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世界花卉消费增长迅速: 当前世界有三大花卉消费市场:北美花卉消 费市场;欧洲花卉消费市场;亚洲花卉消 费市场。 (3)鲜切花生产快速增长,前景看好; 鲜切花占世界花卉销售总额的60% (4)花卉产品的国际贸易,发达国家占优势 鲜切花出口:荷兰占世界销售总额59%,哥
(2)世界花卉消费增长迅速; 当前世界有三大花卉消费市场:北美花卉消 费市场;欧洲花卉消费市场;亚洲花卉消 费市场。 (3)鲜切花生产快速增长,前景看好; 鲜切花占世界花卉销售总额的60% (4)花卉产品的国际贸易,发达国家占优势 鲜切花出口:荷兰占世界销售总额59%,哥
伦比亚10%,意大利占6%,西班牙占2%,肯尼 亚1%。 盆花出口:荷兰占48%,丹麦占16%,法国占 15%,比利时占10%,意大利占4% 花卉进口最多的国家:美国、德国、日本。 2、中国观赏植物产业的现状 中国观赏植物的栽培历史悠久,地域辽阔、气候各 异,种类繁多,素有“世界园林之母”的美称。 (1)花卉生产面积世界第一 2008年花卉种植面积超过860万亩,当年产值近 480亿元。出口额10亿美元。从业人员278万, 花农80万户,花卉市场2586个
伦比亚10%,意大利占6%,西班牙占2%,肯尼 亚1%。 盆花出口:荷兰占48%,丹麦占16%,法国占 15%,比利时占10%,意大利占4% 花卉进口最多的国家:美国、德国、日本。 2、中国观赏植物产业的现状 中国观赏植物的栽培历史悠久,地域辽阔、气候各 异,种类繁多,素有“世界园林之母”的美称。 (1)花卉生产面积世界第一 2008年花卉种植面积超过860万亩,当年产值近 480亿元。出口额10亿美元。从业人员278万, 花农80万户,花卉市场2586 个
(2)花卉质量有待提高 花卉设施栽培面积占总面积的9.5%,大部分还是 露地栽培,花卉质量不高,无法实现周年供花。 荷兰花卉设施栽培6000公顷,占花卉总面积的 60%,韩国设施栽培面积占57%。 (3)花卉科研水平有待提高 我国已取得重要科研成果,选育出一批花卉新品种, 已有30多个新品种获保护权;采用生物技术等先 进手段,进行花卉的引种、驯化、繁殖等研究。 在278万花卉从业人员中,技术、管理人员仅占 3.3%.花卉业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2)花卉质量有待提高 花卉设施栽培面积占总面积的9.5%,大部分还是 露地栽培,花卉质量不高,无法实现周年供花。 荷兰花卉设施栽培6000公顷,占花卉总面积的 60%,韩国设施栽培面积占57%。 (3)花卉科研水平有待提高 我国已取得重要科研成果,选育出一批花卉新品种, 已有30多个新品种获保护权;采用生物技术等先 进手段,进行花卉的 引种、驯化、繁殖等研究。 在278万花卉从业人员中,技术、管理人员仅占 3.3%.花卉业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3、海南观赏植物产业的现状 (1)种质资源丰富:海南观赏植物种质资源859种, 其中野生种406种,栽培种453种,特有种47种.尤 以兰花资源最为丰富. (2)种植面积不断增加,销售额持续增长:至2007 年止,生产面积6.63万亩,销售总额52585.75万元, 其中出口额658.60万美元: (3)规模化、专业化水平逐步提高:大企业进入带 动产业的提高。 (4)区域化优势更明显。独特的热带条件,形成具 有发展热带花卉和反季节花卉的独特优势
3、海南观赏植物产业的现状 (1)种质资源丰富:海南观赏植物种质资源859种, 其中野生种406种,栽培种453种,特有种47种.尤 以兰花资源最为丰富. (2)种植面积不断增加,销售额持续增长:至2007 年止,生产面积6.63万亩,销售总额52585.75万元, 其中出口额658.60万美元. (3)规模化、专业化水平逐步提高:大企业进入带 动产业的提高。 (4)区域化优势更明显。独特的热带条件,形成具 有发展热带花卉和反季节花卉的独特优势
(5)地方政府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 2007年起海南省政府拨出专款1000万作为海 南花卉产业可持续发展关键技术研究专项资 金。设立6个研究课题:a热带花卉种质资源 收集和研究。b热带花卉新品种选育研究。C 热带花卉种子种苗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d热带花卉露地栽培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e 热带花卉设施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F热带 花卉产品采后关键技术研究。 (6)行业指导不到位;缺乏政策和资金的扶持: 技术创新能力弱;产品流通体系不健全
(5)地方政府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 2007年起海南省政府拨出专款1000万作为海 南花卉产业可持续发展关键技术研究专项资 金。设立6个研究课题:a热带花卉种质资源 收集和研究。b热带花卉新品种选育研究。C 热带花卉种子种苗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d热带花卉露地栽培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e 热带花卉设施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F热带 花卉产品采后关键技术研究。 (6)行业指导不到位;缺乏政策和资金的扶持; 技术创新能力弱;产品流通体系不健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