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音字 lei擂鼓 ei打擂 tao调解 xang丞相 调 相 diao调职 xang相信
擂 léi 擂鼓 lèi 打擂 调 相 tiáo 调解 diào 调职 xiàng 丞相 xiāng 相信
体会词义 o妒忌:对才能、名誉地位比自己好的人心 怀怨 恨,本课指周瑜因诸葛亮比 自己强而忌恨他。 o惩罚:严厉地处罚。 o自有妙用:自然巧妙的用处。 o神机妙算: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谋划,形 容有预见性,善于估计客观形势,决定策 略
妒忌:对才能、名誉地位比自己好的人心 怀怨 恨,本课指周瑜因诸葛亮比 自己强而忌恨他。 惩罚:严厉地处罚。 自有妙用:自然巧妙的用处。 神机妙算: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谋划,形 容有预见性,善于估计客观形势,决定策 略。 体会词义
自由朗读要求 o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 文 o2这篇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o3思者:课文写了哪几个人物? o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它的 起因、经过、结果分别是什么? o如何将课文划分段落?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 文; 2.这篇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3.思考:课文写了哪几个人物? 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它的 起因、经过、结果分别是什么? 如何将课文划分段落? 自由朗读要求
整体感知 1文中写到了唧几个人物? 周瑜、诸葛亮、鲁肃、曹操 2在文中找出“草船借箭”的起因、准备,经过和结 果,把文章分成四部分。 起因(1-2) 展 按事情发 准备(3-5) 经过(69) 结果(10)
1.文中写到了哪几个人物? 周瑜、诸葛亮、鲁肃、曹操 2.在文中找出“草船借箭”的起因、准备,经过和结 果,把文章分成四部分。 整体感知 按 事 情 发 展 起因(1—2) 准备(3—5) 经过(6—9) 结果(10)
●二理解第二段 读,想想这段写什么? (一)从周瑜和鲁肃的对话中,可以看出什么? (险恶用心) 二)分组朗读鲁肃和诸葛亮的对话,思考 (1)鲁肃为什么要见诸葛亮?(顾全大局 (2)诸葛亮请鲁肃帮忙做什么? (A二十条船,每船三十名军士 B.船用布幔遮起来,还要一千多 个草把子排在船的两边)
二 理解第二段 (一)从周瑜和鲁肃的对话中,可以看出什么? (险恶用心) (二)分组朗读鲁肃和诸葛亮的对话,思考: (1)鲁肃为什么要见诸葛亮? (2)诸葛亮请鲁肃帮忙做什么? (顾全大局) (A.二十条船,每船三十名军士 B.船用布幔遮起来,还要一千多 个草把子排在船的两边) 齐读, 想想这段写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