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合聯南面立留 水曲脑成字
饮水曲肱成学业 盖茅筑室作经筵
永远的精神 甲国教育史上,曾经有这样一所特殊的大学。 她诞生于抗日战争的烽火之中,却荟萃了北大, 清华,南开三所大学的名师巨匠 她坐落在条件艰苦的云南边唾和吸时了大批仰 慕名师,向往民主自由的莘莘学子。 她前后存在的时过短短九年,却培养了 批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闻名的杰出人才。1 她,就是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一所有着卓越成就 的战时学。 合这俗鸟图
永远的精神 • 中国教育史上,曾经有这样一所特殊的大学。 • 她诞生于抗日战争的烽火之中,却荟萃了北大, 清华,南开三所大学的名师巨匠。 • 她坐落在条件艰苦的云南边陲,却吸引了大批仰 慕名师,向往民主自由的莘莘学子。 • 她前后存在的时间不过短短九年,却培养出了一 批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闻名的杰出人才。 • 她,就是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一所有着卓越成就 的战时大学
永远的精神 万里长征,辞却了五朝宫阙。 暂驻足衡山湘水,又成离别。 绝徼移栽桢干质,九州遍洒黎元血。 尽笳吹弦诵在山城,情弥切。 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 便一城三户,壮怀难折。 多难殷忧新国运,动心忍性希前哲。 待驱逐仇寇复神京,还燕碣。 西南联大校歌
永远的精神 • 万里长征,辞却了五朝宫阙。 暂驻足衡山湘水,又成离别。 绝徼移栽桢干质,九州遍洒黎元血。 尽笳吹弦诵在山城,情弥切。 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 便一城三户,壮怀难折。 多难殷忧新国运,动心忍性希前哲。 待驱逐仇寇复神京,还燕碣。 • ——西南联大校歌
永远的精神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是中国抗日战争期间设于昆明的一所综 合性大学。卢沟桥事变后,且本帝国主义全国发动侵华战 争。为保存中华民族教育精华免遭毁灭,华北及沿海许多 大城市的高等学校纷纷内迁。抗战八年间,迁入云南的高 校有10余所,其中最著名的是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西南 联大是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联合而成。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自1938年5月4日开始上课,至1946年5 月4日结束,西南联大在滇整8年。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 西南联大培养出大批杰出人才。其中有许多是蜚声中外的 第一流科学家
永远的精神 •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是中国抗日战争期间设于昆明的一所综 合性大学。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全国发动侵华战 争。为保存中华民族教育精华免遭毁灭,华北及沿海许多 大城市的高等学校纷纷内迁。抗战八年间,迁入云南的高 校有10余所,其中最著名的是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西南 联大是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联合而成。 •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自1938年5月4日开始上课,至1946年5 月4日结束,西南联大在滇整8年。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 西南联大培养出大批杰出人才。其中有许多是蜚声中外的 第一流科学家
永远的精神 著名教师 大猷圊培 浮梁界成金赛陈省 更 罗康 赵九章李楷文 查 著名校友 道朱光亚谢玮邓稼先黄昂彭佩云 注善露陈芳允永怀屠守锂吴讷荪陈忠经戴传曾 教育成效 联大8年,前后任教的教授有朱自清、闻一多等300余人,他们都是各个 学科、专业的泰斗、顶级专家 有8000人,毕业生近4000人 联大师生担任 院、工程院院士共171人(学生92人),其中有 杨振宁、李振道2人获得诺贝尔奖;赵九章、邓稼先等8人获得两弹一星功勋 奖;,黄昆刘东车、叶正3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苯平、彭佩云 等人成为国家领导人。 学生参军
永远的精神 • 著名教师 • 吴大猷 周培源 王竹溪 梁思成 金岳霖 陈省身 王力 朱自清 冯友兰 吴有训 陈寅恪 沈从文 陈岱孙 闻一多 钱穆 钱钟书 费孝通 华罗庚 朱光潜 赵九章 李楷文 林徽因 吴晗 著名校友 • 杨振宁 李政道 朱光亚 谢玮 邓稼先 黄昆 彭佩云 王希季 陈芳允 郭永怀 屠守锷 吴讷荪 陈忠经 戴传曾 汪曾祺 • 教育成效 • 联大8年,前后任教的教授有朱自清、闻一多等300余人,他们都是各个 学科、专业的泰斗、顶级专家。学生有8000人,毕业生近4000人。 联大师生担任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共171人(学生92人),其中有 杨振宁、李振道2人获得诺贝尔奖;赵九章、邓稼先等8人获得两弹一星功勋 奖;黄昆、刘东生、叶笃正3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宋平、彭佩云 等人成为国家领导人。 学生参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