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第五单元 近代中国的想解放潮流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必修三第五单元 近代中国的想解放潮流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2010年高考考点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3)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和主要内容;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4)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马克思主义对中 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
(3)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和主要内容;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4)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马克思主义对中 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 2010年高考考点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材料一自西方文化输入以来,新旧之冲突,莫甚于今日…盖在 昔日,仅有制造或政法制度之争者,而在今日已成思想上之争 盖吾人须知,新旧异同,其要点本不在枪炮工艺以及政法制度等等, 若是者犹滴滴之水,青青之叶,非其本源所在,在其思想。 黄远庸《远生遗著》 材料二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 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 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革命成功将近十 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件件有点废然思返,觉得社会文化是 整套的,要用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 的觉醒。——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 作者的认识:中国所面临的危机,不仅是国力的落 后,更是文化发展上的落差。 新文化运动提出在思想观点上做彻底改造的目标,才 触及了中国革命的核心问题
材料一 自西方文化输入以来,新旧之冲突,莫甚于今日……盖在 昔日,仅有制造或政法制度之争者,而在今日已成思想上之争…… 盖吾人须知,新旧异同,其要点本不在枪炮工艺以及政法制度等等, 若是者犹滴滴之水,青青之叶,非其本源所在,在其思想。 ——黄远庸《远生遗著》 材料二 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 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 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革命成功将近十 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件件有点废然思返,觉得社会文化是 整套的,要用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 的觉醒。——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 作者的认识:中国所面临的危机,不仅是国力的落 后,更是文化发展上的落差。 新文化运动提出在思想观点上做彻底改造的目标,才 触及了中国革命的核心问题
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背景: 经济;一战期间,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 思想;辛亥革命后民主革命思想进一步传播 政治: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实行民主制度;但袁世凯实行 独裁统治,掀起尊孔复古逆流;(直接原因) 2、兴起标志: 1915、陈独秀、《青年杂志》(即《新青年》)
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背景: 经济:一战期间,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 思想:辛亥革命后民主革命思想进一步传播; 政治: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实行民主制度;但袁世凯实行 独裁统治,掀起尊孔复古逆流;(直接原因) 2、兴起标志: 1915、陈独秀、《青年杂志》(即《新青年》)
思想层面—资产阶级激进派和 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 阶段代表人物主要内容结果及影响 提倡民主、 新文化陈独秀 鲁迅 科学、新 运动胡适等文学 道德、新 促进马克思主义 五四运李大钊宣传十月革命与中国工人运动 动前后陈独秀等宣传马克思相结合;为中国 主义 共产党成立奠基
阶段 代表人物 主要内容 结果及影响 新文化 运动 五四运 动前后 陈独秀 鲁迅 胡适等 提倡民主、 科学、新 道德、新 文学 李大钊 陈独秀等 宣传十月革命 宣传马克思 主义 促进马克思主义 与中国工人运动 相结合;为中国 共产党成立奠基。 思想层面——资产阶级 和 具有 思想的知识分子 激进派 初步共产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