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波餐间处 湛江市第三中学刘大国
觅渡,觅渡,渡何处? 梁衡 湛江市第二中学 刘大国
梁衡(1946)山 西霍县人。1968年毕业于 中国人民大学。长期在基 层当记者。现任新闻出版 署副署长,中国人民大学 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散 p文创作、散文理论研究。 有散文三篇《晋祠》《觅 渡,觅渡,渡何处》和 《夏感》入选中学教材。 主要著作有《新闻三部 曲》(3卷)、《数理化 通俗演义》(2卷)、散 文集《名山大川》、 《人杰鬼雄》
梁衡(1946——)山 西霍县人。1968年毕业于 中国人民大学。长期在基 层当记者。现任新闻出版 署副署长,中国人民大学 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散 文创作、散文理论研究。 有散文三篇《晋祠》《觅 渡,觅渡,渡何处》和 《夏感》入选中学教材。 主要著作有《新闻三部 曲》(3卷)、《数理化 通俗演义》(2卷)、散 文集《名山大川》、 《人杰鬼雄》
瞿秋白(1899-1935)江苏常州人 1916年入北京俄文专修馆学习。1919 年在北京参加五四运动。1920年10月 以北京《晨报》记者身分赴苏俄采访 是最早有系统地向中国人民报道苏俄 情况的新闻界先驱。1922年入党。19 27年8月,在汉口主持召开中共“八七 紧急会议,主持中央工作。1928年参 加共产国际第六次代表大会,当选为 共产国际执行委员。1930年8月回国 在1931年1月中共六届四中全会上,遭 王明等人打击,被解除中央领导职务 从1931年夏至1933年秋,在上海和鲁 来到苏区,任中央政府人民教育委员。 1935年2月24日在福建长汀县被国民党 军队逮捕。6月18日在长汀县罗汉岭英 勇就义
瞿秋白(1899-1935) 江苏常州人。 1916年入北京俄文专修馆学习。1919 年在北京参加五四运动。1920年10月, 以北京《晨报》记者身分赴苏俄采访, 是最早有系统地向中国人民报道苏俄 情况的新闻界先驱。1922年入党。19 27年8月,在汉口主持召开中共“八七” 紧急会议,主持中央工作。1928年参 加共产国际第六次代表大会,当选为 共产国际执行委员。1930年8月回国。 在1931年1月中共六届四中全会上,遭 王明等人打击,被解除中央领导职务。 从1931年夏至1933年秋,在上海和鲁 迅一起领导左翼文化运动。1934年2月 来到苏区,任中央政府人民教育委员。 1935年2月24日在福建长汀县被国民党 军队逮捕。6月18日在长汀县罗汉岭英 勇就义
鉴赏与探究 本文的层次如何划分? 2、作者对瞿秋白的总体评价是什么? 这样评价的根据是什么? 3、作者以“觅渡”为切入口来品读瞿秋白这 幅名画这样切入有何好处? 4本文既没有客观叙述人物的生平业绩,也 没有一般意义上主观抒情和直接议论,说说作 者是如何展开文章的? 5、如何理解“哲人者,守肯舍其事而成其心和 “瞿秋白是个内心既纵横交错,又坦荡如一张 白纸的人”这两句话?
鉴赏与探究 2、作者对瞿秋白的总体评价是什么? 这样评价的根据是什么? 1、本文的层次如何划分? 3、作者以“觅渡”为切入口来品读瞿秋白这 幅名画,这样切入有何好处? 4、本文既没有客观叙述人物的生平业绩,也 没有一般意义上主观抒情和直接议论,说说作 者是如何展开文章的? 5、如何理解“哲人者,宁肯舍其事而成其心”和 “瞿秋白是一个内心既纵横交错,又坦荡如一张 白纸的人”这两句话?
1、本文的层次如何划分? (1-2)、介绍写作瞿秋白的缘起和瞿秋白 的人生悲剧 (3-5)、从瞿秋白对生、死、名的态度, 探索并由衷赞颂其伟大的人格 6-7)、高度赞扬瞿秋白“宁肯舍其事而 成其心”的不朽精神
1、本文的层次如何划分? 一(1-2)、介绍写作瞿秋白的缘起和瞿秋白 的人生悲剧。 二(3-5)、从瞿秋白对生、死、名的态度, 探索并由衷赞颂其伟大的人格。 三(6-7)、高度赞扬瞿秋白“宁肯舍其事而 成其心”的不朽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