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课新发展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经济建设 考点展示 考试要求 考题列举 考查热度 中国经济发展新时代的社 ★★★☆☆ 进入新时代会主要矛盾 考情 坚持新发展 2016浙江4月选考,14(选择) ★★★★☆ 理念 2016浙江10月选考,15(选择) 分贯彻新发展理 2017浙江4月选考,15(选择) 析念建设现代 建设现代化 2018浙江4月选考,14(选择) 化经济体系 ★★★★☆ 经济体系 2016浙江4月选考,39(2)(综 合) 知识点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 ■知识点梳理 精准梳理夯实基础 考点1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 (1)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 (2)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新时代我 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 (3)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发展中 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4)两个百年奋斗目标 ①建党一百年时建成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 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 ②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5)两个发展阶段 ①第一个阶段,从二O二O年到二O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②第二个阶段,从二O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 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第十课 新发展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经济建设 考 情 分 析 考点展示 考试要求 考题列举 考查热度 中国经济发展 进入新时代 新时代的社 会主要矛盾 c 无 ★★★☆☆ 贯彻新发展理 念 建设现代 化经济体系 坚持新发展 理念 c 2016 浙江 4 月选考, 14(选择) 2016 浙江 10 月选考, 15(选择) ★★★★☆ 建设现代化 经济体系 c 2017 浙江 4 月选考, 15(选择) 2018 浙江 4 月选考, 14(选择) 2016 浙江 4 月选考, 39(2) (综 合) ★★★★☆ 知识点一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 考点 1 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 (1)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 著。 (2)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新时代我 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 盾。 (3)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发展中 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4)两个百年奋斗目标 ①建党一百年时建成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 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 ②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5)两个发展阶段 ①第一个阶段,从二○二○年到二○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②第二个阶段,从二○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 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对点训练】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 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论断的提出有着充分的现实依据,表现在 ①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②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③我国已经 走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④我国产品供给处于供给充足且过剩状态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答案A 2.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 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下列措施有利于解决发展不平衡的是() ①规范隐性收入,取缔非法收入②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③坚持按劳分配, 提高经济效率④加强社会建设,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答案D 解析①有利于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不符合题意:“坚持按劳分配,提高经济效率”与解 决矛盾无关,排除③。 3.从二O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 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到那时,我国() ①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②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③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 高④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A 解析③④是第一阶段的奋斗目标。 ■易错点剖析 易错点拨清除盲点一 易错点一正确认识新时代我国所处的历史阶段 提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矫正训练】 1.(判断)新时代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 之间的矛盾,说明我国已不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答案F。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 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对点训练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 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论断的提出有着充分的现实依据,表现在 ( ) ①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 ②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 ③我国已经 走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④我国产品供给处于供给充足且过剩状态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 A 2.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 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下列措施有利于解决发展不平衡的是( ) ①规范隐性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②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③坚持按劳分配, 提高经济效率 ④加强社会建设,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 D 解析 ①有利于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不符合题意;“坚持按劳分配,提高经济效率”与解 决矛盾无关,排除③。 3.从二○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 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到那时,我国( ) ①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 ②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 ③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 高 ④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A 解析 ③④是第一阶段的奋斗目标。 易错点一 正确认识新时代我国所处的历史阶段 提示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矫正训练 1.(判断)新时代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 之间的矛盾,说明我国已不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答案 F。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 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2.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 之间的矛盾。这意味着() ①我国的基本国情已发生变化②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③我们要 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④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 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答案C 解析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己发生变化,但是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 际地位也没有变。 易错点二准确把握两个发展阶段的时间和目标 提示第一个阶段,从二○二O年到二○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 从二O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矫正训练】 3.(判断)从二O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 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答案F。从二○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 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4.从二○二O年到二○三五年,我国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下列属于这一目标的是 ①人民生活更为宽裕,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高②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③经济、 科技实力将大幅跃升,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④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 解析①③属于“从二O二O年到二O三五年,我国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 ②④不是 知识点二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知识点梳理 精准梳理夯实基础 考点1坚持新发展理念 创新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 发展体系的战略支撑,是发展的基点。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2.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 之间的矛盾。这意味着( ) ①我国的基本国情已发生变化 ②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③我们要 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④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 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答案 C 解析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发生变化,但是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 国际地位也没有变。 易错点二 准确把握两个发展阶段的时间和目标 提示 第一个阶段,从二○二○年到二○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 从二○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矫正训练 3.(判断)从二○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 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 答案 F。从二○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 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4.从二○二○年到二○三五年,我国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下列属于这一目标的是 ( ) ①人民生活更为宽裕,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高 ②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 ③经济、 科技实力将大幅跃升,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 ④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①③属于“从二○二○年到二○三五年,我国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 ②④不是。 知识点二 贯彻新发展理念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考点 1 坚持新发展理念 创新 发展 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 体系的战略支撑,是发展的基点。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 协调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 发展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不断增强发 展的整体性 绿色/注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 发展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推进绿色发展,要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开放/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间题。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 发展春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 济体系 共享|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 发展展成果由人民共不断满足人民目益增长的美好生话需要,让改革成果更多 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不断迈进 【提醒】五大发展理念与科学发展观 五大发展理念与科学发展观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 发展理念,是对科学发展观的继承与发展。 付点训练 1.(2018·浙江4月选考)下表是2013~2017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与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的 增长情况 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 制造业增加值增 10.5 9.4 长率(%) 高技术制造业增 10.8 加值增长率(%) 注:数据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3-2017)。 出现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①劳动者在生产力中的主导作用得到发挥②制造业的增加值呈现下滑趋势③科技投入转 化率明显提高④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得到贯彻落实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答案D 2.(2016·浙江4月选考)长江是中华民族的生命河。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坚持生态优 先、绿色发展。这就要求长江经济带发展应该()
协调 发展 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 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 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不断增强发 展的整体性 绿色 发展 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 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推进绿色发展,要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开放 发展 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 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 济体系 共享 发展 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 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让改革成果更多 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不断迈进 提醒 五大发展理念与科学发展观 五大发展理念与科学发展观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 发展理念,是对科学发展观的继承与发展。 对点训练 1.(2018·浙江 4 月选考)下表是 2013~2017 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与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的 增长情况。 2013 年 2014 年 2015 年 2016 年 2017 年 制造业增加值增 长率(%) 10.5 9.4 7.0 6.8 7.2 高技术制造业增 加值增长率(%) 11.8 12.3 10.2 10.8 13.4 注:数据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3-2017)。 出现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①劳动者在生产力中的主导作用得到发挥 ②制造业的增加值呈现下滑趋势 ③科技投入转 化率明显提高 ④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得到贯彻落实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D 2.(2016·浙江 4 月选考)长江是中华民族的生命河。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坚持生态优 先、绿色发展。这就要求长江经济带发展应该( )
①把可持续发展战略落到实处②把沿江大开发作为工作重点③把经济增长放在优先位置 ④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答案B 解析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要把可持续发展战略落到实处,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 置,①④正确:②③与材料表达的主旨意思不符,排除。故本题选B 考点2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要深化供给侧结构 大力发展性改革,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 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营造脚踏实地、勤劳创业、实业致富的发展环境和社会氛围,显 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 实施乡村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 振兴战略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 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实施区「加大力度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强化举 协调发展措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深化改革加快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发挥 优势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创新引领率先实现东部地区优化发展,建立更加有 战略 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 【对点训练】 3.提高实体经济发展质量效益是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根本举措,是在国际竞争中赢得 主动的根基。下列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措施的传导路径正确的是() ①清理涉企不合理收费一一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减少一一减轻企业负担一一增强企业活力 ②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一企业融资成本降低一一企业规模扩大一一企业产品结构优化 ③大力发展资本市场一一促进企业上市融资一一取消企业债务一一企业经济效益提高 ④实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一淘汰落后产能一一增加供给质量一一提高市场竞争力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答案B 解析清理涉企不合理收费会使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减少,进而减轻企业负担,增强企业活 力,①正确: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会使企业融资成本加大,不是降低,②不选:促进企业上 市融资与取消企业债务之间没有关联,③不选:实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时淘汰落后产能 会增加供给质量,提高市场竞争力,④正确
①把可持续发展战略落到实处 ②把沿江大开发作为工作重点 ③把经济增长放在优先位置 ④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B 解析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要把可持续发展战略落到实处,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 置,①④正确;②③与材料表达的主旨意思不符,排除。故本题选 B。 考点 2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大力发展 实体经济 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要深化供给侧结构 性改革,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 深度融合,营造脚踏实地、勤劳创业、实业致富的发展环境和社会氛围,显 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 实施乡村 振兴战略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 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 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 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实施区域 协调发展 战略 加大力度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强化举 措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深化改革加快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发挥 优势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创新引领率先实现东部地区优化发展,建立更加有 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 对点训练 3.提高实体经济发展质量效益是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根本举措,是在国际竞争中赢得 主动的根基。下列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措施的传导路径正确的是( ) ①清理涉企不合理收费——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减少——减轻企业负担——增强企业活力 ②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企业融资成本降低——企业规模扩大——企业产品结构优化 ③大力发展资本市场——促进企业上市融资——取消企业债务——企业经济效益提高 ④实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淘汰落后产能——增加供给质量——提高市场竞争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B 解析 清理涉企不合理收费会使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减少,进而减轻企业负担,增强企业活 力,①正确;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会使企业融资成本加大,不是降低,②不选;促进企业上 市融资与取消企业债务之间没有关联,③不选;实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时淘汰落后产能, 会增加供给质量,提高市场竞争力,④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