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近代史》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 课程性质:必修 英文名称:Modern World History 总学时:48 讲授学时:48 学分:3 先修课程:世界上古史、世界中古史 适用专业:历史学 开课单位:历史学院 一、课程简介 《世界近代史》是历史学专业本科生的学科基础课。本课程主要讲授从1 世纪起至20世纪初期间资本主义产生、确立和发展的历史。教学目的是使学生 通过世界近代史的学习,了解资产阶级在反封建斗争中的作用:认识封建制度溃 崩,专制制度形成,资本主义发生,发展及走向垄断的历史轨迹: 据殖民地和半 殖民地人民反对封建主 义与殖民主义 无产阶级反对资本主义 马克思 机会主义和修正主义斗争的历史。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从纵横两方面阐述世界 从分散逐步形成统一整体的时程。 通过《世界近代史》的学习,使学生得到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并且 把握本学科最新的科研成果掌握此一时期重要的历史事件、人物、资料和历史 发展的基本线索,加深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解,领会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立场、 观点和方法,树立整体观和发展观: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近代世界历史发展的特点、 规律和趋向,科学分析未来世界的走向,从而提高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 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绪论 (2学时) 教学内容:世界近代史的概念和基本内容,世界近代史的线索和分期,学习 世界近代史自 意义和要求 教学要求:通过对导言的讲解,使学生了解开设世界近代史的目的和要求, 掌握世界近代史的基本内容、特点和分期,理解世界近代历史发展的线索,明确 学习世界近代史的意义。 授课方式:讲授 第一章:16世纪资本主义曙光下的西方 (8学时) 教学内容:地理大发现的背景、经过和意义:文艺复兴的特点、过程及与地 理大发现的内在联系:宗教改革的背景、过程和评价。 教学要求:通过讲述使学生了解16世纪是世界历史从分散到形成统一的转 折时期,东西方各自走向了不同的道路,掌握地理大发现、商业革命、宗教改革 的过程及影响,理解近代东方日益衰落、西方日益强大的历史原因。 授课方式:讲授 第二章: 十七世纪到工业革命前的东西方世界 (8学时) 教学内容:英国革命的背景、经过及革命后英国政治体制演变:西欧的启蒙 运动:闭关自守的中国和厉行锁国的日本、日益衰落的印度莫卧儿帝国和土耳其 之
21 《世界近代史》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 课程性质:必修 英文名称:Modern World History 总学时:48 讲授学时:48 学分:3 先修课程:世界上古史、世界中古史 适用专业:历史学 开课单位:历史学院 一、课程简介 《世界近代史》是历史学专业本科生的学科基础课。本课程主要讲授从 16 世纪起至 20 世纪初期间资本主义产生、确立和发展的历史。教学目的是使学生 通过世界近代史的学习,了解资产阶级在反封建斗争中的作用;认识封建制度溃 崩,专制制度形成,资本主义发生,发展及走向垄断的历史轨迹;掌握殖民地和半 殖民地人民反对封建主义与殖民主义,无产阶级反对资本主义,马克思主义反对 机会主义和修正主义斗争的历史。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从纵横两方面阐述世界 从分散逐步形成统一整体的过程。 通过《世界近代史》的学习,使学生得到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并且 把握本学科最新的科研成果;掌握此一时期重要的历史事件、人物、资料和历史 发展的基本线索,加深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解,领会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立场、 观点和方法,树立整体观和发展观;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近代世界历史发展的特点、 规律和趋向,科学分析未来世界的走向,从而提高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 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绪论 (2 学时) 教学内容:世界近代史的概念和基本内容,世界近代史的线索和分期,学习 世界近代史的意义和要求。 教学要求:通过对导言的讲解,使学生了解开设世界近代史的目的和要求, 掌握世界近代史的基本内容、特点和分期,理解世界近代历史发展的线索,明确 学习世界近代史的意义。 授课方式:讲授 第一章:16 世纪资本主义曙光下的西方 (8 学时) 教学内容:地理大发现的背景、经过和意义;文艺复兴的特点、过程及与地 理大发现的内在联系;宗教改革的背景、过程和评价。 教学要求:通过讲述使学生了解 16 世纪是世界历史从分散到形成统一的转 折时期,东西方各自走向了不同的道路,掌握地理大发现、商业革命、宗教改革 的过程及影响,理解近代东方日益衰落、西方日益强大的历史原因。 授课方式:讲授 第二章:十七世纪到工业革命前的东西方世界 (8 学时) 教学内容:英国革命的背景、经过及革命后英国政治体制演变;西欧的启蒙 运动;闭关自守的中国和厉行锁国的日本、日益衰落的印度莫卧儿帝国和土耳其
奥斯曼帝国:西欧列强的海外扩张及影响。 教学要求:通过讲述使学生了解这一时期是西方资产阶级革命的准备时期 (从经济和思想意识形态两方面的准备):而同一时期的东方却出现了停滞和衰 落。东方的落后和西方先进的局面即在此过程中形成。 授课方式:讲授 第三章:资产阶级革命时代 (10学时) 教学内容:英属北美殖民地特点,独立战争的过程,革命期间的民主改革及 联邦宪法:法国革命的爆发及革命的四个阶段:拿破仑帝国的兴衰:维也纳会议: 1848年欧洲革命:拉美独立运动。 教学要求:通过讲述使学生掌握欧美主要国家资产阶级通过暴力革命,推翻 封建统治 ,建立资产阶级政权的过程,理解资产阶级革命是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 的必然产物。 授课方式:讲授 第四章:工业革命和国际工人运动 (4学时) 教学内容:英国工业革命发生的背景、过程:欧美诸国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其 影响:第一国际和巴黎公社: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 教学要求:通过讲授使学生了解资本主义国家工业革命的发生及不同特点, 把握工业革命的影响及工人运动的发展,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产生。 授课入 第五章: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与世界市场的形成 (8学时) 教学内容:英国1867年的议会改革:德国、意大利的统一:俄国1861年的 改革:美国内战:19世纪欧洲的自由主义运动:日本明治维新。 教学要求: 介绍美、德、意、俄、日等因在工业革命的直接影响和推动下 经过资产阶级的改革或革命最终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统治地位,并初步形成世 界体系的历程。使学生认识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工业社会取代农业社会的巨 大历史进步作用,理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伴随着殖民征服的残酷性。 讲授 第六章:资本主义向垄断过渡及世界的整体化 (8学时 数学内容: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的条件、特点:垡断组织形成的原因和影响: 19世纪后期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趋势:欧洲的殖民帝国和亚非拉人民的反殖民 斗争:世界的整体化 教学要求:通过讲授使学生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使生产力有了巨大的发展 生产关系随之变化,垄断组织应运而生:掌握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从自由资 本主义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现代意义的资本主义在经济上基本定型:把握各国 政府先后进行了若干改革,现代意义的资本主义在政治上也基本定型。 授课方式:讲授 三、课程的其它教学环节 无 四、考核方式 1.平时成绩:占总成绩30%,按百分制记录(包括出勤、课堂发言、作业等 环节),任课教师安排一次作业和一次读书报告。 2.期末考核:闭卷,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70%
22 奥斯曼帝国;西欧列强的海外扩张及影响。 教学要求:通过讲述使学生了解这一时期是西方资产阶级革命的准备时期 (从经济和思想意识形态两方面的准备);而同一时期的东方却出现了停滞和衰 落。东方的落后和西方先进的局面即在此过程中形成。 授课方式:讲授 第三章:资产阶级革命时代 (10 学时) 教学内容:英属北美殖民地特点,独立战争的过程,革命期间的民主改革及 联邦宪法;法国革命的爆发及革命的四个阶段;拿破仑帝国的兴衰;维也纳会议; 1848 年欧洲革命;拉美独立运动。 教学要求:通过讲述使学生掌握欧美主要国家资产阶级通过暴力革命,推翻 封建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政权的过程,理解资产阶级革命是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 的必然产物。 授课方式:讲授 第四章:工业革命和国际工人运动 (4 学时) 教学内容:英国工业革命发生的背景、过程;欧美诸国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其 影响;第一国际和巴黎公社;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 教学要求:通过讲授使学生了解资本主义国家工业革命的发生及不同特点, 把握工业革命的影响及工人运动的发展,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产生。 授课方式:讲授 第五章: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与世界市场的形成 (8 学时) 教学内容:英国 1867 年的议会改革;德国、意大利的统一;俄国 1861 年的 改革;美国内战;19 世纪欧洲的自由主义运动;日本明治维新。 教学要求:介绍美、德、意、俄、日等国在工业革命的直接影响和推动下, 经过资产阶级的改革或革命最终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统治地位,并初步形成世 界体系的历程。使学生认识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工业社会取代农业社会的巨 大历史进步作用,理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伴随着殖民征服的残酷性。 授课方式:讲授 第六章:资本主义向垄断过渡及世界的整体化 (8 学时) 教学内容: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的条件、特点;垄断组织形成的原因和影响; 19 世纪后期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趋势;欧洲的殖民帝国和亚非拉人民的反殖民 斗争;世界的整体化。 教学要求:通过讲授使学生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使生产力有了巨大的发展, 生产关系随之变化,垄断组织应运而生;掌握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从自由资 本主义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现代意义的资本主义在经济上基本定型;把握各国 政府先后进行了若干改革,现代意义的资本主义在政治上也基本定型。 授课方式:讲授 三、课程的其它教学环节 无 四、考核方式 1.平时成绩:占总成绩 30%,按百分制记录(包括出勤、课堂发言、作业等 环节),任课教师安排一次作业和一次读书报告。 2.期末考核:闭卷,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 70%
五、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 1.教材: 吴于座,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 2.主要参考书: 艾瑞克•霍布斯鲍姆.革命的时代、资本的时代、帝国的时代.南京:江苏人 民出版社 布鲁代尔.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北京:三联书店,1998 年 朱老远,析代欧洲的兴起.北京:学林出版社,1997年. 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一 一1500年以后的世界.上海:上海社会科学 院出版社,1992 刘宗绪.改变世界历史的二十五年.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 王绳祖.国际关系史.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7年. 伊文成,马家骏明治维新史.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87年。 高岱,郑家馨.殖民主义史·总论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年 塞·亨廷顿等.现代化:理论与历史经验的再探讨.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5年 斯塔夫里亚诺斯.全球分裂:第三世界的历史进程.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 年 课程负责人:张晓刚
23 五、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 1.教材: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 世界史•近代史.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年. 2.主要参考书: 艾瑞克•霍布斯鲍姆. 革命的时代、资本的时代、帝国的时代.南京:江苏人 民出版社. 布鲁代尔.15 至 18 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北京:三联书店,1998 年. 朱孝远.近代欧洲的兴起.北京:学林出版社,1997 年. 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1500 年以后的世界.上海:上海社会科学 院出版社,1992. 刘宗绪.改变世界历史的二十五年.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 年. 王绳祖.国际关系史.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7 年. 伊文成,马家骏.明治维新史.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87 年. 高岱,郑家馨.殖民主义史·总论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年.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年. 塞·亨廷顿等.现代化:理论与历史经验的再探讨.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5 年. 斯塔夫里亚诺斯.全球分裂:第三世界的历史进程.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 年. 撰 写 人:张晓刚 审 核 人:王夏刚 课程负责人:张晓刚
《世界现代史》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 课程性质:必修 英文名称:Modern World History 总学时:48 讲授学时:48 学分:3 先修课程:世纪古代史、世界近代史 活用专业,历中学 开课单位:历史学院 一、课程简介 《世界现代史》是历史学专业的学科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 解世界现代史的基本知识,竿握世界现代史的基本理论和现代人类社会发展的脉 络,在此基础上树立科学、系统地历史观和发展观,培养运用历史学理论和历史 知识分析与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一、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 论 (2学时) 教学内容:世界现代史己有的研究课程体系:己有的关于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分期方法及产生不同分歧的原因:世界现代史的基本线索、主要内容:世界现代 中研究中的一些热点问题。 教学要求:掌握世界现代史已有的研究课程体系:了解已有的关于世界现代 史的开端、分期方法及产生不同分歧的原因;了解世界现代史的基本线索、主要 内容:了解世界现代史研究中的一些热点问题。 授课方式:讲授。 笛一音,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世界 (2学时) 教学内容:20世纪初欧洲的优势地位:非欧洲势力的崛起及其影响:列宁 主义诞生:俄国1905年革命的始末:亚洲的觉醒。 教学要求:堂据世界历史讲入20世纪时的历史背景及欧洲的优势地位:堂 握美国和日本崛起的原因及其影响:掌握列宁主义诞生的原因及意义以及俄国 1905年革命的始末;掌握亚洲的觉醒的代表性事件。 授课方式:讲授。 第三章:第一次世界大战 (4学时) 教学内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源: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程:第一次世界大 战的结果和影响。 教学要求:掌握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主观前提和直接触发点: 了解一战的进程和各国参战的时间:掌握一战的影响和对现代资本主义产生的深 远影响。分析一战未能避免的原因 授课方式: 研究性 学习相结合 第四章: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及其影响下的欧洲革命风暴 (2学时) 教学内容:十月革命的历史背景:十月革命的进程: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意 义:十月革命影响下的欧洲革命尝试:共产国际的建立及其初期活动。 教学要求:掌握 十月革命发生在俄国的客观条件 主观条件和历史必然性 明确十月革命是俄因现代化进程矛盾的必然反映:了解十月革命的进程:了解二
24 《世界现代史》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 课程性质:必修 英文名称:Modern World History 总学时:48 讲授学时:48 学分:3 先修课程:世纪古代史、世界近代史 适用专业:历史学 开课单位:历史学院 一、课程简介 《世界现代史》是历史学专业的学科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 解世界现代史的基本知识,掌握世界现代史的基本理论和现代人类社会发展的脉 络,在此基础上树立科学、系统地历史观和发展观,培养运用历史学理论和历史 知识分析与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 第一章:绪论 (2 学时) 教学内容:世界现代史已有的研究课程体系;已有的关于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分期方法及产生不同分歧的原因;世界现代史的基本线索、主要内容;世界现代 史研究中的一些热点问题。 教学要求:掌握世界现代史已有的研究课程体系;了解已有的关于世界现代 史的开端、分期方法及产生不同分歧的原因;了解世界现代史的基本线索、主要 内容;了解世界现代史研究中的一些热点问题。 授课方式:讲授。 第二章: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的世界 (2 学时) 教学内容:20 世纪初欧洲的优势地位;非欧洲势力的崛起及其影响;列宁 主义诞生;俄国 1905 年革命的始末;亚洲的觉醒。 教学要求:掌握世界历史进入 20 世纪时的历史背景及欧洲的优势地位;掌 握美国和日本崛起的原因及其影响;掌握列宁主义诞生的原因及意义以及俄国 1905 年革命的始末;掌握亚洲的觉醒的代表性事件。 授课方式:讲授。 第三章:第一次世界大战 (4 学时) 教学内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源;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程;第一次世界大 战的结果和影响。 教学要求:掌握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主观前提和直接触发点; 了解一战的进程和各国参战的时间;掌握一战的影响和对现代资本主义产生的深 远影响。分析一战未能避免的原因。 授课方式:讲授和研究性学习相结合。 第四章: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及其影响下的欧洲革命风暴 (2 学时) 教学内容:十月革命的历史背景;十月革命的进程;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意 义;十月革命影响下的欧洲革命尝试;共产国际的建立及其初期活动。 教学要求:掌握十月革命发生在俄国的客观条件、主观条件和历史必然性, 明确十月革命是俄国现代化进程矛盾的必然反映;了解十月革命的进程;了解二
月革命后出现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的原因,对《布列斯特和约》作出评价,了解战 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并对之作出评价:掌握十月革命胜利的意义:比较俄国 月革命、德国十一月革命和匈牙利苏维埃革命的异同。 樱课方式:讲授与讨论相结合。 第五章: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的建立(一战后世界新秩序的建立)(4学时) 教学内容:巴黎和会和凡尔赛体系的建立:国际联盟的建立:华盛顿会议和 华盛顿体系的建立: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的实质。 数学要求:了解巴黎和会上战胜国的共同目的和各自企图:堂握对德和约的 内容:了解美国威尔孙的“十四点计别”的内容和思想根源:堂握国际联盟的律 立并对之予以评价:掌握华盛顿会议展开的背景:了解华盛顿会议所签条约的具 体内容:分析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的实质 授课方式:讲授。 第六章:相对稳定时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及0年代国际关系 (4学时) 教学内容:英国的衰落:法国的重建:魏玛共和国的建立及其评价: 立芝繁荣:日本的政党政治与协调外交:斯堪的纳维亚道路:意大利法西斯专政 的建立:20年代国际关系。 教学要求:了解英国政党执政的政治现象:掌握法固经济、政治的发展以及 寻求周边安全的努力:掌握魏玛宪法的基本内容:了解魏玛共和国的地位: 了解 美国柯立芝繁荣的原因、表现和后果:掌握日本协调外交的实质:掌握意大利 先建立法西斯改权的原因:掌握20年代围绕德国暗款问题的外交斗争:掌握美 国如何通过经济外交的方式介入欧洲事务并握有在德国赔款问题上的主动权。 授课方式:讲授与讨论相结合 第七章: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第 次试验 一二三十年代的苏联(2学时) 教学内容: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和国民经济的恢复:社会主义改造与建设:斯 大林模式形成与苏联对外关系。 教学要求,堂据一二十年代苏联在向补会主义村府程中经历的两次转折 即从战时共产 主义的俄国向新经济政策的俄国转变,从新经济政策的苏联向社 主义的苏联转变,使学生以这两个转折为契机,把握苏联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基 本进程和规律:掌握二三十年代苏联激烈复杂的阶级斗争和党内斗争情况。 授课方式:讲授 :两次 战之间的亚非拉民族民主运或 (2学时) 教学内容: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不同类型及过程: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 涨的原因及其意义。 教学要求:堂据亚非拉民族民主云动的不同类型:了解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了解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解十耳甘带 命和世俗化改革: 动:了解桑地诺抗美游击战争:了解墨西哥护宪运动和卡德纳斯改革的内容:了 解朝鲜三一运动和抗日义兵运动情况。 授课方式:讲授与电化观摩结合。 第九章:世界经济危机及其影响下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和法西斯主义的挑战 (8课时) 教学内容:1929一一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英法的衰落:罗斯 福新政:法西斯现象及其主要特征:德国纳粹运动与纳粹专政(欧洲战争策源 地的形成):日本的法西斯化(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25 月革命后出现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的原因;对《布列斯特和约》作出评价;了解战 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并对之作出评价;掌握十月革命胜利的意义;比较俄国十 月革命、德国十一月革命和匈牙利苏维埃革命的异同。 授课方式:讲授与讨论相结合。 第五章: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一战后世界新秩序的建立)(4 学时) 教学内容:巴黎和会和凡尔赛体系的建立;国际联盟的建立;华盛顿会议和 华盛顿体系的建立;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实质。 教学要求:了解巴黎和会上战胜国的共同目的和各自企图;掌握对德和约的 内容;了解美国威尔逊的“十四点计划”的内容和思想根源;掌握国际联盟的建 立并对之予以评价;掌握华盛顿会议展开的背景;了解华盛顿会议所签条约的具 体内容;分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实质。 授课方式:讲授。 第六章:相对稳定时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及 20 年代国际关系 (4 学时) 教学内容:英国的衰落;法国的重建;魏玛共和国的建立及其评价;美国柯 立芝繁荣;日本的政党政治与协调外交;斯堪的纳维亚道路;意大利法西斯专政 的建立;20 年代国际关系。 教学要求:了解英国政党执政的政治现象;掌握法国经济、政治的发展以及 寻求周边安全的努力;掌握魏玛宪法的基本内容;了解魏玛共和国的地位;了解 美国柯立芝繁荣的原因、表现和后果;掌握日本协调外交的实质;掌握意大利最 先建立法西斯政权的原因;掌握 20 年代围绕德国赔款问题的外交斗争;掌握美 国如何通过经济外交的方式介入欧洲事务并握有在德国赔款问题上的主动权。 授课方式:讲授与讨论相结合。 第七章: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第——次试验—二三十年代的苏联(2 学时) 教学内容: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和国民经济的恢复;社会主义改造与建设;斯 大林模式形成与苏联对外关系。 教学要求:掌握二三十年代苏联在向社会主义过度过程中经历的两次转折, 即从战时共产主义的俄国向新经济政策的俄国转变,从新经济政策的苏联向社会 主义的苏联转变,使学生以这两个转折为契机,把握苏联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基 本进程和规律;掌握二三十年代苏联激烈复杂的阶级斗争和党内斗争情况。 授课方式:讲授 第八章:两次大战之间的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 (2 学时) 教学内容: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不同类型及过程;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 涨的原因及其意义。 教学要求:掌握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不同类型;了解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了解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了解土耳其革命和世俗化改革;了解埃及华夫脱运 动;了解桑地诺抗美游击战争;了解墨西哥护宪运动和卡德纳斯改革的内容;了 解朝鲜三一运动和抗日义兵运动情况。 授课方式:讲授与电化观摩结合。 第九章:世界经济危机及其影响下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和法西斯主义的挑战 (8 课时) 教学内容:1929——1933 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英法的衰落;罗斯 福新政;法西斯现象及其主要特征;德国纳粹运动与纳粹专政(欧洲战争策源 地的形成);日本的法西斯化(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