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举一个例题 世界永远处在变化之中,自然界 车不停地变,社会在不停地变,人在 不停地变。有位哲人说:世上惟一永 亘的事情就是变化。面对这变化无穷 的世界,人该怎么办呢?请以“变化” 大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 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世界永远处在变化之中,自然界 在不停地变,社会在不停地变,人在 不停地变。有位哲人说:世上惟一永 恒的事情就是变化。面对这变化无穷 的世界,人该怎么办呢?请以“变化” 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 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写这个题目不能停留在反映“变化”上。 话题材料已经说明了世界是变化的,再 停留在反映这一点上便不符合命题要求 要紧紧抓住话题材料提岀的问题“面对 这变化无穷的世界,人该怎么办呢?” 来思考作文的立意,写出鲜明的观点来。 如“以变应变”、“与时俱进”等,以 及我们不仅要适应世界的变化,更要探 索变化的规律,主动地去改变世界等等。 这样抓住关键思考立论,文章就有了深 度
写这个题目不能停留在反映“变化”上。 话题材料已经说明了世界是变化的,再 停留在反映这一点上便不符合命题要求。 要紧紧抓住话题材料提出的问题“面对 这变化无穷的世界,人该怎么办呢?” 来思考作文的立意,写出鲜明的观点来。 如“以变应变”、“与时俱进”等,以 及我们不仅要适应世界的变化,更要探 索变化的规律,主动地去改变世界等等。 这样抓住关键思考立论,文章就有了深 度
3、看清话题,避免脱离命题范围 话题的文字总是很简短。但尽管这样,对话题 也一定要看清,想清,否则也有偏出去的可能 1999年的话题是“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有的 考生在文章中大写特写记忆到底能否移植,也有的 写记忆移植的试验如何如何,完全脱离了话题规定 的范围。话题假设记忆可以移植,就是规定了前提 和范围,考生只能在这个范围内作文。再去讨论能 否移植的问题,就是对这个前提有意见,也就越出 了话题的范围,在写另外的题目了。这在高考作文 中是不允许的
3、看清话题,避免脱离命题范围 话题的文字总是很简短。但尽管这样,对话题 也一定要看清,想清,否则也有偏出去的可能。 1999年的话题是“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有的 考生在文章中大写特写记忆到底能否移植,也有的 写记忆移植的试验如何如何,完全脱离了话题规定 的范围。话题假设记忆可以移植,就是规定了前提 和范围,考生只能在这个范围内作文。再去讨论能 否移植的问题,就是对这个前提有意见,也就越出 了话题的范围,在写另外的题目了。这在高考作文 中是不允许的
话题作文写作的三大技巧 1、要准确把握话题的主旨 话题作文,简单地说,就是给考生的作文划定了 个范围,让考生在话题的范围内自由驰骋。话题的 围有大有小,范围越大,给考生的思维空间就越 宽,立意的角度就越多;反之,对考生的限制就越 大。比如1999年的作文话题是“假如记忆可以移 植”,这个话题没有命题者的主观导向,考生尽可 以在话题的范围内展开丰富的想象,可以肯定记忆 旳移植,可以否定记忆的移植,也可以评说其利弊 而2002年的作文话题是“心灵的选择”,命题者 的道德导向很强,考生就必须按命题者的导向去写, 这对考生的限制就很大
话题作文写作的三大技巧 1、要准确把握话题的主旨 话题作文,简单地说,就是给考生的作文划定了一 个范围,让考生在话题的范围内自由驰骋。话题的 范围有大有小,范围越大,给考生的思维空间就越 宽,立意的角度就越多;反之,对考生的限制就越 大。比如1999年的作文话题是“假如记忆可以移 植”,这个话题没有命题者的主观导向,考生尽可 以在话题的范围内展开丰富的想象,可以肯定记忆 的移植,可以否定记忆的移植,也可以评说其利弊。 而2002年的作文话题是“心灵的选择”,命题者 的道德导向很强,考生就必须按命题者的导向去写, 这对考生的限制就很大
因此,我们在审题时,就必须看清话题的范 围和命题者的导向,这样方能准确地把握题 旨。其次要看清试题的解说与要求。比如 2002年的试题解说中,明确指出考生要写 “每个人常常遇到、见到、听到的一些触动 心灵,需要作出选择的事情”,而有的考生 竟然用试题的材料为内容,写成了一篇扩写。 试想,话题是从试题材料中引出来的,怎能 让考生再把试题材料添枝加叶地重写一遍呢? 显然这位考生没有看清或没有看明白试题的 解说
因此,我们在审题时,就必须看清话题的范 围和命题者的导向,这样方能准确地把握题 旨。其次要看清试题的解说与要求。比如 2002年的试题解说中,明确指出考生要写 “每个人常常遇到、见到、听到的一些触动 心灵,需要作出选择的事情”,而有的考生 竟然用试题的材料为内容,写成了一篇扩写。 试想,话题是从试题材料中引出来的,怎能 让考生再把试题材料添枝加叶地重写一遍呢? 显然这位考生没有看清或没有看明白试题的 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