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古史》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 课程性质:必修 英文名称:Ancient World History 总学时:32 讲授学时:32 学分:2 先修课程:无 活用专业,历中学 开课单位:历史学院 一、课程简介 木里程是历中教有专业四在制木科认修专业基础课,通过木课程的教学使 学生学握自远古人类以来至公元476年间,世界各地区和国家原始社会、奴隶 会发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世界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领域的活动 及其取得的伟大成就,揭示世界古代史的客观规律。培养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 从事历史教学和科研工作的能力。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一章:原始社会 (2学时) 教学内容:人类起源:农业革命:原始社会的文化。 教学要求:了解人类的起源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 了解旧石器时代的采 狩猎者:掌握新石器时代的 农业革命: 掌握原始社会的解体: 了解原始文化和宗 教。 授课方式:讲授与多媒体图片展示相结合。 第二章:古代埃及 (4学时) 教学内容, 埃及国家的兴起:新王国的建立 :古埃及的文化成就 教学要求:了解埃及奴隶制国家的兴起;掌握埃及军事帝国的建立和巩固措 施: 了解古代埃及的宗教和文化。 授课方式:讲授与多媒体图片展示相结合。 第三章:古代西亚诸国 (6学时) 教学内容:苏美尔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和新巴比伦文明:波斯帝国古代西 亚的文化成就。 教学要求:了解苏美尔人的城市国家:掌握从古巴比伦王国的兴起到新巴比 伦王国的灭亡;掌握古代波斯帝国的管理措施: 了解古代西亚的主要文化成就 授课方式:讲授与 多媒体图片展示相结合。 第四章:古代印度 (4学时) 教学内容:哈拉巴文化:雅利安人国家形成:种姓制度:孔雀帝国:佛教产 生;古代印度的文化成就 教学要求:了解印度河文明和雅利安人的王政时代:掌握雅利安人国家的开 成及种姓制度:掌握从列国分立到统一帝国一一孔雀帝国:了解佛教的产生和发 展:了解古代印度文化成就。 授课方式:讲授与多媒体图片展示相结合 第五章:古代希腊 (8学时) 教学内容:爱琴文明:荷马时代:城邦的本质:雅典的民主政治:战争与城 6
16 《世界上古史》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 课程性质:必修 英文名称:Ancient World History I 总学时:32 讲授学时:32 学 分:2 先修课程:无 适用专业:历史学 开课单位:历史学院 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历史教育专业四年制本科必修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 学生掌握自远古人类以来至公元 476 年间,世界各地区和国家原始社会、奴隶社 会发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世界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领域的活动 及其取得的伟大成就,揭示世界古代史的客观规律。培养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 从事历史教学和科研工作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一章:原始社会 (2 学时) 教学内容:人类起源;农业革命;原始社会的文化。 教学要求:了解人类的起源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了解旧石器时代的采集 狩猎者;掌握新石器时代的农业革命;掌握原始社会的解体;了解原始文化和宗 教。 授课方式:讲授与多媒体图片展示相结合。 第二章:古代埃及 (4 学时) 教学内容:埃及国家的兴起;新王国的建立;古埃及的文化成就。 教学要求:了解埃及奴隶制国家的兴起;掌握埃及军事帝国的建立和巩固措 施; 了解古代埃及的宗教和文化。 授课方式:讲授与多媒体图片展示相结合。 第三章:古代西亚诸国 (6 学时) 教学内容:苏美尔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和新巴比伦文明;波斯帝国;古代西 亚的文化成就。 教学要求:了解苏美尔人的城市国家;掌握从古巴比伦王国的兴起到新巴比 伦王国的灭亡;掌握古代波斯帝国的管理措施;了解古代西亚的主要文化成就。 授课方式:讲授与多媒体图片展示相结合。 第四章:古代印度 (4 学时) 教学内容:哈拉巴文化;雅利安人国家形成;种姓制度;孔雀帝国;佛教产 生;古代印度的文化成就。 教学要求:了解印度河文明和雅利安人的王政时代;掌握雅利安人国家的形 成及种姓制度;掌握从列国分立到统一帝国——孔雀帝国;了解佛教的产生和发 展; 了解古代印度文化成就。 授课方式:讲授与多媒体图片展示相结合。 第五章:古代希腊 (8 学时) 教学内容:爱琴文明;荷马时代;城邦的本质;雅典的民主政治;战争与城
邦危机:亚历山大帝国的兴亡:古希腊的文化。 教学要求 了解爱琴文明:掌握荷马时代的社会经济制度和社会管理制度 掌握古风时代奴求制城邦的形成与本质特征:掌握古典时代希腊奴求制经济的发 展: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的繁荣:伯罗奔尼撤战争:公元前4世纪希腊城邦危机 的原因:了解马其顿亚历山大帝国的兴起及其征服希腊:亚历山大东侵及其密 因的兴亡:掌握古代希腊文化 授课方式:讲授 多媒体图片展示相结合。 第六章:古代罗马 (8学时) 教学内容:王政时代:罗马共和国的扩张:平贵斗争:罗马从共和制走向帝 制:后期罗马的社会现状:西罗马帝国的灭 ·.士罗的立化 教学要求:了解王政时代的罗马社会:掌握早期罗马共和国和对外扩张,平 民反对贵族的斗争:社会经济结构和阶级关系的变化:掌握罗马从共和向帝制过 渡的重大变革:格拉古兄弟改革:马略的车事改革:苏拉独裁:斯巴达克起义: 前三头同盟与恺撒独栽:后三头同盟与共和国的灭亡:了解前期罗马帝国的繁荣 和三世纪危机:了解后期罗马帝国时期戴克里先和君士坦丁的统治:人民大起义: 外族入侵和西罗马帝国的灭亡:了解古代罗马文化。 授课方式:讲授与多媒体图片展示相结合,课堂讨论 三、其他教学环节安排 课堂讨论:西罗马帝国灭亡的原因。 四、考核方式 1.平时成绩:30% 出勒:40分 课堂讨论发言:10分 作业:50分 总成绩按百分制纪录。 2期末老核,70% 闭卷考试按百分制纪录 五、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使用数材: 杨共乐,彭小瑜主编.世界史古代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2,主要参考书 吴于座,齐世荣主编.世界史·古代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朱寰主编.世界上古中古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撰写人:张春梅 审核人:张晓刚 课程负责人:张春梅
17 邦危机;亚历山大帝国的兴亡;古希腊的文化。 教学要求:了解爱琴文明;掌握荷马时代的社会经济制度和社会管理制度; 掌握古风时代奴隶制城邦的形成与本质特征;掌握古典时代希腊奴隶制经济的发 展;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的繁荣;伯罗奔尼撒战争;公元前 4 世纪希腊城邦危机 的原因;了解马其顿·亚历山大帝国的兴起及其征服希腊;亚历山大东侵及其帝 国的兴亡;掌握古代希腊文化。 授课方式:讲授与多媒体图片展示相结合。 第六章:古代罗马 (8 学时) 教学内容:王政时代;罗马共和国的扩张;平贵斗争;罗马从共和制走向帝 制;后期罗马的社会现状;西罗马帝国的灭亡;古罗马的文化。 教学要求:了解王政时代的罗马社会;掌握早期罗马共和国和对外扩张,平 民反对贵族的斗争;社会经济结构和阶级关系的变化;掌握罗马从共和向帝制过 渡的重大变革:格拉古兄弟改革;马略的军事改革;苏拉独裁;斯巴达克起义; 前三头同盟与恺撒独裁;后三头同盟与共和国的灭亡;了解前期罗马帝国的繁荣 和三世纪危机;了解后期罗马帝国时期戴克里先和君士坦丁的统治;人民大起义; 外族入侵和西罗马帝国的灭亡;了解古代罗马文化。 授课方式:讲授与多媒体图片展示相结合,课堂讨论。 三、其他教学环节安排 课堂讨论:西罗马帝国灭亡的原因。 四、考核方式 1.平时成绩:30% 出勤:40 分 课堂讨论发言:10 分 作业:50 分 总成绩按百分制纪录。 2.期末考核:70% 闭卷考试按百分制纪录。 五、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使用教材: 杨共乐,彭小瑜主编.世界史 古代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年. 2.主要参考书: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古代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年. 朱寰主编.世界上古中古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年. 撰写人:张春梅 审核人:张晓刚 课程负责人:张春梅
《世界中古史》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 课程性质:必修 英文名称:Medieval World Histor 总学时:32 讲授学时:32 学分:2 先修课程:世界上古史 活用专业历中学 开课单位:历史学院 一、课程简介 世界中古史是历史学专业基础课。由于世界中古史的内容介于世界上古史 和世界近代史之间,因此该课程的承上启下性是重要的特点之 主要通过讲 上至五世纪下至十七世纪封建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主要国家和民族地区形成、发 展和衰落的过程,使学生在世界历史的整个链条中以科学的思维来辩证地把握世 界中古史的历史走向,客观分析重大的历史事件,以及相关联的政治、经济和文 化等内容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导言 (2学时) 教学内容:中古史的休系和分期:“中世纪”的概念和基木内容 教学要求:掌握中世纪的概念和内容。 了解学术界有关世界中古史的分期之 若干学术观点,并分析其断限的依据。掌握世界中古史是人类历史上封建制度在 亚洲、欧洲绝大多数国家和非洲某些国家中占统治地位时期的历史。 授课方式:讲授。 第一章: 西欧封建社会的形成 (4学时】 教学内容:西欧封建因素的出现:西罗马帝国的衰亡: 古代日尔曼人的社 会制度:民族大迁徙与日尔曼王国的建立:法兰克王国的封建化:法兰克王国的 奠基人克洛维:“采品”分封制的实施及其影响:查理曼帝围的形成与封建制: 封建化的西欧状况:封建割据的法国:德国、意大利和教皇国: 茧格兰 教学要求:掌握作为西欧封建制产生的两种因素。能够客观评价“日尔曼因 素”以及该因素在西欧封建化过程中的影响。明确“采邑”分封制的普遍化与封 建等级形成的关系。了解教权对西欧封建统治的影响。 授课方式,进授 第二章:西欧封建社会的发展 (4学时) 教学内容:西欧中世纪城市的兴起和十字军东征:11世纪至15世纪的法 国:法国王权的加强和三级会议:英法百年战争:巴黎市民与扎克起义:11世 纪至15世纪的英格兰:英国封建制的最终确立:“自由大宪章”和国会:瓦特·泰 勒起义:12世纪至15世纪的德国、意大利和罗马教廷:5世纪至15世纪的基督 教会和西欧文化。 教学要求:了解中世纪西欧城市兴起的状况与特点。通过重点讲授前4次十 字军东侵的过程和特点,客观分析十字军东征对东西方的影响及社会后果。在 1世纪至15世纪英、法两国历史阐述的过程中 英国封建制度形成较晚的原 因,并对比思考英、法两国农民起义具有的共同特点。明确德国和意大利封建衬 18
18 《世界中古史》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 课程性质:必修 英文名称:Medieval World History 总学时:32 讲授学时:32 学分:2 先修课程:世界上古史 适用专业:历史学 开课单位:历史学院 一、课程简介 世界中古史是历史学专业基础课。由于世界中古史的内容介于世界上古史 和世界近代史之间,因此该课程的承上启下性是重要的特点之一。主要通过讲授 上至五世纪下至十七世纪封建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主要国家和民族地区形成、发 展和衰落的过程,使学生在世界历史的整个链条中以科学的思维来辩证地把握世 界中古史的历史走向,客观分析重大的历史事件,以及相关联的政治、经济和文 化等内容。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导言 (2 学时) 教学内容:中古史的体系和分期;“中世纪”的概念和基本内容 教学要求:掌握中世纪的概念和内容。了解学术界有关世界中古史的分期之 若干学术观点,并分析其断限的依据。掌握世界中古史是人类历史上封建制度在 亚洲、欧洲绝大多数国家和非洲某些国家中占统治地位时期的历史。 授课方式:讲授。 第一章:西欧封建社会的形成 (4 学时) 教学内容: 西欧封建因素的出现;西罗马帝国的衰亡;古代日尔曼人的社 会制度;民族大迁徙与日尔曼王国的建立;法兰克王国的封建化;法兰克王国的 奠基人克洛维;“采邑”分封制的实施及其影响;查理曼帝国的形成与封建制; 封建化的西欧状况;封建割据的法国;德国、意大利和教皇国;英格兰 教学要求:掌握作为西欧封建制产生的两种因素。能够客观评价“日尔曼因 素”以及该因素在西欧封建化过程中的影响。明确“采邑”分封制的普遍化与封 建等级形成的关系。了解教权对西欧封建统治的影响。 授课方式:讲授。 第二章:西欧封建社会的发展 (4 学时) 教学内容: 西欧中世纪城市的兴起和十字军东征;11 世纪至 15 世纪的法 国;法国王权的加强和三级会议;英法百年战争;巴黎市民与扎克起义;11 世 纪至 15 世纪的英格兰;英国封建制的最终确立;“自由大宪章”和国会;瓦特·泰 勒起义;12 世纪至 15 世纪的德国、意大利和罗马教廷;5 世纪至 15 世纪的基督 教会和西欧文化。 教学要求:了解中世纪西欧城市兴起的状况与特点。通过重点讲授前 4 次十 字军东侵的过程和特点,客观分析十字军东征对东西方的影响及社会后果。在 11 世纪至 15 世纪英、法两国历史阐述的过程中分析英国封建制度形成较晚的原 因,并对比思考英、法两国农民起义具有的共同特点。明确德国和意大利封建社
会发展的特点。掌握5世纪至15世纪的基督教会和西欧文化。 授课方式:讲授 第三章:拜占庭帝国与俄罗斯 (3学时) 教学内容:拜占庭帝国初期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拜占庭的分裂和衰亡: 拜占庭文化:基辅罗斯公国:从莫斯科公国到沙皇俄国:俄罗斯文化的传统形态 教学要求:在掌握拜占庭帝国社会经济发展特点的基础上, 从内、外两个方 面分析拜占庭帝国衰落的深层次原因。从构成拜占庭文化的三个要素中了解拜占 庭文化的历史作用和影响。明确俄罗斯统一之后,统治者采取的一系列旨在建立 中央集权的措施。了解俄罗斯文化的传统形态。 授课方式:讲授 第四章:中世纪的西亚和中亚 (3学时) 教学内容:中世纪的伊朗:伊儿汗国时期的伊朗:帖木儿帝国的统治:伊 朗的独立 -苹非朝的统治:中世纪的伊朗文化:阿拉伯帝国:伊斯兰教的创立 和麦地那神权国家的形成:阿拉伯帝国的形成和封建制的确立:阿拉伯文化: 古贵族的西侵和伊儿汗国、帖木儿帝国奥斯曼帝国:奥斯曼土耳其的兴起与 矿张:奥斯曼帝国的社会制度:奥斯曼帝国的社会矛盾和帝国衰落的开始。 教学要求:通过蒙古在北亚地区兴起并迅速强大的原因和进程,分析12世 纪蒙古国家的社会性质,了解学术界对这 重要问题的争论。掌握蒙古国家建立 后的3次震撼世界的大规模西征。明确蒙古伊 儿汗国统治时期的伊朗社会状况 通过这种状况,能够分析合赞汗所进行的一系列改革。了解中世纪伊朗辉煌的文 化,重点是文学和史学方面的突出成果。掌握何拉伯国家形成的历史与阿拉伯封 律化的特占,对阿拉伯文化在古代文明中的地位有历史的认识。了解奥断忌帝国 政治统治的特点,并能透过当时的阶级、民族、宗教、统治阶级内部诸矛盾全面 分析奥斯曼帝国逐渐走向衰落的原因。 授课方式:讲授。 第五章:南亚和东南亚诸国的封球社会 (3学时) 教学内容 印度封建制度 的形成 德里素丹国家:莫卧儿帝国:中世纪的 印度文化:柬埔寨;越南:缅甸:泰国:印度尼西亚 教学要求:掌握以德里为中心的印度德里素丹国先后更替的5个王朝的社会 状况,熟悉印度莫卧儿帝国“黄金时代”的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制度。对中世纪 印度文化的特点和辉煌成果有充分的 解。了解柬埔寨、越南、缅甸、 泰国、印 度尼西亚等诸国的封建社会的历史状况。 授课方式:讲授 第六章:新航略的开辟 (2学时) 教学内容:西欧资本主义的产生;16世纪初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 和原始积累:新航路开辟的原因、过程、结果。 教学要求:重点选择美洲新航路开辟的历史过程。认识新航路开辟(地理大 发现)是人类面对自然所做出的惊人举措的同时,也应看到新航路的开辟反映了 欧洲的“黄金渴望”。明确新航路开辟后的西欧经济效应和全球政治影响,乃至 对于西欧资本主义产生的影响。 授课方式:讲授。 第七章:文艺复兴 (4学时) 教学内容:文艺复兴运动产生的背景;意大利早期文艺复兴;意大利后期文
19 会发展的特点。掌握 5 世纪至 15 世纪的基督教会和西欧文化。 授课方式:讲授。 第三章:拜占庭帝国与俄罗斯 (3 学时) 教学内容: 拜占庭帝国初期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拜占庭的分裂和衰亡; 拜占庭文化;基辅罗斯公国;从莫斯科公国到沙皇俄国;俄罗斯文化的传统形态。 教学要求:在掌握拜占庭帝国社会经济发展特点的基础上,从内、外两个方 面分析拜占庭帝国衰落的深层次原因。从构成拜占庭文化的三个要素中了解拜占 庭文化的历史作用和影响。明确俄罗斯统一之后,统治者采取的一系列旨在建立 中央集权的措施。了解俄罗斯文化的传统形态。 授课方式:讲授。 第四章:中世纪的西亚和中亚 (3 学时) 教学内容: 中世纪的伊朗;伊儿汗国时期的伊朗;帖木儿帝国的统治;伊 朗的独立----萨非朝的统治;中世纪的伊朗文化;阿拉伯帝国;伊斯兰教的创立 和麦地那神权国家的形成;阿拉伯帝国的形成和封建制的确立;阿拉伯文化;蒙 古贵族的西侵和伊儿汗国、帖木儿帝国 ;奥斯曼帝国;奥斯曼土耳其的兴起与 扩张; 奥斯曼帝国的社会制度;奥斯曼帝国的社会矛盾和帝国衰落的开始。 教学要求:通过蒙古在北亚地区兴起并迅速强大的原因和进程,分析 12 世 纪蒙古国家的社会性质,了解学术界对这一重要问题的争论。掌握蒙古国家建立 后的 3 次震撼世界的大规模西征。明确蒙古伊儿汗国统治时期的伊朗社会状况, 通过这种状况,能够分析合赞汗所进行的一系列改革。了解中世纪伊朗辉煌的文 化,重点是文学和史学方面的突出成果。掌握阿拉伯国家形成的历史与阿拉伯封 建化的特点,对阿拉伯文化在古代文明中的地位有历史的认识。了解奥斯曼帝国 政治统治的特点,并能透过当时的阶级、民族、宗教、统治阶级内部诸矛盾全面 分析奥斯曼帝国逐渐走向衰落的原因。 授课方式:讲授。 第五章:南亚和东南亚诸国的封建社会 (3 学时) 教学内容: 印度封建制度的形成;德里素丹国家;莫卧儿帝国;中世纪的 印度文化;柬埔寨;越南;缅甸;泰国;印度尼西亚。 教学要求:掌握以德里为中心的印度德里素丹国先后更替的 5 个王朝的社会 状况,熟悉印度莫卧儿帝国“黄金时代”的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制度。对中世纪 印度文化的特点和辉煌成果有充分的了解。了解柬埔寨、越南、缅甸、泰国、印 度尼西亚等诸国的封建社会的历史状况。 授课方式:讲授。 第六章:新航路的开辟 (2 学时) 教学内容:西欧资本主义的产生 ;16 世纪初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 和原始积累;新航路开辟的原因、过程、结果。 教学要求:重点选择美洲新航路开辟的历史过程。认识新航路开辟(地理大 发现)是人类面对自然所做出的惊人举措的同时,也应看到新航路的开辟反映了 欧洲的“黄金渴望”。明确新航路开辟后的西欧经济效应和全球政治影响,乃至 对于西欧资本主义产生的影响。 授课方式:讲授。 第七章:文艺复兴 (4 学时) 教学内容:文艺复兴运动产生的背景;意大利早期文艺复兴;意大利后期文
艺复兴:欧洲各国(德法英)的文艺复兴及其特点。欧洲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 新发展。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人文科学的新发展 教学要求:在西欧资本主义萌芽的背景中理解文艺复兴的产生, 人文主义与 人本主义,人道主义,人文主义的思想内涵等。学握文艺时期的文学、艺术等重 要代表作品。了解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历史概况以及文艺复兴在西欧的传播。 第八章:宗教改革和德国农民战争 (3学时) 教学内容:宗教改革前夕的德国;15世纪末与16世纪初德国的经济状况: 德国政治分裂和天主教教会:马丁·路德与德国宗教改革:托马斯·闵采尔与人 民的宗教改革:1524-1526年的德国农民战争 致学要求:掌握德国宗教改革和农民战争的历史过程。了解德国宗教改革和 农民战争历史意义及其对欧洲的影响。 授课方式:讲授。 第九章:封建制度解体时期的西欧诸国 (4学时) 教学内容:英国资本主义关系的产生:16世纪英国经济的发展:圈地运动: 都铎王朝的重商政策和宗教改革:法国的封建专制制度:法国的政治、经济状况: 宗教改革与胡格诺战争:中世纪末西欧的国际关系和三十年战争:16世纪末与 17世纪初他国的经济与改治概况:17世纪欢洲国际矛盾的尖锐化:三十年战争 握圈地运动的历史背景和历史过程。了解英国都铎王朝时 期的 宗教致星及其对君主专制、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青义,了解法国的宗新堂 影响。明确三十年战争开端的“捷克事件”以及三十年战争的国际影响。 授课方式:进授。 其他教学环节安排 四、考核方式 该课程的考核方式为考试,考试成绩按百分计算,成绩的组成为: 1.平时成绩:占百分之三十(包括作业、课堂互 动 出勤率等) 2.期末考核:闭卷考试。卷面成绩一百分,按百分之七十折合。 五、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教材:杨共乐.世界史·古代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2.主要参考书: 周一良,吴于座编.世界通史·中古史部分.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年 刘明翰编.世界通史、中世纪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 黄洋等编.世界古代中世纪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撰写人:鲁霞 审核人:张晓刚 课程负责人:鲁霞
20 艺复兴;欧洲各国(德法英)的文艺复兴及其特点。欧洲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 新发展。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人文科学的新发展。 教学要求:在西欧资本主义萌芽的背景中理解文艺复兴的产生,人文主义与 人本主义,人道主义,人文主义的思想内涵等。掌握文艺时期的文学、艺术等重 要代表作品。了解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历史概况以及文艺复兴在西欧的传播。 授课方式:讲授。 第八章:宗教改革和德国农民战争 (3 学时) 教学内容:宗教改革前夕的德国;15 世纪末与 16 世纪初德国的经济状况; 德国政治分裂和天主教教会;马丁·路德与德国宗教改革;托马斯·闵采尔与人 民的宗教改革;1524-1526 年的德国农民战争。 教学要求:掌握德国宗教改革和农民战争的历史过程。了解德国宗教改革和 农民战争历史意义及其对欧洲的影响。 授课方式:讲授。 第九章:封建制度解体时期的西欧诸国 (4 学时) 教学内容:英国资本主义关系的产生;16 世纪英国经济的发展;圈地运动; 都铎王朝的重商政策和宗教改革;法国的封建专制制度;法国的政治、经济状况; 宗教改革与胡格诺战争;中世纪末西欧的国际关系和三十年战争;16 世纪末与 17 世纪初德国的经济与政治概况;17 世纪欧洲国际矛盾的尖锐化;三十年战争。 教学要求:掌握圈地运动的历史背景和历史过程。了解英国都铎王朝时期的 宗教改革及其对君主专制、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意义。了解法国的宗教改革及其 影响。明确三十年战争开端的“捷克事件”以及三十年战争的国际影响。 授课方式:讲授。 三、其他教学环节安排 无 四、考核方式 该课程的考核方式为考试,考试成绩按百分计算,成绩的组成为: 1.平时成绩:占百分之三十(包括作业、课堂互动、出勤率等) 2.期末考核:闭卷考试。卷面成绩一百分,按百分之七十折合。 五、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教材:杨共乐. 世界史·古代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年. 2.主要参考书: 周一良,吴于廑编.世界通史·中古史部分.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 年. 刘明翰编.世界通史、中世纪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年. 黄洋等编.世界古代中世纪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年. 撰写人:鲁霞 审核人:张晓刚 课程负责人:鲁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