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游充通大兽 专利对产业发展的作用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①专利的申请能激发发明人的创新意识,提高发明创造者的工作积 极性,促进了科研任务的完成和科技创新。 ②专利还有利于促使科学技术的充分公开,有利于科研人员互相学 习,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创新,更多的发明创造的问世。 ③专利还可以繁荣技术贸易,加大国际间新技术的推广与交流,并 促进不同机构之间的合作研究,以开拓更广阔的科技领域。 ④有利于发展中国家明确基因资源的法律地位,强制力保证国家资 源在受到侵犯时能够施以救济,并在国际技术开发和合作中 凭借其独特基因资源优势平等地参与国际生物技术的开发和合 作,以及技术成果的分享,保障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⑤生物技术知识产权制度建设,保证世界各个国家现代生物技术产 业快速健康的发展
专利对产业发展的作用 ①专利的申请能激发发明人的创新意识,提高发明创造者的工作积 极性,促进了科研任务的完成和科技创新。 ②专利还有利于促使科学技术的充分公开,有利于科研人员互相学 习,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创新,更多的发明创造的问世。 ③专利还可以繁荣技术贸易,加大国际间新技术的推广与交流,并 促进不同机构之间的合作研究,以开拓更广阔的科技领域。 ④有利于发展中国家明确基因资源的法律地位,强制力保证国家资 源在受到侵犯时能够施以救济,并在国际技术开发和合作中, 凭借其独特基因资源优势平等地参与国际生物技术的开发和合 作,以及技术成果的分享,保障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⑤生物技术知识产权制度建设,保证世界各个国家现代生物技术产 业快速健康的发展
上游充通大学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交大新闻2006年04月14日 表一、2005年全国高校发明专利申请数前10名 序号 大专院校名称 数量 1 上海交通大学 1049 2 浙江大学 976 3 清华大学 826 4 天津大学 414 5 哈尔滨工业大学 384 6 复旦大学 357 7 华南理工大学 292 8 东南大学 263 9 武汉大学 193 10 江南大学 142
序号 大专院校名称 数量 1 上海交通大学 1049 2 浙江大学 976 3 清华大学 826 4 天津大学 414 5 哈尔滨工业大学 384 6 复旦大学 357 7 华南理工大学 292 8 东南大学 263 9 武汉大学 193 10 江南大学 142 表一、2005年全国高校发明专利申请数前10名 交大新闻-2006年04月14日
上游充通大学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交大新闻2006年04月14日 表二、2005年全国高校发明专利授权数前10名 序号 大专院校名称 数量 1 清华大学 456 2 上海交通大学 401 3 浙江大学 332 4 天津大学 126 5 复旦大学 108 6 东南大学 98 7 武汉大学 94 8 华南理工大学 87 9 华中科技大学 74 10 江南大学 37 上海交通大学发明专利申清数连续三年位居全国高校第
序号 大专院校名称 数量 1 清华大学 456 2 上海交通大学 401 3 浙江大学 332 4 天津大学 126 5 复旦大学 108 6 东南大学 98 7 武汉大学 94 8 华南理工大学 87 9 华中科技大学 74 10 江南大学 37 表二、2005年全国高校发明专利授权数前10名 交大新闻-2006年04月14日 上海交通大学发明专利申请数连续三年位居全国高校第一
2005年浙大专利申请数和授权数居全国高校第一 专利申请数首次突破千件 日期:2006年04月05日09:41 来源:浙大新闻胁办 作者:未知 阅读次数:3549 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规划发展司发布了2005年专利申请数和授权数统计数据,浙江大学专利申请数 首次突破千件,达1244件,其中发明专利976件、实用新型专利258件、外观设计专利10件;授权专利数达 534件,其中发明专利332件、实用新型专利199件、外观设计专利3件。专利申请数和授权数均居国内高校 第一位。 据悉,2005年国内大专院校申请专利数共19921件,授权数7399件。上海交通大学和清华大学分别以 1093件和930件申请数位居国内高校二、三位;清华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分别以527件和438件授权数位居 国内高校二、三位。申请数和授权数居高校前10名学校分别占国内高校专利申请和授权数的32%和36%。 附:2005年专利申请数和授权数前10名高校 序号大专院校名称 申请数 1浙江大学 1244
上游充通大兽 二、各国在专利保护方面的战略措施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最早利用专利保护生物技术是美国于1930年创立的植物 专利制度。 1960s一1970s已建立了知识产权制度的国家继续尝试对 生物技术的知识产权保护,立法方面形成了《保护植物 新品种国际公约》(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for the protection of new varieties of plants,POV)和《国际承 认用于专利程序的微生物保藏布达佩斯公约》,欧洲国 家缔结了具有重要影响的《欧洲专利公约》(European patent convention,EPC) 『美国』1970年《植物品种保护法》 (plant variety protection act,PVPA)与以欧洲国家为主缔结的《保护 植物新品种国际公约》(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for the protection of new varieties of plants,POV)成为生物技 术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立法
二、各国在专利保护方面的战略措施 最早利用专利保护生物技术是美国于1930年创立的植物 专利制度。 1960s-1970s 已建立了知识产权制度的国家继续尝试对 生物技术的知识产权保护,立法方面形成了《保护植物 新品种国际公约》(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for the protection of new varieties of plants,POV)和《国际承 认用于专利程序的微生物保藏布达佩斯公约》,欧洲国 家缔结了具有重要影响的《欧洲专利公约》(European patent convention,EPC)。 『美国』1970年《植物品种保护法》(plant variety protection act,PVPA)与以欧洲国家为主缔结的《保护 植物新品种国际公约》(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for the protection of new varieties of plants,POV)成为生物技 术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