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战”之准备 我们既不准备打内战,无须多兵, 兵少可以减轻国民党的畏惧心理,求得 和平,以待全国人民的觉悟。如果人家 要打,我们也有恃无恐”。 《争取在抗战胜利后与国民党建立和平局面》(1943年1月25日), 《毛泽东文集》第3卷,第1页
(3)“战”之准备 “我们既不准备打内战,无须多兵, 兵少可以减轻国民党的畏惧心理,求得 和平,以待全国人民的觉悟。如果人家 要打,我们也有恃无恐”。 • ——《争取在抗战胜利后与国民党建立和平局面》(1943年1月25日), 《毛泽东文集》第3卷,第1页
“蒋介石要消灭共产党的方针没有 改变,也不会改变。他所以可能采取暂 时的和平是由于他还需要医好自己 的创伤,壮大自己的力量,以便将来消 灭我们。我们应当利用他这个暂时和平 时期”。 《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新形势和新任务》(1945年8月23日), 《毛泽东文集》第4卷,第6页
“蒋介石要消灭共产党的方针没有 改变,也不会改变。他所以可能采取暂 时的和平是由于……他还需要医好自己 的创伤,壮大自己的力量,以便将来消 灭我们。我们应当利用他这个暂时和平 时期”。 ——《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新形势和新任务》(1945年8月23日), 《毛泽东文集》第4卷,第6页
.“仍取攻势 与国民党方面一面进行谈判,一面要 求各地部队“今后一时期内仍应继续攻 势”,对一些重要的交通要道,“凡能 控制者均控制之,哪怕暂时也好”, 同时以必要的力量,尽量广占乡村和 府州县城小市镇”。—《中共中央关于同国民党进行 和平谈判的通知》(1945年8月26日),《毛泽东军事文集》第3卷,第 49-51页
• “仍取攻势” 与国民党方面一面进行谈判,一面要 求各地部队“今后一时期内仍应继续攻 势”,对一些重要的交通要道,“凡能 控制者均控制之,哪怕暂时也好”, “同时以必要的力量,尽量广占乡村和 府州县城小市镇”。——《中共中央关于同国民党进行 和平谈判的通知》(1945年8月26日),《毛泽东军事文集》第3卷,第 49-51页
(-)时局变化,抗日阶段结束,和平建 设阶段开始。 (二)我党口号是和平、民主、团结。 (五)中央正向重庆谈判,避免内战,实 现和平建国。 (六)蒋介石困难甚多,加上国内外压力, 可能赞成和平建国
(一)时局变化,抗日阶段结束,和平建 设阶段开始。 (二)我党口号是和平、民主、团结。 (五)中央正向重庆谈判,避免内战,实 现和平建国。 (六)蒋介石困难甚多,加上国内外压力, 可能赞成和平建国
(七)江南江北我军主力各就现地集结整训,恢复疲劳, 准备于顽军进攻时,坚决、彻底、干净、全部消灭 打得几个大胜仗,威震大江南北,对于促成 ,国共谈判非常有利,顽军亦不敢轻视你们。 (八)一切作持久打算,依靠人民。 (九)设法向敌伪购买子弹,愈多愈快愈好,同时注意 从敌伪撤退区收集军用资材,为持久计。 《目前党的方针及新四军的工作部署》,(1945年8月24日)给饶 漱石(新四军代政治委员)、张云逸(新四军副军长),赖传珠(新四 军参谋长),粟裕(新四军苏浙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叶飞(新四 军苏浙军区副司令员)的电报。《毛泽东文集》第4卷,第14页
(七)江南江北我军主力各就现地集结整训,恢复疲劳, 准备于顽军进攻时,坚决、彻底、干净、全部消灭 之。……打得几个大胜仗,威震大江南北,对于促成 国共谈判非常有利,顽军亦不敢轻视你们。 (八)一切作持久打算,依靠人民。 (九)设法向敌伪购买子弹,愈多愈快愈好,同时注意 从敌伪撤退区收集军用资材,为持久计。 ——《目前党的方针及新四军的工作部署》,(1945年8月24日)给饶 漱石(新四军代政治委员)、张云逸(新四军副军长),赖传珠(新四 军参谋长),粟裕(新四军苏浙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叶飞(新四 军苏浙军区副司令员)的电报。《毛泽东文集》第4卷,第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