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B 说明:本卷共四大题,24小题,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语言基础知识及运用(18分)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丝缕(1道) 骄气强聒不舍(gu0)黎民百姓 B.襁褓( qiang)灵柩弥留之际(mi)廓然无累 C.羡慕(xuan)殒落重蹈覆辙(fu)媚上欺下 D.亵渎(xie)愚昧恪尽职守(ge) 惟妙惟肖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拍雪人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是荒园,人声鼎沸,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 B.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落第开放。 C.何大学问也不是不疼爱孙子。他每趟赶马回来,一心盼家,最大的盼头就是享受天伦之 乐。 D.因谣传吃碘可以防核辐射,普通的加碘盐在有些地方竞成了炙手可热的商品。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的大门 B.随着河南公安机关侦破“瘦肉精”案件,销售、生产、硏制“瘦肉精”的主要嫌疑人陆 续归案,一条完整的“瘦肉精”地下产业链条浮出水面 C.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和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 尚不大难 D.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 4.下列句式变换不符合要求的一项是()(2分) A.将“汽车一阵疾驶,溅了他一身泥水。”变换成被字句。(他被疾驶的汽车溅了一身泥 水。) B.将“她不能确定这件事是不是他干的。”变换成强调“不能确定”的句子。(这件事是 不是他干的,她不能确定。) C.将“这辈子,我们就是父母的影子。”一句换一种说法,意思不变。(我们永远是爸爸 妈妈的负担。) D.将“这堂课他完全没听懂。”变为肯定句。(这堂课他一片空白,云山雾罩的。) 5.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如果允许选择,我宁要平安的生活,得以自由自在地创造和享受。 ②而且我相信当他带着这笔财富继续生活时他的创造和体验都会有一种更加深刻的底蕴。 ③人性的某些特质,唯有藉此机会才能得到考验和提高。 ④我无意颂扬苦难 ⑤但是,我相信苦难的确是人生的必含内容,一旦遭遇,它也的确提供了一种机会
2011 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B 说明:本卷共四大题,24 小题,全卷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为 150 分钟。 一、语言基础知识及运用(18 分)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A.丝缕.(lǔ) 骄气 强聒.不舍(guō) 黎民百姓 B.襁.褓(qiǎng) 灵柩 弥.留之际(mí) 廓然无累 C.羡.慕(xuàn) 殒落 重蹈覆.辙(fù) 媚上欺下 D.亵.渎(xiè) 愚昧 恪.尽职守(gè) 惟妙惟肖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A.拍雪人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是荒园,人声鼎沸 ....,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 B.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落第..开放。 C.何大学问也不是不疼爱孙子。他每趟赶马回来,一心盼家,最大的盼头就是享受天伦 ....之 乐。 D.因谣传吃碘可以防核辐射,普通的加碘盐在有些地方竟成了炙手可热 ....的商品。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 分) A.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的大门。 B.随着河南公安机关侦破“瘦肉精”案件,销售、生产、研制“瘦肉精”的主要嫌疑人陆 续归案,一条完整的“瘦肉精”地下产业链条浮出水面。 C.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和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 尚不大难。 D.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 4.下列句式变换不符合要求的一项是( )(2 分) A.将“汽车一阵疾驶,溅了他一身泥水。”变换成被字句。(他被疾驶的汽车溅了一身泥 水。) B.将“她不能确定这件事是不是他干的。”变换成强调“不能确定”的句子。(这件事是 不是他干的,她不能确定。) C.将“这辈子,我们就是父母的影子。”一句换一种说法,意思不变。(我们永远是爸爸 妈妈的负担。) D.将“这堂课他完全没听懂。”变为肯定句。(这堂课他一片空白,云山雾罩的。) 5.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①如果允许选择,我宁要平安的生活,得以自由自在地创造和享受。 ②而且我相信,当他带着这笔财富继续生活时,他的创造和体验都会有一种更加深刻的底蕴。 ③人性的某些特质,唯有藉此机会才能得到考验和提高。 ④我无意颂扬苦难。 ⑤但是,我相信苦难的确是人生的必含内容,一旦遭遇,它也的确提供了一种机会
⑥—个人通过承受苦难而获得的精神价值是一笔特殊的财富,由于它来之不易,就决不会轻 易丧失 A.④①⑤③⑥②B.①⑤④⑥③②C.④③⑥②①⑤D.⑤②④①③⑥ 6.根据下列消息内容,不适合作为新闻关键词的一项是()2分)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关键之年。记 者21日从江西省环保厅获悉,2011年全省环境保护工作将实现总量减排下降,即化学需氧 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四项指标年排放量在2010年基础上削减1.5%左右。同时, 力争在全省创建10个省级生态县(市、区)100个省级生态乡(镇)和150个生态村和2 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此外,记者还获悉,2010年是我省完成十一五规划环保目标的决胜年。江西去年超 额完成十—五”污染减排任务;主要河流水质监测断面水质达标率为80.5%,高出全国平均 水平30多个百分点;11个设区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均达到二级;全省生态环境指数连续三年 列全国第三。 A.江西生态环境B.“十二五”规划C.全国第三D.生态环境指数 7.为配合班级拟开展的“走近音乐”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试题。(6分) (1)请从下列古诗词中,为班刊“文学与音乐”专栏选用适用的诗词。(填写序号,多选少 选均不给分)(2分) ①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②商女不知亡国恨,根据犹唱后庭花。③请为父老歌 艰难愧深情。④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⑤窈窕淑女,琴瑟友之。⑥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⑦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⑧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 起故园情?⑨干呼万唤始岀来,犹抱琵笆半遮面。⑩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适用的信息 (2)下面是某校“学生对音乐兴趣度”的调查情况统计表,请写出你从中得出的结论。(2 对音乐喜欢什么样的音乐 对乐器, 对学校组织艺术团 喜欢|不喜欢流行民族古典民族 西洋想参加下不想参加 945%549%81.11%1989%77 5.55%4222%2444% 结论:
⑥一个人通过承受苦难而获得的精神价值是一笔特殊的财富,由于它来之不易,就决不会轻 易丧失。 A.④①⑤③⑥② B.①⑤④⑥③② C.④③⑥②①⑤ D.⑤②④①③⑥ 6.根据下列消息内容,不适合作为新闻关键词的一项是( )(2 分) 2011 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关键之年。记 者 21 日从江西省环保厅获悉,2011 年全省环境保护工作将实现总量减排下降,即化学需氧 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四项指标年排放量在 2010 年基础上削减 1.5%左右。同时, 力争在全省创建 10 个省级生态县(市、区)、100 个省级生态乡(镇)和 150 个生态村和 2 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此外,记者还获悉,2010 年是我省完成“十一五”规划环保目标的决胜年。江西去年超 额完成“十一五”污染减排任务;主要河流水质监测断面水质达标率为 80.5%,高出全国平均 水平 30 多个百分点;11 个设区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均达到二级;全省生态环境指数连续三年 列全国第三。 A.江西生态环境 B.“十二五”规划 C.全国第三 D.生态环境指数 7.为配合班级拟开展的“走近音乐”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试题。(6 分) (1)请从下列古诗词中,为班刊“文学与音乐”专栏选用适用的诗词。(填写序号,多选少 选均不给分)(2 分) ①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②商女不知亡国恨,根据犹唱后庭花。③请为父老歌, 艰难愧深情。④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⑤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⑥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⑦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⑧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 起故园情? ⑨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笆半遮面。 ⑩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适用的信息: (2)下面是某校“学生对音乐兴趣度”的调查情况统计表,请写出你从中得出的结论。(2 分) 对音乐 喜欢什么样的音乐 对乐器, 对学校组织艺术团 喜欢 不喜欢 流行 民族古典 民族 西洋 想参加 不想参加 94.5﹪ 5.49﹪ 81.11﹪ 19.89﹪ 7.77﹪ 25.55﹪ 42.22﹪ 24.44﹪ 结论:
(3)在“我喜爱的歌曲”展示中,如果你是节目主持人,请你在第一个节目合唱《歌唱祖 国》和第二个节目独唱《歌声与微笑》间说几句衔接的串词。(2分) 、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2分) (一)古诗文积累。(8分) 8.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8分,每空1分) (1)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2)采菊东篱下 (3 ,忽复乘舟梦日边。 (4)了却君王天下事, (5)来到西部,我们就有机会欣赏到王维《使至塞上》中以传神的笔墨刻画出的奇特壮美的 塞外风光:“ (6)2011年4月8日,美国所发表《2010年度国别人权报告》,是“ 真正的目的在于干涉别国的内政。(用《醉翁亭记》中的语句填写) (二)阅读下面两首咏菊诗.完成第9~10题。(4分) 菊花 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菊 郑谷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②枝枝近鬓毛 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羨瓦松q高。 【注释】①陶:指东晋陶渊明。②九日:重阳佳节。③鬓毛:鬓边。④瓦松:生于瓦楞之间 既无观赏何时何地又无实用何时何地的植物。 9.这两首诗歌咏菊花,共同表现了菊花怎样的品质?(2分) 10.《菊花》一诗中,用“ 词真切地表现出诗人赏菊入迷的情景。《菊》诗不 着一菊字,却又句句不离菊,诗人主要运用 的手法来刻画菊,表达诗人对菊 的赞美之情。(2分)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11~15题。(10分) 是时,朝廷大开选举0,或有诈伪阶资者,太宗令其自首,不首,罪至于死。俄有诈 伪者事泄③,胄③据法断流以奏之。太宗曰:“朕初下敕◎,不首者死,今断从法,是示天 下以不信矣。卿欲卖狱乎?”胄曰:“陛下当即杀之,非臣所及,既付所司0,臣不敢亏法间。 太宗曰:“卿自守法,而令朕失信耶?”胄日:“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言者当时喜怒
(3)在“我喜爱的歌曲”展示中,如果你是节目主持人,请你在第一个节目合唱《歌唱祖 国》和第二个节目独唱《歌声与微笑》间说几句衔接的串词。(2 分)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2 分) (一)古诗文积累。(8 分) 8.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8 分,每空 1 分) (1)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2)采菊东篱下, 。 (3) ,忽复乘舟梦日边。 (4)了却君王天下事, 。 ! (5) 来到西部,我们就有机会欣赏到王维《使至塞上》中以传神的笔墨刻画出的奇特壮美的 塞外风光:“ , ”。 (6) 2011 年 4 月 8 日,美国所发表《2010 年度国别人权报告》,是“ ”, 真正的目的在于干涉别国的内政。(用《醉翁亭记》中的语句填写) (二)阅读下面两首咏菊诗.完成第 9~10 题。(4 分) 菊花 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①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菊 郑谷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②枝枝近鬓毛③。 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④高。 【注释】①陶:指东晋陶渊明。②九日:重阳佳节。③鬓毛:鬓边。④瓦松:生于瓦楞之间 既无观赏何时何地又无实用何时何地的植物。 9.这两首诗歌咏菊花,共同表现了菊花怎样的品质?(2 分) 10.《菊花》一诗中,用“ ”一词真切地表现出诗人赏菊入迷的情景。《菊》诗不 着一菊字,却又句句不离菊,诗人主要运用 的手法来刻画菊,表达诗人对菊 的赞美之情。(2 分)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 11~15 题。(10 分) 是时,朝廷大开选举①,或有诈伪阶资②者,太宗令其自首,不首,罪至于死。俄.有诈 伪者事泄③,胄④据法断流⑤以奏之。太宗曰:“朕初下敕⑥,不首者死,今断从法,是示天 下以不信矣。卿欲卖狱.乎?”胄曰:“陛下当即杀之,非臣所及,既付所司⑦,臣不敢亏法⑧。” 太宗曰:“卿自守法,而令朕失信耶?”胄曰:“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言者当时喜怒
之所发耳!陛下发一朝之忿,而许杀之,既知不可,而置之以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臣 窃为陛下惜之。”太宗曰:“朕法有所失,卿能正之,朕复何忧也?” (选自《贞观政要》) 【注释】①选举:检举。②诈伪阶资:谎报官阶与资历。③事泄:干的坏事败露。④胄(zhou) 戴胄,唐初大臣。⑤断流:断,判案;流,流放,充军。⑥敕(chi):帝王的诏书、命令。⑦ 所司:主管司法的部门。⑧亏法:枉法。⑨窃:私下。⑩法:运用法律 11.用“/”线划出下面句子在朗读时的正确停顿(只划一处)。(1分) 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 12.解释文中加点的字。(3分) ①俄( )②狱( ③忿( 13.用现代汉语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2分) 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言者当时喜怒之所发耳! 14.对于戴胄执法办案一事,太宗前后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 15.就文中涉及的人物,选择其中一位作简要评价。(2分) 、现代文阅读(3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19题。(17分) 胡杨之地 鲍尔吉·原野 人类赋予自己的最为自负的词叫灵魂。 人用灵魂这个词把自己跟动物拉开了距离。因有灵魂,人才有喜悦和悲伤,有良知与禁 忌。人在灵魂的引导下,会哭泣和欢笑。人并没有把“灵魂”这个词送给动物,更不觉得植 物有灵魂。一株草,由青到黄,从春到秋,怎么会有灵魂呢? 但如果你见到胡杨林,这种看法也许会发生转变。我在四子王旗的速亥看到的,与其说 是胡杨林,不如说是一个又一个悲泣的灵魂。 胡杨是树。但它跟其他树最不一样的地方是姿态如人。A它们似互相搀扶、涉江而来的 妇孺,像仰天太息的壮士,像为自己包扎伤口的士兵。 我来到速亥的时候,夕阳正好,落日把一腔英雄的块垒吐在这片寸草不生的荒沙上。胡 杨树虬曲纠结,坐地视天,身子骨披一层滚烫的金红,让我想起罗丹的那尊雕塑《拉奥孔》
之所发耳!陛下发一朝之忿.,而许杀之,既知不可,而置之以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臣 窃⑨为陛下惜之。”太宗曰:“朕法⑩有所失,卿能正之,朕复何忧也?” (选自《贞观政要》) 【注释】①选举:检举。②诈伪阶资:谎报官阶与资历。③事泄:干的坏事败露。④胄(zhòu): 戴胄,唐初大臣。⑤断流:断,判案;流,流放,充军。⑥敕(chì):帝王的诏书、命令。⑦ 所司:主管司法的部门。⑧亏法:枉法。⑨窃:私下。⑩法:运用法律。 11.用“/”线划出下面句子在朗读时的正确停顿(只划一处)。(1 分) 此 乃 忍 小 忿 而 存 大 信 12.解释文中加点的字。(3 分) ①俄( ) ②狱( ) ③忿( ) 13.用现代汉语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2 分) 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言者当时喜怒之所发耳! 14.对于戴胄执法办案一事,太宗前后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 分) 15.就文中涉及的人物,选择其中一位作简要评价。(2 分) 三、现代文阅读(30 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 16~19 题。(17 分) 胡杨之地 鲍尔吉·原野 人类赋予自己的最为自负的词叫灵魂。 人用灵魂这个词把自己跟动物拉开了距离。因有灵魂,人才有喜悦和悲伤,有良知与禁 忌。人在灵魂的引导下,会哭泣和欢笑。人并没有把“灵魂”这个词送给动物,更不觉得植 物有灵魂。一株草,由青到黄,从春到秋,怎么会有灵魂呢? 但如果你见到胡杨林,这种看法也许会发生转变。我在四子王旗的速亥看到的,与其说 是胡杨林,不如说是一个又一个悲泣的灵魂。 胡杨是树。但它跟其他树最不一样的地方是姿态如人。A 它们似互相搀扶、涉江而来的 妇孺,像仰天太息的壮士,像为自己包扎伤口的士兵。 我来到速亥的时候,夕阳正好,落日把一腔英雄的块垒吐在这片寸草不生的荒沙上。胡 杨树虬曲纠结,坐地视天,身子骨披一层滚烫的金红,让我想起罗丹的那尊雕塑《拉奥孔》
个壮硕的男子,与身上缠绕的蟒蛇搏斗,其痛莫可名状。我想到了一个词—一灵魂。 胡杨树一定因为有灵魂,或者说因有记忆而痛苦过,方有此态 速亥,蒙古语意为“红柳”,如今是白茫茫的沙地,谁也想不出它60年前的样子。这 里的人告诉我,从20世纪50年倒到70年代,速亥人的主要工作是打黄羊。上级给牧民们 发冲锋枪,让人们用冲锋枪扫射黄羊;给县里和公社干部没人定指标,打不到规定数目的黄 羊就扣工资 速亥当年是怎样的植被?风吹草摆,不见牛羊,植被太茂密了。当年打过黄羊的老人说 速亥这地方黄羊多,它们集群飞跑,不少于几百只。不光有黄羊,还有蒙古野驴,有藏羚羊 这个地方鸟啊、花啊多的是。当年这里是湿地 这个老牧人指着白茫茫的沙砾说“当年这里是湿地”时,真的像是在痴人说梦。如今除 了天上的云朵和地上的胡杨属于有形状的东西,其他皆为空荡荡的虚无。 打死的黄羊呢?″我问老师。 “都让上级拉走了〃老人说,“我们自己养牛养羊,从来不打黄羊。打黄羊变成了政治 任务,肉和皮子都出口换汇了。我们整整打了20年黄羊,现在什么野生动物都没有了。那 些年,每天都有枪声。枪声停了,黄羊、鹤、野鸭子、兔子、狐狸……!什么都没了。” 我抬眼四望,速亥这地方在一个盆地里,是二连盆地的部分,依靠的山叫大红山。可 是,打光了黄羊,植物也不能都灭绝啊。 老人说,从80年代开始,我们这儿又遭一劫——采发菜。“你想象不到有多少人到我 们这里采发菜,可以叫成干上万。从宁夏来的人,整列火车上全是采发菜的。有人采,有人 收,有人运。运到东南亚一带。发菜这东西怪,这片地上午采没了,落点雨,下午又长出来 了。采的人越来越多,最后这里变成了这个样子 老人说“这个样子”的时候,特别不情愿,声音迅速被脚下的沙子吸收了。如果土地和
——一个壮硕的男子,与身上缠绕的蟒蛇搏斗,其痛莫可名状。我想到了一个词——灵魂。 胡杨树一定因为有灵魂,或者说因有记忆而痛苦过,方有此态。 速亥,蒙古语意为“红柳”,如今是白茫茫的沙地,谁也想不出它 60..年前的样子 .....。这 里的人告诉我,从 20 世纪 50 年代到 70 年代,速亥人的主要工作是打黄羊。上级给牧民们 发冲锋枪,让人们用冲锋枪扫射黄羊;给县里和公社干部没人定指标,打不到规定数目的黄 羊就扣工资。 速亥当年是怎样的植被?风吹草摆,不见牛羊,植被太茂密了。当年打过黄羊的老人说, 速亥这地方黄羊多,它们集群飞跑,不少于几百只。不光有黄羊,还有蒙古野驴,有藏羚羊。 这个地方鸟啊、花啊多的是。当年这里是湿地。 这个老牧人指着白茫茫的沙砾说“当年这里是湿地”时,真的像是在痴人说梦。如今除 了天上的云朵和地上的胡杨属于有形状的东西,其他皆为空荡荡的虚无。 “打死的黄羊呢?”我问老师。 “都让上级拉走了,”老人说,“我们自己养牛养羊,从来不打黄羊。打黄羊变成了政治 任务,肉和皮子都出口换汇了。我们整整打了 20 年黄羊,现在什么野生动物都没有了。那 些年,每天都有枪声。枪声停了,黄羊、鹤、野鸭子、兔子、狐狸……什么都没了。” 我抬眼四望,速亥这地方在一个盆地里,是二连盆地的一部分,依靠的山叫大红山。可 是,打光了黄羊,植物也不能都灭绝啊。 老人说,从 80 年代开始,我们这儿又遭一劫——采发菜。“你想象不到有多少人到我 们这里采发菜,可以叫成千上万。从宁夏来的人,整列火车上全是采发菜的。有人采,有人 收,有人运。运到东南亚一带。发菜这东西怪,这片地上午采没了,落点雨,下午又长出来 了。采的人越来越多,最后这里变成了这个样子 ....。” 老人说“这个样子”的时候,特别不情愿,声音迅速被脚下的沙子吸收了。如果土地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