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机械分离 一、定义 1.分散物系:由一种或几种物质的微粒分散在另一种物质中所组成的物系。 2.分散相(分散物质):处于分散状态的物质。 3.连续相(分散介质):处于连续状态的物质。 4.均相物系:内部无相界面的分散物系。 5.非均相物系:内部有相界面的分散物系
•第三章 机械分离 一、定义 1.分散物系:由一种或几种物质的微粒分散在另一种物质中所组成的物系。 2.分散相(分散物质):处于分散状态的物质。 3.连续相(分散介质):处于连续状态的物质。 4.均相物系:内部无相界面的分散物系。 5. 非均相物系:内部有相界面的分散物系
一、分类 悬浮液,固液 乳浊液,液液 非均相物系 泡沫液,气液 含尘气体,固气 含雾气体,液气 方法 重力沉降 沉降: 利用力场 离心沉降 重力过滤 加压过滤 过滤: 利用过滤介质 真空过滤 离心过滤 一、目的 1.收集分散物质:回收分散物质和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2.净化分散介质
一、分类 悬浮液, 固液 乳浊液, 液液 非均相物系 泡沫液, 气液 含尘气体,固气 含雾气体,液气 一、方法 重力沉降 沉降: 利用力场 离心沉降 重力过滤 加压过滤 过滤: 利用过滤介质 真空过滤 离心过滤 一、目的 1.收集分散物质:回收分散物质和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2. 净化分散介质
第一节颗粒及颗粒床层的特性 、 颗粒的特性 1.直径(大小) (1)球形颗粒 v-gd S=4m2=d2 一比表面积,m2/m3 (2)非球形颗粒 令 Vo=z.d 6 则 6。 d.= 一(体积)当量直径 1.形状系数(形状) (1)定义 形状系数(球形度):颗粒当量表面积与其实际表面积之比,即 ,8
第一节 颗粒及颗粒床层的特性 一、颗粒的特性 1.直径(大小) (1) 球形颗粒 — 比表面积, (2)非球形颗粒 令 则 — (体积)当量直径 1.形状系数(形状) (1) 定义 形状系数(球形度):颗粒当量表面积与其实际表面积之比,即 2 2 S 4r d V d S a 6 2 3 m / m 3 6 Vp de 3 6 p e V d
SS (1) 球形颗粒 g_d2<1 2) 非球形颗粒 d πd经 a,-Vd bd 6 二、颗粒群的特性 1.粒度分布(粒径分布) (1)定义:不同粒径范围内所含粒子的个数或质量 (2)测定方法标准d>40m ,目数与孔径的对应关系见表3-1 透射d≤402m 2.平均粒径 以球形颗粒为例,如图所设,则
(1) 球形颗粒 (2) 非球形颗粒 二、颗粒群的特性 1.粒度分布(粒径分布) (1) 定义:不同粒径范围内所含粒子的个数或质量 (2)测定方法 标准筛法, ,目数与孔径的对应关系见表3-1 透射电镜法, 2.平均粒径 以球形颗粒为例,如图所设,则
S=S1+S2+.+Sg 2.S=S2.S. 6 6 6 6 器+器 6 ma midd 6 6 6 6 9=g+g++x,a 3.粒子密度 666 6 (1)真密度:单位体积颗粒所具有的质量,即 1=-西+++= d。ddd dn名d 0月
6 6 6 6 sS sS1 sS2 sSn 2 3 2 2 1 1 1 6 6 6 6V m S V m S V m S V mS n n 6 6 6 6 ma m1a1 m2a2 mn an 6 6 6 6 1 1 2 2 n an a x a x a x n i i i n n a d x d x d x d x d d 2 1 2 1 1 1 1 3.粒子密度 (1)真密度:单位体积颗粒所具有的质量,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