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免疫防治定义:采用人工接种的方法,将疫苗,类毒素,抗血清等免疫制剂应用于畜群,借以提高动物的抗病力,达到保护个体和畜群,构成免疫屏障,进而控制和消灭传染病(免疫学从它一诞生开始都是以防治传染病为中心而发展起来的直到今天,免疫防治仍是免疫学研究的中心,而免疫制剂是防治畜传染病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人的天花和牛瘟在世界范围内被消灭,炭疽,伤寒等烈性人畜共患病被有效地控制,在很大程度上是疫苗接种的结果,至今在国内流行的猪瘟,鸡新城疫,马立克病等危害较大的畜禽传染病仍以疫苗接种为产要手段之一,因此学习掌握免疫防治的原理,方法是兽医学生必修内容。也是兽医免疫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一节天然获得性免疫天然获得性免疫是指动物个体本身未经免疫接种而具有的对某些疾病的特异性抵抗力。一、天然主动免疫天然主动免疫是指动物在感染某种病原微生物耐过后产生的对该病原体再次侵入的不感染状态,或称为抵抗力二、天然被动免疫1.概念:新生动物通过母体胎盘、初乳或卵黄从母体获得某些特异性抗体,从而获得对某种病原体的免疫力称为天然被动免疫。2.转移途径:1)胎盘转移:中有人,灵长类动物可转移IgG,其他不行(只有血绒毛膜型即母体血液直接与滋养层接触,才能传递,但只能允许IgG通过,人和灵长类,象兔的胎盘属于此型,可通过胎盘转递IgG,而其它动物均不能通过胎盘传递。由于IgG只能保护胎儿不患败血症,但不能保护胎儿肠道感染,抗肠感染的IgA只有通过初乳传递,因此不吃母乳的婴儿比喂母乳的婴儿较易发生肠道感染)2)初乳转移:新有哺乳动物,尤其中马,牛,羊,猪幼畜及时获得初乳可抵抗感染,若不及时获初乳在幼畜血清中发现Ab(IgM)则说明感染子宫(母源抗体转移途径及作用的意义:检查新生幼畜脐带血IgM,可诊断有无胚胎感染。给怀孕后期母畜(禽)人工免疫,可使幼畜经初乳,卵黄获得保护性母源抗体,以抵抗新生期感染。检查新生畜血或卵黄抗体可了解母畜的免疫状况。新生蓄血中的母源抗体可干扰生后主动免疫,根据母源抗体的消长时间,选择最优首免日龄。利用母畜免疫,制备高免血清或卵黄抗体)
第十章 免疫防治 定义:采用人工接种的方法,将疫苗,类毒素,抗血清等免疫制剂应用于畜 群,借以提高动物的抗病力,达到保护个体和畜群,构成免疫屏障,进而控制和 消灭传染病 (免疫学从它一诞生开始都是以防治传染病为中心而发展起来的直到今天, 免疫防治仍是免疫学研究的中心,而免疫制剂是防治畜传染病必不可少的重要手 段,人的天花和牛瘟在世界范围内被消灭,炭疽,伤寒等烈性人畜共患病被有效 地控制,在很大程度上是疫苗接种的结果,至今在国内流行的猪瘟,鸡新城疫, 马立克病等危害较大的畜禽传染病仍以疫苗接种为产要手段之一,因此学习掌握 免疫防治的原理,方法是兽医学生必修内容。也是兽医免疫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 分。) 第一节 天然获得性免疫 天然获得性免疫是指动物个体本身未经免疫接种而具有的对某些疾病的特 异性抵抗力。 一、天然主动免疫 天然主动免疫是指动物在感染某种病原微生物耐过后产生的对该病原体再 次侵入的不感染状态,或称为抵抗力 二、天然被动免疫 1.概念:新生动物通过母体胎盘、初乳或卵黄从母体获得某些特异性抗体, 从而获得对某种病原体的免疫力称为天然被动免疫。 2. 转移途径:1)胎盘转移:中有人,灵长类动物可转移 IgG,其他不行(只 有血绒毛膜型即母体血液直接与滋养层接触,才能传递,但只能允许 IgG 通过, 人和灵长类,象兔的胎盘属于此型,可通过胎盘转递 IgG,而其它动物均不能通 过胎盘传递。由于 IgG 只能保护胎儿不患败血症,但不能保护胎儿肠道感染,抗 肠感染的 IgA 只有通过初乳传递,因此不吃母乳的婴儿比喂母乳的婴儿较易发生 肠道感染) 2)初乳转移:新有哺乳动物,尤其中马,牛,羊,猪幼畜及时获得初乳可 抵抗感染,若不及时获初乳在幼畜血清中发现 Ab(IgM)则说明感染子宫 (母源抗体转移途径及作用的意义:检查新生幼畜脐带血 IgM,可诊断有无 胚胎感染。给怀孕后期母畜(禽)人工免疫,可使幼畜经初乳,卵黄获得保护性母 源抗体,以抵抗新生期感染。检查新生畜血或卵黄抗体可了解母畜的免疫状况。 新生畜血中的母源抗体可干扰生后主动免疫,根据母源抗体的消长时间,选择最 优首免日龄。利用母畜免疫,制备高免血清或卵黄抗体)
3)卵黄转移:新有禽类,鸟类的抗体都可经卵黄传给下一代,胚胎第4天即开始,卵黄抗体转至蛋白内,12~24天进入鸡胚,出壳后维鸡继续从卵黄中吸收在第3天达高峰,持续6天,后下降10~20天后消失,一般情况,卵黄抗体与母鸡的血清抗体,维鸡的血清抗体基体一致。(因此测定卵黄抗体可知母源抗体的状况,另一方面,在抗体滴度较高3~5日龄进行免疫,会干扰主动免疫,使免疫失败。)2.了解母源抗体转移途径的意义1)经检查新生幼畜的血清抗体可诊断有无胚胎感染2)给怀孕后期母畜或家禽人工免疫可使幼畜或雏鸡从初乳或卵黄中获保护性母源抗体来抵抗新生期的感染3)经检查新生幼畜或维鸡的血清或卵黄抗体可了解母畜(禽)的免疫水平4)根据母源抗体的消除时间来选最佳首免日令5)利用母畜(禽)的免疫来制备高免血清或卵黄抗体第二节人工获得性免疫人工获得性免疫是指人为地对动物进行免疫接种,使动物具有对某种抗原的特异性免疫力。一、人工被动免疫1.将免疫血清或自然发病后康复动物的血清人工输入未免疫的动物,使其获得对某种病原的抵抗力,这种免疫接种方法称为人工被动免疫2.作用特点与使用原则作用特点:作用快持续时间短,只能早期使用(在毒素和病毒未与机体靶细胞结合之前才能中和毒素及病作用)使用原则:1)越早越好2)保证足够剂量3)防止过敏反应3.使用方法:1)注射多肌注,少静注(如破伤风)2)口服一般用于幼畜,其胃蛋白酶不高,SIgA则不受影响(此种情况至今无法解释,为什么鸡口服免疫血清对法氏囊有效,有待探讨)二、人工主动免疫
3)卵黄转移:新有禽类,鸟类的抗体都可经卵黄传给下一代,胚胎第 4 天 即开始,卵黄抗体转至蛋白内,12~24 天进入鸡胚,出壳后雏鸡继续从卵黄中吸 收在第 3 天达高峰 ,持续 6 天,后下降 10~20 天后消失,一般情况,卵黄抗体 与母鸡的血清抗体,雏鸡的血清抗体基体一致。(因此测定卵黄抗体可知母源抗 体的状况,另一方面,在抗体滴度较高 3~5 日龄进行免疫,会干扰主动免疫,使 免疫失败。) 2.了解母源抗体转移途径的意义 1) 经检查新生幼畜的血清抗体可诊断有无胚胎感染 2) 给怀孕后期母畜或家禽人工免疫可使幼畜或雏鸡从初乳或卵黄中获 保护性母源抗体来抵抗新生期的感染 3) 经检查新生幼畜或雏鸡的血清或卵黄抗体可了解母畜(禽)的免疫 水平 4) 根据母源抗体的消除时间来选最佳首免日令 5) 利用母畜(禽)的免疫来制备高免血清或卵黄抗体 第二节 人工获得性免疫 人工获得性免疫是指人为地对动物进行免疫接种,使动物具有对某种抗原 的特异性免疫力。 一、人工被动免疫 1.将免疫血清或自然发病后康复动物的血清人工输入未免疫的动物,使其获 得对某种病原的抵抗力,这种免疫接种方法称为人工被动免疫。 2.作用特点与使用原则 作用特点:作用快持续时间短,只能早期使用(在毒素和病毒未与机体靶细 胞结合之前才能中和毒素及病作用) 使用原则: 1)越早越好 2)保证足够剂量 3)防止过敏反应 3.使用方法: 1)注射 多肌注,少静注(如破伤风) 2)口服 一般用于幼畜,其胃蛋白酶不高,SIgA 则不受影响 (此种情况至今无法解释,为什么鸡口服免疫血清对法氏囊有效,有待探讨) 二、 人工主动免疫
1.人工接种疫苗给动物机体,以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应答,从而增强抗病能力,称为人工主动免疫。1.疫苗:用于人工主动免疫的生物制剂:包括中细菌,支原体一菌苗由病毒,立克次氏体一疫苗以及由细菌的外毒素由甲醛处理后的类毒素用于传染病的预防。2.疫苗的必备条件:1)能产生坚强的免疫力,保护率高免疫期长2)安全性好,一般不引发被接种动物出现不良反应,也不感染其他动物,不散毒,不返祖。3)稳定,易保存(1)使用方便,便于大面积防疫(2)制备容易,造价低廉(3)使用方便,易于大面积防疫(4)制造容易,造价低廉2.疫苗种类(一)死苗与活苗1.死苗;用各种理化方法将病原微生物杀死或灭活而制成的疫苗也称灭活苗在体内不能凡殖,但保持一定的免疫原性1)优点:(1)安全性好(2)易保存,比较稳定2)缺点:(1)接种剂量大(只能代谢,不能凡殖)且多次注射(2)免疫期短,产生免疫力慢(一般需10~14天)(3)易在局部产生肿胀(影响肉口质量)(4)只能产生体液免疫3)条件:(1)疫苗用的菌株,毒力强或抗原性良好(2)抗原含量(浓度)高(3)必须彻底灭活(常用活灭剂:甲醛0.4~1%.18~72小时进行无菌检验,安全检验(鸡胚,细胞,动物)(4)使用时必须充分振荡,摇匀(5)防止冻结(佐剂破坏)(6)需加入适当的佐剂以增强免疫效果4)常用的死苗:
1.人工接种疫苗给动物机体,以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应答,从而增 强抗病能力,称为人工主动免疫。 1.疫苗:用于人工主动免疫的生物制剂: 包括中细菌,支原体—菌苗 由病毒,立克次氏体—疫苗以及由细菌的外毒素由甲醛处理后的类毒素 用 于传染病的预防。 2.疫苗的必备条件: 1)能产生坚强的免疫力,保护率高免疫期长 2)安全性好,一般不引发被接种动物出现不良反应,也不感染其他动物, 不散毒,不返祖。 3)稳定,易保存 (1) 使用方便,便于大面积防疫 (2) 制备容易,造价低廉 (3) 使用方便,易于大面积防疫 (4) 制造容易,造价低廉 2.疫苗种类 (一)死苗与活苗 1. 死苗;用各种理化方法将病原微生物杀死或灭活而制成的疫苗也称 灭活苗 在体内不能凡殖,但保持一定的免疫原性 1) 优点:(1)安全性好 (2)易保存,比较稳定 2) 缺点:(1)接种剂量大(只能代谢,不能凡殖)且多次注射 (2)免疫期短,产生免疫力慢(一般需 10~14 天) (3)易在局部产生肿胀(影响肉口质量) (4)只能产生体液免疫 3) 条件:(1)疫苗用的菌株,毒力强或抗原性良好 (2)抗原含量(浓度)高 (3)必须彻底灭活(常用活灭剂:甲醛 0.4~1%,18~72 小时进 行无菌检验,安全检验(鸡胚,细胞,动物) (4)使用时必须充分振荡,摇匀 (5)防止冻结(佐剂破坏) (6)需加入适当的佐剂以增强免疫效果 4)常用的死苗:
A组织灭活苗:用病变或含毒,含菌量高的组织,器官研磨,灭活,过滤,双抗制成B油佐剂灭活苗:灭活苗中加入矿物油佐剂做成的免疫有效期延长(不易被鉴定吞噬)(我国用于绵羊的厌氧气菌苗,牛气肿疽菌苗均属死苗,多数死苗均含有佐剂,如氢氧化铝胶,明矾等,疫苗呈乳状,菌体见于管底因此使用时必须振荡悬浮,保存时防止冻结)油佐剂配方:矿物油96%:吐温80:4%硬酯酸铝油剂乳化剂稳定剂C氢氧化铝佐剂灭活苗:吸附,浓缩Ag2.活苗:用人工致弱或自然选择的方法使病原微生物毒力降低,但保持良好免疫原性,用此活的弱毒(无毒)株制成的疫苗叫活苗或弱毒苗接种后可一时性生长凡殖象轻微感染但不发病1)优点:(1)剂量小效果好,免疫期长(2)产生免疫力快,可诱导产生干扰素(3)接种次数少,一般不引起局部肿胀(4)免疫完全,既有体液免疫又有细胞免疫,既有全身免疫又有局部免疫2)缺点:保存期短,不稳定必须在低温下保存,故大多数弱毒苗都为冻干苗。(加水后反复冻融则Ag性降低)3)培养弱毒的方法(1)经不适宜的环境环境培养,使毒力降低,但保持Ag性最原始最有效,如炭疽芽胞苗(通过高温(42度)培养成功,BCG,牛型结核菌在50%甘油马令薯上传代293代而失去性。(2)经非易感动物或细胞长期传代,使其毒力降低,常见的有。猪瘟兔化弱毒苗狂犬病弱毒苗(病毒经兔体继代280代培养,犬街毒-不敏感兔脑-适应而致病但对犬弱毒)(3)采用自然选择弱毒(菌)株(如NDF,Lasota,MD的II系等)(二)同源苗与异源苗1:同源苗:由同种病原体本身或不同血清型以及变种的病原体制成如布氏羊型5号苗,牛型19号苗,猪型2号苗2.异源苗:用异种微生物制成的含有类属抗原,能起交叉免疫保护的疫苗,如:火鸡疱疹病毒(HVT)预防MD肿瘤人的麻疹苗一预防犬瘟热异源苗特点:
A 组织灭活苗:用病变或含毒,含菌量高的组织,器官研磨,灭活,过滤,双抗 制成 B 油佐剂灭活苗:灭活苗中加入矿物油佐剂做成的免疫有效期延长(不易被鉴定 吞噬)(我国用于绵羊的厌氧气菌苗,牛气肿疽菌苗均属死苗,多数死苗均含有 佐剂,如氢氧化铝胶,明矾等,疫苗呈乳状,菌体见于管底因此使用时必须振荡 悬浮,保存时防止冻结) 油佐剂配方:矿物油 96%:吐温 80:4%硬酯酸铝 油剂 乳化剂 稳定剂 C 氢氧化铝佐剂灭活苗:吸附,浓缩 Ag 2.活苗:用人工致弱或自然选择的方法使病原微生物毒力降低,但保持良 好免疫原性,用此活的弱毒(无毒)株制成的疫苗叫活苗或弱毒苗 接种后可一时性生长凡殖象轻微感染但不发病 1) 优点:(1)剂量小效果好,免疫期长 (2)产生免疫力快,可诱导产生干扰素 (3)接种次数少,一般不引起局部肿胀 (4)免疫完全,既有体液免疫又有细胞免疫,既有全身免疫又有 局部免疫 2) 缺点:保存期短,不稳定必须在低温下保存,故大多数弱毒苗都为冻干 苗。(加水后反复冻融则 Ag 性降低) 3)培养弱毒的方法 (1)经不适宜的环境环境培养,使毒力降低,但保持 Ag 性最原始最有效,如 炭疽芽胞苗(通过高温(42 度)培养成功,BCG,牛型结核菌在 50%甘油马令薯上 传代 293 代而失去 性。 (2)经非易感动物或细胞长期传代,使其毒力降低,常见的有。猪瘟兔化弱毒 苗狂犬病弱毒苗(病毒经兔体继代 280 代培养,犬街毒-不敏感兔脑-适应而致病但 对犬弱毒) (3)采用自然选择弱毒(菌)株(如 NDF,Lasota,MD 的Ⅱ系等) (二)同源苗与异源苗 1. 同源苗:由同种病原体本身或不同血清型以及变种的病原体制成如 布氏羊型 5 号苗,牛型 19 号苗,猪型 2 号苗 2. 异源苗:用异种微生物制成的含有类属抗原,能起交叉免疫保护的 疫苗,如:火鸡疱疹病毒(HVT)预防 MD 肿瘤 人的麻疹苗—预防犬瘟热 异源苗特点:
1)安全性好,不散毒(进入机体后在产生免疫力的同时被机体的免疫系统迅速消灭,所以无散毒的危险)2)产生免疫力较快,很快诱导干扰素3)受母源抗体干扰较少故是目前研制开发的主要疫苗(主要经诱导细胞免疫为产,其次是诱导产生干扰素及特异性抗体)(三)代谢产物与亚单位苗1:类毒素疫苗:代谢产物(外毒素)经甲醛处理(失去毒性,仍保持抗原性如破伤风毒素)2.亚单位苗:利用化学方法将微生物结构中有效的具有免疫原性的部分提取出来而制成疫苗菌毛荚膜苗病毒的蛋白衣壳某些毒性成分(酶)1)特点:(1)比较纯化,减少了接种反应,提高了免疫效果,有利用于组成多价苗(2)缺点:制作较难,价格昂贵仅限于大肠杆菌菌毛疫苗,人的肺炎球菌荚膜多糖苗。(目前国内使用的亚单位苗主要有猪口蹄疫苗,狂犬病疫苗,致病性大肠杆菌K88,K99菌毛,肺炎球菌荚膜多糖苗,后两种在部分地区使用)(四)生物技术疫苗=基因工程苗将某种病原微生物的保护性抗原基因转移给异种工程菌(细胞)使这种工程菌获得编码该Ag基因的能力,收集这种工程菌制成应用最广的猪大肠杆菌基因工程苗,口蹄疫VP基因工程苗(如将致病性大肠杆菌菌毛抗原(K88,K99,987P,F(O)等)拷贝质粒导入非致病性大肠杆菌体内,使该大肠杆菌产生大量菌毛,收获各型菌毛混合加佐剂制成大肠杆菌多价菌毛基因工程苗。用于免疫怀孕母畜,可产生大量抗菌毛抗体,经初乳传给幼畜,从而获得抵抗致病性大肠杆菌性腹泻)五、合成肽苗:在确定某种Ag的有效核酸序列基础上利用化学方法人工合成与自然Ag核酸序列似或空间构型相似的肽链,与无关的载体连结制成的疫苗称多肽苗(这是第三代新型疫苗,目前主要在口蹄中取得成功,其特点是不需要大量培养口蹄疫病毒,而是人工合成病原保护性抗原的肽链,制成多价合成肽苗,因此无潜在的危险性同时可在一个载体上连结多个不同血清型,人工合成的肽链免疫一次可同时预防几个血清型的口蹄疫病毒感染。也可将人工合成的多种抗原的肽链连结在一个载体上制成联合苗可防多种传染病。)安全性好,但造价高(五)多价苗和联苗1.多价苗:将用一种细菌或病毒的不同血清型的菌,毒株混合制成的苗如:
1)安全性好,不散毒(进入机体后在产生免疫力的同时被机体的免疫系统 迅速消灭,所以无散毒的危险) 2)产生免疫力较快,很快诱导干扰素 3)受母源抗体干扰较少 故是目前研制开发的主要疫苗(主要经诱导细胞免疫为产,其次是诱导产生 干扰素及特异性抗体) (三) 代谢产物与亚单位苗 1. 类毒素疫苗:代谢产物(外毒素)经甲醛处理(失去毒性,仍保持 抗原性如破伤风毒素) 2. 亚单位苗:利用化学方法将微生物结构中有效的具有免疫原性的部 分提取出来而制成疫苗 菌毛 荚膜苗 病毒的蛋白衣壳某些毒性成分(酶) 1) 特点: (1)比较纯化,减少了接种反应,提高了免疫效果,有利用于组成多价苗 (2)缺点:制作较难,价格昂贵仅限于大肠杆菌菌毛疫苗,人的肺炎球菌 荚膜多糖苗。 (目前国内使用的亚单位苗主要有猪口蹄疫苗,狂犬病疫苗,致病性大肠杆 菌 K88,K99 菌毛,肺炎球菌荚膜多糖苗,后两种在部分地区使用) (四)生物技术疫苗=基因工程苗 将某种病原微生物的保护性抗原基因转移给异种工程菌(细胞)使这种工程 菌获得编码该 Ag 基因的能力,收集这种工程菌制成应用最广的猪大肠杆菌基因 工程苗,口蹄疫 VP 基因工程苗(如将致病性大肠杆菌菌毛抗原(K88,K99,987P, F(0)等)拷贝质粒导入非致病性大肠杆菌体内,使该大肠杆菌产生大量菌毛,收获 各型菌毛混合加佐剂制成大肠杆菌多价菌毛基因工程苗。用于免疫怀孕母畜,可 产生大量抗菌毛抗体,经初乳传给幼畜,从而获得抵抗致病性大肠杆菌性腹泻) 五、合成肽苗:在确定某种 Ag 的有效核酸序列基础上利用化学方法人工合成与 自然 Ag 核酸序列似或空间构型相似的肽链,与无关的载体连结制成的疫苗称多 肽苗(这是第三代新型疫苗,目前主要在口蹄中取得成功,其特点是不需要大量 培养口蹄疫病毒,而是人工合成病原保护性抗原的肽链,制成多价合成肽苗,因 此无潜在的危险性同时可在一个载体上连结多个不同血清型,人工合成的肽链, 免疫一次可同时预防几个血清型的口蹄疫病毒感染。也可将人工合成的多种抗原 的肽链连结在一个载体上制成联合苗可防多种传染病。) 安全性好,但造价高 (五)多价苗和联苗 1.多价苗:将用一种细菌或病毒的不同血清型的菌,毒株混合制成的苗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