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q1与q2相交 般情况下,放热率q曲线 和散热率q2曲线有两个交点, A点和C点 ■A点稳定。当外界有微小扰 动时,如T,则q2>q1 散热>放热,T≌,回到A点; 当T,q2<q1,散热<放热 B T刀,回到A点 ■A点温度低,称为熄灭状态。 0101a101b ■C点不稳定。轻微扰动将使C 点失去平衡。C点以下熄灭 C点以上着火
◼ 一般情况下,放热率q1曲线 和散热率q2曲线有两个交点, A点和C点。 ◼ A点稳定。当外界有微小扰 动 时,如T ↗,则 q2 > q1 , 散热>放热,T↘,回到A点; 当T↘ ,q2 < q1 , 散热<放热, T ↗ ,回到A点。 ◼ A点温度低,称为熄灭状态。 ◼ C点不稳定。轻微扰动将使C 点失去平衡。 C点以下熄灭, C点以上着火。 q1与q2 相交:
分析】 q1 q2 B A q1与q2相离: Ti TotTO TT q1始终大于φ,一定能引起可燃混合气的着火。所以 这种工况是不稳定的
q1始终大于q2,一定能引起可燃混合气的着火。所以, 这种工况是不稳定的。 q1与q2 相离:
〈分析 q q1与q2相切: B点是临界状态,也是不 B 稳定的。只要环境介质温 度略高于To,则q和q2就 T TotT T 没有交点了,必然导致反 应混合气的着火。 图中 B点为着火临界点 Tb为着火温度 T为自燃温度 T0Tb之间的时间为着火 感应期
◼ B点是临界状态,也是不 稳定的。只要环境介质温 度略高于T0,则q1和q2就 没有交点了,必然导致反 应混合气的着火。 图中 B点为着火临界点 Tb为着火温度 T0为自燃温度 T0~Tb之间的时间为着火 感应期 q1与q2 相切:
影响着火的因素 增加放热量q 增加燃料浓度 增加燃料压力 B B 增加燃料发热量 增加燃料活性 放热率曲线左移,在相同 温度下,燃料放热量增加, TB 着火温度降低,着火温度 降低,着火提前。 q1=w, ov=kon'expl E.VO RT
◼ 影响着火的因素 ◼ 增加放热量q1 ◼ 增加燃料浓度 ◼ 增加燃料压力 ◼ 增加燃料发热量 ◼ 增加燃料活性 放热率曲线左移,在相同 温度下,燃料放热量增加, 着火温度降低,着火温度 降低,着火提前。 1 0 exp v n E q w QV k n VQ RT = = −
环境温度T 环境温度升高,相当于散热曲线右移,散热率 曲线与放热率曲线的交点C降低,着火温度降 低,着火提前。 2 010
◼ 环境温度T0 环境温度升高,相当于散热曲线右移,散热率 曲线与放热率曲线的交点 C降低,着火温度降 低,着火提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