 11.你喜欢文中的母亲吗?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的看法。(6分) (二)板凳狗和它的一朵小黄花 金波 板凳狗每天都去郊外的湖边散步,一年四季从不间断。 这是一个秋天的早晨,他来到湖边,看见一丛黄色的小花,便俯下身来闻一闻,很香。 第二天,他又来到湖边,发现那一丛花不见了。“花儿哪里去了?”他自言自语地说。这时 有一个很柔弱的声音传过来:“是让几个孩子摘走了,都摘走了。”板凳狗俯下身来找一找, 发现在原来开满黄花的地方,有一朵很小很小的花还留在那儿。 “你怎么没有被摘走呀?” “我太小,不起眼儿,他们看不上我。” 那一天板凳狗感到很不安,晚上很久都没睡着。 第三天,他又来到湖边,刚刚走近那朵小黄花,她就高兴地喊了起来:“你好,板凳 狗!你看我是不是长大了一些?”板凳狗仔细看了看,看不出她有什么变化,但他还是鼓励 她:“你长大了一点点。”小黄花很高兴,把身子扭一扭,像跳草裙舞。可是,她忽然又有 担心了:“我长大了,如果也被摘走了,怎么办?”是啊,板凳狗也担心起来。那天,他 一直陪着小黄花,天上的星星都出来了,才和她告别。 又一天的早晨,当板凳狗再见到小黄花时,发现她真的长大了。“啊,小黄花,你真 的长大了。我要好好保护你,不让别人把你摘走。”小黄花马上叫他一声“板凳狗哥哥 惊喜地问他:“你真的能保护我吗?”板凳狗点点头,就静静地卧在小黄花身边守护着她。 “你为什么叫板凳狗呢?”小黄花好奇地问,“是因为你长得像一条小板凳吗?”他不知道 该怎么回答。他卧在小黄花身边,静静地欣赏着她,看得小黄花羞答答的。看着看着,板 凳狗忽然也提出一个问题:“你为什么不长一些刺呢?谁要摘你,你就扎他!”“你说什么呀
10.文章第二段中连续使用了一系列动词,请你说说这些动词有什么作用。(4 分) 11.你喜欢文中的母亲吗?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的看法。(6 分) (二)板凳狗和它的一朵小黄花 金波 板凳狗每天都去郊外的湖边散步,一年四季从不间断。 这是一个秋天的早晨,他来到湖边,看见一丛黄色的小花,便俯下身来闻一闻,很香。 第二天,他又来到湖边,发现那一丛花不见了。“花儿哪里去了?”他自言自语地说。这时, 有一个很柔弱的声音传过来:“是让几个孩子摘走了,都摘走了。”板凳狗俯下身来找一找, 发现在原来开满黄花的地方,有一朵很小很小的花还留在那儿。 “你怎么没有被摘走呀?” “我太小,不起眼儿,他们看不上我。” 那一天板凳狗感到很不安,晚上很久都没睡着。 第三天,他又来到湖边,刚刚走近那朵小黄花,她就高兴地喊了起来:“你好,板凳 狗!你看我是不是长大了一些?”板凳狗仔细看了看,看不出她有什么变化,但他还是鼓励 她:“你长大了一点点。”小黄花很高兴,把身子扭一扭,像跳草裙舞。可是,她忽然又有 些担心了:“我长大了,如果也被摘走了,怎么办?”是啊,板凳狗也担心起来。那天,他 一直陪着小黄花,天上的星星都出来了,才和她告别。 又一天的早晨,当板凳狗再见到小黄花时,发现她真的长大了。“啊,小黄花,你真 的长大了。我要好好保护你,不让别人把你摘走。”小黄花马上叫他一声“板凳狗哥哥”, 惊喜地问他:“你真的能保护我吗?”板凳狗点点头,就静静地卧在小黄花身边守护着她。 “你为什么叫板凳狗呢?”小黄花好奇地问,“是因为你长得像一条小板凳吗?”他不知道 该怎么回答。他卧在小黄花身边,静静地欣赏着她,看得小黄花羞答答的。看着看着,板 凳狗忽然也提出一个问题:“你为什么不长一些刺呢?谁要摘你,你就扎他!”“你说什么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