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句子的翻译 张跃丰
文言句子的翻译 张跃丰
[目标要求]: 分析往年文言文中考考査内容,特别是翻译题 2、理解文言文翻译的重点:实词、虚词、句式 3、明确文言文翻译的要求:信、达、雅 4、掌握几种常用的翻译方法:
[目标要求]: 1、分析往年文言文中考考查内容,特别是翻译题 2、理解文言文翻译的重点:实词、虚词、句式 3、明确文言文翻译的要求:信、达、雅 4、掌握几种常用的翻译方法:
中考试题例析: 1、2002年温州卷: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是() A、翔集其间。意思是:(很多鸟)在树间飞翔气栖息。 B、殊不畏人。意思是:(这些鸟)很特殊,不怕人 C、闾里间见之,以为异事。意思是:乡里人见了,都认为是 件不寻常的事。 D、信于异类也。意思是:被鸟类所信赖。 2、2002年温州卷:翻译句子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翻译:(对于)莲花的爱好,同我一样的还有谁呢? (一)、命题特点 1)客观、主观兼有 (2)课内外兼有
一、 中考试题例析: 1、 2002年温州卷: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是( ) A、翔集其间。意思是:(很多鸟)在树间飞翔气栖息。 B、殊不畏人。意思是:(这些鸟)很特殊,不怕人。 C、闾里间见之,以为异事。意思是:乡里人见了,都认为是一 件不寻常的事。 D、信于异类也。意思是:被鸟类所信赖。 2、 2002年温州卷:翻译句子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翻译:(对于)莲花的爱好,同我一样的还有谁呢? (一)、命题特点: (1) 客观、主观兼有 (2) 课内外兼有
(二)、考查重点: 实词:(来自课本) (1)一词多义 (2)古今异义词 (3)词类活用 (4)通假字 2、虚词:(常用的) 3、句式:(1)判断句(2)被动句(3)省略句(4)倒 装句(主谓倒置句、 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
(二)、考查重点: 1、实词:(来自课本) (1)一词多义 (2)古今异义词 (3)词类活用 (4)通假字 2、虚词:(常用的) 3、句式:(1)判断句 (2)被动句 (3)省略句 (4)倒 装句(主谓倒置句、 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
附:古汉语常见的固定结构的虚词 1、表疑问:奈何、若何、如何、何如(可译为“怎么、怎么样”等) 奈…何、若..何、如...何(可译为“对.怎么办”“拿 怎么样)例:其如土石何 2、表反问:不亦.乎(可译为“不是吗”)例:不亦乐乎 何之有(可译为“有什么….的呢)例:何陋之有 3、表设问:何者、何则、何哉(可译为“为什么呢”)例:予尝求古仁 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5、表比喻:若..….然、如…然(译为“象 样(似的)”)例: 若听茶声然 6、助词“所”的结构:(1)所以(译为“.·原因”“用来…的凭 借”)例:所以然者何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2)所+动词=名词或名词短语例: 莲,吾所爱 7、表推测:得无(可译为“没有、能不、莫不是”)例:(1)得无楚之 水土使民善盗耶? (2)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附:古汉语常见的固定结构的虚词 1、 表疑问:奈何、若何、如何、何如(可译为“怎么、怎么样”等) 奈……何、若……何、如……何(可译为“对……怎么办”“拿…… 怎么样) 例:其如土石何 2、 表反问:不亦……乎(可译为“不是……吗”)例:不亦乐乎 何……之有(可译为“有什么……的呢)例:何陋之有 3、 表设问:何者、何则、何哉(可译为“为什么呢”)例:予尝求古仁 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5、 表比喻:若……然、如……然(译为“象……一样(似的)”)例: 若听茶声然 6、 助词“所”的结构:(1)所以(译为“……的原因”“用来……的凭 借”) 例:所以然者何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2) 所+动词=名词或名词短语 例: 莲,吾所爱。 7、表推测:得无(可译为“没有、能不、莫不是”) 例:(1)得无楚之 水土使民善盗耶? (2)览物之情,得无异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