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题目 1.立意要明确。写好这类文章,首先要把握好“物” 与“情”之间的对应点,即二者要有密切联系,彼 此契合。这类文章的写作,往往是从物的自然属性 中发现某种与人的社会属性一一感情、品德、行为 等相通或类似的东西,从而通过由物及情来抒发某 种感情
1.立意要明确。写好这类文章,首先要把握好“物” 与“情”之间的对应点,即二者要有密切联系,彼 此契合。这类文章的写作,往往是从物的自然属性 中发现某种与人的社会属性——感情、品德、行为 等相通或类似的东西,从而通过由物及情来抒发某 种感情
作文题目 2.描写要具体。写好这类文章,借物是虚,抒情、言 志、寄意是实;前者是手段,后者是目的。抽象、 空乏的情、志、意,只有借具体的浅近的事物来表 现,才能变得生动、形象,易于领悟和理解,使读 者乐于阅读
2.描写要具体。写好这类文章,借物是虚,抒情、言 志、寄意是实;前者是手段,后者是目的。抽象、 空乏的情、志、意,只有借具体的浅近的事物来表 现,才能变得生动、形象,易于领悟和理解,使读 者乐于阅读
范文赏析 冰糖葫芦的情思 厂甸庙会又重新回到了北京人的节日生活中。爷爷 是位地道的老北京,他说他小时候,每逢过大年,同院 的小伙伴就互相招呼着一起去逛庙会,糖葫芦是他的最 爱。“早年庙会上卖的糖葫芦不是冰糖做的,看上去也 不那么红亮,因为裹的是‘饴糖’,就是“关东糖’。” 爷爷经常这样念叨。 如今,爷爷年岁大了,逛不动庙会了,而我怎能错 过这样的热闹?来到厂甸,只见街道两边叫卖的货品
冰糖葫芦的情思 厂甸庙会又重新回到了北京人的节日生活中。爷爷 是位地道的老北京,他说他小时候,每逢过大年,同院 的小伙伴就互相招呼着一起去逛庙会,糖葫芦是他的最 爱。“早年庙会上卖的糖葫芦不是冰糖做的,看上去也 不那么红亮,因为裹的是‘饴糖’,就是‘关东糖’。” 爷爷经常这样念叨。 如今,爷爷年岁大了,逛不动庙会了,而我怎能错 过这样的热闹?来到厂甸,只见街道两边叫卖的货品
范文赏析 琳琅满目,街上的游客摩肩接踵。忽然,我被一个摊位 上的糖葫芦吸引住了,虽然不是爷爷说的用饴糖做的, 可是这些糖葫芦竟然个个一米多长,我真是第一次见 到。出于好奇,我和朋友买了一串。可是,要想吃到嘴 里就费大劲了:朋友得横着举,我呢,则要走到一米以 外咬下第一颗果子,然后再换成我举他吃。如此滑稽的 吃法,引得路人纷纷打听:“好玩儿,哪买的?” 就在我和朋友轮流交替吃糖葫芦的时候,一位老人 走上前饶有兴致地问:“好吃吗?”我们笑着点点头
琳琅满目,街上的游客摩肩接踵。忽然,我被一个摊位 上的糖葫芦吸引住了,虽然不是爷爷说的用饴糖做的, 可是这些糖葫芦竟然个个一米多长,我真是第一次见 到。出于好奇,我和朋友买了一串。可是,要想吃到嘴 里就费大劲了:朋友得横着举,我呢,则要走到一米以 外咬下第一颗果子,然后再换成我举他吃。如此滑稽的 吃法,引得路人纷纷打听:“好玩儿,哪买的?” 就在我和朋友轮流交替吃糖葫芦的时候,一位老人 走上前饶有兴致地问:“好吃吗?”我们笑着点点头
范文赏析 顺手把糖葫芦递给他,而老人却笑着 摇摇头,指了指自己的牙,示意我们 他的牙齿已经不允许了。 看着这位老人,我忽然想起自己的爷爷,也许他和 我爷爷一样是逛庙会长大的老北京,糖葫芦可能也是他 的最爱。看到我们这两个小伙伴高高兴兴地“合作”吃 糖葫芦,他是不是也想起了他的少年时光,想起他儿时 的玩伴?
顺手把糖葫芦递给他,而老人却笑着 摇摇头,指了指自己的牙,示意我们, 他的牙齿已经不允许了。 看着这位老人,我忽然想起自己的爷爷,也许他和 我爷爷一样是逛庙会长大的老北京,糖葫芦可能也是他 的最爱。看到我们这两个小伙伴高高兴兴地“合作”吃 糖葫芦,他是不是也想起了他的少年时光,想起他儿时 的玩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