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④)单叶和叶呈互生排列现象属于原始性状, 复叶和叶呈对生或轮生排列现象属于较进化 的现象。 (⑤目和科的范围较小
很多人认为哈钦松系统较为合理,但是原 书中未包括裸子植物。中国南方学者采用哈 钦松系统者较多,例如《广州植物志》及 《海南植物志》。 哈钦松系统的分目分科虽比前人细致, 并有许多重要的改革,但是,后来的研究亦 发现有些重要的缺点,所以哈钦松在1948年 又将其原书的分类系统略有改动,而重新公 布一个系统表
(三)克朗奎斯特系统 美国克朗奎斯特Cronquist 1968年发表了一个有花植物分类系统,经过修 订于1981年出版《An Intergrated System of Classification of Flowering Plants》除引用形态性状外,还引证了大 量的化学、木材解剖、茎节叶隙、花粉、胚胎、染 色体等性状资料
主要观点是: 1.有花植物起源于一类已经灭绝的种子蕨;木兰亚纲 是有花植物基础的复合群或称为毛茛复合群,木 兰目是现存原始有花植物类群。 2.菜荑花序类由金缕梅目发展而来,但将杨柳科置 于堇菜目(侧膜胎座)之后。 3.石竹亚纲通常为特立中央胎座或基底胎座,许多 植物都含有甜菜碱(甜菜拉因)
4.蔷薇亚纲多为离瓣花,如雄蕊多数时为向心发育, 常具花盘和蜜腺,多为中轴胎座。 5.五桠果亚纲有显著花被,多为离瓣花,稀合瓣花, 雄蕊多数时为离心发育,多为侧膜胎座也有中轴胎 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