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木中学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班级 姓名 考分 、语文知识积累及运用(21分)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3分) 朋友如醇酒,味浓而易醉:朋友如花香,芬芳而淡y();朋友是秋天的雨,细腻又满 怀诗意:朋友是十二月的梅,纯洁又傲然挺立。朋友不是画,它比画更xudn( )丽:朋友 不是歌,它比歌更动听:朋友应该是诗一一有诗的飘y():朋友应该是梦一一有梦的美丽 朋友更应该是那意味深长的散文,写过昨天又期待未来 2.下面句子中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他这种只顾自己高兴而不管他人感受的行为,让大家深恶痛绝。 B.大家都喜欢听小红读书,她读书不仅读得字正腔圆,而且读得抑扬顿挫。 C.小明的写作棒极了,他的作文平淡无奇,读了给人以深深的启迪。 D.他做事干净利落,从不拖泥带水 3.下列句子中的空缺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将修改现行药品定价办法,药品价格监管范围 药品价格核 定方式, 政府定价程序 社会公众参与药品价格管理积极性,不断提高政府管理医药价 格的科学性和透明度 A.调整规范改进提高 B.调整改进规范提高 C.规范改进提高调整 D.规范调整提高改进 4.下面是福州小西湖李纲祠联的上联,其下联应是( 上联:进退一身关社稷 A.三眼能观天下事 B.一鞭惊醒世间人 C.英灵千古镇湖山 D.湖光山色照我心 5.下面语段空白处应填入的恰当句子是() 在海南岛,我登上了髙高的尖峰岭。瞧那辽阔,深邃汪洋似的林海, ,横亘在眼前, 那情调是多么粗犷
1 罗木中学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班级 姓名 考分 一、语文知识积累及运用(21 分)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3 分) 朋友如醇酒,味浓而易醉;朋友如花香,芬芳而淡 yǎ( );朋友是秋天的雨,细腻又满 怀诗意;朋友是十二月的梅,纯洁又傲然挺立。朋友不是画,它比画更 xuàn( )丽;朋友 不是歌,它比歌更动听;朋友应该是诗——有诗的飘 yì( );朋友应该是梦——有梦的美丽; 朋友更应该是那意味深长的散文,写过昨天又期待未来。 2.下面句子中成语使用不正确 ...的一项是( ) A.他这种只顾自己高兴而不管他人感受的行为,让大家深恶痛绝 ....。 B.大家都喜欢听小红读书,她读书不仅读得字正腔圆,而且读得抑扬顿挫 ....。 C.小明的写作棒极了,他的作文平淡无奇 ....,读了给人以深深的启迪。 D.他做事干净利落,从不拖泥带水 ....。 3.下列句子中的空缺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将修改现行药品定价办法, 药品价格监管范围, 药品价格核 定方式, 政府定价程序, 社会公众参与药品价格管理积极性,不断提高政府管理医药价 格的科学性和透明度。 A.调整 规范 改进 提高 B.调整 改进 规范 提高 C.规范 改进 提高 调整 D.规范 调整 提高 改进 4.下面是福州小西湖李纲祠联的上联,其下联应是( ) 上联:进退一身关社稷 A.三眼能观天下事 B.一鞭惊醒世间人 C.英灵千古镇湖山 D.湖光山色照我心 5.下面语段空白处应填入的恰当..句子是( ) 在海南岛,我登上了高高的尖峰岭。瞧那辽阔,深邃汪洋似的林海, ,横亘在眼前, 那情调是多么粗犷
A.莽莽苍苍,层层叠叠,涌着无垠的绿涛 B.每一棵树木都挺拔昂扬,一个劲地拼命向上长,闪烁着生命的光华 C.浓绿的松柏,淡绿的杨柳,大叶的杨树,小叶的槐树,成行并列 D.横如帐幔的林墙,邃如深渊的林窟,密如桩柱的林干 6.根据提示填空。(10分.凡出现加字 错字中任何一种情况,该空不得分.) (1)浊酒一杯家万里, 故园无此声 3)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十则》中孔子 这句话 (4)辛弃疾在《破阵子》中,从视觉听觉两方面表现激烈战斗场面的句子是 5)李白在《行路难》一诗中,用过河、登山来比喻自己因受到重重阻力,而无法实现远大理想的诗 句是 (6)神七航天员翟志刚的一句“代表祖国出征”来自于对祖国根深蒂固的爱,这是几千年来一个民族 从实践中培养,形成的一种高尚、可贵的感情。 ,后天下之乐而乐”、“人生自古 谁无死, ”,等语句之所以被千古传颂,就是因为它们蕴涵着这种可贵的民族情 感 二、语文综合运用(6分) 7.阅读下面的诗歌,并回答问题.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宋)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欢喜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问题:末句的“放过”和“拦”用的精彩,请作分析。(3分) 8.阅读下列材料,进行探究。(3分)
2 A. 莽莽苍苍,层层叠叠,涌着无垠的绿涛 B.每一棵树木都挺拔昂扬,一个劲地拼命向上长,闪烁着生命的光华 C.浓绿的松柏,淡绿的杨柳,大叶的杨树,小叶的槐树,成行并列 D.横如帐幔的林墙,邃如深渊的林窟,密如桩柱的林干 6. 根据提示填空。(10 分.凡出现加字、漏字、错字中任何一种情况,该空不得分.) (1)浊酒一杯家万里, 。 (2) ,故园无此声。 (3)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十则》中孔子 “ , ” 这句话。 (4)辛弃疾在《破阵子》中,从视觉听觉两方面表现激烈战斗场面的句子是 , 。 (5)李白在《行路难》一诗中,用过河、登山来比喻自己因受到重重阻力,而无法实现远大理想的诗 句是 , 。 (6)神七航天员翟志刚的一句“代表祖国出征”来自于对祖国根深蒂固的爱,这是几千年来一个民族 从实践中培养,形成的一种高尚、可贵的感情。“ ,后天下之乐而乐”、“人生自古 谁无死, ”,等语句之所以被千古传颂,就是因为它们蕴涵着这种可贵的民族情 感。 二、语文综合运用(6 分) 7.阅读下面的诗歌,并回答问题.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宋)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欢喜;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问题:末句的“放过”和“拦”用的精彩,请作分析。(3 分) 8.阅读下列材料,进行探究。(3 分)
林料一:2007年4月21日和22日,现行汉语水平考试(简称HSK)在中国40多个城的67个考点 同时举行,共有35万名外国考生参加,人数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了11% 材料二:HSK于1990年正式在国内推广。1991年正式推向海外,在亚、欧、美洲、大洋洲和 非洲的38个国家和地区的95城市建立了100个考场。截止到今年7月10日,已有来自120多个 国家和地区的近100万人次参加过HSK。近几年考生数量以每年45%的速度在增加。至2004年 海内外的考生数目同2003年相比增长了50.2%。在最近刚结束的7月10日HSK(初、中等)国 内考试中,报名人数就比上半年同期增长了约40% (1)、从这两则材料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1分) (2)、针对这种“汉语热”你有什么想法?(2分) 三、阅读(本大题含9~22小题,共43分) (一)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选段,完成9-12题,共14分。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干二百里,虽乘奔御风 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谳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 味 乙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
3 材料一:2007 年 4月 21日和22 日,现行汉语水平考试(简称 HSK)在中国 40 多个城市的67个考点 同时举行,共有 3.5 万名外国考生参加,人数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了11%。 材料二:HSK 于 1990 年正式在国内推广。1991 年正式推向海外,在亚、欧、美洲、大洋洲和 非洲的 38 个国家和地区的 95 城市建立了 100 个考场。截止到今年 7 月 10 日,已有来自 120 多个 国家和地区的近 100 万人次参加过 HSK。近几年考生数量以每年 45%的速度在增加。至 2004 年 海内外的考生数目同 2003 年相比增长了 50.2%。在最近刚结束的 7 月 10 日 HSK(初、中等)国 内考试中,报名人数就比上半年同期增长了约 40%。 (1)、从这两则材料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1 分) (2)、针对这种“汉语热”你有什么想法?(2 分) 三、阅读(本大题含 9~22 小题,共 43 分) (一)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选段,完成 9---12 题,共 14 分。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 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谳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 味。 (乙)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亻叔尔远逝,往来翕
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①略无阙处 良多趣味③俶尔远逝④斗折蛇行 10.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虽乘奔御风不以疾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1.昔日郦道元笔下美丽的三峡,如今因三峡工程更闻名于世,并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旅 。请你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写一段导游词,向前来观光的游客介绍三峡的风景特点和时代变化。 (3分) 【相关链接】新华网三峡工地5月20日专电(记者江时强、刘诗平) 2006年5月20日14时,三峡坝顶上激动的建设者们见证了大坝最后一方混凝土浇筑的 历史性时刻。至此,世界规模最大的混凝土大坝终于在中国长江西陵峡全线建成 三峡大坝建成后,大坝本身就是一道壮丽的景观。北京三峡游的线路一直在追踪三峡大坝 的建设进程。 导游词 12.甲段中描写春冬之水的句子是 乙段中对潭中鱼作了细致的描写,其作用是衬托潭水 的特点。乙段中体现溪 流曲折这一特点的句子是 (5分) (二)现代文阅读:(29分)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317题。(15分) 幸福的坡度
4 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 分) ①略无阙.处 良.多趣味 ③亻叔.尔远逝 ④斗.折蛇行 10.翻译下面的句子(4 分) ①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11.昔日郦道元笔下美丽的三峡,如今因三峡工程更闻名于世,并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旅 游。请你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写一段导游词,向前来观光的游客介绍三峡的风景特点和时代变化。 (3 分) 【相关链接】新华网三峡工地 5 月 20 日专电(记者江时强、刘诗平) 2006 年 5 月 20 日 14 时,三峡坝顶上激动的建设者们见证了大坝最后一方混凝土浇筑的 历史性时刻。至此,世界规模最大的混凝土大坝终于在中国长江西陵峡全线建成。 三峡大坝建成后,大坝本身就是一道壮丽的景观。北京三峡游的线路一直在追踪三峡大坝 的建设进程。 导游词: 12.甲段中描写春冬之水的句子是: 乙段中对潭中鱼作了细致的描写,其作用是衬托潭水 的特点。乙段中体现溪 流曲折这一特点的句子是: 。(5 分) (二)现代文阅读:(29 分)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 13~17 题。(15 分) 幸福的坡度
李其志 我们经常喜欢把自己的感受强加到别人身上,认为自己体会到的也一定是他人体会到的。其实 这在许多时候都有偏差,至少我从那位坐在轮椅上的中年男子身上看到了这一点。 那时,我们警队正和一所小学搞警民共建活动,小学生们每到周末就要自发地到警队来打扫卫 生,这让我们感到有些不好意思。几个领导一商量,也应该为学校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上法制教 育课是一个方面,但不够。后来一个民警说,学校距离马路挺近的,小学生每天上学放学过马路 家长都很担心。于是我们就有了主意,设个助学岗,一来可以保证学生过马路时的安全;二来,对 那些在学校外抢小学生钱的大孩子也是个警示 每天护送孩子们过马路,时间长了,与孩子家长也熟悉起来,基本上能认清哪个小孩子是谁的。 其中一个坐着残疾人手摇车的中年男人引起了我的注意,他的神情有些落寞,只有在见到自己的孩 子跑过来时,才豁然一笑。 后来,我知道他的孩子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有一次我问他,那个坐着轮椅的是你爸爸吗?他 点点头。我说,他行动不方便,你放学不可以自己回家吗? 男孩儿欲言又止,嘟着嘴道:他就在前边的福利厂工作呢。 我心里说,这小孩子,不知大人的难处 初秋的雨总会在不经意间落下来。那天我们又提前到助学岗上执勤,在树下,我见到了那位中 年男子,披着雨衣,头露在外面,都淋湿了。见到我后,笑笑,说:“警察同志,麻烦您一件事可以 我说:“您尽管说。” 他说:“孩子上学时没带雨具,你能帮我把这把伞送给他吗?你知道,家长不让过止步线的,不 然孩子会生气 我点点头道:“没问题。” 转身时,我想到一个问题,对他说:“孩子这么大了,你行动又不方便,不用每天来接他了吧。” 男子有些不好意思,但又有些自豪地说:“哪里是我接他,是他接我了。” 我有些疑惑了。他接着解释道:“我回家的路上有个大上坡,每次走那里很费力气的,孩子上学 后,就对我说,爸爸,学校离你的工厂这么近,每天放学的时候,咱们俩一起走吧,上坡时我推你。 这一推就是三年。其实上一年级的时候,他那么小,又怎么推得动?可孩子心里是怕累着爸爸呀。 我怎么劝也劝不住,孩子在后面红着脸,喵看粗气地推我在前面用力地援着,却不知不觉中泪流 满面≈可你知道、其宪我心果真是福极了” 我的心里一酸,转过头去,说:“我去接他了。” 见到那小男孩,我蹲下身说,“今天叔叔和你一起推你爸爸回家,行不行?” 小男孩儿笑起来,“叔叔你开玩笑?” 我说:“警察不说假话,试试叔叔的力气吧。” 初秋的雨幕里,一个警察和一个打着鲜黄雨伞的男孩,推着一辆手摇车在爬坡。 那是一个幸福的坡度。 13.结合语境,说说文中的加点词语“自豪”的表达效果。(2分)
5 李其志 我们经常喜欢把自己的感受强加到别人身上,认为自己体会到的也一定是他人体会到的。其实, 这在许多时候都有偏差,至少我从那位坐在轮椅上的中年男子身上看到了这一点。 那时,我们警队正和一所小学搞警民共建活动,小学生们每到周末就要自发地到警队来打扫卫 生,这让我们感到有些不好意思。几个领导一商量,也应该为学校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上法制教 育课是一个方面,但不够。后来一个民警说,学校距离马路挺近的,小学生每天上学放学过马路, 家长都很担心。于是我们就有了主意,设个助学岗,一来可以保证学生过马路时的安全;二来,对 那些在学校外抢小学生钱的大孩子也是个警示。 每天护送孩子们过马路,时间长了,与孩子家长也熟悉起来,基本上能认清哪个小孩子是谁的。 其中一个坐着残疾人手摇车的中年男人引起了我的注意,他的神情有些落寞,只有在见到自己的孩 子跑过来时,才豁然一笑。 后来,我知道他的孩子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有一次我问他,那个坐着轮椅的是你爸爸吗?他 点点头。我说,他行动不方便,你放学不可以自己回家吗? 男孩儿欲言又止,嘟着嘴道:他就在前边的福利厂工作呢。 我心里说,这小孩子,不知大人的难处。 初秋的雨总会在不经意间落下来。那天我们又提前到助学岗上执勤,在树下,我见到了那位中 年男子,披着雨衣,头露在外面,都淋湿了。见到我后,笑笑,说:“警察同志,麻烦您一件事可以 吗?” 我说:“您尽管说。” 他说:“孩子上学时没带雨具,你能帮我把这把伞送给他吗?你知道,家长不让过止步线的,不 然孩子会生气。” 我点点头道:“没问题。” 转身时,我想到一个问题,对他说:“孩子这么大了,你行动又不方便,不用每天来接他了吧。” 男子有些不好意思,但又有些自豪地说:“哪里是我接他,是他接我了。” 我有些疑惑了。他接着解释道:“我回家的路上有个大上坡,每次走那里很费力气的,孩子上学 后,就对我说,爸爸,学校离你的工厂这么近,每天放学的时候,咱们俩一起走吧,上坡时我推你。 这一推就是三年。其实上一年级的时候,他那么小,又怎么推得动?可孩子心里是怕累着爸爸呀。 我怎么劝也劝不住,孩子在后面红着脸,喘着粗气地推,我在前面用力地摇着,却不知不觉中泪流 满面。可你知道,其实我心里真是幸福极了。” 我的心里一酸,转过头去,说:“我去接他了。” 见到那小男孩,我蹲下身说,“今天叔叔和你一起推你爸爸回家,行不行?” 小男孩儿笑起来,“叔叔你开玩笑?” 我说:“警察不说假话,试试叔叔的力气吧。” 初秋的雨幕里,一个警察和一个打着鲜黄雨伞的男孩,推着一辆手摇车在爬坡。 那是一个幸福的坡度。 13.结合语境,说说文中的加点词语“自豪”的表达效果。(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