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2013年1 月 考本试卷共6页,六道大题,20道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 生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认真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考号。 须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知A.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请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基础·积累 、选择。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在答题 卡上用铅笔把对应题目的选项字母涂黑涂满。(共12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颁发(ban) 卑鄙(bi) 惩恶扬善 (cheng) B.哺育(pi) 广袤(mio) 载歌载舞 (zai) C.惬意(qie) 胚胎(pei) 茅塞顿开 D.枉然(wang) 恣意(zi) 中流砥柱(di) 2.根据语境和所给字义,在下列句子横线处选填汉字,不正确的一项 是 A.新任国家领导人要求大会发言要言简意 (赅,骇),不需要絮 絮叨叨,连篇累牍。 “赅”有“完备”“全”的意思,而“骇”有“惊吓”“震惊”的意思,所以横 线处应填“赅 B.我们应该因地 宜,将运河两岸打造成真正的绿色花园。 “制”有“拟定、制定”的意思,而“治”有“治理”的意思,所以横线处应填 “治”字 C.科技工作者在搞科学研究时一定要深思熟虑、细致入微,切莫_笑大方 (怡贻) “怡”有“愉快”的意思,而“贻”有“遗留”的意思,所以横线处应填“贻” D.中美两国在一些问题上出现纷争,这是正常的。我们不能一叶 目(障, 嶂),不见泰山,应该看到对话与合作仍是两国关系的主流。 “障”有“阻隔”“遮挡”的意思,而“嶂”是“直立像屏障的山峰”的意思, 所以横线处应填“障” 3.结合语境,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成语或俗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每一段新征程的开启,总让人充满憧憬。从新起点继续出发的中国,如 何_①_?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的“逐梦史”告诉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凝聚 了几代中国人的艰辛探索,顺应了社会进步的时代潮流,进行着_②的改革 创新,是实现民族复兴的人间正道。今日中国距离民族复兴梦想,依然 是_③_。我们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世所罕见的困难。但我们坚信④_, 只要我们有信心,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勇于攻坚克难,就 定能打开中国发展新局面、开创中国道路新境界
初三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2013 年 1 月 考 生 须 知 1.本试卷共 6 页,六道大题,20 道小题。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 钟。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认真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考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 2B 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请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基础·积累 一、选择。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在答题 卡上用铅笔把对应题目的选项字母涂黑涂满。(共 12 分。每小题 2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颁发(bān) 卑鄙(bì) 惩恶扬善 (chěnɡ) B.哺育(pǔ) 广袤(mào) 载歌载舞 (zài) C.惬意(qiè) 胚胎(péi) 茅塞顿开 (sè) D.枉然(wǎnɡ) 恣意(zì) 中流砥柱(dǐ) 2.根据语境和所给字义,在下列句子横线处选填汉字,不正确的一项 是 A.新任国家领导人要求大会发言要言简意 (赅,骇),不需要絮 絮叨叨,连篇累牍。 “赅”有“完备”“全”的意思,而“骇”有“惊吓”“震惊”的意思,所以横 线处应填“赅”。 B.我们应该因地 宜,将运河两岸打造成真正的绿色花园。 “制”有“拟定、制定”的意思,而“治”有“治理”的意思,所以横线处应填 “治”字。 C.科技工作者在搞科学研究时一定要深思熟虑、细致入微,切莫 笑大方 (怡 贻)。 “怡”有“愉快”的意思,而“贻”有“遗留”的意思,所以横线处应填“贻”。 D.中美两国在一些问题上出现纷争,这是正常的。我们不能一叶 目(障, 嶂),不见泰山,应该看到对话与合作仍是两国关系的主流。 “障”有“阻隔”“遮挡”的意思,而“嶂”是“直立像屏障的山峰”的意思, 所以横线处应填“障”。 3.结合语境,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成语或俗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每一段新征程的开启,总让人充满憧憬。从新起点继续出发的中国,如 何 ① ?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的“逐梦史”告诉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凝聚 了几代中国人的艰辛探索,顺应了社会进步的时代潮流,进行着 ② 的改革 创新,是实现民族复兴的人间正道。今日中国距离民族复兴梦想,依然 是 ③ 。我们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世所罕见的困难。但我们坚信 ④ , 只要我们有信心,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勇于攻坚克难,就一 定能打开中国发展新局面、开创中国道路新境界
A.①众人拾柴火焰高 ②与日俱增③四面楚歌 ④滴水穿 石 B.①众人拾柴火焰高 ②坚定不移③行百里者半九十④滴水穿石 C.①百尺竿头,更进一步②坚定不移③行百里者半九十④世上无难事,只怕 有心人 D.①百尺竿头,更进一步②与日俱增③四面楚歌 ④世上无难事, 只怕有心人 4.结合语境,将下列语句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莫髙窟可以傲视异邦古迹的地方,就在于它是一千多年的层层累聚。看莫髙窟, 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 )。一千年而始终活着,血脉畅通 呼吸匀称,这是一种何等壮阔的生命! 每个艺术家又牵连着喧闹 的背景,在这里举行着横跨千年的游行。 A.①把一千年的生命看活 ②一代又一代艺术 家前仆后继向我们走来 B.①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 代又一代艺术 家前呼后拥向我们走来 C.①把一千年的生命看活 代又一代艺术 家前呼后拥向我们走来 D.①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 ②一代又一代艺术家 前仆后继向我们走来 5.结合语境,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标点符号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沼泽是多么色彩斑斓啊_①它何以有色彩_②是它的主人们色 彩缤纷,让沼泽也有了灿烂的容颜。像丹顶鹤头上的那一点红,可算是世界上最 耀眼的鲜红了③_像白鹭通体那如雪的羽毛,也算是自然界中最洁白的色彩 了;还有一种绿头野鸭_④_这里被喻为“鸟类的国际机场 ②。③:④ B.① 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 ③;④ 6.结合语境,对下面文段中有关修辞方法作用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这里是大自然最单调最平板的一面,然而加上了人的活动,就完全改观, 难道这不是“风景”吗?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 于是,我又回忆起另一个画面,这就在所谓“黄土高原”!那边的山多 数是秃顶的,然而层层的梯田,将禿顶装扮成稀稀落落有些黄毛的癞头,特别是 那些高秆植物颀长而整齐,等待检阅的队伍似的,在晚风中摇曳,别有一种惹人 喜爱的姿态。更妙的是三五月明之夜,天是那样的蓝,几乎透明似的,月亮离山 顶,似乎不过几尺,远看山顶的谷子丛密挺立,宛如人直立的头发,这时候忽然 从山脊上,牛和掮着犁的人形出现,他们姗姗而下,在蓝的天,黑的山,银色的 月光的背景上,成就了一幅剪影 A.“难道这不是风景吗?”运用反问,加强语气,强调有了人类的活动,自然 变得生动起来,突出了人类的伟大。 B.文段中运用“装扮”一词,将层层梯田拟人化,生动地表现了人类改造自然 的成果
A.①众人拾柴火焰高 ②与日俱增 ③四面楚歌 ④滴水穿 石 B.①众人拾柴火焰高 ②坚定不移 ③行百里者半九十 ④滴水穿石 C.①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②坚定不移 ③行百里者半九十 ④世上无难事,只怕 有心人 D.①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②与日俱增 ③四面楚歌 ④世上无难事, 只怕有心人 4.结合语境,将下列语句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莫高窟可以傲视异邦古迹的地方,就在于它是一千多年的层层累聚。看莫高窟, 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 ① 。一千年而始终活着,血脉畅通、 呼吸匀称,这是一种何等壮阔的生命! ② ,每个艺术家又牵连着喧闹 的背景,在这里举行着横跨千年的游行。 A.①把一千年的生命看活 ② 一代又一代艺术 家前仆后继向我们走来 B.①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 ② 一代又一代艺术 家前呼后拥向我们走来 C.①把一千年的生命看活 ② 一代又一代艺术 家前呼后拥向我们走来 D.①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 ② 一代又一代艺术家 前仆后继向我们走来 5.结合语境,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标点符号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沼泽是多么色彩斑斓啊 ① 它何以有色彩 ② 是它的主人们色 彩缤纷,让沼泽也有了灿烂的容颜。像丹顶鹤头上的那一点红,可算是世界上最 耀眼的鲜红了 ③ 像白鹭通体那如雪的羽毛,也算是自然界中最洁白的色彩 了;还有一种绿头野鸭 ④ 这里被喻为“鸟类的国际机场”。 A.① , ② 。 ③ ; ④ 。 B.① 。 ② , ③ , ④ …… C.① ! ② ? ③ 。 ④ 。 D.① ! ② ? ③ ; ④ …… 6.结合语境,对下面文段中有关修辞方法作用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这里是大自然最单调最平板的一面,然而加上了人的活动,就完全改观, 难道这不是 “风景”吗?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 于是,我又回忆起另一个画面,这就在所谓“黄土高原”!那边的山多 数是秃顶的,然而层层的梯田,将秃顶装扮成稀稀落落有些黄毛的癞头,特别是 那些高秆植物颀长而整齐,等待检阅的队伍似的,在晚风中摇曳,别有一种惹人 喜爱的姿态。更妙的是三五月明之夜,天是那样的蓝,几乎透明似的,月亮离山 顶,似乎不过几尺,远看山顶的谷子丛密挺立,宛如人直立的头发,这时候忽然 从山脊上,牛和掮着犁的人形出现,他们姗姗而下,在蓝的天,黑的山,银色的 月光的背景上,成就了一幅剪影。 A.“难道这不是风景吗?”运用反问,加强语气,强调有了人类的活动,自然 变得生动起来,突出了人类的伟大。 B.文段中运用“装扮”一词,将层层梯田拟人化,生动地表现了人类改造自然 的成果
C.文段中“等待检阅的队伍似的”,运用比喻,形象地表现了高杆植物的高而 多的特征,突出了自然的神奇。 D.文段中“天是那样的蓝,几乎透明似的,月亮离山顶,似乎不过几尺”,运 用夸张,将月光下天蓝的程度、山顶的轮廓描绘出来,也为下文的“归耕剪影” 做铺垫。 二、填空(共8分) 7.默写(4分) (1) 悠然见南山。(《饮酒》陶渊明)(1分) (2) 自缘身在最高层。(《登飞来峰》王安石)(1分) (3)长风破浪会有时, 。(《行路难》李白)(1 分) (4)与朋友送别难免伤感,但王勃在送杜少府时却用了“海内存知 己 ”的句子表达了他的浩然之气。(《送杜少府之任蜀 州》王勃)(1分) 8.名著阅读(4分) 今年8月份,中国国家京剧院在德国汉堡演出京剧《野猪林》,获得巨大成功。 《野猪林》的故事取材于我国古典文学名著①_,该故事的主要内容是林 冲被高俅陷害发配沧州,途经野猪林,在险遭解差杀害时被_②_搭救,后来, 二人同上_③_聚义。该剧戏剧冲突严谨紧凑,在其主要戏剧冲突 即④二人矛盾的基础上,层层递进,主题思想如抽丝剥茧般完美呈现出来 正与邪的对抗、忠与奸的较量。 三、综合性学习(共11分) 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国务院决定从2009年起,每年8 月8日为“全民健身日”。2012年8月8日为第四个“全民健身日”,请阅读 材料,完成下面的任务。 9.分析下图,提取主要信息,并回答从中得出什么结论。(5分) ①主要信 息 ②结 10.请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概括北京与天津举行“全民健身日”活动的两个共同 特点。(3分) 【材料一】 8月8日,为期14天的第二届北京奥运城市体育文化节开幕式暨第三届北京奥 运城市发展论坛在“全民健身日”这天于国家会议中心举行。在活动期间,大多 数体育场所免费向市民开放。据了解,第二届北京奥运城市体育文化节涵盖四大 类共56项文体活动,举办周期自8月8日至21日,文化节还包括全民健身夏日 广场、北京市中小学校园足球赛、北京国际体育电影周,以及全市各场馆和社区 同期举办的大型群众体育文化活动。 【材料二】
C.文段中“等待检阅的队伍似的”,运用比喻,形象地表现了高杆植物的高而 多的特征,突出了自然的神奇。 D.文段中“天是那样的蓝,几乎透明似的,月亮离山顶,似乎不过几尺”,运 用夸张,将月光下天蓝的程度、山顶的轮廓描绘出来,也为下文的“归耕剪影” 做铺垫。 二、填空(共 8 分) 7.默写(4 分) (1) ,悠然见南山。(《饮酒》陶渊明)(1 分) (2) ,自缘身在最高层。(《登飞来峰》王安石)(1 分) (3)长风破浪会有时, 。(《行路难》李白)(1 分) (4)与朋友送别难免伤感,但王勃在送杜少府时却用了“海内存知 己, ”的句子表达了他的浩然之气。(《送杜少府之任蜀 州》王勃)(1 分) 8.名著阅读(4 分) 今年 8 月份,中国国家京剧院在德国汉堡演出京剧《野猪林》,获得巨大成功。 《野猪林》的故事取材于我国古典文学名著 ① ,该故事的主要内容是林 冲被高俅陷害发配沧州,途经野猪林,在险遭解差杀害时被 ② 搭救,后来, 二人同上 ③ 聚义。该剧戏剧冲突严谨紧凑,在其主要戏剧冲突 即 ④ 二人矛盾的基础上,层层递进,主题思想如抽丝剥茧般完美呈现出来 正与邪的对抗、忠与奸的较量。 三、综合性学习(共 11 分) 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国务院决定从 2009 年起,每年 8 月 8 日为“全民健身日”。 2012 年 8 月 8 日为第四个“全民健身日”,请阅读 材料,完成下面的任务。 9.分析下图,提取主要信息,并回答从中得出什么结论。(5 分) ①主要信 息: ②结 论: 10.请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概括北京与天津举行“全民健身日”活动的两个共同 特点。(3 分) 【材料一】 8 月 8 日,为期 14 天的第二届北京奥运城市体育文化节开幕式暨第三届北京奥 运城市发展论坛在“全民健身日”这天于国家会议中心举行。在活动期间,大多 数体育场所免费向市民开放。据了解,第二届北京奥运城市体育文化节涵盖四大 类共 56 项文体活动,举办周期自 8 月 8 日至 21 日,文化节还包括全民健身夏日 广场、北京市中小学校园足球赛、北京国际体育电影周,以及全市各场馆和社区 同期举办的大型群众体育文化活动。 【材料二】
在第四个“全民健身日”活动期间,天津各区县和各单位组织各项活动将达到 95项。来自有关区县、髙校和企业的健身队伍,表演了精彩的街舞、拉丁舞、 广播体操、太极柔力球等节目,嬴得观众阵阵热烈掌声。市体育局还安排了体质 检测车,免费为市民进行体质检测 共同特 有一位市民为“全民健身日”写了一副对联,请你续写下句(3分) 运动是线,健身为梭,梭穿线织强体魄 答: 第Ⅱ卷理解·表达 四、文言文阅读(共8分) 阅读《醉翁亭记》,完成第12-14题。 醉翁亭记 ①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 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 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 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 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 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 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③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 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 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 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④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 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 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 也 1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2)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13.把文中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2)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14.文中“太守之乐”表现在哪些方面?(至少写出两个方面)(2分) 答 五、现代文阅读(共21分) (一)阅读《封存时间》,完成第15-17题。(共14分) 封存时间 明前茶
在第四个“全民健身日”活动期间,天津各区县和各单位组织各项活动将达到 95 项。来自有关区县、高校和企业的健身队伍,表演了精彩的街舞、拉丁舞、 广播体操、太极柔力球等节目,赢得观众阵阵热烈掌声。市体育局还安排了体质 检测车,免费为市民进行体质检测。 共同特 点: 11.有一位市民为“全民健身日”写了一副对联,请你续写下句(3 分) 运动是线,健身为梭,梭穿线织强体魄; 答: , , 。 第Ⅱ卷 理解·表达 四、文言文阅读(共 8 分) 阅读《醉翁亭记》,完成第 12—14 题。 醉翁亭记 ①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 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 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 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 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 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 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③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 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 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 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④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 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 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 也。 1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 分) (1)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2)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13.把文中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4 分) (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2)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14.文中“太守之乐”表现在哪些方面?(至少写出两个方面)(2 分) 答: 五、现代文阅读(共 21 分) (一)阅读《封存时间》,完成第 15—17 题。(共 14 分) 封存时间 明前茶
时间可以封存吗?可以,叶庭春12岁那年,就见识过那神奇的一幕。在植物园 标本馆,作为他考上最好中学的奖励,世伯老魏得到馆长的特许,带他去看他出 生那天的植物标本。叶庭春记得彼时彼刻,偌大的标本馆里只有这一老一少的足 音,被干燥后的植物标本封存在台纸和油光纸之间,散发出半是干爽纤维半是青 涩植被的幽淡气息。一个标注了1990的标本隔档被轻轻推开,4月9日的标本 是一枝垂枝樱,开到七分满的樱花在枝条上如瀑布一样垂挂下来,在干燥后发微 微的醺粉紫。12岁的男生完全被震惊了,他出生那一年,那个春天,有过什么 样的场景,连他妈妈和奶奶都没有对他形容过,人总是健忘的,但细心保管的植 物标本却还原了被记忆抹去的一切。竟有那么完美的花枝代表这个世界欢迎他的 到来,樱花没有开至三分满,五分满,花萼青硬如一个有待发育的小孩;也没有 开至九分满,流露出行将凋零的感伤,一切都绽放得恰到好处,颜色、姿态、流 动的气韵,似可见到那晚月光倾注在花枝上,带来的如梦光影。 8年后,叶庭春的奶奶病逝,全家为她送行时,整个墓园恰好浮动着绿萼梅的香 气,让人记起那句绝妙的诗:“天与清香似有私”,好像正是这股香气搭就了奶 奶去往天堂的阶梯。那是3月初的阴冷早晨,叶庭春从守墓人那里讨到了一枝绿 萼梅回家做标本。头三天,把它夹在吸水性强的纸张中,不厌其烦地换纸,仔细 吸去花枝的水分,接着,用镊子屏息调整花枝的形态,不但避免了花叶压在一起 出现的芜乱,还令梅枝表现出自然的形态,在他做好的标本上,几朵梅花侧转或 翻转,尤如被清风吹动,可以观察到花朵的侧影和背面 从那天起,叶庭春养成了一个习惯,家中每有重要的纪念日,他都要做标本留存。 上大三后,他更成立了“封存时间”工作室,专门制作内嵌花朵和植物的塑封书 签,交与那些家境贫寒的学弟学妹去卖,帮助他们在经济上提前自立。幸运的是, 他就读的大学是有名的园林学校,由春至秋,有大量的花材和变色叶片可作为植 物书签的原材料。特別是春天,洒红朱砂梅,深浓宫粉梅,紫白玉蝶梅和琉璃绿 的绿萼梅们竞相开放,做出来的塑封书签,一侧配以做旧的照片,拍的是老图书 馆的青砖灰墙,暗红色的细条髙窗,窗外是疏影横斜的梅花,那一刻,书签捕捉 到了民国时代的一缕沉静余韵 为了给植物书签配图,叶庭春拍遍了母校的数百个角落,那也是他为自己封存的 美好时光吗?读完大四,他将赴澳留学,据说在南半球,再也看不到故乡才有的 梅、报春、麦李和丁香了,唯有塑封后的书签,可一睹故园的面貌吧。 做了两年的标本,叶庭春感觉青春时光正化作花香弥散在他的周围。干燥后的标 本比鲜花的颜色更为幽淡,花瓣的肌理更为纤柔,重瓣的梅与樱,花瓣质地更如 世间最清幽的纸一样,散放半透明的幽光。也许我们回过头去看被记忆封存的时 间,也是这样的感受:那些粗砺的线条和茁壮的香气已然消失,剩下的唯有恬淡 的轮廓和安谧的余韵,仿佛近似觉悟、体谅和怜惜的情感,让人脸上紧绷的线条 都放柔软。 是的,留不住的是成长的时光,我们能存在手心的一个定格,不过是美而已 (选自《扬子晚报》2012年11月23日) 15.本文围绕“封存时间”主要写了四件事,阅读文章,填写下面表格。(4 分) □时间 事件 出生那一天 家中每有重要纪念日叶庭春都做标本留存
时间可以封存吗?可以,叶庭春 12 岁那年,就见识过那神奇的一幕。在植物园 标本馆,作为他考上最好中学的奖励,世伯老魏得到馆长的特许,带他去看他出 生那天的植物标本。叶庭春记得彼时彼刻,偌大的标本馆里只有这一老一少的足 音,被干燥后的植物标本封存在台纸和油光纸之间,散发出半是干爽纤维半是青 涩植被的幽淡气息。一个标注了 1990 的标本隔档被轻轻推开,4 月 9 日的标本 是一枝垂枝樱,开到七分满的樱花在枝条上如瀑布一样垂挂下来,在干燥后发微 微的醺粉紫。12 岁的男生完全被震惊了,他出生那一年,那个春天,有过什么 样的场景,连他妈妈和奶奶都没有对他形容过,人总是健忘的,但细心保管的植 物标本却还原了被记忆抹去的一切。竟有那么完美的花枝代表这个世界欢迎他的 到来,樱花没有开至三分满,五分满,花萼青硬如一个有待发育的小孩;也没有 开至九分满,流露出行将凋零的感伤,一切都绽放得恰到好处,颜色、姿态、流 动的气韵,似可见到那晚月光倾注在花枝上,带来的如梦光影。 8 年后,叶庭春的奶奶病逝,全家为她送行时,整个墓园恰好浮动着绿萼梅的香 气,让人记起那句绝妙的诗:“天与清香似有私”,好像正是这股香气搭就了奶 奶去往天堂的阶梯。那是 3 月初的阴冷早晨,叶庭春从守墓人那里讨到了一枝绿 萼梅回家做标本。头三天,把它夹在吸水性强的纸张中,不厌其烦地换纸,仔细 吸去花枝的水分,接着,用镊子屏息调整花枝的形态,不但避免了花叶压在一起 出现的芜乱,还令梅枝表现出自然的形态,在他做好的标本上,几朵梅花侧转或 翻转,尤如被清风吹动,可以观察到花朵的侧影和背面。 从那天起,叶庭春养成了一个习惯,家中每有重要的纪念日,他都要做标本留存。 上大三后,他更成立了“封存时间”工作室,专门制作内嵌花朵和植物的塑封书 签,交与那些家境贫寒的学弟学妹去卖,帮助他们在经济上提前自立。幸运的是, 他就读的大学是有名的园林学校,由春至秋,有大量的花材和变色叶片可作为植 物书签的原材料。特别是春天,洒红朱砂梅,深浓宫粉梅,紫白玉蝶梅和琉璃绿 的绿萼梅们竞相开放,做出来的塑封书签,一侧配以做旧的照片,拍的是老图书 馆的青砖灰墙,暗红色的细条高窗,窗外是疏影横斜的梅花,那一刻,书签捕捉 到了民国时代的一缕沉静余韵。 为了给植物书签配图,叶庭春拍遍了母校的数百个角落,那也是他为自己封存的 美好时光吗?读完大四,他将赴澳留学,据说在南半球,再也看不到故乡才有的 梅、报春、麦李和丁香了,唯有塑封后的书签,可一睹故园的面貌吧。 做了两年的标本,叶庭春感觉青春时光正化作花香弥散在他的周围。干燥后的标 本比鲜花的颜色更为幽淡,花瓣的肌理更为纤柔,重瓣的梅与樱,花瓣质地更如 世间最清幽的纸一样,散放半透明的幽光。也许我们回过头去看被记忆封存的时 间,也是这样的感受:那些粗砺的线条和茁壮的香气已然消失,剩下的唯有恬淡 的轮廓和安谧的余韵,仿佛近似觉悟、体谅和怜惜的情感,让人脸上紧绷的线条 都放柔软。 是的,留不住的是成长的时光,我们能存在手心的一个定格,不过是美而已。 (选自《扬子晚报》2012 年 11 月 23 日) 15.本文围绕“封存时间”主要写了四件事,阅读文章,填写下面表格。(4 分) 时 间 事 件 出生那一天 ① ② ③ 家中每有重要纪念日 叶庭春都做标本留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