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代号:1152 座位■■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9一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教育法学 试题 2010年1月 题 号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总 分 分 数 得 分 评卷人 一、判断题(对者在括号中划“√”,错者划“X”:每题2分,共10分) 1.教育法中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此项 规定为授权性规范。() 2.学生的隐私属于教育法律关系的内容。() 3.学生是指在各级各类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中注册和参加考试的受教育者。(,) 4.捐赠,是指为了社会公益事业或其他目的,将财产给予他人的法律行为。() 5.民事诉讼的起诉要件可分为实质要件和形式要件。() 得 分 评卷人 二、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入括号内,每题2分,且 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10分) 1.1995年,( )的颁行,标志着我国教育法制建设进人了一个新的阶段。 A.教师法 B.高等教育法 C.义务教育法 D.教育法 2.《教育法》中关于“国家扶持和发展残废人教育事业”的规定,体现了教育的( )原 则。 A.平等性 B.终身性 C.公共性 D.方向性 939
试卷代号:1152 座位号巨口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教育法学 试题 2010年 1月 题 号 四 五 六 七 总 分 分 数 得 分 评卷人 一、判断题【对者在括号中划“'VIP,错者划“X";每题 2分,共 10分) 1.教育法中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此项 规定为授权性规范。( ) 2.学生的隐私属于教育法律关系的内容。( ) 3.学生是指在各级各类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中注册和参加考试的受教育者‘( ) 4.捐赠,是指为了社会公益事业或其他目的,将财产给予他人的法律行为。( ) 5.民事诉讼的起诉要件可分为实质要件和形式要件 。( ) 得 分 评卷人 1. 1995年 ,( 教师法 二、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入括号内,每题 2分.且 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 10分) )的颁行,标志着我国教育法制建设进人了一个新的阶段。 B.高等教育法 C.义务教育法 一 D.教育法 2.《教育法》中关于“国家扶持和发展残废人教育事业”的规定 ,体现了教育的 ( A.平等性 C.公共性 终身性 方向性 )原 939
3.(。)中规定:“人人有资格享有本宣言所列举的一切权利和自由,不分种族、肤色、性 别、语言、宗教、政治或其他见解、国籍或社会出身、财产、出生或其他身分等任何区别。” A.《宪法》 B.《儿童权利公约》 C.《儿童权利宣言》 D.《世界人权宣言》 4.教育立法程序一般分为:法律议案的提出,法律草案的审议、通过,法律的()。 A.实施 B.适用 C.解释 D.公布 5.学校是指经主管机关批准或登记注册,以实施学制系统内各阶段教育为主的( 机构。 A.产业 B.教育 C.事业 D.行政 得 分 评卷人 三、多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入括号内,每题2分,可 有一个或一个以上正确答案,共10分) 1.国家教育权的分配在横向上一般可分为( ). A.立法权 B.行政权 C.司法权 D.监督权 2.教育法的正式解释又可称为( 。) A.法定解释 B.司法解释 C.有权解释 D.学理解释 3.2006年修订的《义务教育法》中规定,( )。 A.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 B.适龄儿童、少年免试人学 C.学枚不得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 D.对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学校应当予以批评教育,对屡教不改者,可以开除 940
3.( )中规定:“人人有资格享有本宣言所列举的一切权利和自由,不分种族、肤色、性 别、语言、宗教、政治或其他见解、国籍或社会出身、财产、出生或其他身分等任何区别。” A.《宪法 》 B.《儿童权利公约》 C.《儿童权利宣言》 D.《世界人权宣言》 4.教育立法程序一般分为:法律议案的提出,法律草案的审议、通过,法律的( )。 A.实施 B.适用 C.解释 D.公布 5.学校是指经主管机关批准或登记注册,以实施学制系统内各阶段教育为主的( ) 机构 。 A.产业 C.事业 B.教育 D.行政 得 分 评卷人 三、多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入括号内,每题 2分 ,可 有一个或一个以上正确答案,共 10分) 1.国家教育权的分配在横向上一般可分为( A.立法权 C.司法权 B.行政权 D.监督权 2.教育法的正式解释又可称为( A.法定解释 C.有权解释 B.司法解释 D.学理解释 3. 2006年修订的《义务教育法》中规定,( )。 A.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 B.适龄儿童、少年免试人学 C.学校不得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 D.对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学校应 当予以批评教育 ,对屡教不改者,可以开除 940
4.下列各项中,( )属于《教师法》中规定的教师应当履行的义务。 A.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B.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习成绩 C.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 D.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5,法律责任与其他责任(如道德责任、纪律责任)等不同,其具有( )等特点。 A.法定性 B.条件性 C.惩罚性 D.补偿性 得分 评卷人 四、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 1,教育法的实施主要有两种方式:教育法的适用和教育法的 2 教育是为使所有不识字或识字少的成年人获得初步的阅读、写字、 计算能力而进行的最基础的文化教育。 3.“对受教育者进行 管理,实施奖励或者处分”,是《教育法》中规定的学校的权利 之一。 4.《教育法》中规定,“国家机关、军队、企业事业组织及其他社会组织应当为学校组织的 学生实习、社会实践活动提供 和便利。” 5.学生申诉制度是指学生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或认为学校、教师侵犯了他们的合法 权益,依法向 提出申诉,请求处理的制度。 得 分 评卷人 五、简答题(每题12分,共24分】 1.简述教育法的渊源。 2.简述《教育法》中所规定的学生的权利。 941
4.下列各项中,( )属于《教师法》中规定的教师应当履行的义务。 A。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B.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习成绩 C.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 D.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5.法律责任与其他责任(如道德责任、纪律责任)等不同,其具有( )等特点。 A.法定性 B.条件性 - C.惩罚性 D.补偿性 得 分 评卷人 四、填空题〔每题 2分.共 10分) L教育法的实施主要有两种方式:教育法的适用和教育法的_ 。 2._ 教育是为使所有不识字或识字少的成年人获得初步的阅读、写字、 计算能力而进行的最基础的文化教育。 3.“对受教育者进行_ 管理,实施奖励或者处分”,是《教育法》中规定的学校的权利 之 一 。 4.《教育法》中规定,“国家机关、军队、企业事业组织及其他社会组织应当为学校组织的 学生实习、社会实践活动提供_ 和便利。” 5。学生申诉制度是指学生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或认为学校、教师侵犯了他们的合法 权益,依法向 提出申诉,请求处理的制度。 得 分 评卷人 五、简答题(每题 12分,共 24分) 简述教育法的渊源。 简述《教育法》中所规定的学生的权利。 941
得分 评卷人 六、论述题(本题16分) 结合实际,谈谈你对教师专业化的含义与实施的理解和认识。 得 分 评卷人 七、案例分析题(本题20分) 教学楼立柱倒塌砸死学生 柱中没有见到钢筋 【案情】 2008年10月6日上午,洛阳市十六中一栋教学楼的立柱突然倒塌,正在课间玩要的一名 13岁初二学生李璐帆不幸被砸中,当场身亡,现场惨不忍睹。 上午10时左右的第二节课后,大多数学生做完课间操回到教室准备上课了,李路帆和另 外两个男生还在教室门口走廊的柱子旁玩耍,李璐帆抱着一根柱子,另外两个男生拉着他的衣 服往后拽,这时柱子突然倒塌,李躲避不及,被落下的砖石砸中头部,不幸身亡。 事发后,李璐帆的多位亲属表示,他们在现场发现,虽然倒下的柱子上贴有白色瓷砖,看上 去很结实,但柱子里却一根钢筋,甚至铁丝都没有。而且,柱子与挑梁明显不是一体的。同时, 他们也多次听到该校学生议论,立柱倒塌在该校已不是第一次了。此前,立柱也曾倒塌过,只 是没有伤及师生,因此也没有引起学校的重视。另据当地村民介绍,出事的两层教学楼始建于 1997年,建成时是挑梁结构,一楼没有立柱。可能是学校考虑到二楼学生多,在走廊上活动时 担心挑梁承重不够易发生危险才加建立柱的。 事故发生后,洛阳市及西工区主要领导迅速赶到事发现场调查处理此事。6日下午,对该 校的校长张廷伟就地免职,并由西工区建设局组织对教学楼和立柱进行质量鉴定。同时,还召 开了全区中小学校长会议,着手排查其他学校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试分析: 1.本案中的涉案主体主要有哪些? 2.当事人违反了什么法律?应当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3.本案对我们有哪些启示? 942
得 分 评卷人 六、论述题 (本题 16分) 结合实际,谈谈你对教师专业化的含义与实施的理解和认识。 得 分 评卷人 七、案例分析题(本题 20分) 教学楼立柱倒塌砸死学生 柱中没有见到钢筋 【案情】 2008年 10月 6日上午,洛阳市十六中一栋教学楼的立柱突然倒塌,正在课间玩耍的一名 13岁初二学生李璐帆不幸被砸中,当场身亡,现场惨不忍睹。 上午 10时左右的第二节课后,大多数学生做完课间操回到教室准备上课了,李璐帆和另 外两个男生还在教室门口走廊的柱子旁玩耍,李璐帆抱着一根柱子,另外两个男生拉着他的衣 服往后拽,这时柱子突然倒塌,李躲避不及,被落下的砖石砸中头部,不幸身亡。 事发后 ,李璐帆的多位亲属表示,他们在现场发现 ,虽然倒下的柱子上贴有 白色瓷砖 ,看上 去很结实,但柱子里却一根钢筋,甚至铁丝都没有。而且,柱子与挑梁明显不是一体的。同时, 他们也多次听到该校学生议论,立柱倒塌在该校已不是第一次了。此前,立柱也曾倒塌过,只 是没有伤及师生 ,因此也没有引起学校的重视。另据当地村 民介绍,出事的两层教学楼始建于 1997年,建成时是挑梁结构,一楼没有立柱。可能是学校考虑到二楼学生多,在走廊上活动时 担心挑梁承重不够易发生危险才加建立柱的。 事故发生后 ,洛阳市及西工区主要领导迅速赶到事发现场调查处理此事。6日下午,对该 校的校长张廷伟就地免职,并由西工区建设局组织对教学楼和立柱进行质量鉴定。同时,还召 开了全区中小学校长会议,着手排查其他学校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试分析 : 1.本案中的涉案主体主要有哪些 ? 2.当事人违反了什么法律?应当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3.本案对我们有哪些启示? 942
试卷代号:1152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9一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教育法学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2010年1月 一、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 ”1.× 2.X 3.X 4.X 5.V 二、单选题(每题2分,共10分) 1.D 2.A 3.D 4.D 5.B 三、多选题(每题2分,共10分) 1.ABC 2.AC 3.ABC 4.AD. 5.AB 四、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 1.遵守 2.扫除文盲 3.学籍 ,4.帮助 5.有关部门 五、简答题(每题12分,共24分) 1.简述教育法的渊源。 【答案要点】 教育法的渊源是指教育法的具体表现形式。 根据宪法的规定,我国教育法的渊源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宪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它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即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按照 最严格的立法程序制定的,它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是制定其他一切法的法源。 (2)法律:狭义的法律是指由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及其常设机关按照立法程序制定的规范性 文件。 (3)行政法规:是指最高国家行政机关依据宪法和法律,在其职权范围内制定和发布的有 关国家行政管理活动的各种规范性文件。 (4)地方性法规:是指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依 据法定权限,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943
试卷代号:1152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教育法学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2010年 1月· 一、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 ‘ - ’ 1.x “ ‘一2.X 3.X 4.X 5.V. 二、单选题(每题 2分,共 10分) 1. D 2. A ' 3. D 4. D 5.B 三、多选题(每题 2分,共 10分) - 1. ABC 2. AC 3. ABC- 4. AD 一 5. AB _ _ 四、填空题(每题 2分.共 10分) 1.遵守 2.扫除文盲 3.学籍 4.帮助 5.有关部门 五、简答题【每题 12分.共 24分) 1.简述教育法的渊源。 【答案要点】 _ 教育法的渊源是指教育法的具体表现形式。 根据宪法的规定,我国教育法的渊源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宪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它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即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按照 最严格的立法程序制定的,它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是制定其他一切法的法源。 (2)法律:狭义的法律是指由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及其常设机关按照立法程序制定的规范性 文件 。 (3)行政法规:是指最高国家行政机关依据宪法和法律,在其职权范围内制定和发布的有 关国家行政管理活动的各种规范性文件。 (4)地方性法规:是指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依 据法定权限 ,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943