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游充通大学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1635年,笛卡尔(ReneDescartes,1596一1650)的《折 光学》第一次对折射定律提出理论上的推证,并对光的 本性做了两种假说:一是类似微粒的物质,另一是在以 太中的压力。 反射定律与折射定律是光的微粒说得最好例证。光的反射可看 作球碰到平滑坚硬的地面反弹过程,容易证明光的入射角等于 它的反射角 光是以太介质中某种压力的传播过程,光通过介质传入人眼 就象机械脉冲沿着手杖传入盲人的手和脑中一样,并没有某种 物质性的东西传入眼睛使我们看到光和色。这里倾向光是波动 的,强调介质的影响和接触作用。 ·由此可见,光从一开始被作为科学研究的对象就显得扑朔迷离 、让人捉摸不定,从此科学界围绕光的本质展开了长达200多年 的大争论
1635年,笛卡尔(ReneDescartes,1596—1650)的《折 光学》第一次对折射定律提出理论上的推证,并对光的 本性做了两种假说:一是类似微粒的物质,另一是在以 太中的压力。 • 反射定律与折射定律是光的微粒说得最好例证。光的反射可看 作球碰到平滑坚硬的地面反弹过程,容易证明光的入射角等于 它的反射角 • 光是以太介质中某种压力的传播过程,光通过介质传入人眼, 就象机械脉冲沿着手杖传入盲人的手和脑中一样,并没有某种 物质性的东西传入眼睛使我们看到光和色。这里倾向光是波动 的,强调介质的影响和接触作用。 • 由此可见,光从一开始被作为科学研究的对象就显得扑朔迷离 、让人捉摸不定,从此科学界围绕光的本质展开了长达200多年 的大争论
上游充通大¥ 第一次争论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由光的颜色引发 ·1611年,斯帕拉特罗的大主教安托尼沃:德·多米尼斯 (Auto一nio de Dominis)将虹霓的颜色解释为水 滴内层表面反射出来的光,因经过厚薄不同的水层, 而显出色彩。笛卡尔进一步发现:色彩和折射率有关 ,并且成功地算出虹霓弯折的角度。 。 格里马第(1618-1663,意大利波仑亚大学的数学教 授)1655年设计了两个实验:首先,让一束光穿过 一个小孔,照到暗室里的屏幕上,结果通过小孔后的 光影明显变宽了,且形成有颜色的边沿,说明走直线 的光束遇到障碍时发生了曲折;让一束光穿过两个小 孔后照到暗室里的屏幕上,这时得到了有明暗条纹的 图像,这就是“衍射
第一次争论 由光的颜色引发 • 1611年,斯帕拉特罗的大主教安托尼沃·德·多米尼斯 (Auto-nio de Dominis)将虹霓的颜色解释为水 滴内层表面反射出来的光,因经过厚薄不同的水层, 而显出色彩。笛卡尔进一步发现:色彩和折射率有关 ,并且成功地算出虹霓弯折的角度。 • 格里马第(1618-1663,意大利波仑亚大学的数学教 授 )1655年设计了两个实验:首先,让一束光穿过 一个小孔,照到暗室里的屏幕上,结果通过小孔后的 光影明显变宽了,且形成有颜色的边沿,说明走直线 的光束遇到障碍时发生了曲折;让一束光穿过两个小 孔后照到暗室里的屏幕上,这时得到了有明暗条纹的 图像,这就是 “衍射
上游充通大粤 第一次争论 e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1663年,英国科学家波义耳提出了物体的颜色不是 0 物体本身的性质,而是光照射在物体上产生的效果 。第一次记载了肥皂泡和玻璃球中的彩色条纹。 。 英国物理学家胡克(1635~1703)重复了格里马第 的实验,并通过对肥皂泡膜的颜色的观察提出了 光是以太的一种纵向波”的假说。根据这一假说, 胡克也认为光的颜色是由其频率决定的。1665年发 表的《放大镜下微小物体的显微术或某些生理学的 描述》(简称《显微术》),明确主张光是一种振动
第一次争论 • 1663年,英国科学家波义耳提出了物体的颜色不是 物体本身的性质,而是光照射在物体上产生的效果 。第一次记载了肥皂泡和玻璃球中的彩色条纹。 • 英国物理学家胡克(1635~1703)重复了格里马第 的实验,并通过对肥皂泡膜的颜色的观察提出了“ 光是以太的一种纵向波”的假说。根据这一假说, 胡克也认为光的颜色是由其频率决定的。1665年发 表的《放大镜下微小物体的显微术或某些生理学的 描述》(简称《显微术》),明确主张光是一种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