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第二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卷 初一语文 (总分130分考试时间130分钟) (25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5分) 五月的阳光,因为母亲节的到来显得更加温暖。那无私的母爱令我们难忘,那 cang桑( )的背影,经历了多少夕烟暮 )雨;那深邃( 的目光,读遍了人间的雨雪风霜;那不再娇nen( )的双手,曾编织过多少 希望;那满头的青丝呀,已被岁月ran()上了点点白霜 2、课文默写。(10分) (1)妇姑荷箪食, (白居易《观刈麦》) (2)谁怜一片影 (杜甫《孤雁》)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毛泽东《 》) (4)无情有恨何人觉, 陆龟蒙《白莲》) (5) (作者)《登岳阳楼》中描写气势磅礴、无比壮阔的洞庭湖之景的句 子是 (6)《木兰诗》中写出了木兰征战生活艰苦及战场气氛悲凉的语句是 3、周末,几位同学相约去郊外游玩,去哪?下面是他们的交流发言,请选择句中标 点符号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小刚说:“南通的景区太多了,有鬼斧神工的狼山;有碧波荡漾的濠河:有雄伟 壮观的苏通大桥等……真不知去哪?” B.小安在喃喃自语:“去狼山呢?还是濠河呢? C.“去一个有山有水的景区吧!”小明说,“就去狼山山吧!” D.“对,去寻找现代作家陈从周‘满身云雾上狼山’这首诗中描述的风景吧!”小佳 也赞同说。 4、下列句中没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三月的南通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此时大批外地游客就会慕名前来。 B.我们要想实现中国梦,就需要充分吸收一切国外的先进经验 C.在根雕艺术节上,使惟妙惟肖的大鹏展翅根雕特别引人注目 D.中国青少年对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不陌生的 5、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材料的主要内容。(3分) 初一语文第1页共11页
初一语文 第 1 页 共 11 页 2012-2013 第二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卷 初一语文 (总分 130 分 考试时间 130 分钟) 一(25 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5 分) 五月的阳光,因为母亲节的到来显得更加温暖。那无私的母爱令我们难忘,那 cāng 桑( )的背影,经历了多少夕烟暮.( )雨;那深邃.( ) 的目光,读遍了人间的雨雪风霜;那不再娇 nèn( )的双手,曾编织过多少 希望;那满头的青丝呀,已被岁月 rǎn( )上了点点白霜…… 2、课文默写。(10 分) (1)妇姑荷箪食, 。 (白居易 《观刈麦》) (2)谁怜一片影, 。 (杜甫 《孤雁》) (3)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毛泽东《 》) (4)无情有恨何人觉, 。 (陆龟蒙 《白莲》) (5) (作者)《登岳阳楼》中描写气势磅礴、无比壮阔的洞庭湖之景的句 子是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 (6)《木兰诗》中写出了木兰征战生活艰苦及战场气氛悲凉的语句是 _________ ___ , ____________ 。 3、周末,几位同学相约去郊外游玩,去哪?下面是他们的交流发言,请选择句中标 点符号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A.小刚说:“南通的景区太多了,有鬼斧神工的狼山;有碧波荡漾的濠河;有雄伟 壮观的苏通大桥等……真不知去哪?” B.小安在喃喃自语:“去狼山呢?还是濠河呢?” C.“去一个有山有水的景区吧!”小明说,“就去狼山山吧!” D.“对,去寻找现代作家陈从周‘满身云雾上狼山’这首诗中描述的风景吧!”小佳 也赞同说。 4、下列句中没语病 ...的一项是( ) (2分) A.三月的南通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此时大批外地游客就会慕名前来。 B.我们要想实现中国梦,就需要充分吸收一切国外的先进经验。 C.在根雕艺术节上,使惟妙惟肖的大鹏展翅根雕特别引人注目。 D.中国青少年对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不陌生的。 5、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材料的主要内容。(3 分)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中国网3月17日讯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今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 举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发表讲话 习近平说,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 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 爱国主义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改革创新始终是鞭策我们 在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 代精神,不断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永远朝气蓬勃迈向 6、《西游记》中,师徒一行经过千难万险,终于得正果,最后唐僧被如来佛封为旃 檀功德佛、孙悟空被封为 猪八戒封为 沙僧封为 和白龙马封为八部天龙广力菩萨。(3分) 二(60分)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7~8题。(8分) 渡汉江 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7、诗的前两句中的“外”“断”“复”三字从哪三个方面写作者贬居之苦?有什么表 达作用?(4分) 8、一般人是“近乡情更切,急欲问来人”,但本诗的后两句不同,这表达了作者怎 样的复杂心理?(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题。(17分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 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岀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初一语文第2页共11页
初一语文 第 2 页 共 11 页 中国网3 月17 日讯 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今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 举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发表讲话。 习近平说,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 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 爱国主义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改革创新始终是鞭策我们 在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 代精神,不断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永远朝气蓬勃迈向 未来。 6、《西游记》中,师徒一行经过千难万险,终于得正果,最后唐僧被如来佛封为旃 檀功德佛、孙悟空被封为_________ 、猪八戒封为____________、沙僧封为_______ _____和白龙马封为八部天龙广力菩萨。(3 分) 二(60 分)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 7~8 题。(8 分) 渡汉江 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7、诗的前两句中的“外”“断”“复”三字从哪三个方面写作者贬居之苦?有什么表 达作用?(4 分) 8、一般人是“近乡情更切,急欲问来人”,但本诗的后两句不同,这表达了作者怎 样的复杂心理?(4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3 题。(17 分)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 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 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嘀,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9、用/标出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每句标一处)。(2分) (1)蔽林间窥之 (2)觉无异能者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4分) (1)蔽林间窥之( )(2)稍出近之( (3)驴不胜怒( (4)益习其声( 11、选出下列各句中“之”的用法与其他不同的一项()(3分) A、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B、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C、虎因喜,计之曰 D、稍出近之 2、翻译下列句子(4分) (1)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 2)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 13、请你分别从老虎和驴的角度谈谈你得到的启示。(4分)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14~17题(16分) 菊说 ①我爱秋天,是因为有菊的缘故。秋天,有着嶙峋风骨的落叶乔木,把冷灰的 天空撑得格外高远。视野开阔了,心情舒畅了,再加上芦白枫红,以及一簇簇 丛丛艳艳菊黄,简单明净的色彩,让人眼睛不觉为之灿亮。 ②篱下的小雏菊,早在秋风刚起的时候就已开了。那一篱丝瓜,在夏天时繁盛 茂密的黄花阔叶,已经枯干败落,萎萎瑟瑟地披垂着,还没来得及除下来,小雏菊 初一语文第3页共11页
初一语文 第 3 页 共 11 页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 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 ,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9、用/标出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每句标一处)。(2 分) (1)蔽林间窥之 (2)觉无异能者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4 分) (1)蔽林间窥.之 ( ) (2)稍.出近之 ( ) (3)驴不胜.怒( ) (4)益.习其声 ( ) 11、选出下列各句中“之”的用法与其他不同的一项( )(3 分) A、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B、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C、虎因喜,计之.曰 D、稍出近之. 12、翻译下列句子(4 分) (1)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 (2)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13、请你分别从老虎和驴的角度谈谈你得到的启示。(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 14~17 题(16 分) 菊说 ①我爱秋天,是因为有菊的缘故。秋天,有着嶙峋风骨的落叶乔木,把冷灰的 天空撑得格外高远。视野开阔了,心情舒畅了,再加上芦白枫红,以及一簇簇、一 丛丛艳艳菊黄,简单明净的色彩,让人眼睛不觉为之灿亮。 ②篱下的小雏菊,早在秋风刚起的时候就已开了。那一篱丝瓜,在夏天时繁盛 茂密的黄花阔叶,已经枯干败落,萎萎瑟瑟地披垂着,还没来得及除下来,小雏菊
已经迫不及待地在枯枝败叶间探出头,浅笑盈盈地迎风招展了。 ③暮春时节种下—畦黄菊,一畦白菊,整整齐齐地各成两路纵队排过去,都已 绽蕾含苞,将来开放了,必然会有一番“"沙场秋点兵”的豪壮气派。很多人种菊 都喜欢把它养成盆植,一定要把多余的枝梗蓓蕾摘去,一株只留三五朵,育成之后, 高低有致,硕大饱满,必需竹枝铁线支撑,恰像被固定了姿态的模特儿,看着总有 太多的不自然不舒坦,菊的孤傲之气拔俗之姿,也显得千篇一律了。 ④其实,若不以一己的偏见来界说,菊花真是宜瘦宜肥。尤其难得的是花与叶 都让人喜欢。一幅古意盎然的菊图,我最爱的便是那些疏密有致的枝叶。浓淡的墨 色,写出了菊的高逸,流露出隐士一般超然隽冷的气质。 ⑤菊的确是群芳中的隐土,只合开放在山野舍间。如果要围住一园高逸,最好 是木栅短篱,在篱阴树影下,在竹篱茅舍旁,益显菊花的隐逸高洁。而不宜矗立起 水泥柱,堆砌起洋灰墙,否则园清趣,都要减色了。世人爱菊,虽不分今古,但 是感觉古人要心痴些。骚人墨客艺菊赏菊,写菊咏菊,重阳的菊酒菊宴,以菊瓣酿 酒和菜而食,是渴盼涤洗心胸,让卑浊的臭皮囊,多少也能有一些菊的冰姿吧?今人 爱菊,把“不随百草岀,能后百花荣″的菊花,看做秋夭寂寂花市里的宠儿,送礼 馈赠,人情往来,甚至庆生送死,竟也要菊花折节以就,渊明有知,岂能不悲ξ ⑥虽然菊事不再匆匆一秋,俯仰即过,一年四季均有菊可赏,但是我总觉得在 春色撩人的舂天,或溽暑袭人的夏季,绝没有那种闲情逸趣来品赏菊花。 ⑦我爱在秋日黄昏,氤氲的流霞辉映下欣觉雏菊。曾经读过-篇散文,说雏菊 初一语文第4页共11页
初一语文 第 4 页 共 11 页 已经迫不及待地在枯枝败叶间探出头,浅笑盈盈地迎风招展了。 ③暮春时节种下一畦黄菊,一畦白菊,整整齐齐地各成两路纵队排过去,都已 绽蕾含苞,将来开放了,必然会有一番“沙场秋点兵”的豪壮气派。很多人种菊, 都喜欢把它养成盆植,一定要把多余的枝梗蓓蕾摘去,一株只留三五朵,育成之后, 高低有致,硕大饱满,必需竹枝铁线支撑,恰像被固定了姿态的模特儿,看着总有 太多的不自然不舒坦,菊的孤傲之气拔俗之姿,也显得千篇一律了。 ④其实,若不以一己的偏见来界说,菊花真是宜瘦宜肥。尤其难得的是花与叶 都让人喜欢。一幅古意盎然的菊图,我最爱的便是那些疏密有致的枝叶。浓淡的墨 色,写出了菊的高逸,流露出隐士一般超然隽冷的气质。 ⑤菊的确是群芳中的隐士,只合开放在山野舍间。如果要围住一园高逸,最好 是木栅短篱,在篱阴树影下,在竹篱茅舍旁,益显菊花的隐逸高洁。而不宜矗立起 水泥柱,堆砌起洋灰墙,否则一园清趣,都要减色了。世人爱菊,虽不分今古,但 是感觉古人要心痴些。骚人墨客艺菊赏菊,写菊咏菊,重阳的菊酒菊宴,以菊瓣酿 酒和菜而食,是渴盼涤洗心胸,让卑浊的臭皮囊,多少也能有一些菊的冰姿吧?今人 爱菊,把“不随百草出,能后百花荣”的菊花,看做秋天寂寂花市里的宠儿,送礼 馈赠,人情往来,甚至庆生送死,竟也要菊花折节以就,渊明有知,岂能不悲? ⑥虽然菊事不再匆匆一秋,俯仰即过,一年四季均有菊可赏,但是我总觉得在 春色撩人的春天,或溽暑袭人的夏季,绝没有那种闲情逸趣来品赏菊花。 ⑦我爱在秋日黄昏,氤氲的流霞辉映下欣觉雏菊。曾经读过一篇散文,说雏菊
就像—群可爱的小姐妹,舒展囻裙,携手坐在草坪上说话儿:以后毎见雏菊,就越 看越像那个样儿。一群小姑娘簇拥在秋阳下的草地上,天真烂漫地娇笑着、嬉游着。 风静时,感觉她们本正经地端坐,说不出的淘气样儿,仿佛有强忍住的笑声,立 刻就要爆炸开来。风起了,她们就手舞足蹈,嬉闹个没完。尤其走过乡下人家的矮 篱外,看见白色或黄色的雏菊,成丛开放在疏篱边或斑驳的红砖土墙下,就仿佛在 街角巷弄,措手不及地遇上一群淘气爱笑的稚童,久不扬波的心湖,不禁为之一喜 一惊,余波荡漾无已! ⑧有一个秋日,专程去园艺中心赏菊。一簇炫目金黄从悬垂的花钵奔泻而下 百余朵金色的小菊缀成了花的瀑布,更像突然展开的孔雀彩屏,在秋阳映照下,熠 耀生辉。如果把它像头纱一般,戴在幸福满盈的新娘头上,不知将会增添多少美丽 多情的风姿?细看她的名字是“悬崖菊”,原来她是在悬崖上任性开放的菊花啊艰困 的生存环境,造就了她不同凡响的气质,也培养了她孤芳绝俗的风姿。大概是环境 的恶劣不容她选择,她就开更多的花做为无言的抗辨吧? (取材于蔡碧航的同名散文,有删节) 4、文中写了作者不喜欢的世人“爱菊”的三种行为,表达了作者的不同感受,阅 读文章①一⑤段,填写表格:(4分) 世人爱菊的行为作者的感受 第一种 盆植,把多余的枝梗 蓓蕾摘去。 第二种 园清趣,减色了。 第三种 初一语文第5页共11页
初一语文 第 5 页 共 11 页 就像一群可爱的小姐妹,舒展圆裙,携手坐在草坪上说话儿:以后每见雏菊,就越 看越像那个样儿。一群小姑娘簇拥在秋阳下的草地上,天真烂漫地娇笑着、嬉游着。 风静时,感觉她们一本正经地端坐,说不出的淘气样儿,仿佛有强忍住的笑声,立 刻就要爆炸开来。风起了,她们就手舞足蹈,嬉闹个没完。尤其走过乡下人家的矮 篱外,看见白色或黄色的雏菊,成丛开放在疏篱边或斑驳的红砖土墙下,就仿佛在 街角巷弄,措手不及地遇上一群淘气爱笑的稚童,久不扬波的心湖,不禁为之一喜 一惊,余波荡漾无已! ⑧有一个秋日,专程去园艺中心赏菊。一簇炫目金黄从悬垂的花钵奔泻而下, 百余朵金色的小菊缀成了花的瀑布,更像突然展开的孔雀彩屏,在秋阳映照下,熠 耀生辉。如果把它像头纱一般,戴在幸福满盈的新娘头上,不知将会增添多少美丽 多情的风姿?细看她的名字是“悬崖菊”,原来她是在悬崖上任性开放的菊花啊!艰困 的生存环境,造就了她不同凡响的气质,也培养了她孤芳绝俗的风姿。大概是环境 的恶劣不容她选择,她就开更多的花做为无言的抗辨吧? (取材于蔡碧航的同名散文,有删节) 14、文中写了作者不喜欢的世人“爱菊”的三种行为,表达了作者的不同感受,阅 读文章①—⑤段,填写表格:(4 分) 世人爱菊的行为 作者的感受 第一种 盆植,把多余的枝梗 蓓蕾摘去。 ① 第二种 ② 一园清趣,减色了。 第三种 ③ 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