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的地理位置及周边环境状况 项目地址位于深圳市罗湖区宝安南路都市名园第五层D/仼E区。项目所在建筑物为一栋 商住混合建筑,建筑1-4楼为商铺,项目租用5楼,6楼及以上为居民楼,中间没有架空 层相隔。项目东面为万象城,南面为商铺及住宅,西面为居民楼,北面为居民楼。 项目地理位置及基本生态控制线图见附图1,项目四至图和周围环境照片见附图2, 项目厂房外观和车间内现状见附图3。 根据项目提供的选址坐标见表5,项目选址不在深圳市基本生态控制线范围内。 表5项目选址坐标及经纬度 纬度N 经度 22°3230.21 114°061754 22°3230.20 114°06′16.91 22°322926 114°061776 22°322956 114°0618.54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项目属新建项目,因此项目不存在原有的环境污染问题。 项目纳污水体为深圳河,由于接纳了部分处理不达标的生活污水与工业废水,目前深 圳河已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达不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Ⅴ类水 质标准。目前政府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改善深圳河水质,主要是加强建设污水处理厂及其 配套管网的建设,对高污染高排放的企业、行业采取限批、禁批,届时,深圳河水质有望 得到改善
4 项目的地理位置及周边环境状况 项目地址位于深圳市罗湖区宝安南路都市名园第五层 D/E 区。项目所在建筑物为一栋 商住混合建筑,建筑 1-4 楼为商铺,项目租用 5 楼,6 楼及以上为居民楼,中间没有架空 层相隔。项目东面为万象城,南面为商铺及住宅,西面为居民楼,北面为居民楼。 项目地理位置及基本生态控制线图见附图 1,项目四至图和周围环境照片见附图 2, 项目厂房外观和车间内现状见附图 3。 根据项目提供的选址坐标见表 5,项目选址不在深圳市基本生态控制线范围内。 表 5 项目选址坐标及经纬度 纬度 N 经度 22°32'30.21" 114°06'17.54" 22°32'30.20" 114°06'16.91" 22°32'29.26" 114°06'17.76" 22°32'29.56" 114°06'18.54"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项目属新建项目,因此项目不存在原有的环境污染问题。 项目纳污水体为深圳河,由于接纳了部分处理不达标的生活污水与工业废水,目前深 圳河已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达不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Ⅴ类水 质标准。目前政府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改善深圳河水质,主要是加强建设污水处理厂及其 配套管网的建设,对高污染高排放的企业、行业采取限批、禁批,届时,深圳河水质有望 得到改善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简况 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1、地理位置 项目所在位置属于桂园街道。桂园街道办事处成立于1983年,前身是和平路办 事处。辖区范围东起广深铁路和布吉河,南连深圳河,西至红岭路,北接笋岗路,面 积2.3平方公里。作为区委、区政府的派出机构,街道办事处机关设有18个部门和 科室,下设桂木园、人民桥、红村、鹿丹村、松园、大塘龙、新围、老围等8个社区 工作站。桂园街道辖区地处深圳市金融、商贸中心区。华润万象城、地王大厦、深圳 书城都集中于此,金融、商贸业发达,商贾云集。辖区内有行政和企事业单位1256 多个,军警单位7家,中小学校8所。 2、地质、地貌 罗湖区地势东北髙、西南低,多为丘陵山地和冲积小平原,深圳最髙峰-海拔943 米高的梧桐山即坐落在辖区东部。罗湖区范围內地质构造以中生代岩浆活动较为强 烈,各期的酸性火成岩分布较广,主要为黑云母花岗岩及花岗岩脉。区内主要地层为 白垩系塘厦群凝灰质砂页岩及酸性凝灰岩。在西北部分布有下古生界地层:为石英岩、 云母片岩、混合岩及片麻岩等。辖区地势北高南低。梧桐山将辖区分为东西两部分: 东部地势较髙,以梧桐山梅沙尖低山、丘陵地形为主;西部地努较低,以深圳河下游 平原、台地为主、位于北部中段的梧桐山,海拔994米,为境内最高峰;其次为梅 沙尖,海拔753米。 3、气候与气象 深圳市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处于亚热带和热带气候的过渡区,属亚热带海洋性季 风气候,全年温和暖湿,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夏长而不酷热,冬暖而有阵寒,干湿 季节分明 ①日照与温度 深圳市日照充足,多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936.9hr,日照百分率47%,7~12月份 的日照时数最多。太阳年辐射量为54049MJ/m2。累年平均气温为2.5℃。一月份最 冷,平均气温约129℃,七月份最热,平均气温约287℃。极端最高气温为387℃ 极端最低气温为02℃。 ②降水与湿度
5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简况 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1、地理位置 项目所在位置属于桂园街道。桂园街道办事处成立于 1983 年,前身是和平路办 事处。辖区范围东起广深铁路和布吉河,南连深圳河,西至红岭路,北接笋岗路,面 积 2.3 平方公里。作为区委、区政府的派出机构,街道办事处机关设有 18 个部门和 科室,下设桂木园、人民桥、红村、鹿丹村、松园、大塘龙、新围、老围等 8 个社区 工作站。桂园街道辖区地处深圳市金融、商贸中心区。华润万象城、地王大厦、深圳 书城都集中于此,金融、商贸业发达,商贾云集。辖区内有行政和企事业单位 1256 多个,军警单位 7 家,中小学校 8 所。 2、地质、地貌 罗湖区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多为丘陵山地和冲积小平原,深圳最高峰-海拔 943 米高的梧桐山即坐落在辖区东部。罗湖区范围内地质构造以中生代岩浆活动较为强 烈,各期的酸性火成岩分布较广,主要为黑云母花岗岩及花岗岩脉。区内主要地层为 白垩系塘厦群凝灰质砂页岩及酸性凝灰岩。在西北部分布有下古生界地层:为石英岩、 云母片岩、混合岩及片麻岩等。辖区地势北高南低。梧桐山将辖区分为东西两部分: 东部地势较高,以梧桐山梅沙尖低山、丘陵地形为主;西部地努较低,以深圳河下游 平原、台地为主、位于北部中段的梧桐山,海拔 994 米,为境内最高峰;其次为梅 沙尖,海拔 753 米。 3、气候与气象 深圳市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处于亚热带和热带气候的过渡区,属亚热带海洋性季 风气候,全年温和暖湿,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夏长而不酷热,冬暖而有阵寒,干湿 季节分明。 ①日照与温度 深圳市日照充足,多年平均日照时数为 1936.9hr,日照百分率 47%,7~12 月份 的日照时数最多。太阳年辐射量为 5404.9MJ/m2。累年平均气温为 22.5℃。一月份最 冷,平均气温约 12.9℃,七月份最热,平均气温约 28.7℃。极端最高气温为 38.7℃, 极端最低气温为 0.2℃。 ②降水与湿度
累年平均降水量为1965mm,且热季和雨季为同一时期。雨季主要集中在5~9月份 占全年降雨量的85%,最大24小时降水量310mm。暴雨多,暴雨日占降水日数的51% 多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7%,3~9月份平均湿度较高,在81%以上,10月至次年2月 相对湿度较低。 ③风速与风向频率 风速 根据深圳市国家基本气象观测站1956-2012年观测记录,年平均风速为26m/s, 10分钟最高平均风速为18.3m(1987年11月28日)。全年中冬季风速较大,夏季 风速较小。东北风的出现频率不仅高,而且此风向下的平均风速相对其它风向也比较 大,NNE、NE、ENE风向的年平均风速为3.3~34m/s,在16个风向中居前三位。各 季度及全年风速见图1 春季 夏季 秋季 冬季 全年 图1各季度及全年风速图 风向风频 根据深圳市多年的气象资料,统计出全年的风向玫瑰图及各季和全年的风向频率 见图2。深圳的地面风向存在非常明显的季节变化,秋、冬季偏北风为主,春、夏季 则以偏东风为主:根据深圳市近多年风向观测记录,深圳市全年的风向频率以东南风 最高,秋季与冬季盛行东北风,春季与夏季盛行东南风
6 累年平均降水量为 1966.5mm,且热季和雨季为同一时期。雨季主要集中在 5~9 月份, 占全年降雨量的 85%,最大 24 小时降水量 310mm。暴雨多,暴雨日占降水日数的 51%。 多年平均相对湿度为 77%,3~9 月份平均湿度较高,在 81%以上,10 月至次年 2 月 相对湿度较低。 ③风速与风向频率 风速 根据深圳市国家基本气象观测站 1956~2012 年观测记录,年平均风速为 2.6m/s, 10 分钟最高平均风速为 18.3m/s(1987 年 11 月 28 日)。全年中冬季风速较大,夏季 风速较小。东北风的出现频率不仅高,而且此风向下的平均风速相对其它风向也比较 大,NNE、NE、ENE 风向的年平均风速为 3.3~3.4m/s,在 16 个风向中居前三位。各 季度及全年风速见图 1。 0.0 1.0 2.0 3.0 4.0 N NNE NE ENE E ESE SE SSE S SSW SW WSW W WNW NW NNW 0.0 1.0 2.0 3.0 4.0 N NNE NE ENE E ESE SE SSE S SSW SW WSW W WNW NW NNW 0.0 1.0 2.0 3.0 4.0 N NNE NE ENE E ESE SE SSE S SSW SW WSW W WNW NW NNW 春季 夏季 秋季 0.0 1.0 2.0 3.0 4.0 N NNE NE ENE E ESE SE SSE S SSW SW WSW W WNW NW NNW 0 1 2 3 4 N NNE NE ENE E ESE SE SSE S SSW SW WSW W WNW NW NNW 冬季 全年 图 1 各季度及全年风速图 风向风频 根据深圳市多年的气象资料,统计出全年的风向玫瑰图及各季和全年的风向频率 见图 2。深圳的地面风向存在非常明显的季节变化,秋、冬季偏北风为主,春、夏季 则以偏东风为主;根据深圳市近多年风向观测记录,深圳市全年的风向频率以东南风 最高,秋季与冬季盛行东北风,春季与夏季盛行东南风
春季C=3.8 夏季C=76 秋季C=13.0 冬季C=43 全年C=72 图2各季度及全年风向玫瑰图 、水文与流域 深圳河及其支流莲塘水是深圳市与香港地区的界河,深圳河的主流为沙湾水,发 源于平湖以南的九尾岭,在三岔口汇纳莲塘水之后才称为深圳河,全河可分三段,沙 湾以上为上游,流向南东,河床纵比降为3%。谷底平原宽100~400米,但宽谷与 窄谷相间,流经台地(60~80米)和低丘陵区。沙湾至三岔口为中游段,流向急转 为南西,河床纵比降为千分之二,流经低丘陵区,河谷地貌特征是谷底宽、谷坡陡 有一级冲积阶地发育。三岔口以下为下游段,平原宽阔,河床纵比降为千分之0.5以 下 深圳水库基本控制了沙湾水的来水,所以目前深圳河的水量主要来源于布吉 河、莲塘水、上水河。深圳河的主要问题是洪水泛滥,通航能力低,河水污染严重。 5、植被、生物多样性 评价区域生态系统类型为半人工、半自然生态系统。在缓和的山坡上分布马尾松 幼林,底下为稀疏的灌木群落。植被良好,植被总体盖度在95%以上,但生物量不大 草本植物居多,季节变化明显。群落结构简单,抗干扰能力差,但恢复能力强,是典 型的南方山地植被。 由于长期的人为活动影响,地带性的季雨林和常绿阔叶林基本损失殆尽,主要为 马尾松疏林灌丛和灌草丛。另外部分丘陵山地则栽种了人工林,主要为马尾松、松木 林及桉树、台湾相思林。土地利用强度小,空间分布特征简单,无特殊的原始价值, 其经济价值需通过开发才能体现,关键的生态效益在于植被的水土保持作用
7 0 5 10 15 20 25 N NNE NE ENE E ESE SE SSE S SSW SW WSW W WNW NW NNW 0 5 10 15 20 N NNE NE ENE E ESE SE SSE S SSW SW WSW W WNW NW NNW 0 10 20 30 N NNE NE ENE E ESE SE SSE S SSW SW WSW W WNW NW NNW 春季 C=3.8 夏季C=7.6 秋季 C=13.0 0 5 10 15 N NNE NE ENE E ESE SE SSE S SSW SW WSW W WNW NW NNW 0 5 10 15 20 N NNE NE ENE E ESE SE SSE S SSW SW WSW W WNW NW NNW 冬季 C=4.3 全年 C=7.2 图 2 各季度及全年风向玫瑰图 4、水文与流域 深圳河及其支流莲塘水是深圳市与香港地区的界河,深圳河的主流为沙湾水,发 源于平湖以南的九尾岭,在三岔口汇纳莲塘水之后才称为深圳河,全河可分三段,沙 湾以上为上游,流向南东,河床纵比降为 3%。谷底平原宽 100~400 米,但宽谷与 窄谷相间,流经台地(60~80 米)和低丘陵区。沙湾至三岔口为中游段,流向急转 为南西,河床纵比降为千分之二,流经低丘陵区,河谷地貌特征是谷底宽、谷坡陡, 有一级冲积阶地发育。三岔口以下为下游段,平原宽阔,河床纵比降为千分之 0.5 以 下。 深圳水库基本控制了沙湾水的来水,所以目前深圳河的水量主要来源于布吉 河、莲塘水、上水河。深圳河的主要问题是洪水泛滥,通航能力低,河水污染严重。 5、植被、生物多样性 评价区域生态系统类型为半人工、半自然生态系统。在缓和的山坡上分布马尾松 幼林,底下为稀疏的灌木群落。植被良好,植被总体盖度在 95%以上,但生物量不大, 草本植物居多,季节变化明显。群落结构简单,抗干扰能力差,但恢复能力强,是典 型的南方山地植被。 由于长期的人为活动影响,地带性的季雨林和常绿阔叶林基本损失殆尽,主要为 马尾松疏林灌丛和灌草丛。另外部分丘陵山地则栽种了人工林,主要为马尾松、松木 林及桉树、台湾相思林。土地利用强度小,空间分布特征简单,无特殊的原始价值, 其经济价值需通过开发才能体现,关键的生态效益在于植被的水土保持作用
该区域的土壤类型以赤红壤为主。赤红壤是深圳市地带性土壤,分布在海拔300 米以下广阔的丘陵台地。土壤表层有机质多在2.0%左右,而土壤流失严重的侵蚀赤 红壤,表层有机质含量仅0.2~0.4%。由于评价区暴雨较多,加上长期的人为活动干 扰,许多原有的植被覆盖地段成为裸露地面,在丘陵地区常有水土流失现象
8 该区域的土壤类型以赤红壤为主。赤红壤是深圳市地带性土壤,分布在海拔 300 米以下广阔的丘陵台地。土壤表层有机质多在 2.0%左右,而土壤流失严重的侵蚀赤 红壤,表层有机质含量仅 0.2~0.4%。由于评价区暴雨较多,加上长期的人为活动干 扰,许多原有的植被覆盖地段成为裸露地面,在丘陵地区常有水土流失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