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基 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 计算机概 第一节计算机概述 信息时代的计算机 1.四次信息革命 语言—文字一印刷术一计算机与通信技术 2.信息社会的特征 (1)信息成为重要的战略资源 (2)信息业上升为最重要的产业 (3)信息网络成为社会的基础设施 (4)信息以文本、语言、音乐、图形、图像等多种 形式表现 返回
返回 语言—文字—印刷术—计算机与通信技术 (1)信息成为重要的战略资源 (2)信息业上升为最重要的产业 (3)信息网络成为社会的基础设施 (4)信息以文本、语言、音乐、图形、图像等多种 形式表现 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第一节 计算机概述 一、 信息时代的计算机 1.四次信息革命 2.信息社会的特征 第一章 计算机基 础知识 第一节 计算机概 述
如二、计算机的发展及应用 计算机概 1.计算机的发展史 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ENIAC( 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alculator)即“电子数字积分计 算机”诞生了,是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莫克利 ( WMauchly)和艾克特( J. P.Eckert)领导研制的。 第一代(1946年~1958年);是以电子管作为计算机的 逻辑元件,运算速度仅秒每几千次。 第二代(1958年~1964年);是以晶体管作为计算机的 心逻辑元件,运算速度达每秒几十万次。 第三代(1964年~1970年);是逻辑元件采用中、小规 模集成电路,运算速度每秒可达几十万次到几百万次 返回 第四代(1971年至今~);计算机逻辑器件采用大规模 集成电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运算速度可以达到每秒上 千万次到十万亿次
返回 第一代(1946年~1958年);是以电子管作为计算机的 逻辑元件,运算速度仅秒每几千次。 第二代(1958年~1964年);是以晶体管作为计算机的 逻辑元件,运算速度达每秒几十万次。 第三代(1964年~1970年);是逻辑元件采用中、小规 模集成电路,运算速度每秒可达几十万次到几百万次。 第四代(1971年至今~);计算机逻辑器件采用大规模 集成电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运算速度可以达到每秒上 千万次到十万亿次。 第一章 计算机基 础知识 第一节 计算机概 述 二、计算机的发展及应用 1. 计算机的发展史 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alcu1ator)即“电子数字积分计 算机”诞生了,是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莫克利 (J.W.Mauchly)和艾克特(J.P.Eckert)领导研制的
,2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趋势与特点 计算机发展的五种趋向:巨型化、微型化、网络化 多媒体化和智能化。 ①巨型化:是指发展高速度、大存储量和强功能的巨 型计算机。 ②微型化:是指进一步提高集成度,研制更高性能 更加可靠、体积更加小巧的微型计算机。 ③网络化:是指把各自独立的计算机用通讯线路连接 起来,以充分利用计算机的宝贵资源进行信息交流。 ④多媒体化:集文字、图形、图像、声音等多种信息 媒体为一体进行处理。 ⑤智能化:是指让计算机具有模拟人的感觉和思维过 程的能力,具有解决问题和逻辑推理的功能。与此同时 返回 又有许多高性能的、功能奇特且具有智能化的新概念 计算机正应运而生,如光学计算机、量子计算机、生物 计算机、超导计算机等,使得计算机世界更加绚丽多姿
返回 ①巨型化:是指发展高速度、大存储量和强功能的巨 型计算机。 ②微型化:是指进一步提高集成度,研制更高性能、 更加可靠、体积更加小巧的微型计算机。 ③网络化:是指把各自独立的计算机用通讯线路连接 起来,以充分利用计算机的宝贵资源进行信息交流。 ④多媒体化:集文字、图形、图像、声音等多种信息 媒体为一体进行处理。 ⑤智能化:是指让计算机具有模拟人的感觉和思维过 程的能力,具有解决问题和逻辑推理的功能。与此同时 ,又有许多高性能的、功能奇特且具有智能化的新概念 计算机正应运而生,如光学计算机、量子计算机、生物 计算机、超导计算机等,使得计算机世界更加绚丽多姿 。 第一章 计算机基 础知识 第一节 计算机概 述 2.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趋势与特点 计算机发展的五种趋向:巨型化、微型化、网络化、 多媒体化和智能化
计算机基 、微型计算机的发展 计算机概 1971年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台4位微型电子计算机 MCS-4,是由美国Ite公司年轻的工程师马欣霍夫 ME,Hof研制成功的。这台微型计算机揭开了世界 微型机发展的序幕 1第一代微处理器 1972年,8位微处理器,它主要采用P沟道MOS金属氧化物半导体 )电路,代表产品是Ine公司的Inte8008微处理器。 2第二代微处理器 1973年,8位微处理器,采用速度较快的N沟道MOS技术,代表性 的产品有nte公司的Inte8085、 Motorola公司的M6800、ilog公司 的Z80等 3第三代微处理器 1978年,16位微处理器,它采用了HMOS(H- High performance 返回 新工艺,标志性的产品有Inte公司的 Intell8086、Z8000、M6800等 4第四代微处理器 1985年,32位微处理器,采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代表产品有 Intel80386
返回 1.第一代微处理器 1972年,8位微处理器,它主要采用P沟道MOS(金属氧化物半导体 )电路,代表产品是Intel公司的Intel8008微处理器。 2.第二代微处理器 1973年,8位微处理器,采用速度较快的N沟道MOS技术,代表性 的产品有Intel公司的Intel8085、Motorola公司的M6800、Zilog公司 的Z80等 3.第三代微处理器 1978年,16位微处理器,它采用了H—MOS(H-High performance) 新工艺,标志性的产品有Intel公司的Intel8086、Z8000、M68000等 。 4.第四代微处理器 1985年,32位微处理器,采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代表产品有 Intel 80386。 第一章 计算机基 础知识 第一节 计算机概 述 三、微型计算机的发展 1971年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台4位微型电子计算机— MCS-4,是由美国Intel公司年轻的工程师马欣.霍夫 (M.E.Hoff)研制成功的。这台微型计算机揭开了世界 微型机发展的序幕
四、计算机分类 计算机概 1.按功能分为: ①通用计算机②专用计算机③工业控制机 2.按工作原理可分为 ①电子数字计算机②电子模拟计算机 ③模拟、数字混合计算机 3.按规模则可分为: ①通用机②巨型机③小型机④微型机 五、计算机的特点和应用领域 1计算机的特点 ①运算速度快、精度高②存储容量大 返回 ③具有逻辑判断能力④自动化程度高 ⑤通用性强 ⑥工作可靠 ⑦具有多媒体处理功能
返回 四、计算机分类 五、计算机的特点和应用领域 第一章 计算机基 础知识 第一节 计算机概 述 1 .按功能分为: ①通用计算机 ②专用计算机 ③工业控制机 2 .按工作原理可分为: ①电子数字计算机 ②电子模拟计算机 ③模拟、数字混合计算机 3 .按规模则可分为: ①通用机 ②巨型机 ③小型机 ④微型机 ①运算速度快、精度高 ②存储容量大 ③具有逻辑判断能力 ④自动化程度高 ⑤通用性强 ⑥工作可靠 ⑦具有多媒体处理功能 1.计算机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