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制度变迁的动因理论 第一节制度变迁的供求分析 第二节制度变迁的需求 第三节制度变迁的供给 第四节制度的均衡与非均衡 2024年8月12日星期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2024年8月12日星期一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1 第十二章 制度变迁的动因理论 第一节 制度变迁的供求分析 第二节 制度变迁的需求 第三节 制度变迁的供给 第四节 制度的均衡与非均衡
第一节制度变迁的供求分析 制度变迁供求分析的形成 制 超 制度变迁供求分析的框架 2024年8月12日星期一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2
2024年8月12日星期一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2 第一节 制度变迁的供求分析 一、制度变迁供求分析的形成 二、制度变迁供求分析的框架
制度变迁供求分析的形成 最早对制度变迁进行供求分析的新制度经济学家是舒尔茨。 他1968年明确地提出了制度需求、制度供给、制度供求分 析、制度均衡和非均衡等概念,并把它们引入制度变迁的分 析中。 戴维斯和诺思1971年再次将制度供求分析应用到对制度变 迁的分析中并对引起制度安排需求和供给变动的因素作了初 步的探讨。 ·拉坦1978年明确使用了“制度变迁的需求”和“制度变迁 的供给”概念,并对引起制度变迁需求与供给变化的因素作 了进一步的分析。他还指出了舒尔茨和诺思等人的制度供求 分析的不足,即对制度变迁的供给缺乏分析。 林毅夫1989年总结说:“"制度能提供有用的服务,制度选 择及制度变迁可以用需求一供给这一经典的理论框架来 进行分析。 2024年8月12日星期一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3
2024年8月12日星期一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3 一、制度变迁供求分析的形成 ▪ 最早对制度变迁进行供求分析的新制度经济学家是舒尔茨。 他1968年明确地提出了制度需求、制度供给、制度供求分 析、制度均衡和非均衡等概念,并把它们引入制度变迁的分 析中。 ▪ 戴维斯和诺思1971年再次将制度供求分析应用到对制度变 迁的分析中并对引起制度安排需求和供给变动的因素作了初 步的探讨。 ▪ 拉坦1978年明确使用了“制度变迁的需求”和“制度变迁 的供给”概念,并对引起制度变迁需求与供给变化的因素作 了进一步的分析。他还指出了舒尔茨和诺思等人的制度供求 分析的不足,即对制度变迁的供给缺乏分析。 ▪ 林毅夫1989年总结说:“制度能提供有用的服务,制度选 择及制度变迁可以用‘需求—供给’这一经典的理论框架来 进行分析
二、制度变迁供求分析的框架 2024年8月12日星期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2024年8月12日星期一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4 二、制度变迁供求分析的框架
1.菲尼的制度变迁供求分析框架 制度类别 外生变量:制度变化的供给 宪法秩序 宪法秩序 制度安排 现存制度安排 规范性行为准则 制度设计的成本 内生变量 现有知识积累 制度安排 实施新安排的预期成本 制度安排的利用程度 规范性行为准厕 外生变量:对制度变化的需求 公众态度 相对产品和要素价格 上层决策者的预期净利益 宪法秩序 动态顺序 技术 变化途径制度演变 市场规模 2024年8月12日星期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2024年8月12日星期一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5 1.菲尼的制度变迁供求分析框架 制度类别 宪法秩序 制度安排 规范性行为准则 内生变量 制度安排 制度安排的利用程度 外生变量:对制度变化的需求 相对产品和要素价格 宪法秩序 技术 市场规模 外生变量:制度变化的供给 宪法秩序 现存制度安排 制度设计的成本 现有知识积累 实施新安排的预期成本 规范性行为准则 公众态度 上层决策者的预期净利益 动态顺序 变化途径/制度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