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粥样硬化Arteriosclerosis,AS 概念:图 AS是一种与脂质代谢障碍有关的,以大中动脉内膜脂质沉着、 粥样斑块形成、纤维组织增生、管壁硬化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 年龄:多见于老年人,40-49岁AS的检出率为58.36%和88.31%, 并随年龄而增加。 AS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心脑脏器的AS后果严重, 心脑血管病居各类疾病主要死亡原因之首。 一、病因及发病机理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AS的危险因子:高脂血症、高血压、吸烟和糖尿病。 (一)脂质代谢障碍与浸润学说 1、脂质代谢障碍:高脂血症为主要危险因子 空腹12-14小时血甘油三脂超过160mg/dl(1.81mmol/L) 胆固醇超过260mg/dl(6.76mmol/L)为高血脂。低密度脂蛋白 LDL)、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升高与AS的发病率呈 正相关
动脉粥样硬化 Arteriosclerosis,AS 概念: 图 1 2 AS是一种与脂质代谢障碍有关的,以大中动脉内膜脂质沉着、 粥样斑块形成、纤维组织增生、管壁硬化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 年龄:多见于老年人,40-49岁AS的检出率为58.36%和88.31%, 并随年龄而增加。 AS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心脑脏器的AS后果严重, 心脑血管病居各类疾病主要死亡原因之首。 一、病因及发病机理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AS的危险因子:高脂血症、高血压、吸烟和糖尿病。 (一)脂质代谢障碍与浸润学说 1、脂质代谢障碍:高脂血症为主要危险因子 空腹12-14小时血甘油三脂超过160mg/dl(1.81mmol/L) 胆固醇超过260mg/dl(6.76mmol/L)为高血脂。低密度脂蛋白 (LDL)、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升高与AS的发病率呈 正相关
1、导致脂质代谢紊乱的原因有: (1)外源性因素:摄入动物性脂肪过多 (2)内源性因素: ①精神性因素:过度紧张、脑力劳动者血脂可增高。 ②体力活动:可加速胆固醇利用。 ③内分泌激素: 雌激素:可降低血胆固醇 (雌激素可抑制胆固醇合成) 妇女绝经后发病率增高。 甲状腺素:可降低胆固醇(因其促进胆固醇在肝分解、 利用和排泄。故甲状腺功能低者血胆固醇高。 胰岛素:糖尿病者可合并高血脂。 机理: A、当胰岛素低,则脂肪大量分解以供能, 脂肪酸增多 致使肝合成胆固醇增多。 B、高血糖时修饰的LDL可促进单核细胞迁入内膜(单核细胞 吞噬脂质,使动脉内膜脂质增多)
1、导致脂质代谢紊乱的原因有: (1)外源性因素:摄入动物性脂肪过多 (2)内源性因素: ①精神性因素:过度紧张、脑力劳动者血脂可增高。 ②体力活动:可加速胆固醇利用。 ③内分泌激素: 雌激素:可降低血胆固醇(雌激素可抑制胆固醇合成) 妇女绝经后发病率增高。 甲状腺素:可降低胆固醇(因其促进胆固醇在肝分解、 利用和排泄。故甲状腺功能低者血胆固醇高。 胰岛素:糖尿病者可合并高血脂。 机理: A、当胰岛素低,则脂肪大量分解以供能,脂肪酸增多 致使肝合成胆固醇增多。 B、高血糖时修饰的LDL可促进单核细胞迁入内膜(单核细胞 吞噬脂质,使动脉内膜脂质增多)
2、脂质浸润: 机理: 内皮受损利于脂质沉积内膜。 内皮细胞受损 血栓形成(血小板) 释放生长因子 平滑肌细胞增生并内移内膜→吞噬脂质→沉积内膜 图 (引起内膜损伤的原因) ()高血压:高压力的冲击力使内皮损伤,脂质沉积。 (在动脉壁的血管分支处可见脂质沉积多) 2)吸烟:烟中的糖蛋白可激活 一种致突变物质 引起血管壁平滑肌增生+吞噬脂质 内膜脂质沉积 血液中CO升高使血管壁缺氧性损伤 3)血管活性物质:缓激肽、组胺、儿茶酚胺、前列腺素 ·使血管壁通透性增高
机理: 内皮受损利于脂质沉积内膜。 内皮细胞受损 血栓形成(血小板) 释放生长因子 平滑肌细胞增生并内移内膜 吞噬脂质 沉积内膜 图 1 〔引起内膜损伤的原因 〕 (1)高血压:高压力的冲击力使内皮损伤,脂质沉积。 (在动脉壁的血管分支处可见脂质沉积多) (2)吸烟:烟中的糖蛋白可激活 一种致突变物质 引起血管壁平滑肌增生 吞噬脂质 内膜脂质沉积 血液中CO升高使血管壁缺氧性损伤 (3)血管活性物质:缓激肽、组胺、儿茶酚胺、前列腺素 使血管壁通透性增高 2、脂质浸润:
(4)内毒素 (⑤)缺氧 内皮损伤→脂质沉积 (6)免疫性损伤 (二)受体缺失学说 发现肝细胞、内皮细胞表面附有LDL受体可吸收LDL。 (此受体学说由美国迈克尔布郎教授和约瑟夫戈尔茨坦教 授提出而获取1985年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 当缺乏LDL受体→血脂增高AS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多在早年发生冠心病死亡)
(4)内毒素 (5)缺氧 内皮损伤 脂质沉积 (6)免疫性损伤 (二)受体缺失学说 发现肝细胞、内皮细胞表面附有LDL受体可吸收LDL。 (此受体学说由美国迈克尔.布郎教授和约瑟夫戈尔茨坦教 授提出而获取1985年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 当缺乏LDL受体 血脂增高 AS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多在早年发生冠心病死亡)
二、基本病变 主要发生在弹性肌型大中动脉的内膜,如主动脉、冠状动脉、 脑、肾、四肢动脉。1mm以下的肌型动脉基本不发病。 (一)脂质条纹期fatty streak 图 镜下:脂质沉积于内膜(内膜增厚),脂质被吞噬细胞吞噬后 成泡沫细胞。 (参考)泡沫细胞来源: A、组织中的巨噬细胞 B、液中的单核细胞 C、内膜原有或中膜内移的平滑肌细胞,其可吞噬脂质并可产生 胶原纤维弹力纤维。 大体:动脉内膜上有黄色斑点或斑纹 (二)纤维斑块期fibrous plaque 图 镜下:脂质堆积增多,泡沫细胞也增多,其中平滑肌细胞产生胶原 纤维、弹力纤维呈帽状覆盖于脂质上面,使病变成纤维斑块。 大体:动脉内膜上有瓷白色的纤维斑块
二、基本病变 主要发生在弹性肌型大中动脉的内膜 ,如主动脉、冠状动脉、 脑、肾、四肢动脉。1mm以下的肌型动脉基本不发病。 (一)脂质条纹期fatty streak 图 1 2 3 镜下:脂质沉积于内膜(内膜增厚),脂质被吞噬细胞吞噬后 成泡沫细胞。 (参考)泡沫细胞来源: A、 组织中的巨噬细胞 B、液中的单核细胞 C、内膜原有或中膜内移的平滑肌细胞,其可吞噬脂质并可产生 胶原纤维弹力纤维。 大体:动脉内膜上有黄色斑点或斑纹 (二)纤维斑块期 fibrous plaque 图 1 2 镜下:脂质堆积增多,泡沫细胞也增多,其中平滑肌细胞产生胶原 纤维、弹力纤维呈帽状覆盖于脂质上面,使病变成纤维斑块。 大体:动脉内膜上有瓷白色的纤维斑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