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可编程序控制器慨述及工作原理 31.1定义 总之,可编程控制器是一台计算机,它是专为 工业环境应用而设计制造的计算机。它具有丰 富的输入/输出接口,并且具有较强的驱动能 力。但可编程控制器产品并不针对某一具体工 业应用,在实际应用时,其硬件需根据实际需 要进行选用配置,其软件需根据控制要求进行 设计编制
第3章 可编程序控制器慨述及工作原理 3.1.1定义 总之,可编程控制器是一台计算机,它是专为 工业环境应用而设计制造的计算机。它具有丰 富的输入/输出接口,并且具有较强的驱动能 力。但可编程控制器产品并不针对某一具体工 业应用,在实际应用时,其硬件需根据实际需 要进行选用配置,其软件需根据控制要求进行 设计编制
第3章可编程序控制器慨述及工作原理 312PLc的产生 1969年,美国数字设备公司(DEC)研制出第一台 LLPC在美国通用汽车自动装配线上试用,获得兀成 便,可*性高,通用灵活,体积小,使用寿命长等 系列优点,很快地在美国其他工业领域推广应用。到 1971年,已经成功地应用于食品,饮料,冶金,造 纸等工业。这一新型工业控制装置的出现,也受到了 世界其他国家的高度重视。1971日本从美国引进了 这项新技术,很快研制出了日本第一台PLC。1973年, 西欧国家也研制出它们的第一台PLC。我国从1974年 开始研制。于1977年开始工业应用
第3章 可编程序控制器慨述及工作原理 3.1.2PLC 的产生 1969年,美国数字设备公司(DEC)研制出第一台 PLC,在美国通用汽车自动装配线上试用,获得了成 功。这种新型的工业控制装置以其简单易懂,操作方 便,可*性高,通用灵活,体积小,使用寿命长等一 系列优点,很快地在美国其他工业领域推广应用。到 1971年,已经成功地应用于食品,饮料,冶金,造 纸等工业。这一新型工业控制装置的出现,也受到了 世界其他国家的高度重视。1971日本从美国引进了 这项新技术,很快研制出了日本第一台PLC。1973年, 西欧国家也研制出它们的第一台PLC。我国从1974年 开始研制。于1977年开始工业应用
第3章可编程序控制器慨述及工作原理 313PLC的发展阶段 1.早期的PLc(60年代末—70年 代中期) 2中期的PLC(70年代中期80年代 中,后期) 3近期的PLc(80年代中、后期至今) 返回本节
第3章 可编程序控制器慨述及工作原理 3.1.3 PLC的发展阶段 1.早期的PLC(60年代末—70年 代中期) 2.中期的PLC(70年代中期—80年代 中,后期) 3.近期的PLC(80年代中、后期至今) 返回本节
第3章可编程序控制器慨述及工作原理 313PLC的发展阶段 早期的PLC一般称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这时的PLC多少有点继 电器控制装置的替代物的含义,其主要功能只是执行原先由继电 器完成的顺序控制,定时等。它在硬件上以准计算机的形式出现, 在I/O接口电路上作了改进以适应工业控制现场的要求。装置中 的器件主要采用分立元件和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存储器采用磁芯 存储器。另外还采取了一些措施,以提高其抗干扰的能力。在软 件编程上,采用广大电气工程技术人员所熟悉的继电器控制线路 的方式梯形图。因此,早期的PLc的性能要优于继电器控制装 置,其优点包括简单易懂,便于安装,体积小,能耗低,有故障 指使,能重复使用等。其中PLC特有的编程语言一梯形图一直沿 用至今
第3章 可编程序控制器慨述及工作原理 3.1.3 PLC的发展阶段 早期的PLC一般称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这时的PLC多少有点继 电器控制装置的替代物的含义,其主要功能只是执行原先由继电 器完成的顺序控制,定时等。它在硬件上以准计算机的形式出现, 在I/O接口电路上作了改进以适应工业控制现场的要求。装置中 的器件主要采用分立元件和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存储器采用磁芯 存储器。另外还采取了一些措施,以提高其抗干扰的能力。在软 件编程上,采用广大电气工程技术人员所熟悉的继电器控制线路 的方式—梯形图。因此,早期的PLC的性能要优于继电器控制装 置,其优点包括简单易懂,便于安装,体积小,能耗低,有故障 指使,能重复使用等。其中PLC特有的编程语言—梯形图一直沿 用至今
第3章可编程序控制器慨述及工作原理 313PLC的发展阶段 在70年代,微处理器的出现使PLC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美国,日本,德国等一些厂家先后开始采用微处理器 作为PLC的中央处理单元cPU)。这样,使PLC的功 能大大增强。在软件方面,除了保持其原有的逻辑运 算、计时、计数等功能以外,还增加了算术运算、数 据处理和传送、通讯、自诊断等功能。在硬件方面, 除了保持其原有的开关模块以外,还增加了模拟量模 块、远程I/o模块、各种特殊功能模块。并扩大了存 储器的容量,使各种逻辑线圈的数量增加,还提供了 定数量的数据寄存器,使PLC的应用范围得以扩大
第3章 可编程序控制器慨述及工作原理 3.1.3 PLC的发展阶段 在70年代,微处理器的出现使PLC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美国,日本,德国等一些厂家先后开始采用微处理器 作为PLC的中央处理单元(CPU)。这样,使PLC的功 能大大增强。在软件方面,除了保持其原有的逻辑运 算、计时、计数等功能以外,还增加了算术运算、数 据处理和传送、通讯、自诊断等功能。在硬件方面, 除了保持其原有的开关模块以外,还增加了模拟量模 块、远程I/O模块、各种特殊功能模块。并扩大了存 储器的容量,使各种逻辑线圈的数量增加,还提供了 一定数量的数据寄存器,使PLC的应用范围得以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