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阈限测量: 刺激:递增和递减系列 反应:被试报告表示是否感觉到刺激,若 被试感觉“说不准”,则要求其进行猜测 主试以“有”“无”或“+”“一”记录 被试的反应 计算 每个系列的阈限:转折点处两个刺激的中点 所有系列阈限的均值=绝对阈限
–绝对阈限测量: • 刺激:递增和递减系列 • 反应:被试报告表示是否感觉到刺激,若 被试感觉“说不准”,则要求其进行猜测。 主试以“有”“无”或“+”“一”记录 被试的反应 • 计算: –每个系列的阈限:转折点处两个刺激的中点 –所有系列阈限的均值=绝对阈限
极限法测音高绝对阈限记录 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数 增减系 20+ 18 刺激值乐音频率⌒赫 12 == 98765 限12.512.1.12.12.10.11.12.11.13.10.12.1.10.11.10.12.10.11.11 5 平均M=11.7 =0.87 6y0.20 (采自赫葆源、张厚粲和陈舒永,1983)
极限法测音高绝对阈限记录
差别阈限测量: 刺激:每次呈现两个,一个是标准刺激( standard stimulus,简称St),即强度大小不变的固定刺激; 另一个是比较刺激( comparison stimulus)又称变异 刺激( variance stimulus,简称Sv),即强度按由小 而大或由大而小依次呈现的刺激 反应:被试的报告分为三类反应 (1)比较刺激大于标准刺激,记为“+ (2)比较刺激等于标准刺激时,记为“=” (3)比较刺激小于标准刺激,记为“-”; 当被试在比较时表示怀疑,可记作“?
– 差别阈限测量: • 刺激:每次呈现两个,一个是标准刺激(standard stimulus,简称 St),即强度大小不变的固定刺激; 另一个是比较刺激(comparison stimulus)又称变异 刺激(variance stimulus,简称 Sv),即强度按由小 而大或由大而小依次呈现的刺激 • 反应:被试的报告分为三类反应 – (1)比较刺激大于标准刺激,记为“+”; – (2)比较刺激等于标准刺激时,记为“=”; – (3)比较刺激小于标准刺激,记为“-”; – 当被试在比较时表示怀疑,可记作“?
极限法测时间差别阈限记录 次数12345678910111213141516 增减系列 异刺激持续时间 3222 840 上限 4.4.4.4.3.4.3.4.4.38.4.34.4.44 222282822 286222 下限3.3.3.3.3.3.3.333033.333.3.3 888404448 844484 M上限-412 M下限=.350 DL=.031 PSE=, 381 (采自赫葆源、张厚粲和陈舒永,1983)
极限法测时间差别阈限记录
计算: 递减系列:“+”到非“+”间的中点为差别阈限 的上限Lu 递增序列:非“-”到“-”之间的中点为差别阈 限的下 不肯定间距(L1):上限与下限之间的距离 主观相等点(PSE):不肯定间距的中点 ·常误:在理论上,主观相等点应与标准刺激相等, 但实际上两者有一定的差距,这个差距称为常误 ( constant error. CE) ·标准刺激(S,)同上限之间的距离称为上差别阈 (记作DL),同下限之间的距离称为下差别阈 (记作DL1)
– 计算: • 递减系列:“+”到非“+”间的中点为差别阈限 的上限Lu • 递增序列:非“-”到“-”之间的中点为差别阈 限的下限Ll • 不肯定间距(Iu):上限与下限之间的距离 • 主观相等点(PSE):不肯定间距的中点 • 常误:在理论上,主观相等点应与标准刺激相等, 但实际上两者有一定的差距,这个差距称为常误 (constant error, CE) • 标准刺激( St )同上限之间的距离称为上差别阈 (记作DLu ),同下限之间的距离称为下差别阈 (记作DL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