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 浅基础的定义:埋入地层深度较浅,施工一般采用敞开挖基坑修筑的基础 浅基础在设计计算时可以忽略基础侧面土体对基础的影响,基础结构形式和施工方法也较简 单。深基础埋入地层较深,结构形式和施工方法较浅基础复杂,在设计计算时需考虑基础侧 面土体的影响。 天然地基浅基础的特点:由于埋深浅,结构形式简单,施工方法简便,造价也 较低,因此是建筑物最常用的基础类型。 第一节天然地基上浅基础的类型、构造及适用条件 、浅基础常用类型及适用条件 天然地基浅基础的分类(根据受力条件及构造) 刚性基础:基础在外力(包括基础自重)作用下,基底的地基反力为σ,此时基础的悬 出部分(图2-1b),a-a断面左端,相当于承受着强度为σ的均布荷载的悬臂梁,在荷载作 用下,a-a断面将产生弯曲拉应力和剪应力。当基础圬工具有足够的截面使材料的容许应力 大于由地基反力产生的弯曲拉应力和剪应力时,a-a断面不会出现裂缝,这时,基础内不需 配置受力钢筋,这种基础称为刚性基础(图2-1b)。它是桥梁、涵洞和房屋等建筑物常用的 基础类型。其形式有:刚性扩大基础(图2-1b及图2-2),单独柱下刚性基础(图2-3a、d)、 条形基础(图2-4)等。 柔性基础:基础在基底反力作用下,在a-a断面产生弯曲拉应力和剪应力若超过了基础 圬工的强度极限值,为了防止基础在a-a断面开裂甚至断裂,可将刚性基础尺寸重新设计, 并在基础中配置足够数量的钢筋,这种基础称为柔性基础(图2-1a)。柔性基础主要是用钢 筋混凝土浇筑,常见的形式有柱下扩展基础、条形和十字形基础(图2-5)筏板及箱形基础 (图2-6、图2-7),其整体性能较好,抗弯刚度较大。 刚性基础常用的材料:主要有混凝土,粗料石和片石。混凝土是修筑基础最常用的材料, 它的优点是强度高、耐久性好,可 浇筑成任意形状的砌体,混凝土强 度等级一般不宜小于C15号。对于 大体积混凝土基础,为了节约水泥 用量,可掺入不多于砌体体积25% 的片石(称片石混凝土)。 刚性基础的特点:稳定性好、 图2-1基础类型 施工简便、能承受较大的荷载。它
1 第二章 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 浅基础的定义: 埋入地层深度较浅,施工一般采用敞开挖基坑修筑的基础 浅基础在设计计算时可以忽略基础侧面土体对基础的影响,基础结构形式和施工方法也较简 单。深基础埋入地层较深,结构形式和施工方法较浅基础复杂,在设计计算时需考虑基础侧 面土体的影响。 天然地基浅基础的特点:由于埋深浅,结构形式简单,施工方法简便,造价也 较低,因此是建筑物最常用的基础类型。 第一节 天然地基上浅基础的类型、构造及适用条件 一、浅基础常用类型及适用条件 天然地基浅基础的分类(根据受力条件及构造): 刚性基础:基础在外力(包括基础自重)作用下,基底的地基反力为 ,此时基础的悬 出部分(图 2-1b),a-a 断面左端,相当于承受着强度为 的均布荷载的悬臂梁,在荷载作 用下,a-a 断面将产生弯曲拉应力和剪应力。当基础圬工具有足够的截面使材料的容许应力 大于由地基反力产生的弯曲拉应力和剪应力时,a-a 断面不会出现裂缝,这时,基础内不需 配置受力钢筋,这种基础称为刚性基础(图 2-1b)。它是桥梁、涵洞和房屋等建筑物常用的 基础类型。其形式有:刚性扩大基础(图 2-1b 及图 2-2),单独柱下刚性基础(图 2-3a、d)、 条形基础(图 2-4)等。 柔性基础:基础在基底反力作用下,在 a-a 断面产生弯曲拉应力和剪应力若超过了基础 圬工的强度极限值,为了防止基础在 a-a 断面开裂甚至断裂,可将刚性基础尺寸重新设计, 并在基础中配置足够数量的钢筋,这种基础称为柔性基础(图 2-1a)。柔性基础主要是用钢 筋混凝土浇筑,常见的形式有柱下扩展基础、条形和十字形基础(图 2-5)筏板及箱形基础 (图 2-6、图 2-7),其整体性能较好,抗弯刚度较大。 刚性基础常用的材料:主要有混凝土,粗料石和片石。混凝土是修筑基础最常用的材料, 它的优点是强度高、耐久性好,可 浇筑成任意形状的砌体,混凝土强 度等级一般不宜小于 C15 号。对于 大体积混凝土基础,为了节约水泥 用量,可掺入不多于砌体体积 25% 的片石(称片石混凝土)。 刚性基础的特点:稳定性好、 施工简便、能承受较大的荷载。它 图 2-1 基础类型
的主要缺点是自重大,并且当持力层为软弱土时,由于扩大基础面积有一定限制,需要对地 基进行处理或加固后才能采用,否则会因所受的荷载压力超过地基强度而影响建筑物的正常 使用。所以对于荷载大或上部结构对沉降差较敏感的建筑物,当持力层的土质较差又较厚时, 刚性基础作为浅基础是不适宜的。 浅基础的构造 (一)刚性扩大基础(图2-2) 将基础平面尺寸扩大以满足地基强度要求 这种刚性基础又称刚性扩大基础,其平面形状常 为矩形,其每边扩大的尺寸最小为020m~ 0.50m,作为刚性基础,每边扩大的最大尺寸应 受到材料刚性角的限制。当基础较厚时,可在纵 横两个剖面上都做成台阶形,以减少基础自重, 节省材料。它是桥涵及其它建筑物常用的基础形 式 (二)单独和联合基础(图2-3) 单独基础是立柱式桥墩和房屋建筑常用的 图2-2刚性扩大基础 基础形式之一。它的纵横剖面均可砌筑成台阶式 (图2-3a、b),但柱下单独基础用石或砖砌筑时 则在柱子与基础之间用混凝土墩连接。个别情况下柱下基础用钢筋混凝土浇注时,其剖面也 可浇筑成锥形(图2-3c)。 (三)条形基础(图2-4) 条形基础分为墙下和柱下条形基础,墙下条形基础是挡土墙下或涵洞下常用的基础形 式。其横剖面可以是矩形或将一侧筑成台阶形。如挡土墙很长,为了避免在沿墙长方向因沉 降不匀而开裂,可根据土质和地形予以分段,设置沉降缝。有时为了增强桥柱下基础的承载 立柱 柱 國國叵可 N 条形基础
2 的主要缺点是自重大,并且当持力层为软弱土时,由于扩大基础面积有一定限制,需要对地 基进行处理或加固后才能采用,否则会因所受的荷载压力超过地基强度而影响建筑物的正常 使用。所以对于荷载大或上部结构对沉降差较敏感的建筑物,当持力层的土质较差又较厚时, 刚性基础作为浅基础是不适宜的。 二、浅基础的构造 (一)刚性扩大基础(图 2-2) 将基础平面尺寸扩大以满足地基强度要求, 这种刚性基础又称刚性扩大基础,其平面形状常 为矩形,其每边扩大的尺寸最小为 0.20m~ 0.50m,作为刚性基础,每边扩大的最大尺寸应 受到材料刚性角的限制。当基础较厚时,可在纵 横两个剖面上都做成台阶形,以减少基础自重, 节省材料。它是桥涵及其它建筑物常用的基础形 式 (二)单独和联合基础(图 2-3) 单独基础是立柱式桥墩和房屋建筑常用的 基础形式之一。它的纵横剖面均可砌筑成台阶式 (图 2-3a、b),但柱下单独基础用石或砖砌筑时, 则在柱子与基础之间用混凝土墩连接。个别情况下柱下基础用钢筋混凝土浇注时,其剖面也 可浇筑成锥形(图 2-3c)。 (三)条形基础(图 2-4) 条形基础分为墙下和柱下条形基础,墙下条形基础是挡土墙下或涵洞下常用的基础形 式。其横剖面可以是矩形或将一侧筑成台阶形。如挡土墙很长,为了避免在沿墙长方向因沉 降不匀而开裂,可根据土质和地形予以分段,设置沉降缝。有时为了增强桥柱下基础的承载 图 2-2 刚性扩大基础
图2-3单独和联合基础 图2-4挡土墙下条形基础 能力,将同一排若干个柱子的基础联合起来,也 就成为柱下条形基础(图2-5)。其构造与倒置的T 形截面梁相类似,在沿柱子的排列方向的剖面可 Ⅱ互 以是等截面的,也可以如图那样在柱位处加腋的 在桥梁基础中,一般是做成刚性基础,个别的也囫 可做成柔性基础 如地基土很软,基础在宽度方向需进一步扩 图2-5柱下条形基础 大面积,同时又要求基础具有空间的刚度来调整 不均匀沉降时,可在柱下纵、横两个方向均设置条形基础,成为十字型基础。这是房屋建筑 常用的基础形式,也是一种交叉条形基础 (四)筏板和箱形基础(图2-6、图2-7) 筏板和箱形基础都是房屋建筑常用的基础形式 当立柱或承重墙传来的荷载较大,地基土质软弱又不均匀,采用单独或条形基础均不能 满足地基承载力或沉降的要求时,可采用筏板式钢筋混凝土基础,这样既扩大了基底面积又 增加了基础的整体性,并避免建筑物局部发生不均匀沉降 筏板基础在构造上类似于倒置的钢筋混凝土楼盖,它可以分为平板式(图2-6a)和梁板 式(图2-6b)。平板式常用于柱荷载较小而且柱子排列较均匀和间距也较小的情况。 为增大基础刚度,可将基础做成由钢筋混凝土顶板、底板及纵横隔墙组成的箱形基础(图 2-7),它的刚度远大于筏板基础,而且基础顶板和底板间的空间常可利用作地下室。它适用 于地基较软弱,土层厚,建筑物对不均匀沉降较敏感或荷载较大而基础建筑面积不太大的高层 建筑。 ,立柱 内横梁底板 "!■ 图26筏板基础 图2-7箱形基础 第二节刚性扩大基础施工
3 图 2-3 单独和联合基础 图 2-4 挡土墙下条形基础 能力,将同一排若干个柱子的基础联合起来,也 就成为柱下条形基础(图 2-5)。其构造与倒置的 T 形截面梁相类似,在沿柱子的排列方向的剖面可 以是等截面的,也可以如图那样在柱位处加腋的。 在桥梁基础中,一般是做成刚性基础,个别的也 可做成柔性基础。 如地基土很软,基础在宽度方向需进一步扩 大面积,同时又要求基础具有空间的刚度来调整 不均匀沉降时,可在柱下纵、横两个方向均设置条形基础,成为十字型基础。这是房屋建筑 常用的基础形式,也是一种交叉条形基础。 (四)筏板和箱形基础(图 2-6、图 2-7) 筏板和箱形基础都是房屋建筑常用的基础形式。 当立柱或承重墙传来的荷载较大,地基土质软弱又不均匀,采用单独或条形基础均不能 满足地基承载力或沉降的要求时,可采用筏板式钢筋混凝土基础,这样既扩大了基底面积又 增加了基础的整体性,并避免建筑物局部发生不均匀沉降。 筏板基础在构造上类似于倒置的钢筋混凝土楼盖,它可以分为平板式(图 2-6a)和梁板 式(图 2-6b)。平板式常用于柱荷载较小而且柱子排列较均匀和间距也较小的情况。 为增大基础刚度,可将基础做成由钢筋混凝土顶板、底板及纵横隔墙组成的箱形基础(图 2-7),它的刚度远大于筏板基础,而且基础顶板和底板间的空间常可利用作地下室。它适用 于地基较软弱,土层厚,建筑物对不均匀沉降较敏感或荷载较大而基础建筑面积不太大的高层 建筑。 图 2-6 筏板基础 图 2-7 箱形基础 第二节 刚性扩大基础施工 图 2-5 柱下条形基础
注意事项ε刚性扩大基础的施工可采用明挖的方法进行基坑开挖,开挖工作应尽量在枯 水或少雨季节进行,且不宜间断。基坑挖至基底设计标高应立即对基底土质及坑底情况进行 检验,验收合格后应尽快修筑基础,不得将基坑暴露过久。基坑可用机械或人工开挖,接近 基底设计标高应留30cm高度由人工开挖,以免破坏基底土的结构。基坑开挖过程中要注意 排水,基坑尺寸要比基底尺寸每边大0.5m~1.0m,以方便设置排水沟及立模板和砌筑工作。 基坑开挖时根据土质及开挖深度对坑壁予以围护或不围护,围护的方式有多种多样。水中开 挖基坑还需先修筑防水围堰 旱地上基坑开挖及围护 (一)无围护基坑 适用于基坑较浅,地下水位较低或渗水量较少,不影响坑壁稳定时,此时可将坑壁挖成 竖直或斜坡形。竖直坑壁只适宜在岩石地基或基坑较浅又无地下水的硬粘土中采用。在一般 土质条件下开挖基坑时,应采用放坡开挖的方法 (二)有围护基坑 1.板桩墙支护 板桩是在基坑开挖前先垂直打入土中至坑底以下一定深度,然后边挖边设支撑,开挖基 坑过程中始终是在板桩支护下进行。 板桩墙分无支撑式(图2-8a)、支撑式和锚撑式(图2-8d)。支撑式板桩墙按设置支撑的 层数可分为单支撑板桩墙(图2-$b)和多支撑板桩墙(图2-8c)。由于板桩墙多应用于较深 基坑的开挖,故多支撑板桩墙应用较多 2.喷射混凝土护壁 喷射混凝土护壁,宜用于土质较稳定,滲水量不大,深度小于10m,直径为6m~12m 的圆形基坑。对于有流砂或淤泥夹层的土质,也有使用成功的实例。 喷射混凝土护壁的基本原理是以高压空气为动力,将搅拌均匀的砂、石、水泥和速凝剂 干料,由喷射机经输料管吹送到喷枪,在通过喷枪的瞬间,加λ高压水进行混合,自喷嘴射 出,喷射在坑壁,形成环形混凝土护壁结构,以承受土压力。 3.混凝土围圈护壁
4 注意事项:刚性扩大基础的施工可采用明挖的方法进行基坑开挖,开挖工作应尽量在枯 水或少雨季节进行,且不宜间断。基坑挖至基底设计标高应立即对基底土质及坑底情况进行 检验,验收合格后应尽快修筑基础,不得将基坑暴露过久。基坑可用机械或人工开挖,接近 基底设计标高应留 30cm 高度由人工开挖,以免破坏基底土的结构。基坑开挖过程中要注意 排水,基坑尺寸要比基底尺寸每边大 0.5m~1.0m,以方便设置排水沟及立模板和砌筑工作。 基坑开挖时根据土质及开挖深度对坑壁予以围护或不围护,围护的方式有多种多样。水中开 挖基坑还需先修筑防水围堰。 一、旱地上基坑开挖及围护 (一)无围护基坑 适用于基坑较浅,地下水位较低或渗水量较少,不影响坑壁稳定时,此时可将坑壁挖成 竖直或斜坡形。竖直坑壁只适宜在岩石地基或基坑较浅又无地下水的硬粘土中采用。在一般 土质条件下开挖基坑时,应采用放坡开挖的方法。 (二)有围护基坑 1.板桩墙支护 板桩是在基坑开挖前先垂直打入土中至坑底以下一定深度,然后边挖边设支撑,开挖基 坑过程中始终是在板桩支护下进行。 板桩墙分无支撑式(图 2-8a)、支撑式和锚撑式(图 2-8d)。支撑式板桩墙按设置支撑的 层数可分为单支撑板桩墙(图 2-8b)和多支撑板桩墙(图 2-8c)。由于板桩墙多应用于较深 基坑的开挖,故多支撑板桩墙应用较多。 图 2-8 2.喷射混凝土护壁 喷射混凝土护壁,宜用于土质较稳定,渗水量不大,深度小于 10m,直径为 6m~12m 的圆形基坑。对于有流砂或淤泥夹层的土质,也有使用成功的实例。 喷射混凝土护壁的基本原理是以高压空气为动力,将搅拌均匀的砂、石、水泥和速凝剂 干料,由喷射机经输料管吹送到喷枪,在通过喷枪的瞬间,加入高压水进行混合,自喷嘴射 出,喷射在坑壁,形成环形混凝土护壁结构,以承受土压力。 3.混凝土围圈护壁
采用混凝土围圈护壁时,基坑自上而下分层垂直开挖,开挖一层后随即灌注一层混凝土 壁。为防止已浇筑的围圈混凝土施工时因失去支承而下坠,顶层混凝土应一次整体浇筑,以 下各层均间隔开挖和浇筑,并将上下层混凝土纵向接缝错开。开挖面应均匀分布对称施工 及时浇筑混凝土壁支护,每层坑壁无混凝土壁支护总长度应不大于周长的一半。分层高度以 垂直开挖面不坍塌为原则,一般顶层高2m左右,以下每层高lm~1.5m。混凝土围圈护壁也 是用混凝土环形结构承受土压力,但其混凝土壁是现场浇筑的普通混凝土,壁厚较喷射混凝 土大,一般为15cm~30cm,也可按土压力作用下环形结构计算 喷射混凝土护壁要求有熟练的技术工人和专门设备,对混凝土用料的要求也较严,用于 超过10m的深基坑尚无成熟经验,因而有其局限性。混凝土围圈护壁则适应性较强,可以按 一般混凝土施工,基坑深度可达15m~20m,除流砂及呈流塑状态粘土外,可适用于其它各 种土类 、基坑排水 基坑如在地下水位以下,随着基坑的下挖,渗水将不断涌集基坑,因此施工过程中必须 不断地排水,以保持基坑的干燥,便于基坑挖土和基础的砌筑与养护。目前常用的基坑排水 方法有表面排水和井点法降低地下水位两种 (-)表面排水法 它是在基坑整个开挖过程及基础砌筑和养护期间,在基坑四周开挖集水沟汇集坑壁及基 底的渗水,并引向一个或数个比集水沟挖得更深一些的集水坑,集水沟和集水坑应设在基础 范围以外,在基坑每次下挖以前,必须先挖沟和坑,集水坑的深度应大于抽水机吸水龙头的 高度,在吸水龙头上套竹筐围护,以防土石堵塞龙头。 这种排水方法设备简单、费用低,一般土质条件下均可采用。但当地基土为饱和粉细砂 土等粘聚力较小的细粒土层时,由于抽水会引起流砂现象,造成基坑的破坏和坍塌,因此当」 基坑为这类土时,应避免采用表面排水法 (二)井点法降低地下水位 对粉质土、粉砂类土等如采用表面排水极易引起流砂现象,影响基坑稳定,此时可采用 井点法降低地下水位排水。根据使用设备的不同,主要有轻型井点、喷射井点、电渗井点和 深井泵井点等多种类型,可根据土的渗透系数,要求降低水位的深度及工程特点选用 轻型井点降水是在基坑开挖前预先在基坑四周打入(或沉入)若干根井管,井管下端1.5n 左右为滤管,上面钻有若干直径约2mm的滤孔,外面用过滤层包扎起来。各个井管用集水 管连接并抽水。由于使井管两侧一定范围内的水位逐渐下降,各井管相互影响形成了一个连 续的疏干区。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保持不断抽水,以保证在基坑开挖和基础砌筑的整个过程中 基坑始终保持着无水状态。该法可以避免发生流砂和边坡坍塌现象,且由于流水压力对土层
5 采用混凝土围圈护壁时,基坑自上而下分层垂直开挖,开挖一层后随即灌注一层混凝土 壁。为防止已浇筑的围圈混凝土施工时因失去支承而下坠,顶层混凝土应一次整体浇筑,以 下各层均间隔开挖和浇筑,并将上下层混凝土纵向接缝错开。开挖面应均匀分布对称施工, 及时浇筑混凝土壁支护,每层坑壁无混凝土壁支护总长度应不大于周长的一半。分层高度以 垂直开挖面不坍塌为原则,一般顶层高 2m 左右,以下每层高 1m~1.5m。混凝土围圈护壁也 是用混凝土环形结构承受土压力,但其混凝土壁是现场浇筑的普通混凝土,壁厚较喷射混凝 土大,一般为 15cm~30cm,也可按土压力作用下环形结构计算。 喷射混凝土护壁要求有熟练的技术工人和专门设备,对混凝土用料的要求也较严,用于 超过 10m 的深基坑尚无成熟经验,因而有其局限性。混凝土围圈护壁则适应性较强,可以按 一般混凝土施工,基坑深度可达 15m~20m,除流砂及呈流塑状态粘土外,可适用于其它各 种土类。 二、基坑排水 基坑如在地下水位以下,随着基坑的下挖,渗水将不断涌集基坑,因此施工过程中必须 不断地排水,以保持基坑的干燥,便于基坑挖土和基础的砌筑与养护。目前常用的基坑排水 方法有表面排水和井点法降低地下水位两种。 (一)表面排水法 它是在基坑整个开挖过程及基础砌筑和养护期间,在基坑四周开挖集水沟汇集坑壁及基 底的渗水,并引向一个或数个比集水沟挖得更深一些的集水坑,集水沟和集水坑应设在基础 范围以外,在基坑每次下挖以前,必须先挖沟和坑,集水坑的深度应大于抽水机吸水龙头的 高度,在吸水龙头上套竹筐围护,以防土石堵塞龙头。 这种排水方法设备简单、费用低,一般土质条件下均可采用。但当地基土为饱和粉细砂 土等粘聚力较小的细粒土层时,由于抽水会引起流砂现象,造成基坑的破坏和坍塌,因此当 基坑为这类土时,应避免采用表面排水法。 (二)井点法降低地下水位 对粉质土、粉砂类土等如采用表面排水极易引起流砂现象,影响基坑稳定,此时可采用 井点法降低地下水位排水。根据使用设备的不同,主要有轻型井点、喷射井点、电渗井点和 深井泵井点等多种类型,可根据土的渗透系数,要求降低水位的深度及工程特点选用。 轻型井点降水是在基坑开挖前预先在基坑四周打入(或沉入)若干根井管,井管下端 1.5m 左右为滤管,上面钻有若干直径约 2mm 的滤孔,外面用过滤层包扎起来。各个井管用集水 管连接并抽水。由于使井管两侧一定范围内的水位逐渐下降,各井管相互影响形成了一个连 续的疏干区。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保持不断抽水,以保证在基坑开挖和基础砌筑的整个过程中 基坑始终保持着无水状态。该法可以避免发生流砂和边坡坍塌现象,且由于流水压力对土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