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 《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主持 编纂的一部編年体通史。记敢了从战 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书名 资治”。说明本书编撰的目的是为 封建统治阶级提供政治借鉴 孙权,字仲谋,三国时吴国的国君。 据说他曾劝吕蒙(三国时吴国的名将) 要浏览群书 泛学习
一、导入 《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主持 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 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书名 “资治”,说明本书编撰的目的是为 封建统治阶级提供政治借鉴。 孙权,字仲谋,三国时吴国的国君。 据说他曾劝吕蒙(三国时吴国的名将) 要浏览群书,广泛学习
九年义务教育三,四年制初级中学语文第二册 士当 别刮 三目 相看。 孙权劝学 资治 通
孙 权 劝 《 学 资 治 通 鉴 》
读准字音和停顿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 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日:“孤岂 (q)欲卿/治经为(we)博士邪(ye)!但当 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 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 大惊日:“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 蒙!″蒙日:“士别三日,即更(geng) 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 遂(su)拜蒙母,结友而别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 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 (qǐ)欲卿/治经为(wéi)博士邪(yé)!但当 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 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 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 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gèng) 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 遂(suì)拜蒙母,结友而别。 二、读准字音和停顿
三、读懂字意和文意 蒙辞以军中多务(用)蒙乃始就学(于是)(从事) 送拜蒙母(于是)过寻阳(到)吴下阿蒙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土邪!(通“耶”,反问语气 (难道)(成为)(一学官)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只)(历史)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重新) (怎么)(无义)
三、读懂字意和文意 蒙辞以军中多务 蒙乃始就学 遂拜蒙母 过寻阳 吴下阿蒙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用) (难道)(成为) (通“耶”,反问语气 词) (只)(历史) (于是) (于是) (到) (一种学官) (重新) (怎么)(无义) (从事)
四、读出语气和性格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语重心长,严厉,谆谆告诫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反问语气,责备。 (3)“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感叹句,惊讶赞叹。 (4)“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反问语气,调侃中带有自豪
四、读出语气和性格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3)“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4)“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语重心长,严厉,谆谆告诫。 反问语气,责备。 感叹句,惊讶赞叹。 反问语气,调侃中带有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