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教学大纲 徐州工程学院 为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进一步深化我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 髙我校大学英语教学水平,满足新时期国家和社会对我校人才培养的需要,依据 教育部制定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以下简称《课程要求》)并结合我校 实际情况,特制定《徐州工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以指导我校大学英语教 学 、教学性质和目标 大学英语课程是我校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一门必修的基础课程,大学英语教 学是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为主要内容,以外语教 学理论为指导,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 我校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 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 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 交流的需要。 教学要求 根据《课程要求》的精神以及我校教育资源、学生入学英语水平,我校大学 英语教学要求分为两个层次,即一般要求和较高要求。一般要求是我校每个非英 语专业大学毕业生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较高要求是对那些学有余力、英语基础 较好的学生设置的。 一般要求 1.听力理解能力:能听懂英语授课,能听懂日常英语谈话和一般性题材讲 座,能基本听懂慢速英语节目,语速为每分钟140词左右,能掌握其中心大意, 抓住要点。能运用基本的听力技巧帮助理解。 2.口语表达能力:能在学习过程中用英语交流,并能就某一主题进行讨论, 能就日常话题和英语国家的人士进行交谈,能就所熟悉的话题经准备后作简短发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 徐州工程学院 为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进一步深化我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 高我校大学英语教学水平,满足新时期国家和社会对我校人才培养的需要,依据 教育部制定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以下简称《课程要求》)并结合我校 实际情况,特制定《徐州工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以指导我校大学英语教 学。 一、教学性质和目标 大学英语课程是我校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一门必修的基础课程,大学英语教 学是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为主要内容,以外语教 学理论为指导,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 我校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 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 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 交流的需要。 二、教学要求 根据《课程要求》的精神以及我校教育资源、学生入学英语水平,我校大学 英语教学要求分为两个层次,即一般要求和较高要求。一般要求是我校每个非英 语专业大学毕业生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较高要求是对那些学有余力、英语基础 较好的学生设置的。 一般要求 1. 听力理解能力:能听懂英语授课,能听懂日常英语谈话和一般性题材讲 座,能基本听懂慢速英语节目,语速为每分钟 140 词左右,能掌握其中心大意, 抓住要点。能运用基本的听力技巧帮助理解。 2. 口语表达能力: 能在学习过程中用英语交流,并能就某一主题进行讨论, 能就日常话题和英语国家的人士进行交谈,能就所熟悉的话题经准备后作简短发
言,表达比较清楚,语音、语调基本正确。能在交谈中使用基本的会话策略。 3.阅读理解能力:能基本读懂一般性题材的英文文章,阅读速度达到每分 钟80词。在快速阅读篇幅较长、难度略低的材料时,阅读速度达到每分钟120 词。能基本读懂国内英文报刊,掌握中心意思,理解主要事实和有关细节。能读 懂工作、生活中常见的应用文体的材料。能在阅读中使用有效的阅读方法。 4.书面表达能力:能完成一般性写作任务,能描述个人经历、观感、情感 和发生的事件等,能写常见的应用文,能就一般性话题或提纲在半小时内写出 120-150词的短文,内容基本完整,用词恰当,语意连贯。能掌握基本的写作技 5.翻译能力:能借助词典对题材熟悉的文章进行英汉互译,英汉译速为每 小时320英语单词,汉英译速为每小时270个汉字。译文基本流畅,能在翻译时 使用适当的翻译技巧。 6.词汇量:掌握的词汇量应达到4800个单词和800个词组(含中学应掌握 的词汇),其中2100个单词为积极词汇,即要求学生能够在认知的基础上学会 熟练运用,包括口头和书面表达两个方面。 较高要求: 1.听力理解能力:能基本听懂英语国家人士的谈话和讲座,能听懂题材熟 悉、篇幅较长的国内英语广播或电视节目,语速为每分钟160词左右,能掌握其 中心大意,抓住要点和相关细节。能基本听懂外国专家用英语讲授的专业课程 2.口语表达能力:能够和英语国家的人士进行比较流利的会话,较好地掌 握会话策略,能基本表达个人意见、情感、观点等,能基本陈述事实、事件、理 由等,表达思想清楚,语音、语调基本正确 3.阅读理解能力:能基本读懂英语国家大众性报刊杂志的一般性题材的文 章,阅读速度为每分钟80词。在快速阅读篇幅较长的材料时,阅读速度达到每 分钟130词。能就阅读材料进行略读或寻读。能阅读所学专业的综述性文献,并 能正确理解中心大意,抓住主要事实和有关细节, 4.书面表达能力:能就一般性的主题基本表达个人观点,能写所学专业论 文的英文摘要,能撰写所学专业的英语小论文。能描述各种图表,能在半小时内 写出200词的短文,内容完整,条理清楚,文理通顺
言,表达比较清楚,语音、语调基本正确。能在交谈中使用基本的会话策略。 3.阅读理解能力: 能基本读懂一般性题材的英文文章,阅读速度达到每分 钟 80 词。在快速阅读篇幅较长、难度略低的材料时,阅读速度达到每分钟 120 词。能基本读懂国内英文报刊,掌握中心意思,理解主要事实和有关细节。能读 懂工作、生活中常见的应用文体的材料。能在阅读中使用有效的阅读方法。 4. 书面表达能力: 能完成一般性写作任务,能描述个人经历、观感、情感 和发生的事件等,能写常见的应用文,能就一般性话题或提纲在半小时内写出 120-150 词的短文,内容基本完整,用词恰当,语意连贯。能掌握基本的写作技 能。 5. 翻译能力:能借助词典对题材熟悉的文章进行英汉互译,英汉译速为每 小时 320 英语单词,汉英译速为每小时 270 个汉字。译文基本流畅,能在翻译时 使用适当的翻译技巧。 6. 词汇量:掌握的词汇量应达到 4800 个单词和 800 个词组(含中学应掌握 的词汇),其中 2100 个单词为积极词汇,即要求学生能够在认知的基础上学会 熟练运用,包括口头和书面表达两个方面。 较高要求: 1. 听力理解能力:能基本听懂英语国家人士的谈话和讲座,能听懂题材熟 悉、篇幅较长的国内英语广播或电视节目,语速为每分钟 160 词左右,能掌握其 中心大意,抓住要点和相关细节。能基本听懂外国专家用英语讲授的专业课程。 2. 口语表达能力:能够和英语国家的人士进行比较流利的会话,较好地掌 握会话策略,能基本表达个人意见、情感、观点等,能基本陈述事实、事件、理 由等,表达思想清楚,语音、语调基本正确。 3. 阅读理解能力: 能基本读懂英语国家大众性报刊杂志的一般性题材的文 章,阅读速度为每分钟 80 词。在快速阅读篇幅较长的材料时,阅读速度达到每 分钟 130 词。能就阅读材料进行略读或寻读。能阅读所学专业的综述性文献,并 能正确理解中心大意,抓住主要事实和有关细节。 4. 书面表达能力:能就一般性的主题基本表达个人观点,能写所学专业论 文的英文摘要,能撰写所学专业的英语小论文。能描述各种图表,能在半小时内 写出 200 词的短文,内容完整,条理清楚,文理通顺
5.翻译能力:能借助词典翻译一般英语国家报刊上题材熟悉的文章,能摘 译所学专业的英语科普文章。英汉译速为每小时370英语单词,汉英译速为每小 时320个汉字。译文基本通顺、达意,无重大理解和语言错误 6.词汇量:掌握的词汇量应达到5700个单词和1300个词组(包括中学和 般要求应该掌握的词汇),其中2600个单词(包括一般要求应该掌握的积极 词汇)为积极词汇。 三、教学模式及学时安排 我校大学英语教学采取传统教学(3+1)和“基于计算机(网络)和课堂的 多媒体教学”(2+2+2)两种教学模式,并逐步由传统模式向“基于计算机(网 络)和课堂的多媒体教学”模式转化 我校大学英语课程总学时数为256学时,总学分16学分。传统教学模式采 取“3+1”的模式,即每周3课时的读写课程教学和1课时的听说课程教学,在 读写课程教学中,教师重点讲授语言知识及阅读、写作技能,学生以输入为主 听说课程教学以听说训练为主要活动,学生以输出为主。“基于计算机(网络) 和课堂的多媒体教学”模式采取“2+2+2”的模式,即每周2课时的读写课程 教学+2课时的视听说课程教学+2课时的网络自主学习。学生通过网络自主学习, 进行听、说、读、写、译全方位的技能训练,同时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四、课程设置 综合英语类课程(包括一至四级的读写教程和听说教程)是我校整个大学英 语教学的基础课程,也是达到大学英语一般教学要求的必修课程。 此外,为了鼓励英语水平较高的学生朝大学英语较高教学要求努力,我校还 逐步开设一些与大多数学生专业特点、兴趣爱好和社会需求相符合的选修课程。 这些课程包括: 语言技能类课程:英语翻译、英语写作、英汉口译、英语视听 语言应用类课程:应用文写作、商务英语、文秘英语 语言文化类课程:英美社会与文化,英美影视欣赏; 专业英语类课程:专业文献翻译、科技英语等
5. 翻译能力: 能借助词典翻译一般英语国家报刊上题材熟悉的文章,能摘 译所学专业的英语科普文章。英汉译速为每小时 370 英语单词,汉英译速为每小 时 320 个汉字。译文基本通顺、达意,无重大理解和语言错误。 6. 词汇量:掌握的词汇量应达到 5700 个单词和 1300 个词组(包括中学和 一般要求应该掌握的词汇),其中 2600 个单词(包括一般要求应该掌握的积极 词汇)为积极词汇。 三、教学模式及学时安排 我校大学英语教学采取传统教学(3+1)和“基于计算机(网络)和课堂的 多媒体教学”(2+2+2)两种教学模式,并逐步由传统模式向“基于计算机(网 络)和课堂的多媒体教学” 模式转化。 我校大学英语课程总学时数为 256 学时,总学分 16 学分。传统教学模式采 取“3+1” 的模式,即每周 3 课时的读写课程教学和 1 课时的听说课程教学,在 读写课程教学中,教师重点讲授语言知识及阅读、写作技能,学生以输入为主; 听说课程教学以听说训练为主要活动,学生以输出为主。“基于计算机(网络) 和课堂的多媒体教学” 模式采取“2+2+2”的模式,即每周 2 课时的读写课程 教学+2 课时的视听说课程教学+2 课时的网络自主学习。学生通过网络自主学习, 进行听、说、读、写、译全方位的技能训练,同时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四、课程设置 综合英语类课程(包括一至四级的读写教程和听说教程)是我校整个大学英 语教学的基础课程,也是达到大学英语一般教学要求的必修课程。 此外,为了鼓励英语水平较高的学生朝大学英语较高教学要求努力,我校还 逐步开设一些与大多数学生专业特点、兴趣爱好和社会需求相符合的选修课程。 这些课程包括: 语言技能类课程:英语翻译、英语写作、英汉口译、英语视听; 语言应用类课程:应用文写作、商务英语、文秘英语; 语言文化类课程:英美社会与文化,英美影视欣赏; 专业英语类课程:专业文献翻译、科技英语等
大学英语必修课程 大学英语选修课程 读写课程、听说踝程语言技能类、语言应用类、语言文化类、专业英语类 大学英语(一) 英语翻译、英语写作、英汉口译、英语视听 大学英语(二) 应用文写作、商务英语、文秘英语 大学英语(三) 英美社会与文化、英美影视欣赏; 大学英语(四) 专业文献翻译、科技英语 五.教学评估 教学评估是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全面、客观、科学、准确的 评估体系对于实现课程目标至关重要。它既是教师获取教学反馈信息、改进教学 管理、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又是学生调整学习策略、改进学习方法、提高 学习效率的有效手段。因此,教学评估体系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素 质的提升。 我校大学英语教学评估体系包含对学生的学习评估和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评 1.学生学习评估 我校大学英语学习评估包括形成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两部分。 形成性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学生出勤情况、课堂参与情况、平时作业记录 2)网上自主学习过程和成绩记录 3)课外活动记录。 终结性评估以学生参加的期末考试成绩为依据。我校大学英语课程每学期末 举行一次期末考试,重点考核学生的语言基础知识和语言应用能力。考试命题以 《大学英语考试大纲》为主要依据,由专门小组负责出题、审题;以密封卷形式 集体流水阅卷,杜绝阅卷舞弊现象,提高阅卷质量。 我校大学英语学期总评成绩计算方法如下
大学英语必修课程 大学英语选修课程 读写课程、听说课程 语言技能类、语言应用类、语言文化类、专业英语类 大学英语(一) 大学英语(二) 大学英语(三) 大学英语(四) 英语翻译、英语写作、英汉口译、英语视听 应用文写作、商务英语、文秘英语 英美社会与文化、英美影视欣赏; 专业文献翻译、科技英语 五.教学评估 教学评估是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全面、客观、科学、准确的 评估体系对于实现课程目标至关重要。它既是教师获取教学反馈信息、改进教学 管理、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又是学生调整学习策略、改进学习方法、提高 学习效率的有效手段。因此,教学评估体系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素 质的提升。 我校大学英语教学评估体系包含对学生的学习评估和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评 估。 1. 学生学习评估 我校大学英语学习评估包括形成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两部分。 形成性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学生出勤情况、课堂参与情况、平时作业记录; 2)网上自主学习过程和成绩记录; 3)课外活动记录。 终结性评估以学生参加的期末考试成绩为依据。我校大学英语课程每学期末 举行一次期末考试,重点考核学生的语言基础知识和语言应用能力。考试命题以 《大学英语考试大纲》为主要依据,由专门小组负责出题、审题;以密封卷形式 集体流水阅卷,杜绝阅卷舞弊现象,提高阅卷质量。 我校大学英语学期总评成绩计算方法如下:
非教改班学生学期成绩=平时成绩(30%)+期末考试成绩(70%) 教改班学生学期成绩=平时成绩(20%)+口语成绩(20%)+期末考试 成绩(60%)(每学期自主学习未达到30学时的学生没有资格参加期末考试) 大学英语总评成绩合格者按规定记学分,不及格者须重修。 2.教师教学质量评估 我校采取“领导评课十教学督导评课十同行教师评课十教师自评+学生评 教”相结合的办法对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效果等进行多 主体、多角度评估 学校成立由学院领导、督导专家和教学课程负责人组成的听课小组,进行不 定时听课,并适时组织公开课,对教学能手进行奖励。 大学外语部成立由大学外语部主任、教研室主任和部分骨干教师组成的听课 小组,进行不定时听课,及时反馈问题,给予教师以指导,并在大学外语部工作 会议上进行总结。 各教研室组织教师互听课,每学期定期开展教学检查,检查教师的教案、课 件和作业批改情况,开展学生座谈会和教师教研活动,以便及时发现并纠正问题, 监控教学进度,督促教师认真备课,总结教学规律。 每学期末,学校统一组织学生对任课教师进行一次网上评教:;大学外语部根 据听课小组以及教师听课情况,组织一次同行互评;各教研室组织任课教师进行 一次自评。每学期结束后及时向任课教师通报评教结果。 六、教材及参考书 1.《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第二版)1-4册,主编:季佩英、吴 晓真、陈进,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2010年7月 《全新版大学英语听说教程》(第二版)1-4册,主编:虞苏美、李慧琴,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2010年7月; 《全新版大学英语阅读教程》(第二版)1-4册,主编:张勇先,上海外语 教育出版社出版,2010年7月; 《全新版大学英语快速阅读》(第二版)1-4册,主编:郭杰克,上海外语
非教改班学生学期成绩 = 平时成绩(30%)+ 期末考试成绩(70%) 教改班学生学期成绩= 平时成绩(20%)+ 口语成绩(20%)+ 期末考试 成绩(60%)(每学期自主学习未达到 30 学时的学生没有资格参加期末考试) 大学英语总评成绩合格者按规定记学分,不及格者须重修。 2. 教师教学质量评估 我校采取“领导评课+教学督导评课+同行教师评课+教师自评+学生评 教”相结合的办法对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效果等进行多 主体、多角度评估。 学校成立由学院领导、督导专家和教学课程负责人组成的听课小组,进行不 定时听课,并适时组织公开课,对教学能手进行奖励。 大学外语部成立由大学外语部主任、教研室主任和部分骨干教师组成的听课 小组,进行不定时听课,及时反馈问题,给予教师以指导,并在大学外语部工作 会议上进行总结。 各教研室组织教师互听课,每学期定期开展教学检查,检查教师的教案、课 件和作业批改情况,开展学生座谈会和教师教研活动,以便及时发现并纠正问题, 监控教学进度,督促教师认真备课,总结教学规律。 每学期末,学校统一组织学生对任课教师进行一次网上评教;大学外语部根 据听课小组以及教师听课情况,组织一次同行互评;各教研室组织任课教师进行 一次自评。每学期结束后及时向任课教师通报评教结果。 六、教材及参考书 1.《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第二版)1-4 册, 主编: 季佩英、 吴 晓真、 陈进,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2010 年 7 月; 《全新版大学英语听说教程》(第二版)1-4 册, 主编:虞苏美、 李慧琴,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2010 年 7 月; 《全新版大学英语阅读教程》(第二版)1-4 册, 主编:张勇先,上海外语 教育出版社出版,2010 年 7 月; 《全新版大学英语快速阅读》(第二版)1-4 册, 主编:郭杰克,上海外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