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龄林和异龄林的森林调整方法 ()林分调整 树种结构调整、年龄结构调整、空间结构调整 白森林生态系统的动态性 营养动态、自然演替 白森林经营与生态系统稳定 保持生态系统的持续稳定性、空间布局、时间规划 异龄林经营、森林结构的构建、林分发育的调控
三、同龄林和异龄林的森林调整方法 ㈠ 林分调整 树种结构调整、年龄结构调整、空间结构调整 ㈡ 森林生态系统的动态性 营养动态、自然演替 ㈢ 森林经营与生态系统稳定 保持生态系统的持续稳定性、空间布局、时间规划、 异龄林经营、森林结构的构建、林分发育的调控
第二节同龄林年伐量计算方法 、面积控制法 (一)区划轮伐法 LA(轮伐)=∑f/U Lⅴ(轮伐)=LA(轮伐)XVm3/hm2 式中:LA(轮伐)一—一年伐面积 ∑f 经营单位的总面积 Lv(轮伐) 年伐蓄积 Uv 轮伐期 成过熟林平均每公顷的蓄积量
一、面积控制法 (一) 区划轮伐法 LA(轮伐)=Σf/U Lv(轮伐)=LA(轮伐)×V m3 /hm2 式中: LA(轮伐)---年伐面积 Σf---经营单位的总面积 Lv(轮伐)---年伐蓄积 U---轮伐期 V---成过熟林平均每公顷的蓄积量 第二节 同龄林年伐量计算方法
(二)按成熟度计算的年伐量 LA(成熟度)=(f成十f过)/a Lⅴ(成熟度)=(ⅴ成+v过)/a 式中:f成、f过分别为成、过熟林面积; ⅴ成、V过分别为成、过熟林蓄积; a为龄级期限
(二)按成熟度计算的年伐量 LA(成熟度)=(f成+f过)/a Lv(成熟度)=(v成+v过)/a 式中:f成、f过分别为成、过熟林面积; v成、v过分别为成、过熟林蓄积; a为龄级期限
(三)按林龄公式计算 1.按第一龄式计算 LA(林龄Ⅰ)=(f近+f成+f过)/2a Lw(林龄I)= LAXVm3/hm2 2.按第二龄式计算 LA(林龄Ⅱ)=(f中1+f近+f成+f过) /3a Lⅴ(林龄Ⅱ)=LA×Vm3/hm 公式将龄级期限延长到靠近近熟林的一个中龄林
(三)按林龄公式计算 ⒈按第一林龄式计算 LA(林龄Ⅰ)=(f近+f成+f过)/2a Lv(林龄Ⅰ)=LA×Vm3/hm2 ⒉按第二林龄式计算 LA(林龄Ⅱ)=(f中1+f近+f成+f过) /3a Lv(林龄Ⅱ)=LA×Vm3/hm2 公式将龄级期限延长到靠近近熟林的一个中龄林
(四)EBCA模型 f01=1/n×[f1+1/2(f1+f21)+1/3(f1+f21+f31)+. +1/n(f1+f21+f31+.…+fn1)] 式中:f 01 最近10年的总采伐面积 n 以10年为单位的轮伐期。如u=90 年,则n=9 f1--最老龄级的面积 21 次于f1的龄级面积 n1 最小龄级的面积
(四)EБCA模型 f01 = 1/n×[f11+1/2(f11+f21)+1/3(f11+f21+f31)+.... +1/n (f11+f21+f31+.... +fn1 )] 式中:f01--最近10年的总采伐面积; n--以10年为单位的轮伐期,如u=90 年,则n=9; f11--最老龄级的面积; f21--次于f11的龄级面积; ... fn1--最小龄级的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