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考试试卷(A) 考试科目:无机化学(1 共Z页 课程编码:210401 考试时 专业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总分人 总成绩 核查人 题号 阅卷人 核查人 三四五六 是非题(判断下列叙述是否正确,正确的在括号中画√,错误的画×)(本大题分10 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原电池一)Cu|Cu2+(0.01moL-1)Cu2+(0.10mo1L-1)|Cu(+)的电池反应为: Cu2+(0.10molL-1)=Cu2+(0.01molL-1 2、在实验室中Mn02(s仅与浓HCl加热才能反应制取氯气,这是因为浓HCl仅使 EMnO2/Mn2+)增大 3、在恒温恒压下,某化学反应的热效应Qp=△H=H2一H1,因为H是状态函数,故Qp 也是状态函数。…() 4、在Na3P04溶液中,c(Na+)恰是c(PO43-)的3倍 5、因为△rG(T=RTnK,所以温度升高,K减小 6、化学反应3A(aq)+B(aq)→C(aq),当其速率方程式中各物质浓度均为10moL-1时, 其反应速率系数在数值上等于其反应速率。 7、配合物[CrCl2(H204]C应命名为一氯化四水二氯合铬(I 0 8、根据酸碱质子理论,对于反应HCN+H2OH3O+CN-来说,HCN和H30+都是酸() 9、根据同离子效应,沉淀剂加入越多,其离子沉淀越完全 10、配合物形成体的配位数是指直接和中心原子或(离子〕相连的配体总数。……()) 二、选择题(在下列各题中,选择出符合题意的答案将其代号填入括号内)(本大题分15 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分压定律适用于真实气体混合物的条件,除在所处的温度区间内气体间不发生化学反 应外,这些气体所处的状态是….() A)高温,低压;(B〕高温,高压:(O低温,低压:(D)低温,高压 2、下列反应中,反应的标准摩尔焓变与相应生成物的标准摩尔生成焓相等的是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考试试卷(A) 考试科目:无机化学 (1) 共 7 页 课程编码:210401 考试时 间: 专业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总成绩 总分人 核查人 题 号 成 绩 阅卷人 核查人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一、是非题(判断下列叙述是否正确,正确的在括号中画√,错误的画×)(本大题分 1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1、原电池-)Cu|Cu2+(0.01mol·L-1)┊┊Cu2+(0.10mol·L-1)︱Cu(+)的电池反应为: Cu2+(0.10mol·L-1)=Cu2+(0.01mol·L-1)………………………………………() 2、在实验室中 MnO2(s)仅与浓 HCl 加热才能反应制取氯气,这是因为浓 HCl 仅使 E(MnO2/Mn2+)增大。…………() 3、在恒温恒压下,某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Qp=△H=H2-H1,因为 H 是状态函数,故 Qp 也是状态函数。....() 4、在 Na3PO4 溶液中,c(Na+)恰是 c(PO43-)的 3 倍。...............................() 5、因为△rG(T)=-RTlnK,所以温度升高,K 减小。................() 6、化学反应 3A(aq)+B(aq)→2C(aq),当其速率方程式中各物质浓度均为 1.0mol·L-1 时, 其反应速率系数在数值上等于其反应速率。.........................() 7、配合物[CrCl2(H2O)4]Cl 应命名为一氯化四水·二氯合铬(Ⅲ)……………………….() 8、根据酸碱质子理论,对于反应 HCN+H2OH3O++CN-来说,HCN 和 H3O+都是酸() 9、根据同离子效应,沉淀剂加入越多,其离子沉淀越完全。…………..…() 10、配合物形成体的配位数是指直接和中心原子或(离子)相连的配体总数。………()) 二、选择题(在下列各题中,选择出符合题意的答案将其代号填入括号内)(本大题分 1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 1、分压定律适用于真实气体混合物的条件,除在所处的温度区间内气体间不发生化学反 应外,这些气体所处的状态是…()。 (A)高温,低压;(B)高温,高压;(C)低温,低压;(D)低温,高压。 2、下列反应中,反应的标准摩尔焓变与相应生成物的标准摩尔生成焓相等的是........... ()
(A)Co2(8+Cao(s)CaCO3(S): (BH2(8+12(8)HI(8): CH2(g)+l2(g)→2HI(g):(D)H2(g)+02(g)→H20(g) 3、某反应3A)+2B(g)→A3B2(s),在低温时为自发的,其逆反应在高温时自发进行,由此 可知该反应 A)△rHm<0,△rSm<0;(B)△rHm<0,△rSm>0; C)△rHm>0,△rSm<0;(D)△rHm>0,△rSm>0。 4、已知某化学反应是吸热反应,如果升高温度,则对反应的反应速率系数k和标准平衡 常数K的影响将是 Ak增加,K减小;(B)k、K均增加 Ck减小,K增加:(D)k、K均减小 5、催化剂的作用是通过改变反应进行的历程来加快反应速率,这一作用主要是由于 〔A降低反应活化能;(B)减小速率系数值; C增大平衡常数:①D)增大碰撞频率 6、密闭容器中,A、B、C三种气体建立了化学平衡,有关反应是:A(g)+2B(g)C(g)。相同 温度下体积增大一倍,则标准平衡常数K为原来的 A4倍:(B)2倍;(C3倍:D)1倍。 7、下列各物质加到1L水中,能配制成缓冲溶液的是……( A1molH2S04和1 molAL;(B1 molNaR和1 molKOH C1 molNaR和1 molHCI;D)1 molHAc和0.5 molNaOH 8、根据酸碱电子理论,下列物质中,可作为 Lewis碱的是.() A)Fe3+;(B)Cu2+;(F-;(D)so3 9、下列沉淀中,可溶于1moL-1NH4Cl溶液中的是 () A)Fe(OH)3(K=410-36);(B)Mg(OH)2(K=1810-11) CA(OH3(K=1310-33);DCr(OH3(K=6.310-31 10、在HAc溶液中,加入适量NH4Ac来抑制HAc的解离,这种作用为 A)缓冲作用;(B)同离子效应;(C盐效应;(D稀释作用 11、有体积相同的K2CO3溶液和(NH4)2C03溶液,其浓度分别为 amol.L-1和 bmol-L1。 现测得两种溶液中所含C032-的浓度相等,a与b相比较,其结果是….() (AJa=b: Ba>b; (C)a<b: D)a>>b 12、根据酸碱质子理论,下列物质中不可以作为碱的是..() A)H20:(B)NH3;(C)HSO4-:(D)NH4+。 13、已知在1123K时,反应C(s)+CO2(g)2CO(g)K=13×1014 CO(g)+Cl2(g)CoCl2(g)K=6.0×10-3则反应 2COC2(g)C(s)+CO2(g)+2C2(g)的K=……( A)4.8×109;(B)21×10-10;(C3.6×10-5;(D)1.3×10-12。 14、在298K时,反应:HCl(g)+NH3(g)→NH4Cl(s)的△rH=176.0 k]. mol-1,△rS= 2845Jmol-1K-1,则该反应的lgK A)160×10-2;(B)-15.987;(C30.860:D15.987 15、欲使CaCO3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增大,宜采用的方法是()。 A加入1.0molL-1Na2CO3;(B)加入20moL-1NaOH (C加入1.0molL-1CaC2:D)加入0.1moL-1edta
(A)CO2(g)+CaO(s)→CaCO3(s);(B)H2(g)+I2(g)→HI(g); (C)H2(g)+I2(g)→2HI(g);(D)H2(g)+O2(g)→H2O(g)。 3、某反应 3A(s)+2B(g)→A3B2(s),在低温时为自发的,其逆反应在高温时自发进行,由此 可知该反应...................................…...........()。 (A)△rHm<0,△rSm<0;(B)△rHm<0,△rSm>0; (C)△rHm>0,△rSm<0;(D)△rHm>0,△rSm>0。 4、已知某化学反应是吸热反应,如果升高温度,则对反应的反应速率系数 k 和标准平衡 常数 K 的影响将是.....................()。 (A)k 增加,K 减小;(B)k、K 均增加; (C)k 减小,K 增加;(D)k、K 均减小。 5、催化剂的作用是通过改变反应进行的历程来加快反应速率,这一作用主要是由于..... ()。 (A)降低反应活化能;(B)减小速率系数值; (C)增大平衡常数;(D)增大碰撞频率。 6、密闭容器中,A、B、C 三种气体建立了化学平衡,有关反应是:A(g)+2B(g)C(g)。相同 温度下体积增大一倍,则标准平衡常数 K 为原来的…………()。 (A)4 倍;(B)2 倍;(C)3 倍;(D)1 倍。 7、下列各物质加到 1L 水中,能配制成缓冲溶液的是..........()。 (A)1molH2SO4 和 1molHCl;(B)1molNaOH 和 1molKOH; (C)1molNaOH 和 1molHCl;(D)1molHAc 和 0.5molNaOH。 8、根据酸碱电子理论,下列物质中,可作为 Lewis 碱的是.()。 (A)Fe3+;(B)Cu2+;(C)F-;(D)SO3。 9、下列沉淀中,可溶于 1mol·L-1NH4Cl 溶液中的是.............…()。 (A)Fe(OH)3(K=4′10-36);(B)Mg(OH)2(K=1.8′10-11); (C)Al(OH)3(K=1.3′10-33);(D)Cr(OH)3(K=6.3′10-31)。 10、在 HAc 溶液中,加入适量 NH4Ac 来抑制 HAc 的解离,这种作用为…………()。 (A)缓冲作用;(B)同离子效应;(C)盐效应;(D)稀释作用。 11、有体积相同的 K2CO3 溶液和(NH4)2CO3 溶液,其浓度分别为 amol·L-1 和 bmol·L-1。 现测得两种溶液中所含 CO32-的浓度相等,a 与 b 相比较,其结果是…()。 (A)a=b;(B)a>b;(C)a<b;(D)a>>b。 12、根据酸碱质子理论,下列物质中不可以作为碱的是...()。 (A)H2O;(B)NH3;(C)HSO4-;(D)NH4+。 13、已知在 1123K 时,反应 C(s)+CO2(g)2CO(g)K=1.3×1014 CO(g)+Cl2(g)COCl2(g)K=6.0×10-3 则反应 2COCl2(g)C(s)+CO2(g)+2Cl2(g)的 K=.............................()。 (A)4.8×109;(B)2.1×10-10;(C)3.6×10-5;(D)1.3×10-12。 14、在 298K 时,反应:HCl(g)+NH3(g)→NH4Cl(s)的△rH=-176.0kJ·mol-1,△rS=- 284.5J·mol-1·K-1,则该反应的 lgK=................................()。 (A)1.60×10-2;(B)-15.987;(C)30.860;(D)15.987 15、欲使 CaCO3 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增大,宜采用的方法是()。 (A)加入 1.0mol·L-1Na2CO3;(B)加入 2.0mol·L-1NaOH; (C)加入 1.0mol·L-1CaCl2;(D)加入 0.1mol·L-1edta
三、填充题(根据题意,在下列各题的横线处,填上正确的文字,符号或数值)(本大题分 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在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CoF6]3-C03++6F-,当加入硝酸时,上述平衡将向_移 动,这是由于生成使浓度的结果。 2、配离子[CdCN4]2-的配位体是 配位原子是 配位数是:命名为 3、已知K(Zn(OH)4]2-)>K(Zn(NH34]2+)。则反应: [Zn(NH3)4]2++40H-[Zn(OH)4]2+4NH3的标准平衡常数K与这两种配离子的K之间的关 系式为K ,在标准状态下,反应将向_进行 4、在标准状态时,反应2Fe3++21-12()+2Fe2+向右进行,这表明E(Fe3+/Fe2+)比E(2/1 )。当Fe3+、Fe2+均形成CN配合物时,反应2[Fe(CN6]4+122[Fe(CN6]3+2-在 标准状态时向右进行,这表明E(Fe(CN6]3-/Fe(CN)6]4-)E(2/-) 5、已知反应:CO(g)+2H2(g)CH3OH(g),其523K时K=233×10-3:548K时K=542×10- 4。该反应是热反应,当温度升高时,平衡向 方向移动。系统加压,平衡 向方向移动;加入催化剂,平衡 四、配平题(配平下列各反应方程式)〔本大题分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N2H4+H202HNO3+H20 2. Cl03-+Al+OH-Al(OH)4-+CI 3、As203+Ag20+OH-As043-+Ag 4、H2S+HNO3(浓)NO2+S 5、S2042-+12+OH S042-+I 五、问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总计16分 1、(本小题6分) 试用活化分子概念解释反应物浓度、温度、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2、(本小题5分) 已知下列沉淀转化反应均能自发正向进行(K>1) Pbcl2+2I-= PbI2+2cl Pb12+cr042-+ Pbcro4+2I PbCr042-+S2-=Pbs+ Cr042 根据上述事实,试排列PbC2、Pb2、PbCr04、Pbs各难溶物质的邮由大到小的顺 序。并推断出上述各物质间还能发生多少个沉淀转化反应,以反应方程式表示之
三、填充题(根据题意,在下列各题的横线处,填上正确的文字,符号或数值)(本大题分 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 1、在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CoF6]3-Co3++6F-,当加入硝酸时,上述平衡将向_______移 动,这是由于生成_________使__________浓度________的结果。 2、配离子[Cd(CN)4]2-的配位体是_________;配位原子是_______;配位数是_______;命名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 K([Zn(OH)4]2-)>K([Zn(NH3)4]2+)。则反应: [Zn(NH3)4]2++4OH-[Zn(OH)4]2-+4NH3 的标准平衡常数 K 与这两种配离子的 K 之间的关 系式为 K=____________,在标准状态下,反应将向______进行。 4、在标准状态时,反应 2Fe3++2I-I2(s)+2Fe2+向右进行,这表明 E(Fe3+/Fe2+)比 E(I2/I -)______。当 Fe3+、Fe2+均形成 CN-配合物时,反应 2[Fe(CN)6]4-+I22[Fe(CN)6]3-+2I-在 标准状态时向右进行,这表明 E([Fe(CN)6]3-/[Fe(CN)6]4-)_______E(I2/I-)。 5、已知反应:CO(g)+2H2(g)CH3OH(g),其 523K 时 K=2.33×10-3;548K 时 K=5.42×10- 4。该反应是__________热反应,当温度升高时,平衡向__________方向移动。系统加压,平衡 向__________方向移动;加入催化剂,平衡__________。 四、配平题(配平下列各反应方程式)(本大题分 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 1、N2H4+H2O2HNO3+H2O 2、ClO3-+Al+OH-Al(OH)4-+Cl- 3、As2O3+Ag2O+OH-AsO43-+Ag 4、H2S+HNO3(浓)NO2+S 5、 S2O42- + I2 + OH- SO42- + I- 五、问答题(本大题共 3 小题,总计 16 分) 1、(本小题 6 分) 试用活化分子概念解释反应物浓度、温度、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2、(本小题 5 分) 已知下列沉淀转化反应均能自发正向进行( K > 1 ): PbCl2 + 2 I- PbI2 + 2 ClPbI2 + CrO42- PbCrO4 + 2 IPbCrO42- + S2- PbS + CrO42- 根据上述事实,试排列 PbCl2 、PbI2 、PbCrO4 、PbS 各难溶物质的 K 由大到小的顺 序。 并推断出上述各物质间还能发 生多少个沉淀转化反应,以反应方程式表示之
3、(本小题5分) 已知:02+2H++2eH202;E=0.682V H202+2H++2e-2H20;E=177V 1)画出在酸性介质中氧元素电势图 2).判断H202能否歧化:若能歧化,写出其发生歧化反应的方程式。 六、计算题(根据题目要求,解答下列各题)(本大题共3小题,总计24分) 1、(本小题8分 K=1.0×10-5)与等体积0.20mo·L-1NaOH溶液混合。试计算混合溶液的c(HA)和pl 值。 2、(本小题8分) 反应:H2PO3-+0H-→HPO32+H20,100℃时,反应物浓?度和反应速率关系如下: c(H2P03-)/(mol- L-1)c(oH-/(mol-L-1)r/(mol-L-1-S-1) 0.101032×10-5 0.501.01.6×10-4 0.50402.56×10-3 (1)写出速率方程表达式;(2)指出反应级数;(3)计算反应速率系数;(4)若H2PO3 OH-的浓度均为1.0moL-1时反应速率为多少 3、(本小题8分) 已知:E°(Ag+/A)=0.799,1第AgC=1810-10。若在半电池AgAg+(.0mo-1)中加入 KCl,生成AgCl沉淀后,使得c(KCl)=1.0molL-1,则其电极电势将增加或降低多少如果生 成AgCl沉淀后,c(Cl-)=0.10molL-1则EAg+/Ag)、E(AgCl/Ag)各为多少
3、(本小题 5 分) 已知:O2 + 2H+ + 2e- H2O2 ; E = 0.682 V H2O2 + 2H+ + 2e- 2H2O ; E = 1.77 V 1).画出在酸性介质中氧元素电势图。 2).判断 H2O2 能否歧化;若能歧化,写出其发生歧化反应的方程式。 六、计算题 (根据题目要求 , 解答下列各题)(本大题共 3 小题,总计 24 分) 1、(本小题 8 分) K =1.0×10-5)与等体积 0.20mol·L-1NaOH 溶液混合。试计算混合溶液的 c(HA)和 pH 值。 2、(本小题 8 分) 反应:H2PO3-+OH-→HPO32-+H2O,100℃时,反应物浓?度和反应速率关系如下: c(H2PO3-)/(mol·L-1)c(OH-)/(mol·L-1)r/(mol·L-1·s-1) 0.101.03.2×10-5 0.501.01.6×10-4 0.504.02.56×10-3 (1)写出速率方程表达式;(2)指出反应级数;(3)计算反应速率系数;(4)若 H2PO3-、 OH-的浓度均为 1.0mol·L-1 时反应速率为多少 3、(本小题 8 分) 已知:E (Ag+/Ag)=0.799V,K (AgCl)=1.8′10-10。若在半电池 AgAg+(1.0mol·L-1)中加入 KCl,生成 AgCl 沉淀后,使得 c(KCl)=1.0mol·L-1,则其电极电势将增加或降低多少如果生 成 AgCl 沉淀后,c(Cl-)=0.10mol·L-1 则 E(Ag+/Ag)、E(AgCl/Ag)各为多少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考试试卷(B 考试科目:无机化学(21 共6页 课程编码:210401 考试时 专业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总分人 总成绩 核查人 题号 阅卷人 核查人 三四五六 是非题(判断下列叙述是否正确,正确的在括号中画√,错误的画×)(本大题分10 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3d能级对应的量子数为n=3,l=3。…-. 2、内轨型配合物的稳定常数一定大于外轨型配合物的稳定常数 () 3、Cu〔Ⅰ〕的配合物易发生歧化反应,它们在水溶液中不能稳定存在。 4、Hg2+的氧化性强于Hg22+ 5、由于生成难溶盐,Ag(I)的氧化性减弱 6、高碘酸有强氧化性,必须在碱性条件下,氯气才能将碘酸盐氧化为髙碘酸盐 7、分子晶体的特性之一是熔点均相对较低。 8、AgNO3试液应存放于棕色瓶中。 9、第二周期中N的第一电离能比它前后相邻的C和O都要大 10、NCl3和PO43-的中心原子均采用等性sp3杂化 二、选择题(在下列各题中,选择出符合题意的答案,将其代号填入括号内) 本大题分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氢原子的原子轨道能量取决于量子数 (A)n:(B)n FH 1: (C)I: ( D)m 2、下列分子中存在p键的是 (A)PC13: (B)HCI: (CH2: D)N2 3、配合物的磁矩主要取决于形成体的 A)原子序数;(B)电荷数;(C)单电子数;(D)成对电子数 4、在其原子具有下列外层电子构型的各元素中,电负性最大的是……()。 (A]ns2: (Bns2np3: (C)(n-1d3ns2: D)ns2np5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考试试卷(B) 考试科目:无机化学 (2) 共 6 页 课程编码:210401 考试时 间: 专业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总成绩 总分人 核查人 题 号 成 绩 阅卷人 核查人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一、是非题(判断下列叙述是否正确,正确的在括号中画√,错误的画×)(本大题分 1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1、3d 能级对应的量子数为 n=3,l=3。...................................................() 2、内轨型配合物的稳定常数一定大于外轨型配合物的稳定常数。..............() 3、Cu(Ⅰ)的配合物易发生歧化反应,它们在水溶液中不能稳定存在。…………...() 4、Hg2+的氧化性强于 Hg22+。………....................................................() 5、由于生成难溶盐,Ag(Ⅰ)的氧化性减弱。........................................() 6、高碘酸有强氧化性,必须在碱性条件下,氯气才能将碘酸盐氧化为高碘酸盐。........... () 7、分子晶体的特性之一是熔点均相对较低。....................................................() 8、AgNO3 试液应存放于棕色瓶中。......................................................() 9、第二周期中 N 的第一电离能比它前后相邻的 C 和 O 都要大。......................() 10、NCl3 和 PO43-的中心原子均采用等性 sp3 杂化。......................................() 二、选择题(在下列各题中,选择出符合题意的答案,将其代号填入括号内) (本大题分 1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 1、氢原子的原子轨道能量取决于量子数..............................................()。 (A)n;(B)n 和 l;(C)l;(D)m。 2、下列分子中存在 p 键的是..................................................................()。 (A)PCl3;(B)HCl;(C)H2;(D)N2。 3、配合物的磁矩主要取决于形成体的.............................................()。 (A)原子序数;(B)电荷数;(C)单电子数;(D)成对电子数。 4、在其原子具有下列外层电子构型的各元素中,电负性最大的是.........()。 (A)ns2;(B)ns2np3;(C)(n-1)d3ns2;(D)ns2np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