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体介导的纳米粒子内吞 1.0 0.8 0.6 0.4 0.2 0.0 -D.=4.0nm 10002000300040005000 simulation time(ns) 受体介导的内吞过程是生物膜弯曲能与受体-配体结合能之间相互 竞争的过程 T.Yue and X.Zhang,Soft Matter,2011,7,9104
受体介导的纳米粒子内吞 0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0.0 0.2 0.4 0.6 0.8 1.0 the extent of wrapping simulation time (ns) D p =4.0nm A 受体介导的内吞过程是生物膜弯曲能与受体 -配体结合能之间相互 竞争的过程 T. Yue and X. Zhang, Soft Matter, 2011, 7, 9104
纳米粒子的粘附与穿透 0.7 adhesion 0.6 penetration 05 5 WwW八n 4 3 0.2 105 2 w 0.1 adhesion penetration 0.0 10002000300040005000 0 10002000300040005000 simulation time(ns)】 simulation time(ns) 生物膜表面张力的不同以及不同的受体-配体结合方式会导致纳米 粒子的粘附与穿透两种过程。 T.Yue and X.Zhang,Soft Matter,2011,7,9104
纳米粒子的粘附与穿透 生物膜表面张力的不同以及不同的受体 -配体结合方式会导致纳米 粒子的粘附与穿透两种过程。 T. Yue and X. Zhang, Soft Matter, 2011, 7, 9104
纳米粒子诱导的生物膜破裂 在同样条件下纳米粒子的引入 with NP 确实可以诱导生物膜的破裂 without NP 1000 2000 3000 simulation time(ns) 12 without NP B 9 ·-D=4.0nm,N=18 4-D=6.0nm,N=40 D,-6.0nm,N=18 3 较小的纳米粒子尺寸、以及较 高的配体密度可以提高纳米粒 3 子的细胞毒性。 0.8 1.0 12 1.6 PLNPA T.Yue and X.Zhang,Soft Matter,2011,7,9104
纳米粒子诱导的生物膜破裂 在同样条件下纳米粒子的引入 确实可以诱导生物膜的破裂 较小的纳米粒子尺寸、以及较 高的配体密度可以提高纳米粒 子的细胞毒性。 T. Yue and X. Zhang, Soft Matter, 2011, 7, 9104
相图 17A, 1.7B, endocytosis 1.6 endocytosis 1.6 1.5 adhesion 1.5 penetration adhesion 1.4 penetration 1.3 9 1.2 ◆ rupture rupture 1.2 1.1 4 1.1 3.03.54.04.55.05.56.06.5 3.03.54.04.55.05.56.06.5 diameter(nm) diameter(nm) 合 生物膜的表面张力、纳米粒子的尺寸、配体-受体的结合方式是影 响生物膜反应状态的重要因素。 T.Yue and X.Zhang,Soft Matter,2011,7,9104
相图 生物膜的表面张力、纳米粒子的尺寸、配体-受体的结合方式是影 响生物膜反应状态的重要因素。 T. Yue and X. Zhang, Soft Matter, 2011, 7, 9104
小结 模拟结果显示生物膜存在四种不同的反应状态:受体 介导的内吞、纳米粒子的粘附、纳米粒子的穿透以及 纳米粒子诱导的生物膜破裂。 。 模拟结果证明纳米粒子的尺寸、纳米粒子表面的配体 密度、受体-配体的结合方式、以及磷脂膜的表面张 力是影响膜反应过程的重要因素。 本工作研究揭示了特定物质以及病毒进入细胞的动力 学路径,并提出了纳米粒子细胞毒性的新的潜在机理 ,从而为药物载体生物材料的设计提供指导。 T.Yue and X.Zhang,Soft Matter,2011,7,9104
• 模拟结果显示生物膜存在四种不同的反应状态:受体 介导的内吞、纳米粒子的粘附、纳米粒子的穿透以及 纳米粒子诱导的生物膜破裂。 • 模拟结果证明纳米粒子的尺寸、纳米粒子表面的配体 密度、受体-配体的结合方式、以及磷脂膜的表面张 力是影响膜反应过程的重要因素。 • 本工作研究揭示了特定物质以及病毒进入细胞的动力 学路径,并提出了纳米粒子细胞毒性的新的潜在机理 ,从而为药物载体生物材料的设计提供指导。 小结 T. Yue and X. Zhang, Soft Matter, 2011, 7, 9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