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2009年学位与研究生教有大事记 商讨如何分配教育部增拨指标。 22日,学校召开第43次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会议,审定了2009年上半年授予博士、 硕士、学士学位人员名单:评选了2009年校级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和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以及下一年度向湖北省学位办推荐的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讨论增聘董海良、叶天竺为我 校兼职博士生指导教师:讨论经济管理学院关于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的意见等。 23日,学位办起草并发布《校学位评定委员会第四十三次会议纪要》(中地大(汉) 研字[2009]19号)。 23日上午在研究生院会议室,学校组织召开“三峡中心”建设协调会,张锦高校长主 持会议,欧阳建平副校长、唐辉明副校长、成金华副校长及校办、资产管理处、审计处 设备处、财务处、基建处、三峡中心主要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议要求相关部门互相协 助,共同面对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问题,推进并加快“三峡中心”建设的步伐。 23日下午,在信工学院207会议室,学科办协助设备处召开论证会,论证211工 程”三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空间信息技术及其地学应用”子项目申购的(1)GPS:(2)全站 仪;(3)三维激光扫描仪;(4)图像处理工作站等设备。 25日,学位办准备毕业典礼工作,包括负责准备校长服、起草“学位授予的决定”、 学位授予仪式中学位证书封皮及将各类型硕士学位证书、非学历教育硕士研究生人事档 案、学位授予决定等发放给各学院。 28日,学科办在研究生院会议室召开一级学科调整的协调会。张锦高校长、王焰新 副校长、相关学院的院领导及相关学科的专家参加会议。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 部关于修订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的通知》(学位(2009)28号),我校组织了相 关学院专家学者就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地质工程、地下水科学与工程、安全技术及工 程等四个一级学科调整的建议形成书面材料,按照通知的要求及时上报国务院学位办。 29日,培养处印刷《2009年秋季研究生课程表》,并发放到各学院。 29日下午,在研究生院会议室,学科办陶应发主任主持召开关于“学习实践科学发 展观学校整改报告(学科建设部分)”修改讨论会,张锦高校长、王焰新副校长、欧阳 建平副校长及校办和发展中心负责人等参加会议,会议讨论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学 校整改方案”中关于学校办学目标、学科布局和结构等问题,并就以上问题达成一致。 30日,2008-2009年度研究生学术探索与创新基金资助项目结题工作结束。2008-2009 年度资助项目共计38项:其中研究生学术探索与创新基金全额资助33项(理工类25项, 人文社科类(含调查报告)8项):学院(所)资助5项。经中期考核,1项终止研究。 6月份,2009年研究生分会考核工作顺利举行。2009年地学院、材化学院、计算机 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高教所5个研究生分会在年度考核中被评为优秀。 6月份,党委组织部、研究生工作部对优秀研究生党支部、研究生优秀党员进行了 评选和表彰。2009年共有122名研究生优秀党员、14个先进研究生党支部受到表彰和 27
第二部分 2009 年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大事记 27 商讨如何分配教育部增拨指标。 22 日,学校召开第 43 次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会议,审定了 2009 年上半年授予博士、 硕士、学士学位人员名单;评选了 2009 年校级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和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以及下一年度向湖北省学位办推荐的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讨论增聘董海良、叶天竺为我 校兼职博士生指导教师;讨论经济管理学院关于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的意见等。 23 日,学位办起草并发布《校学位评定委员会第四十三次会议纪要》(中地大(汉) 研字[2009]19 号)。 23 日上午在研究生院会议室,学校组织召开“三峡中心”建设协调会,张锦高校长主 持会议,欧阳建平副校长、唐辉明副校长、成金华副校长及校办、资产管理处、审计处、 设备处、财务处、基建处、三峡中心主要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议要求相关部门互相协 助,共同面对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问题,推进并加快“三峡中心”建设的步伐。 23 日下午,在信工学院 207 会议室,学科办协助设备处召开论证会,论证“211 工 程”三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空间信息技术及其地学应用”子项目申购的(1)GPS;(2)全站 仪;(3)三维激光扫描仪;(4)图像处理工作站等设备。 25 日,学位办准备毕业典礼工作,包括负责准备校长服、起草“学位授予的决定”、 学位授予仪式中学位证书封皮及将各类型硕士学位证书、非学历教育硕士研究生人事档 案、学位授予决定等发放给各学院。 28 日,学科办在研究生院会议室召开一级学科调整的协调会。张锦高校长、王焰新 副校长、相关学院的院领导及相关学科的专家参加会议。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 部关于修订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的通知》(学位﹝2009﹞28 号),我校组织了相 关学院专家学者就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地质工程、地下水科学与工程、安全技术及工 程等四个一级学科调整的建议形成书面材料,按照通知的要求及时上报国务院学位办。 29 日,培养处印刷《2009 年秋季研究生课程表》,并发放到各学院。 29 日下午,在研究生院会议室,学科办陶应发主任主持召开关于“学习实践科学发 展观学校整改报告(学科建设部分)”修改讨论会,张锦高校长、王焰新副校长、欧阳 建平副校长及校办和发展中心负责人等参加会议,会议讨论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学 校整改方案”中关于学校办学目标、学科布局和结构等问题,并就以上问题达成一致。 30 日,2008-2009 年度研究生学术探索与创新基金资助项目结题工作结束。2008-2009 年度资助项目共计 38 项:其中研究生学术探索与创新基金全额资助 33 项(理工类 25 项, 人文社科类(含调查报告)8 项);学院(所)资助 5 项。经中期考核,1 项终止研究。 6 月份,2009 年研究生分会考核工作顺利举行。2009 年地学院、材化学院、计算机 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高教所 5 个研究生分会在年度考核中被评为优秀。 6 月份,党委组织部、研究生工作部对优秀研究生党支部、研究生优秀党员进行了 评选和表彰。2009 年共有 122 名研究生优秀党员、14 个先进研究生党支部受到表彰和
2009年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年鉴 奖励。 6月底,根据三委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反腐倡廉建设的意见》、学校纪委《2009 年纪检监察工作要点》要求,学科办召开专门会议认真学习文件精神。学科办对每项权 力运行情况进行梳理,针对关键部位、关键环节排查权力运行风险点,完善权力运行风 险管理和预警机制,并提交“学科建设办公室内控制度建设情况汇报”。对全面提高学科 办权力运行内控机制建设的质量和系统化程度和着力推进学科办工作制度化和规范化 起到了积极作用。 七 月 1日,学位办根据地大校办字2009]37号文,对2009年35篇校级优秀博士学位论 文、89篇校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及其指导教师进行表彰和奖励。 1日,学位办起草并发布《关于做好2009年下半年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及学位申请 工作的通知》(中地大(汉)研字2009118号),对09年下半年学位论文送审及答辩申 请工作进行部署。要求所有类型研究生学位论文均需经过“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 系统”检测,继续实行博士学位论文全部匿名评审制度、硕士学位论文按比例抽查外审 制度,要求各研究生培养单位要加强学风建设。 1日,学位办起草并发布《中国地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抽查评审管理办法》(中地大 (汉)研字[2009]20号),明确硕士学位论文抽查匿名评审结果的处理意见。 1日,学位办起草并发布《关于研究生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的要求》(中地大 (汉)研字[2009]21号),明确论文检测时间和检测结果处理办法。 月初,招生办向各学院下达编制2010年招生专业目录的通知,并提交硕士生、博 士生招生计划申报表、导师信息表等。 3日下午,在学术交流中心3号会议室,张锦高校长主持召开“长江三峡库区地质灾 害研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子项目调整讨论会。殷鸿福院士、欧阳建平副校长、唐 辉明副校长、陶应发主任,肖龙教授、蒋国盛教授、徐义贤教授、梁杏教授以及相关院 系的教授专家参加了评审工作。经过会议论证,同意启动“地质灾害区域地球科学背景 研究”和地质环境演变及保护研究”两个子项目的建设。 5日,教学督导员工作期末总结会召开。培养处副处长李门楼主持会议,全体教学 督导员和培养处的工作人员参加了会议。 7日,根据我校《研究生教育国际交流基金管理办法(试行)》和《优秀博士学位论 文创新基金实施办法(试行)》(地大校办字〔2008)53号),经学院推荐、申请人申请 并提交材料,学校成立了专家组对申请国际会议资助的6名研究生进行了答辩评审。经 专家评审,决定:资助宋鹰等六名研究生参加国际会议。 10日,学位办收到《关于暂停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范围内自主设置学科、专业工 28
2009 年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年鉴 28 奖励。 6 月底,根据三委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反腐倡廉建设的意见》、学校纪委《2009 年纪检监察工作要点》要求,学科办召开专门会议认真学习文件精神。学科办对每项权 力运行情况进行梳理,针对关键部位、关键环节排查权力运行风险点,完善权力运行风 险管理和预警机制,并提交“学科建设办公室内控制度建设情况汇报”。对全面提高学科 办权力运行内控机制建设的质量和系统化程度和着力推进学科办工作制度化和规范化 起到了积极作用。 七 月 1 日,学位办根据地大校办字[2009]37 号文,对 2009 年 35 篇校级优秀博士学位论 文、89 篇校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及其指导教师进行表彰和奖励。 1 日,学位办起草并发布《关于做好 2009 年下半年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及学位申请 工作的通知》(中地大(汉)研字[2009]18 号), 对 09 年下半年学位论文送审及答辩申 请工作进行部署。要求所有类型研究生学位论文均需经过“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 系统”检测,继续实行博士学位论文全部匿名评审制度、硕士学位论文按比例抽查外审 制度,要求各研究生培养单位要加强学风建设。 1 日,学位办起草并发布《中国地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抽查评审管理办法》(中地大 (汉)研字[2009]20 号),明确硕士学位论文抽查匿名评审结果的处理意见。 1 日,学位办起草并发布《关于研究生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的要求》(中地大 (汉)研字[2009]21 号),明确论文检测时间和检测结果处理办法。 月初,招生办向各学院下达编制 2010 年招生专业目录的通知,并提交硕士生、博 士生招生计划申报表、导师信息表等。 3 日下午,在学术交流中心 3 号会议室,张锦高校长主持召开“长江三峡库区地质灾 害研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子项目调整讨论会。殷鸿福院士、欧阳建平副校长、唐 辉明副校长、陶应发主任,肖龙教授、蒋国盛教授、徐义贤教授、梁杏教授以及相关院 系的教授专家参加了评审工作。经过会议论证,同意启动“地质灾害区域地球科学背景 研究”和“地质环境演变及保护研究”两个子项目的建设。 5 日,教学督导员工作期末总结会召开。培养处副处长李门楼主持会议,全体教学 督导员和培养处的工作人员参加了会议。 7 日,根据我校《研究生教育国际交流基金管理办法(试行)》和《优秀博士学位论 文创新基金实施办法(试行)》(地大校办字〔2008〕53 号),经学院推荐、申请人申请 并提交材料,学校成立了专家组对申请国际会议资助的 6 名研究生进行了答辩评审。经 专家评审,决定:资助宋鹰等六名研究生参加国际会议。 10 日,学位办收到《关于暂停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范围内自主设置学科、专业工
第二部分2009年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大事记 作的通知》(学位办2009]42号)。为规范二级学科自主设置,经研究决定,暂停现行的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范围内自主设置学科、专业工作。 11日、12日,研究生院完成2009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的现场确认及 报名工作。 本月中旬,学位办修改《研究生管理工作手册》中关于学位部分的文件。发文《中 国地质大学关于博士学位论文的要求》(中地大(汉)研字[2009]26号)、《中国地质大 学关于硕士学位论文的要求》(中地大(汉)研字200927号),分别就博士、硕士学位 论文的具体要求、自然科学类和人文社科类的博、硕学位论文评价指标体系做出规定。 中旬,招生办开始编制全校硕士、博士招生专业目录wod版,以及基础数据库。 14日,在研究生院会议室举行研究生院院务会,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殷坤龙主持会 议,院务会全体成员参加会议,会议讨论了学习科学发展观的分解任务表,会议对研究 生院暑期工作进行了安排和布置,强调暑期的安全稳定问题。会议还对研究生管理手册 的修改内容进行了讨论,确定了研究生院各部门手册修改调整的内容,由研究生院办公 室汇总编辑,保证新生入学时发放到位。 16日,根据地大党办发[2009]15号文,学位办对2009年度研究生论文进行了定密, 2篇为机密级、17篇为秘密级、60篇为技术保密。 20日,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2009年工作会议在云南召开。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常务副院长殷坤龙、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常务副院长张寿庭及京汉两地全体工作人员 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就京、汉两学区在学科建设、“211工程”建设、“985”平台建设、 国家重点学科评估与申报等工作领域如何配合、合作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为实现把我校 建设成为地球科学领域世界一流、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水平大学的战略目标做出更大的 贡献。 本月下旬,招生办完成网上采集硕士招生专业目录数据库。 七月份,在学位办和招生办领导、老师的支持和配合下,研工部顺利完成了2009 届毕业研究生(共计1500余名)的离校手续审核、博士学位服发放回收、档案整理发 送等工作。 八月 八月份,研工部继续做好研究生参加全国性科技竞赛活动的组织工作。2009年,我 校组织9支参赛队(共27名研究生)参加了由第五届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暑期培训和 竞赛,最终取得团体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的成绩。 上旬,招生办印制2010年硕士招生专业目录及招生简章,招生专业目录编制全部 完成。 中旬,招生办将硕士招生目录数据库上报教育部。 29
第二部分 2009 年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大事记 29 作的通知》(学位办[2009]42 号)。为规范二级学科自主设置,经研究决定,暂停现行的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范围内自主设置学科、专业工作。 11 日、12 日,研究生院完成 2009 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的现场确认及 报名工作。 本月中旬,学位办修改《研究生管理工作手册》中关于学位部分的文件。发文《中 国地质大学关于博士学位论文的要求》(中地大(汉)研字[2009]26 号)、《中国地质大 学关于硕士学位论文的要求》(中地大(汉)研字[2009]27 号),分别就博士、硕士学位 论文的具体要求、自然科学类和人文社科类的博、硕学位论文评价指标体系做出规定。 中旬,招生办开始编制全校硕士、博士招生专业目录 word 版,以及基础数据库。 14 日,在研究生院会议室举行研究生院院务会,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殷坤龙主持会 议,院务会全体成员参加会议,会议讨论了学习科学发展观的分解任务表,会议对研究 生院暑期工作进行了安排和布置,强调暑期的安全稳定问题。会议还对研究生管理手册 的修改内容进行了讨论,确定了研究生院各部门手册修改调整的内容,由研究生院办公 室汇总编辑,保证新生入学时发放到位。 16 日,根据地大党办发[2009]15 号文,学位办对 2009 年度研究生论文进行了定密, 2 篇为机密级、17 篇为秘密级、60 篇为技术保密。 20 日,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 2009 年工作会议在云南召开。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常务副院长殷坤龙、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常务副院长张寿庭及京汉两地全体工作人员 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就京、汉两学区在学科建设、“211 工程”建设、“985”平台建设、 国家重点学科评估与申报等工作领域如何配合、合作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为实现把我校 建设成为地球科学领域世界一流、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水平大学的战略目标做出更大的 贡献。 本月下旬,招生办完成网上采集硕士招生专业目录数据库。 七月份,在学位办和招生办领导、老师的支持和配合下,研工部顺利完成了 2009 届毕业研究生(共计 1500 余名)的离校手续审核、博士学位服发放回收、档案整理发 送等工作。 八 月 八月份,研工部继续做好研究生参加全国性科技竞赛活动的组织工作。2009 年,我 校组织 9 支参赛队(共 27 名研究生)参加了由第五届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暑期培训和 竞赛,最终取得团体二等奖 1 项、三等奖 2 项的成绩。 上旬,招生办印制 2010 年硕士招生专业目录及招生简章,招生专业目录编制全部 完成。 中旬,招生办将硕士招生目录数据库上报教育部
2009年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年鉴 25日至26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09年暑期学生工作研讨会召开。本次研讨 会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扎实推进学生工作”为主题,校党委书记郝翔、校党委 副书记傅安洲等出席会议。学工处处长王林清、研工部部长喻芒清、校团委书记王甫等 先后围绕会议主题做了专题报告。 九月 1日,在研究生院会议室召开研究生院全院职工会议,布置安排新生入学迎新工作, 开学典礼布置工作;强调即将到来的国庆60周年安全稳定问题:讨论进一步落实学校 反腐倡廉会议精神。 2日,研究生院召开研究生秘书培训工作会议,研究生院各部门分别对研究生秘书 介绍本学期的工作要点、工作计划,同时对新生迎新工作进行了布置和培训,各学院研 究生秘书参加。 7日,培养处发布了《新生选课必读》,本学期选课时间:9月10日上午9:00到9 月21日上午9:00。 7日,学科办协办、三峡中心主办在水工楼409室(三峡中心办公室)召开“长江三 峡库区地质灾害研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项目中5-50万元设备申购论证会。 7日,研究生院组织召开研究生英语公共课程教学碰头会,所有的外籍教师和听力 老师参加了会议,会议讨论了本学期英语听力课程和口语课程的课程内容、配套协调的 问题。 8日,研究生院组织召开教学督导员学期工作布置会议。会上,培养处介绍了本学 期研究生课程教学的工作安排,并对教学督导员工作作了具体分工。 9日上午,2009级研究生开学典礼在弘毅堂举行。校领导郝翔、张锦高、丁振国、 邢相勤、王焰新、朱勤文、傅安洲、成金华、唐辉明,中国科学院院士殷鸿福、金振民, 相关学院、单位负责人及2009级全体研究生新生参加了大会。 10日,培养处发布转学分通知。转学分申请条件:曾经读过学位班,现在考上研究 生的同学。申请程序:到各学院研究生秘书处登记相关信息,学院于9月18日前将名 单报培养处。注:学分是一次性(连同不及格成绩)全部转到新的学号里,不及格科目 必须重修。 10日,培养处向各学院下发了《2009年12月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报名的通 知》,并完成了全校研究生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摄像采集和报名工作。此次共1576名 研究生报考英语四、六级。 14日,研工部向各学院和相关单位发布《关于2009年下半年研究生申请“三助”岗 位的通知》,要求研究生登录“研究生三助管理系统”申请本学期“三助”岗位,在网上填 写“三助”岗位申请表之后打印交至设岗单位,考核录用后,由设岗单位管理员负责每月 30
2009 年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年鉴 30 25 日至 26 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09 年暑期学生工作研讨会召开。本次研讨 会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扎实推进学生工作”为主题,校党委书记郝翔、校党委 副书记傅安洲等出席会议。学工处处长王林清、研工部部长喻芒清、校团委书记王甫等 先后围绕会议主题做了专题报告。 九 月 1 日,在研究生院会议室召开研究生院全院职工会议,布置安排新生入学迎新工作, 开学典礼布置工作;强调即将到来的国庆 60 周年安全稳定问题;讨论进一步落实学校 反腐倡廉会议精神。 2 日,研究生院召开研究生秘书培训工作会议,研究生院各部门分别对研究生秘书 介绍本学期的工作要点、工作计划,同时对新生迎新工作进行了布置和培训,各学院研 究生秘书参加。 7 日,培养处发布了《新生选课必读》,本学期选课时间:9 月 10 日上午 9:00 到 9 月 21 日上午 9:00。 7 日,学科办协办、三峡中心主办在水工楼 409 室(三峡中心办公室)召开“长江三 峡库区地质灾害研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项目中 5-50 万元设备申购论证会。 7 日,研究生院组织召开研究生英语公共课程教学碰头会,所有的外籍教师和听力 老师参加了会议,会议讨论了本学期英语听力课程和口语课程的课程内容、配套协调的 问题。 8 日,研究生院组织召开教学督导员学期工作布置会议。会上,培养处介绍了本学 期研究生课程教学的工作安排,并对教学督导员工作作了具体分工。 9 日上午,2009 级研究生开学典礼在弘毅堂举行。校领导郝翔、张锦高、丁振国、 邢相勤、王焰新、朱勤文、傅安洲、成金华、唐辉明,中国科学院院士殷鸿福、金振民, 相关学院、单位负责人及 2009 级全体研究生新生参加了大会。 10 日,培养处发布转学分通知。转学分申请条件:曾经读过学位班,现在考上研究 生的同学。申请程序:到各学院研究生秘书处登记相关信息,学院于 9 月 18 日前将名 单报培养处。注:学分是一次性(连同不及格成绩)全部转到新的学号里,不及格科目 必须重修。 10 日,培养处向各学院下发了《2009 年 12 月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报名的通 知》,并完成了全校研究生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摄像采集和报名工作。此次共 1576 名 研究生报考英语四、六级。 14 日,研工部向各学院和相关单位发布《关于 2009 年下半年研究生申请“三助”岗 位的通知》,要求研究生登录“研究生‘三助’管理系统”申请本学期“三助”岗位,在网上填 写“三助”岗位申请表之后打印交至设岗单位,考核录用后,由设岗单位管理员负责每月
第二部分2009年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大事记 发放“三助津贴及学期末考核工作。 15日,为进一步做好国家公派研究生项目的选派工作,使同学们更深入地了解项目 情况,国家留学基金委相关领导和项目官员前来我校宣讲国家公派出国留学的政策及申 报、执行等有关事宜。会议设在迎宾楼报告厅,期间有9所与基金委合作的外国名校的 招生官员与会,现场推介并回答提问,受到了广大同学的热烈欢迎。 16日,专业学位办下发《关于2009年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专业基础课考试 命题工作的通知》,明确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专业基础课命题的形式和要求。 16日上午,学科办协办,设备处组织在国家重点实验室召开“地球系统过程与矿产 资源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项目成矿子项目设备论证会。 17日,学校召开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根据教育部就学术型与全日制专业学位 “分列招生计划、分类报名考试、分别确定录取标准的原则,以及“从以往安排的学术 型研究生招生计划中划出5%到10%的比例安排到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计划之中”的文 件精神,确定我校2010年招生计划,以及确定我校工程硕士”地质工程专业领域自命 题的方式。 17日下午,第六届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赛点开赛仪式在 我校数理学院楼前举行。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王焰新教授、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殷坤 龙教授、研究生工作部部长喻芒清教授、数理学院院长刘安平教授、数理学院分党委副 书记唐勤老师、地空学院分党委副书记杨燕老师、工程学院分党委副书记王耀峰老师等 相关学院的领导和老师应邀参加了此次开赛仪式。 19日,研究生就业办公室张健老师带领我校40名研究生(受宁波市人事局资助) 参加了在宁波国际会展中心(宁波市会展路181号)举办的宁波市第十一届高层次人才 智力技术项目洽谈会。我校研究生就业办公室己连续四年组织研究生参加此项目。 20日,专业学位办制定了《关于制定在职攻读各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通知》 (送审稿),准备组织各培养单位对工程硕士、MBA、MPA、艺术硕士、法律硕士等专 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方案进行修订。 下旬,招生办通过电话、网页、Email等方式回答考生关于报考我校2010年研究生 政策的咨询。 21日,根据省里要求,学位办下发《关于更新“湖北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专家库” 的通知》,汇总我校目前在岗的具有教授职称的研究生导师信息上报省学位办 22日,全国地质工程领域教育协作组秘书处,组织相关培养单位开展工程师职业资 格调研工作。 25日,地大发[2009]55号,增列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邱华宁、叶天竺,古生物学与 地层学专业董海良3人为我校新增兼职博士生指导教师,聘期三年。 26日上午,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一油气资源与可持续发展学术研讨会开幕式在中 31
第二部分 2009 年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大事记 31 发放“三助”津贴及学期末考核工作。 15 日,为进一步做好国家公派研究生项目的选派工作,使同学们更深入地了解项目 情况,国家留学基金委相关领导和项目官员前来我校宣讲国家公派出国留学的政策及申 报、执行等有关事宜。会议设在迎宾楼报告厅,期间有 9 所与基金委合作的外国名校的 招生官员与会,现场推介并回答提问,受到了广大同学的热烈欢迎。 16 日,专业学位办下发《关于 2009 年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专业基础课考试 命题工作的通知》,明确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专业基础课命题的形式和要求。 16 日上午,学科办协办,设备处组织在国家重点实验室召开“地球系统过程与矿产 资源”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项目成矿子项目设备论证会。 17 日,学校召开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根据教育部就学术型与全日制专业学位 “分列招生计划、分类报名考试、分别确定录取标准”的原则,以及“从以往安排的学术 型研究生招生计划中划出 5%到 10%的比例安排到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计划之中”的文 件精神,确定我校 2010 年招生计划,以及确定我校“工程硕士”地质工程专业领域自命 题的方式。 17 日下午,第六届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赛点开赛仪式在 我校数理学院楼前举行。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王焰新教授、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殷坤 龙教授、研究生工作部部长喻芒清教授、数理学院院长刘安平教授、数理学院分党委副 书记唐勤老师、地空学院分党委副书记杨燕老师、工程学院分党委副书记王耀峰老师等 相关学院的领导和老师应邀参加了此次开赛仪式。 19 日,研究生就业办公室张健老师带领我校 40 名研究生(受宁波市人事局资助) 参加了在宁波国际会展中心(宁波市会展路 181 号)举办的宁波市第十一届高层次人才 智力技术项目洽谈会。我校研究生就业办公室已连续四年组织研究生参加此项目。 20 日,专业学位办制定了《关于制定在职攻读各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通知》 (送审稿),准备组织各培养单位对工程硕士、MBA、MPA、艺术硕士、法律硕士等专 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方案进行修订。 下旬,招生办通过电话、网页、Email 等方式回答考生关于报考我校 2010 年研究生 政策的咨询。 21 日,根据省里要求,学位办下发《关于更新“湖北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专家库” 的通知》,汇总我校目前在岗的具有教授职称的研究生导师信息上报省学位办。 22 日,全国地质工程领域教育协作组秘书处,组织相关培养单位开展工程师职业资 格调研工作。 25 日,地大发[2009]55 号,增列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邱华宁、叶天竺,古生物学与 地层学专业董海良 3 人为我校新增兼职博士生指导教师,聘期三年。 26 日上午,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油气资源与可持续发展学术研讨会开幕式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